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书网.Top

罪犯档案管理员重生了by胡六月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9-08

姜凌也是从派出所出来的,当然知道派出所工作的繁琐与细致,她看向王所长,温声道:“孩子是国家的未来,还要劳烦你们,多多正面引导,鼓励社区青年之家、活动中心等场所向他们开放,组织一些健康的文体活动,鼓励他们参与,感受集体的接纳和温暖,隔离不良朋友圈。但同时,也要恩威并济,对苗头性问题及时警示训诫,划清法律红线,同时也让他们感受到,只要遵纪守法,社会并没有抛弃他们。”
“我知道,这需要投入精力,需要耐心,你们会很辛苦。”姜凌态度很诚恳,“但比起他们再次犯罪对社会造成的危害和后续投入的警力,这点预防性的投入是值得的。”
王所长和几位老民警翻看着姜凌带来的家访记录和这份回归帮扶报告,听着她具体的设想,脸上的表情从开始的例行公事,渐渐变得认真和凝重。他们太清楚这些“问题少年”的破坏力和管理的无奈了。
姜凌的方案,虽然增加了派出所的工作量,但也提供了一条更积极、更治本的路子。
沉思良久之后,王所长开了口:“应教授,姜凌同志,你们说的有道理。以前我们管,主要是盯着别让他们再犯事,比较被动。你们这个思路,是主动去拉他们一把。报告很详实,想法也实在。这样,我们先在咱们所试点,跟社区老张他们商量着办。具体怎么做,还需要细化,但这个方向,我支持!”
最后一站,是清源市第三中学。
犯案的五名少年,不管是初中还是高中,都在这里读书。
校长办公室里,气氛有些微妙。校长和几位德育主任显然已经知道了本校学生涉案,脸上带着尴尬和压力。
应璇玑教授没有客套,直接点明来意:“校长,各位老师,我们此行并非追责,而是希望和学校一起,从这起案件中反思,如何更好地守护我们的学生,避免悲剧重演。”
姜凌将陈栋等人的《个体犯罪风险评估报告》复印件放在校长面前,尤其指出了报告中与学校教育环境相关的关键点。
——周晓阳面临过度学业压力、在精英评价体系下的自我认同缺失。
——陈栋在校表现平平,但内心压抑未被察觉。
——李伟内向自卑、缺乏关注和引导、易受群体影响。
——王强、赵小鹏初中辍学,学校并未关注。
“校长,周晓阳是年级前十,陈栋在校表现平平,李伟默默无闻。在传统的评价体系里,他们可能都不是问题学生的代表。但报告显示,他们内心的压力、情感的缺失、认同的渴望,都成为了将他们推向犯罪边缘的力量。”
“王强父母双亡、赵小鹏父亲失业,家庭经济状况堪忧,因为交不起书本费而辍学,这一点,学校有推卸不了的责任。他们都是初中生,还在义务教育范围之内,学校应该认真家访、了解学生辍学原因,帮助他们回到课堂上来。”
姜凌的语气带着沉痛,“学校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地方,更是塑造人格、守护心灵的家园。这起案件提醒我们,只盯着分数是远远不够的!”
学校几位领导听得冷汗涔涔。
清源市这起青少年暴力犯罪案件引发了很大的社会反响,学校也承受了极大的压力,不少记者进学校采访,都提到了辍学少年问题,教育局更是派驻了监察组进校,全面对学校进行整顿。
校长抹了把额头上的冷汗:“是,这是我们学校的失职,我们近期也在整改。具体措施,还在细化之中。”
姜凌拿出自己与导师一起熬夜完成的《关于减少青少年犯罪、加强学校监督管理的几点建议》:“我这里,倒是有几条具体的建议,请你们看一看。”
《建议》结合青少年犯罪心理,提出的措施都具备可行性。
姜凌的话语清晰而有力:“第一,建立心理健康筛查与干预机制。学校应该定期开展学生心理测评,尤其关注高压力学生、家庭问题学生、内向不合群学生,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对高风险个体进行早期干预和跟踪辅导。”
校长点头:“是,这点我们也考虑到了。这次案件的发生给学校提了个醒,一定要防患于未然,将青少年犯罪掐死在萌芽状态之中。”
姜凌:“第二,加强生命教育、法治教育与情绪管理课程。让课程更生动、更贴近学生实际,教会他们认识生命价值、敬畏法律、管理情绪、应对压力、学会拒绝不良诱惑和群体压力。”
校长与几位老师交换了一个眼神。
其中一名德育老师开了口:“行,回去我们就组织集体备课,优化德育课程内容,重点关注那些排斥教育的孩子,以理服人。”
姜凌点了点头,继续往下讲:“第三,营造包容多元的校园文化。要改变单一以成绩论英雄的评价标准,鼓励发展多元兴趣和特长,为不同特质的学生提供展示和获得认同的平台,减少边缘感和压抑感。”
这一点,说起来容易,实施起来就比较困难了。
校长一脸难色:“现在学校考评看的都是成绩,毕竟考试成绩全是数字,好量化。你说的这些兴趣、特长什么的,怎么量化?带孩子们搞这些,根本就不和老师工资挂钩,他们没动力啊。”
应璇玑来自高校,自然也知道学校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可以搞兴趣课外小组,发挥各科老师的优势。一个小组给一定的课时量,如果学生参加比赛获奖另外有奖励。”
一说到发钱,就比较敏感了,校领导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没有发言。
最后还是校长一锤定音:“行!就按教授说的办。咱们学校这次算是臭名远扬了,怎么也得咬咬牙、狠狠心,一次性改到位!”
应璇玑微笑道:“校长有这样的决心,我相信三中一定能够打个翻身仗。”
校长苦笑:“承您吉言。”
应璇玑看向姜凌:“还有两条建议,你继续说吧。”
姜凌:“第四,加强家校沟通深度。不仅沟通学业,更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变化。对像陈栋、周晓阳这样的家庭,学校应主动沟通,提供家庭教育指导资源。第五,对‘小透明’学生给予更多关注。班主任、任课老师需要主动关心那些性格内向、存在感低的学生,帮助他们建立自信,融入集体,避免他们成为不良群体的‘猎物’。”
校长和几位主任翻看着报告,听着姜凌一条条具体的建议,脸色越来越严肃。他们第一次如此清晰地看到,在成绩单的背后,隐藏着如此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校长摘下眼镜,揉了揉眉心,长长叹了口气:“这份报告,真的是振聋发聩。我们立刻召开校务会,研究落实你们的建议。心理健康筛查和课程改革,也会提上日程。请放心,经过这起案件,我们深刻认识到了学校教育的短板与不足,一定好好整改!”
清源市公安局的案情总结会议顺利召开。
当姜凌和应璇玑带着厚厚的家访记录、五份详实的《个体犯罪风险评估报告》、派出所初步的联动意向书以及三中校长的整改承诺,再次走进会议室时,氛围已然不同。
赵刚大队长和其他侦查人员看着眼前这一摞摞凝聚着心血、带着生活气息和沉重分量的材料,再听着姜凌条理清晰地汇报这几天的走访、沟通成果以及基于此完善的、更具操作性的“分层次干预建议”时,会议室里一片寂静。
没有质疑,没有打断,只有沉默的倾听和眼神中流露出的沉思与动容。
家访中陈父的叹息、周母的痛哭、王强奶奶的哀求、李伟父母的懊悔、三中校长的郑重承诺、王所长表示支持的务实态度……这一切,远比任何理论说教都更有力量。
应璇玑站在会议桌前,环顾四周,做出了总结陈词。
“惩罚是法律的刚性,但预防是社会的韧性与温情。这五个少年的悲剧,是家庭、学校、社会、个体多重失守的结果。我们的分层次干预建议,正是试图在这些失守的环节上,筑起一道道预防的堤坝。对高危者矫治,对易感者疏导,对潜在者教育,联动社区、家庭、学校形成合力,将走进歧路的孩子们拉回来。”
“我知道,这很难,但为了社会稳定,为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我们必须发挥愚公移山的精神,一点一点地去做。这些报告、这些走访的见证、这些基层的初步响应,就是我们移山开凿的第一块石头!恳请市局领导,将这份建议连同这些材料,一并提交上去,为清源市的孩子们,争取一个更安全、更健康的未来!”
赵刚大队长沉默地翻看着眼前厚厚几迭子报告,又抬头看了看眼神坚定中带着一份悲悯的应璇玑、姜凌,不由得被她们执着、认真的精神所撼动。
他站起身,没有多余的客套话,声音低沉却有力。
“应教授,姜凌同志,你们辛苦了。这份报告和建议,还有这些材料,份量很重。我赵刚,代表清源市局刑侦大队,全力支持!一定原原本本,向上级党委和政府汇报。你们做的这些工作,给我们所有人都上了一课。抓人很重要,但怎么让更少的孩子们走上歪路,更重要!这条路,再难,也得想办法趟一趟!”
会议在一种前所未有的肃穆与沉思中结束。
这一次,没有掌声,但那份沉默,比任何掌声都更厚重,更充满希望。
姜凌知道,预防犯罪的征途才刚刚开始。

1998年7月, 姜凌研究生毕业了。
读书的时间过得飞快,第一年理论学习,第二年跟着导师奔波于各地、接触了不少疑难案件, 第三年主要进行数据整理、发表论文。
这三年, 姜凌的犯罪心理画像能力被打磨得愈发精纯, 预防犯罪理念也在不断成熟。应璇玑与她建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盛情挽留她留校任教。
姜凌微笑着拒绝:“老师,我考研得到了晏市公安局的大力支持,毕业后也想回去继续工作。那里是从小生长的地方,有我的同事、我的朋友。”
应璇玑拍了拍姜凌的手背:“晏市虽好, 但毕竟也只是湘省一个地级市,平台太小, 你的能力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啊。虽说你是在职研究生,但学校会和晏市公安局那边沟通,留下来任教不是问题。我们一起完成课题,一起推广预防犯罪理念, 不好吗?”
早在离开之前,姜凌便已对未来想得很清楚。其实父母、妹妹也都力劝她留校, 从职业成长到家庭扶持, 一直讲到成家生孩子的现实问题,姜凌却依旧坚持。
“晏市虽小, 但市局领导观念开放,我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预防犯罪理论可以落地。我想以晏市为试点,慢慢往外推广。用事实说话,比论文、数字更接地气。”
应璇玑沉默了。
她虽在高校工作,但并非锁在象牙塔里不走出去, 她也会和各地公安局联动、作为心理专家参与案件侦破。可即使是这样,她的主要精力还是在教学、科研上,为案件侦查中提供犯罪心理方面的理论支持,只是偶尔为之。
近期她在权威期刊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强调了青少年犯罪的成因、呼吁社会多方关注、提出了预防犯罪的观点,但在重实战、轻理论的公安系统里,并没有激起太大的水花。
深深的无力感涌上心头,所以应璇玑才会劝姜凌留下。
姜凌身上那股一往无前的冲劲、不怕挫折的勇气,让应璇玑动容,也让她有了坚持理想的力量。
姜凌轻轻握住导师的手:“老师,您负责理论研究,我来实践,我们从两条路使劲,一定可以看到理想实现的那一天,是不是?”
手掌温暖的触感,让应璇玑内心五味杂陈,浓浓的不舍让她再也控制不住情绪,另一只手伸展开来,一把将姜凌搂住:“好!老师也努力,我俩齐心,理想一定会实现!”
带着一份离愁,姜凌离开了京都,回到晏市。
看到手下顺利回归,负责刑侦的钟俊才副局长欣慰无比:“小姜同志,你还肯回来啊?你读研这三年,我一直提心吊胆,就怕你被其他部门看中,非要调你过去。”
说实话,钟局也没想到姜凌还肯回来。
研究生学历、父亲是京都市公安局的领导、导师是公安系统内知名的犯罪心理专家,这么显赫的背景,哪是晏市这个小庙能容得下的?
姜凌很淡定:“您放心,是晏市培养了我,我也会扎根晏市,努力降低犯罪率、提高破案率,把咱们晏市打造成海晏河清的平安城市。”
姜凌这话,真正说到了钟局的心坎上,他一拍桌子,从椅中站了起来:“好!好!好!小姜这话说得好!海晏河清,也不负咱们城市这个好名字。你有什么要求,只管提,我全力支持!”
姜凌交上一份报告:“关于如何降低犯罪率、提高破案率,我有些自己的想法。这里是我的一些建议,请您看一看。”
钟局接过报告,越看越心动。
站得久了,有点累,他又坐了回去。
足足看了半个小时,钟局才开口说话:“小姜,你说的这个犯罪预警系统的建设,非常有战略眼光,我们局里可以拔款搭建数据平台。但是你也知道,我们国家现在的信息化水平不高,想要建设公安自己的、能联动关键社会数据的中心数据库,难度很大啊。”
姜凌点头道:“是,这一点我也清楚。即使是京都市公安局,数据库建设也还只是起步。如果我们能够先人一步,引进最新的技术水平,做出点成绩,搞出点示范效果,您想想……”
姜凌描述的美丽蓝图成功让钟局心动了。
钟局沉吟片刻之后,哈哈一笑:“小姜,你到底是从京都回来的,这眼光!完全是从战略层面来考虑问题啊。这样,我来争取市里、省里的经费支持,你呢,负责筹备咱们局里的数据中心,你来当这个中心的主任!”
被局长委以重任,姜凌当仁不让,抬头挺胸,声音响亮:“是!”
钟局拿着姜凌的报告舍不得放下,冲她抬了抬下巴:“给你三天假,先和画像小组那几个聚一聚吧。你在公安大学读书这三年,李振良他们成长很快啊。哦,对了,还有你那个师兄,洛云琛,他现在调到省厅去了,咱们市里的刑侦画像由苏心婉和庄建柏这两个人在负责,他们两个经常提到你,你也和他俩碰个头吧。”
姜凌读研这三年,与老朋友并没有断了联系,当然知道洛云琛这几年在湘省混得风生水起,经常外出培训,已经成为湘省刑侦画像第一人。
对于师兄的成长,姜凌乐见其成,微笑道:“好!”
和顺酒店,三楼。
雅间里,头顶的吊扇慢悠悠转着,搅动着空气中浓郁的香辣气息。
铺着白色桌布的圆桌中央,一个红泥小炭炉煨着衡东土头碗,肉丸、蛋卷、木耳在金黄浓稠的汤汁里咕嘟咕嘟地冒着泡,香气四溢。旁边是一大盘永州血鸭,鸭肉剁得碎小,和着鸭血、裹着浓重酱色,再配上翠绿的蒜苗,咸香扑鼻。再加上喷香的剁椒蒸芋头、油光锃亮的辣椒炒肉、小炒黄牛肉、白辣椒炒鸡……真是色香味俱全。
姜凌与李振良、刘浩然、周伟、苏心婉、庄建柏六个人聚在一起,笑声、说话声恨不得将雅间的屋顶掀翻。
姜凌在京都待了三年,最想念的便是湘菜。
陈安平现在已经是和顺酒店的大厨,一听说自己的恩人姜凌过来,立马拿出自己最大的本领,整治了这一大桌子特色湘菜。
姜凌回来,最最开心的人是李振良。天知道这三年里,独自面对复杂案件时他的内心是多么紧张。现在组长回来了,李振良顿时觉得有了主心骨,激动地举起啤酒杯:“组长,我敬你!你终于回来了,我真是太高兴了。”
姜凌举起杯,以茶代酒,与李振良碰杯:“良子,咱们小组立了集体三等功,你是最大功臣。”
得到夸奖,李振良笑开了花:“这不是组长指挥有功吗?要不是有你在电话里教我的那些话,老城区那起连环盗窃案我们根本找不到线索。”
刘浩然与周伟也举起了杯。
“组长学成归来,我们画像小组如虎添翼,争取再立新功!”
“是啊,组长一回来,我们都安心了。”
姜凌一一与大家碰杯:“我这次回来,可能工作会有所变化。”
李振良三人顿时紧张起来,个个盯着姜凌,等她继续说话。
是啊,姜凌能力出众、学历高,这次回来市局肯定会升职。难道她不再是心理画像小组的组长吗?
苏心婉与庄建柏对视一眼,没有立刻开口,也在紧张地等待着。
姜凌微笑道:“你们一个个都这么紧张干嘛?局里安排我筹备数据中心,你们有什么想法?要不要跟我一起过去?”
李振良毫不犹豫:“当然跟着你!”
不等姜凌说话,李振良指向刘浩然:“浩然心思细密,今年3月那起投毒案,就是他从死者身上抓挠的痕迹推断出凶手是熟人。”
说完,李振良看向周伟:“还有大伟,去年9月那起绑架勒索案,他通过绑匪写的纸条,分析出对方小学文化、右手有伤、住在城北铁路边,一抓一个准!”
李振良态度略显急切:“我们是一个团队,组长你去哪儿,我们就去哪儿,浩然、大伟,是不是?”
刘浩然与周伟立马点头:“没错,我们都跟着你!”
姜凌看着眼前这三张熟悉的面孔,他们从派出所就一直跟着自己,并肩作战、共同成长,大家相互成就,早已密不可分。
想到这里,姜凌嘴角微勾,举起手中茶杯:“行!那心理画像小组并入数据中心,我们还是一个团队。”
李振良、刘浩然、周伟终于放下心来,站起身来和姜凌碰杯:“太好了,我们四个还在一起。”
苏心婉与庄建柏有些急了,连忙开口:“姜凌,我们也想跟着你!”
他俩跟着洛云琛这两年,刑侦画像水平不断提高,现在已经可以独当一面。但小组只有两个人,总觉得有些底气不足。
现在机会就在眼前,他俩再没有犹豫,主动提出要求。
姜凌看了他俩一眼:“数据中心目前还在筹备当中,对大家的计算机应用水平有要求,传统的手绘画像,可能会转为电脑画像,你们做好准备了吗?”
苏心婉鼓起勇气道:“我,我已经在学了。洛组长走的时候交代过,我们组有一台电脑,罪犯画像素材都在电脑里,我和建柏都在学电脑画像。”
庄建柏和姜凌打交道最少,心中有些忐忑,推了推眼镜:“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1996年引进了首套刑侦画像软件,咱们地方公安局还没引进这个软件,我们现在学习的是怎样把纸质档案手动录入成电子数据库,画像的时候输入新案件的某些特征,然后在数据库中检索。不过说实在的,数据录入耗时费力,数据库规模有限,覆盖面和更新速度不足,大多数时候我和心婉还是得手绘。如果数据中心能够建成,我想……我们的刑侦画像水平与速度应该能得到大提升。”
姜凌眼中有了欣赏之色。
庄建柏对数据库的理解很有前瞻性,如果把他拉进来,应该对数据中心的建设有帮助。
想到这里,姜凌看向苏心婉与庄建柏:“行,我本来也是想将心理画像小组、刑侦画像小组并入数据中心,和技术大队一起,为刑侦破案提供技术支持。既然大家都愿意跟着我,那行,我们一起加油吧。”
听到姜凌的话,在座的五个人都面露欣喜:“太好了!我们一起加油。”
雅间的门被推开,一股更猛烈的热气和着锅气涌进来。主厨陈安平亲自端着一个大砂锅进来了,脸膛红扑扑的,额头上挂着细密的汗珠:“来来来,尝尝我压箱底的茶油剁椒蒸大雄鱼头。刚出锅,大家趁热吃啊。”
那鱼头足有脸盆大小,上面铺着厚厚一层金红油亮的茶油剁椒。热气蒸腾,剁椒特有的咸鲜香辣混合着茶油的醇香,瞬间盖过了其他菜的味道,霸道地得很。
“哎哟,陈安平,你这炒菜的水平真是越来越高了。这鱼头,看样子就晓得味道正宗!”李振良眼睛放光,筷子迫不及待地伸了过去,夹起一块浸满红油的滑嫩鱼脸肉。
就在这满室生香、笑语喧哗的时候,变故骤起。
“砰啷——”
一声闷响,像是厚实的搪瓷缸子狠狠砸在水泥地上的碎裂声,异常刺耳地从楼下、隔着一条小马路的地方炸响。
紧接着,一个带着哭腔、嘶哑绝望的女声猛地拔高,划破了傍晚的宁静,也瞬间撕碎了雅间里的欢腾。
“天老爷啊,没得了,没得了!我前天亲手存进去的钱,那是我们‘万家乐’半个月的流水。这是要我的命,是要我下岗啊!呜呜……”
姜凌脸上的笑容像被冻住,眼睛微眯,整个人警觉起来。
声音传来的方向,正是和顺酒店斜对面街角那家小小的信合储蓄所。
李振良的筷子僵在鱼头上方,刘浩然和周伟同时放下酒杯,脸上的轻松荡然无存。热气腾腾的剁椒鱼头兀自散发着诱人的香气,却再无人关注。
姜凌没有丝毫迟疑,猛地起身,两步就来到雅间临街的窗户边,推开了刷着绿漆的木格窗扇。
斜对面,晏市XX银行金乌路分行的门口,此刻像炸了锅的蚂蚁窝。
隔着玻璃门,能够看到分行大厅里,一个穿着蓝灰色“万家乐”百货工作服、身材微胖的中年妇女,正被两个穿白衬衫、打领带的女储蓄员架着胳膊。她脸色惨白如纸,头发散乱,一只脚上的塑料凉鞋都掉了,光脚踩在滚烫的水泥地上也浑然不觉,只是撕心裂肺地哭嚎着,身体筛糠般抖着。
储蓄所里面更乱。
平时总梳着油亮分头的王行长,此刻分头也乱了,正抓着老式的黑色摇把电话听筒,对着话筒急促地吼着什么,脖子上的青筋都暴了出来,额头上豆大的汗珠滚下来,把白衬衫领口都洇湿了一大片。
柜台外面,等着办业务的储户全乱了套,伸着脖子往里看,脸上写满了惊疑、不安,还有迅速蔓延的恐慌。
“我要取钱!快点给我取钱!”
“怎么搞的?真的有人敢偷银行的钱啊?”
“这还了得!以后谁敢往银行存钱?”
“领导呢?你们领导呢?出来讲句明白话撒!”
一个胳膊底下夹个黑色公文包的小老板模样男人,情绪激动地用力拍打着银行的玻璃门,砰砰作响,嘴里嚷着要取钱。
路过的行人、踩单车的、蹬三轮的都停了下来,围拢过去,指指点点,嗡嗡的议论声像潮水一样漫开。
“银行挤兑?要出大事!”李振良经验老道,一看这阵势,脸色瞬间黑得像锅底,那一筷子鱼头肉终究是没送进嘴里。
“银行有人钱被偷了?”刘浩然依稀听到了一些词句,心中满是疑惑。
周伟迅速站起,飞快地站在姜凌身旁,目光快速扫过对街的情况,观察着眼前发生的一切——时间、地点、人物状态、围观人群规模。
姜凌从口袋里拿出一部手机。
这是母亲肖文娟给她买的摩托罗拉掌中宝328手机,在98年还算是稀罕物。
姜凌拨通了市局刑侦支队值班室的号码。
电话几乎瞬间接通。
“我是姜凌!”她的声音冷静、清晰、语速很快,“解放路和顺酒店旁,XX银行金乌路分行发生紧急情况,初步判断为金融盗窃案,现场已引发严重恐慌和挤兑风险,请立即采取行动。”
干脆利落地挂断电话后,姜凌猛地转身,看向眼前五个人:“事来了,跟我走!”
话音未落,她已大步流星地往雅间门口走去。
李振良把筷子往桌上一拍,抓起包包紧跟姜凌脚步。刘浩然也与周伟快步跟上。
三道身影毫不犹豫地追随着他们的组长,奔向被恐慌笼罩的储蓄所。
苏心婉与庄建柏眼神略显茫然,他俩这几年一直坐办公室负责刑侦画像,为案件侦破提供技术支持,并没有直接参与一线工作,还真有点跟不上姜凌的快节奏。
姜凌不是正在休假吗,怎么遇到案件直接就上了?
不过姜凌负责任的态度感染了两人,庄建柏很快就反应过来:“心婉,我们先结帐,然后再跟着一起去,看看现场有什么能帮忙的。”
“好。”苏心婉与庄建柏也走出了雅间。
只剩下陈安平看着那“咕嘟”作响、香气四溢的茶油剁椒蒸鱼头,无奈地叹了口气:“姜警官他们真是忙哟,好好一锅鱼头,火候刚到位,可惜啊……”

七月午后的晏市, 空气被烈日烤得滚烫粘稠,蝉鸣一阵紧过一阵。
利民超市的财务室里,张春华额角沁着细密的汗珠, 小心翼翼地将一沓厚厚的钞票码齐。五十张百元钞, 整理得整整齐齐。她仔细清点三遍, 确认分毫不差,才郑重地将它们装进一个牛皮纸袋,用细麻绳仔细捆扎好。
这五千块,是超市半个月的流水。
纸袋沉甸甸的,她下意识地又摸了摸自己贴身口袋里那本深蓝色封皮的存折。硬硬的棱角透过薄薄的棉布衬衣硌在皮肤上, 带来一种奇异的踏实感。
“密码660128,密码密码660128。”
张春华在心里默念了两遍, 然后把纸袋放进公文包里,这才推开了超市那扇吱呀作响的玻璃门。
扑面而来的热浪让她眯了眯眼,迈步朝着街角的XX银行分行走去。
银行里冷气开得很足,大理石地板光可鉴人。比起外面蒸笼似的街道, 这里俨然是另一个清凉世界。
午后人不多,张春华径直走向熟悉的3号柜台。柜员小刘是个年轻姑娘, 接过纸袋和存折时, 脸上带着职业化的微笑。
“存五千。”张春华的声音里透着完成一桩大事后的轻松。
2023最新网址 www.fushuwang.top 请重新收藏书签

推荐福书 将门千金通古  大唐诡案录b  嫡媳by李尔尔  假千金归家,  娇软美人穿七  抬外室休发妻  发疯后,我在 

网站首页最新推荐浏览记录回顶部↑

福书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