青山巍巍by一两春风穿堂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2-07
历来战场之上即便是最勇猛的战士,若手中无兵、袋中无器,也是打不来胜仗的。
皇帝欲用他,只要他不退缩,他所遇阻力越大,皇帝赋予他的权势便会越高。
前朝的弹劾也罢,民间的谩骂也罢,都成了他沈自轸的助力。
如此心机,深渊难比。
百官沉眸,看着那立于殿中的青年。
他长身玉立,眉目低敛,面对那九龙宝座亦岿然不动,而后躬身拱手,音色沉稳地大呼:“臣领旨。”
夜深寂静之时,辛府侧院迎来了一位带着兜帽的黑衣人,此人踏夜而来,在侍从的引导下,径直往辛府书房而去。
烛光在风中有些许飘摇,文仆上前小心翼翼地剪了烛心,遂低身退下。
辛启正从案几之上抬眼,揉了揉眉心,略觉有些疲惫。
“主上,人来了。”
得闻这一声,辛启正收敛了神色,将案几之上的书信又装进了封袋之中。
“请。”
仆从止步于书房之外,再不上前。
来人取下兜帽,露出一张文秀的脸。
此人正是前些时日在清风馆内的那名书生,他以言语挑拨,令一众清流将怒火烧到沈自轸的头上。
而他正是辛氏的谋士梅落痕,也是与沈自轸、汪旭阳同届考生,恩科甲榜第四。
只是他这名次上有三甲压着,后又有袁家嫡子,除了辛启正,倒没人在意到梅落痕。
对他而言,辛氏有知遇之恩。
此刻他神情清冷,垂首对辛启正道:“有负家主所托。”
辛启正罢了罢手,“你已尽己所能,终究是那沈自轸技高一筹。”
辛启正这话本是宽慰,但梅落痕闻言低垂的眉目却还是几不可闻地蹙了蹙眉。
“如今沈自轸再得权势,怕是难以对付了。”
梅落痕看着辛启正略带疲惫的神色,拱手道:
“家主,其实想接大皇子回京未必要走沈自轸这条路。”
辛启正原是想彻底废掉沈自轸,皇帝无人可用,面对世族的多方逼迫,便只能向辛氏服软。
如此,他便可以借机将大皇子接回帝京。
听梅落痕说到这,辛启正以眼神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家主何必舍近求远,只要贵妃娘娘坐上中宫之位,便能以嫡母的身份教养大皇子,彼时她随意找个理由,便能将大皇子召回帝京。”
“以皇帝对她的宠信,也不会不答应。”
梅落痕这话的道理辛启正岂会不知。
但辛黎此人难控,这才是辛启正不愿意扶持她的原因。
见辛启正并不松口,梅落痕继续道:
“如今赵家借着小女儿的婚事与江淮那边搭上了关系,家主若再犹豫,让赵家得了中宫之位,咱们便再难有优势了。”
江淮世族虽久未涉朝政之事,但他们的影响力却是帝京世族难以比肩的,亦如当下被唤为军中第一人的江东主帅夏利川,便是江淮谢氏一手扶持上去的。
他们的族人虽不在任何一国为臣,但他们手中权势的线所牵连的不止央国一国,而是东境诸国。
听闻赵氏,辛启正不由嗤笑。
“一个底蕴浅薄至此的家族哪里能当真得江淮那边的眼,不过是因为皇帝动世族的心越盛,才让他赵氏有了些价值。”
说到这里,辛启正倒是想起了今日朝堂上之事。
“这一次为了给沈自轸挪位子,皇帝动了好些人。”
“从文史阁到军机阁撤换了不少,我得到消息,这新上任的好些都跟江淮那边脱不开关系。”
辛启正喃喃道:“如今都盯着沈自轸,倒没人留意到这些人。”
中枢阁拿捏着央国的文武两事,可谓把握着一国命脉。
央国历代皇帝千防万防,就是防着中枢阁被拿捏,但没想到,如今为了安插一个沈自轸,倒是忽然给江淮留了这么好一个机会。
他抬眼看向梅落痕,不由失笑。
“皇帝对沈自轸的宠信既让前朝不满,也让世族不安。”
“如今更是让人得了机会,拿捏了中枢阁好些要职。”
“你说这沈自轸到底是在帮皇帝,还是在害他啊。”
辛启正这玩笑一般的话一出,却是神色一凝,唇边那半点的笑意逐渐消散。
一室寂静。
窗外的风声愈盛,压弯了孱弱的枝头。
二人相视沉默,还是辛启正率先出声。
“难道他是江淮派来的?”
“但庄老那边可什么都未与我提啊。”
辛启正这话未完,便听梅落痕垂首道:“此事难以料定。”
“不过如今,他正得势,咱们也不能与之硬碰硬。”
辛启正不由点了点头,事情走到这一步,若想大皇子早日回京,便如梅落痕所说,只能先行辛黎这步棋了。
夏日微热,摇晃的马车之内,阿笙低敛着眉目,细细看着手中的文典。
清风撩动着她一缕耳发,那是仿似能吹进眼底的温柔。
她手中的是当年他们一同去往西州译注的经典,这些年她都没有再完整地看过。
前日里,帝京得到西州来的消息,圆觉智者在启树园圆寂。
得闻这个消息,阿笙不由想起了那片绿荫华盖的园林,和那位博学如渊的老者。
不过一面之缘,阿笙得闻这个消息还是难免失落。
她都是如此,不知那人当作何感想。
自沈自轸入中枢阁以来,阿笙便未见过他,虽是如此,窦远胜每每归家都会讲许多有关沈自轸的事。
他虽是在谩骂声中走入央国权势最高的殿堂,但却凭着自身的才华坐稳了当前的位子。
如今前朝之人依旧对皇帝偏听他一家之言而对他不满,但却没人会质疑他的能力。
在他的支持之下,不少清流文士在淮南创建了民社,依照明德堂的路子,寻摸着一展抱负的前路。
而民意阁还专门派遣官员,定期听取民社的谏言。
只是这一次,却无人再提彻底整改恩科制度一事。
毕竟清风馆的案子几乎在刑部成了悬案,到底是查不到凶手,还是无法彻查,无人得知。
这一次清流一派学到了教训,羽翼未丰之时,不要善动世族利益。
众人皆知,时候未到。
天光在纸张上落下斑驳的影子,几分晃眼。
小桃劝过阿笙几次,这般读书伤眼,她却从未听过。
登上车驾,避开了众人的目光,她便卸了那一身的劲儿,跟软骨头一般窝在软垫上,翻看着文典,有时看着看着,还能瞌睡一小会儿。
良久,马车才在万象商会前停了下来。
每月商会都有例行的聚会,旨在相互通晓各行的消息。
而窦盛康如今已将掌印交给阿笙,除了他创会成员的身份外,窦氏商行在商会中的执行权也到了阿笙手上。
如今万象中,阿笙一人便占了两席。
面对一屋子都堪为自己长辈的商会成员,阿笙浅浅见了见礼。
“如今祖父身子亏欠,才让晚辈占了这上首的位子,还望各位叔叔伯伯见谅。”
阿笙一个晚辈要坐上白会长身旁的位子,有些礼数还须全了。
席间众人罢了罢手,纷纷回礼。
“既是代行,你便有资格坐这个位子,且坐吧。”
还是白老爷子发话,阿笙才坐得安稳了些。
阿笙刚坐下,便见左手往下第四个位子空了出来,就连茶盏也未布置。
见她盯着那在看,白老爷子不由叹了口气。
“那是金岷铁矿的张家。”
“朝廷前些时日正式颁令,要实行盐铁官售,张家这铁矿如今正在与朝廷谈交接和补偿之事。”
说到这白老爷子不由叹息。
“他家这营生便算是断了一大半了。”
既然如此,自然在万象也就没有资格再得一席了。
金岷铁矿的这个张家阿笙也是熟悉的,与她同上寒州的张苒苒便是出自张家。
据阿笙所知,张苒苒如今正与寒庆合作制器之事,张家落寞倒不至于,只是这个营生不能拿到台面上来。
张家的铁矿也给了张氏三代人的富裕,如今朝政一变,说散便也就散了。
接着,阿笙便与众人分享了如今商队在北大陆一行的消息。
其实瞰卫给她的消息很准确,所以此番满乘而去的货物几乎不愁没有买家,这初航算是成功了一半。
阿笙以行动证明自己此前所言非虚,她能得万象的一席,是实至名归。
但她却还是仔细听取了席间诸位前辈的建议,一直在想着怎么改进航道的路线,怎么将航诸国的商贸更好地连接起来。
白老爷子静静地看着阿笙,她始终端持着谦和的态度听取各方的意见。
哪怕其中亦有几人纯粹是为了彰显自己多活那几年的经历而大放厥词,她亦听得仔细。
她这个年纪便能在商贸上有这番成就,却丝毫没有自满自傲,足见其教养良好,白老爷子看她是越看越喜欢。
怎么自己家就不能出一个这么争气的?
可惜他家那些都不成器,否则他还能有那个底气与窦盛康提一提联姻之事。
白老爷子心中这一比较,就越比越气,当即招来仆从让家里那几个小子今日必须回家听训,否则他这口气当真是咽不下去。
一旁郑氏水业的执掌人看着白老一脸严肃地对仆从交代几句,待到阿笙回看他的时候,又端起了一副慈祥的笑意,这变脸的速度堪比翻书。
不止白老爷子,这席间不少人都端着温和的笑,细听阿笙的话。
从前商会的聚会,各家为了争那一点利益可少不了面红耳赤的场面。
但今日,这群大老爷们儿听着窦氏这小姑娘温软的话,都跟看自家争气的闺女一般,频频点头,偶尔给出意见。
这场面实属难得。
阿笙讲到最后,发现众人只是端着笑看着自己,她便缓缓收了声。
她看着众人嘴角都快要咧到脸上的笑,一脸的莫名。
倒是一旁的郑家主率先开口。
“笙笙啊。”
这句称呼带着亲昵,但阿笙知这里的都是自己的长辈,因此也应了下来。
“可有议亲啊?”
他这话一出口,席间顿时安静了下来。
阿笙浅浅摇了摇头。
郑家主见此,眼中有光,“我家那几个小子……”
他这话未说完,便见席间众人的目光全都扫了过来。
这一句跟惹了众怒一般,他不禁挑了挑眉。
最后倒是白老爷子出面打了圆场。
聚会结束之时,阿笙几乎是逃一般地溜出了商会,然而小桃没她动作快,被人留了下来,怼着好一通问有关阿笙的事。
她欲哭无泪地看着这些在各行叱咤风云之人,得罪也不敢得罪,只能垂着首一一作答。
白老爷子看着这群人不值钱的模样,不屑地哼道,“有本事找窦老头问去,为难一个小姑娘家的。”
此时也不知是谁收着笑,反呛了一句,“你家里但凡有个争气的,早去了不是?”
这话把白老爷子噎得够呛,他甩了甩衣袖懒得跟人计较。
倒是一旁的郑家主此时正色走了过来。
“窦家丫头的航船既然能过寒庆,咱们是不是也得计划上了。”
闻此,白老爷子颇为同意地点了点头,毕竟那偌大的水道,总不能只有阿笙的船只能过。
漕运北上这条路不能被一家吃尽。
“我找个机会先去窦府,探一探窦老头的口风,看看他们与寒庆那边究竟是什么关系。”
阿笙窜了出去才发现小桃没有跟上,她见天色还早,便吩咐马夫在那等着小桃,自己理了理衣袖,打算先去前面的果子铺买些零嘴带回家。
她刚走没几步便见不少人频频驻足望向主街的方向。
阿笙跟着也探了探,只见一队人马自南城门的方向驶来。
众人目光聚集之处,是一辆华贵的马车,正行驶在队伍中间。
四匹雪蹄宝马齐驱在前,天光之下,马匹毛色油亮,似有珠光。
低眼便能看到马车的轮轴处刻有一轮弯月,看着与南齐皇室的标识有些类似。
华顶宝盖因坠饰繁复,本该只做内城代步,如今却用以远行,足见主人家的富贵。
微风撩动着纱帘,露出一个柔美的侧颜,惊鸿一瞥却让不少驻足之人仿似都忘了呼吸,再欲看多的一眼却又被纱帘遮了个严实。
阿笙在人群中未看出个所以然来,便径直往一旁的果子铺去了。
第二百零一章 宫道
帝宫皇极殿的长廊外,一队内官手持食器、矮桌等物谨慎地走到了殿外,垂首等候。
今日小朝会的时间过长,已过晌午,因而按照先帝的规矩,御厨房为殿内官僚都准备好了吃食。
此时殿内的争论正激烈,辛栾让众人稍候。
他侧耳听了半晌便知,再这般争吵下去,也是无果。
辛栾掐准了时机躬身而入,打断了殿内争得面红耳赤的几人。
皇帝微抚着额头,满是为难的模样。
他此时的禀告恰逢其时,能让众人都缓一口气。
得了皇帝的许可,内官们端着精致的食器而入,开盏之时,醇香弥漫,令人食指大动。
众人其实早已饥肠辘辘,见到嫩白的鱼肉和清新的果蔬,心中的不快瞬间都被抛在了脑后。
不过片刻功夫,殿内便只剩下碗筷的声响。
轩帝见此不由松了口气,向辛栾投来赞许的目光。
辛栾在皇极殿侍奉多年,这点眼色还是有的。
他躬身见礼,而后缓缓退了出去。
近日以来,轩帝欲行御令总是遇到百般阻挠,小朝会上也不乏争吵之声。
但无论好说歹说,总有反对的声音出现,为此,轩帝有时也是彻夜难眠。
皇极殿的灯火时而一烧便是一整夜。
自合德公主身体抱恙以来,能劝得轩帝宽心的人也没了。
太后担心轩帝身体,也曾亲自规劝,但终究收效甚微。
虽然自沈自轸入中枢阁后,为轩帝解决了不少问题,但也是他进入中枢阁后,轩帝所面临的桎梏也愈发大了起来。
皇极殿守夜之人时常听到轩帝一人对着空旷的大殿喃喃自语,“到底哪里出了错”。
辛栾低沉着眉目站在偌大的殿门之外,天光照着他如庭中造景的枯木一般。
良久,大殿的门缓缓打开,朝臣皆缓步走出。
众人神情说不得轻松,他们走过辛栾身旁,未有停留。
辛栾低敛着眉目,微垂头颅,以示敬意。
忽而一双黑色的长靴踏入了他的视线。
辛栾抬眼便对上一双笑意谦和的眼,如渊似海,仿似能包容所有。
那是沈自轸。
他红袍加身,垂首与辛栾见礼,得了辛栾的回礼后复才抬步往长廊的另一头走去。
辛栾微有些愣神地看着这名青年,他是这群人中唯一与他见礼之人。
这份谦和让辛栾觉得几分熟悉。
曾几何时,也有一位少年,盛名在身,却始终温润如玉。
念及裴钰,辛栾不由微微叹了一口气。
这世间总是对美好的事物太过残忍。
沈自轸与众人一同自宫道离宫,几名官员正欲上前与其攀谈,却见宫道的另一头缓缓走来一名衣着华贵的女子。
女子身着凤仪裙,眉目淑丽,似有山月之色,她的身后跟着一队侍女。
而她腰间那块浅雕明月的玉牌彰显着她的身份。
南齐皇族后裔,江淮庄氏之人。
听闻庄氏嫡女庄翎月入京,众人猜测该就是眼前这位贵女。
庄翎月今日替母入宫拜见太后,正巧也从这宫道过。
她遥遥地便在一众人中看到了那抹清灵的身影。
白日之下,如清竹玉立,举手之间自带矜贵。
虽是一副陌生的皮囊,但庄翎月自认,即便她未见过沈自轸的画像,也能从人群中认出他来。
庄翎月看了一眼那人身边的诸位朝臣,她定了定自己的神色。
带着谦和的笑与众人浅浅见礼,只是抬眼的目光最终却是落在沈自轸的身上。
但她并未得来那人眼神的回应。
沈自轸低敛着几分疏离的眉目,与旁人一同朝庄翎月浅浅地垂首见礼,而后自她身旁走过。
仿似二人根本不相识一般。
庄翎月心中顿时浮出了三分的失落。
虽是多年未见,但这自小的情分该是不一样的。
他对谢琳琅尚能有那般的和颜悦色,却为何不肯多看自己一眼。
庄翎月也明白,如今沈自轸的身份不该与自己有所交集,因而她收起了心中的情绪,抬眸之时,眼中已是一片清浅色。
待庄翎月离开众人视线,几人方才议论开。
“庄氏久居江淮,这庄大姑娘为何会忽然只身前来?”
“不止是她,听闻谢氏、文氏、陈氏的嫡女都来了。”
“为何?”
众人面面相觑,究竟是何事能同时惊动江淮这几大家族?
几人又揣测了各种谋划论,最后倒是沈自轸语气清浅地道:
“女儿家结伴出游,有何可揣测的?”
他这话一出,众人俱是沉默。
好像她们这一行的确没有家中儿郎跟随,亦无长辈随行。
众人罢了罢手,都道是近期事务太多,将他们绕进去了,才将浅显的事往复杂了去看。
沈自轸正欲抬步往前走,却听得商行司主司章自鑫提到一件趣事。
“前日里,因着张氏铁矿之事,我去了一趟白府,正巧遇上老爷子在家训孙子。”
“白老爷子精神头还真足。”
“我搁旁边听了半晌,却原来老爷子是看上了窦家的孙女,但家里几个孙子都不争气,他左右琢磨了半天,硬是找不到半点可夸之处。”
“所以刻意将几人全都招回来挨训。”
“几个小子全是一脸的莫名,还有一个看样子觉还没醒,就跟着一同挨骂。”
章自鑫说到这,一旁几人不由失笑。
听到这,沈自轸缓了缓脚下的步子,似不经意般问道:
“窦氏哪个孙女?”
“还能是哪个,如今不就只剩个二姑娘了么?”
“她如今接了窦氏商行的掌印,倒是个厉害的。”
章自鑫与不少商贾打过交道,看人极准。
“这二姑娘有手腕有胆量,倒与那些娇娇女不太一样。”
“万象许多人对她的印象都很不错。”
“听闻人家丫头还未议亲,便上赶着往窦氏攀交情。”
沈自轸这才想起,阿笙此前玩笑般的话。
“我院里如今可挂满了帝京儿郎的画像,任我挑选。”
许是她的话太过骄傲,念起时,沈自轸还是不由失笑。
众人此时聊得正欢,并未注意到沈自轸转瞬即逝的神色。
狂风吹不散夜色的浓,雨势还未起,但却可闻雷鸣之声。
一道闪电似利刃击穿夜空,角楼之上的铜铃在大风之中翻飞作响。
时至深夜,几道雷电似长了眼似地连劈重檐四角的木楼,瞬间点燃了半边。
大火冲天,同时惊动了京机营与皇城司的人,众人合力扑救,但装有军机图的第三层和第四层还是被火烧得面目全非,一地焦土。
就在黄册楼被雷击的前几日,京畿府才向朝廷上报,黄册楼镇龙石有损,夏季雷雨恐有隐患。
但黄册楼当年是由墨家大师亲自打造,若要维护还需招来墨家后人,而皇帝听闻之后却是罢手,道军务建筑不能为一家所拿捏。
因此,京畿府只能找来寻常工匠维护,但不过三日,黄册楼便遭遇雷击。
其中被焚毁的军机图众多,损失惨重。
前朝亦有人怀疑黄册楼被烧是有人刻意损毁镇龙石,这三四层被烧得没个完样,里面是否有东西缺失便也无从得知。
但黄册楼位于帝京中城,与司政司等寮所相邻,是两营的巡视重地,寻常人想要靠近都难,还要去到最高处将镇龙石损毁,更是难上加难。
朝堂之上虽对此争论不断,但为防万一,皇帝还是命皇城司摸查附近寮所,看看是否有可疑之人混迹其中。
这一则消息一大早便送到了窦府阿笙的院落,小桃将文册恭敬地收下,又看了看屋门的方向。
夏木苍幽,舒展枝桠,晨曦穿过窗景,在一片轻纱幔帐中投下点点珠光。
寂静而明亮。
一炷香前,侍早的仆从便来过了,但却左右不见有人出来迎。
良久,守夜的嬷嬷复才为难地走了出来。
阿笙昨夜里看了许久的账目,至东方即白才睡下,这时候哪里起得来。
嬷嬷遂将侍早的人打发了,又轻手轻脚地为她将屋门关上。
近日,因窦晨曦离家,傅荣华几乎每日都陪着安氏用早膳,这便让阿笙得了早上的空闲。
但今日傅氏来了人,又恰逢观莲节,阿笙这觉到底没好好地补回来。
日过正午,安氏问起,嬷嬷才不得不将人给叫了起来。
阿笙一边打着哈欠,一边透过铜镜看着小桃为自己梳妆。
此刻的她精气神仿似被抽走了一半,还要强撑着去安氏那里请安。
安氏重规矩,对她已经十分宽容了,阿笙再怠慢不得。
“姑娘还得打起精神来才行。”
阿笙又叹了口气,她此刻是连反驳的力气也没有。
今日来拜访的是傅容华的嫂嫂和侄儿,也是傅氏嫡出的小儿子。
傅清廷看着是个温顺的性子,长了一张文秀的脸,举手投足的规矩都顺了安氏的眼。
众人在堂内闲聊,夏风鼓动着纱帘翻飞,抬眼便见长廊的另一头,一名女娘在嬷嬷的引导下走来。
她身着邀月长纱裙,身姿翩然,步履轻盈,待人走近,那一双如珠玉一般的眉眼不由让人眼前一亮。
傅荣华见傅清廷见着阿笙便眼中有光,不由侧过头低笑。
阿笙虽是疲惫,却没有错过傅荣华向安氏递过去的眼神。
她敛了敛眉目,低身与安氏等人见礼。
“快去见过你钟舅母和清廷哥哥。”
阿笙顺着安氏的话,十分乖顺地与钟氏和傅清廷见礼。
傅清廷赶紧站了起来回礼,那动静引得旁人频频低笑。
“今日是观莲节,你清廷哥哥初到帝京,你便陪着去城里逛逛,替祖母尽一尽地主之谊。”
阿笙本欲拒绝,但对上安氏殷勤的目光,想好的话又被她给咽了下去。
她几不可闻地挑了挑眉,复才端起一抹温和的笑。
“知道了,祖母。”
待两个小的离开了堂内,安氏复才浅浅舒了口气。
“母亲这下该宽心了。”
这说话的是傅荣华。
自阿笙接手窦氏家业之后,往她这院内跑得各府女眷便络绎不绝,这些人冲的多是阿笙手里的钱财,安氏每每与傅荣华提起此事皆是忧心。
傅荣华这才提起傅家的这个小儿子。
傅氏到底是知根知底的人家,并且傅氏有长子继承家业,对傅清廷反而没那么多约束。
即便不入赘,安氏对此子也是放心的。
但毕竟都是年轻人,如今也不时兴盲婚哑嫁了,还得多接触,看阿笙自己的意思才行。
只不过安氏或许想不到,阿笙这个地主之谊尽得跟她老人家想的不太一样。
约两柱香的时间后,傅清廷看着满桌各色的佳肴和阿笙手里的酒壶,不由愣在了那。
阿笙给他斟了一杯,剩下的都留给了自己。
她也不看傅清廷的神色,自顾自地先把肚子填饱再说。
她睡到这个时辰才起,一粒米都未沾,又不敢告诉安氏,这才带着人出府后便直奔城中酒楼而去。
小桃偷偷地看了一眼傅清廷震惊的神色,嘴角的笑是压都压不住。
她家姑娘的规矩都是做给人看的,阿笙若是想吓走一两个儿郎,有的是法子。
阿笙其实也没有那饕餮的胃口,却还是在傅清廷惊愕的目光中硬生生给自己塞了一肚子的吃食。
她做出一副酒足饭饱的样子,抹了抹嘴,动作甚是豪迈。
“傅兄可是觉得不合胃口?”
“傅……”
傅清廷被阿笙这忽然转变的称呼唤得一愣,这不过一顿饭的功夫,怎么就从清廷哥哥变成了傅兄?
“额,我,用过午膳了。”
阿笙闻此,一副明了的模样。
“听闻今日河边有花灯,傅兄可愿随我去看看?”
阿笙这邀约的话说得太过顺口,就好似儿郎邀约女娘一般,傅清廷心中有着说不出的怪异感。
他想起母亲和姑母的嘱托,阿笙手里如今握着窦氏家业,若拿下这门婚事,便能助姑父坐稳家主之位。
因此,他还是礼貌地点了点头。
“今日城中拥挤,就劳傅兄随我步行前往了。”
说完遂带着傅清廷大步往城中人群密集之处而去。
傅清廷甚少入帝京,对环境不甚熟悉,他亦步亦趋地跟着大步在前的阿笙,见她时不时便停在一些小摊铺前,不是买糖葫芦塞给自己,就是买一些小玩意儿塞给自己。
这男女角色全然颠倒了过来。
傅清廷看着自己手里的这些东西,脸上的神色也是说不出的怪异感。
“傅兄可要放花灯?”
阿笙此刻又停在了一家卖花灯的人家。
“我放?”
这花灯多是女儿家祈求心愿的玩意儿,他一个七尺男儿放什么花灯?
“是啊,不是祈求心愿的东西么?傅兄难道没有什么前程仕途想要求保佑?”
傅清廷作为傅家的小儿子,家中对他不比长兄严格,他只需做他的傅小公子即可,根本无须谋什么前程。
因此,阿笙这一问,他倒是答不出来。
阿笙见他久不开口,遂抬眸看向他,而后伸手拍了拍傅清廷的肩,一副“我懂”的模样。
“我有一个师兄,也没什么大志向,一辈子就想赚钱。”
傅清廷虽觉得她这话不太对,但又不知如何反驳,倒是憋红了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