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出鞘by沉筱之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9-10
端木云戟道:“你是为了故族长。”
端木怜承认得几近轻巧:“对啊。当年神要试剑,我父亲便试,神说他错了,他便受天雷之刑惨死。神之一言,便让一个人从九霄堕入九幽,凭什么?谁还不是天地生灵?”
端木云戟问:“你想怎么做?”
锁妖血阵极为霸道,只这么一会儿,九婴已经昏死。端木怜看着九婴,静静地道:“助它成神。”
“……你说什么?”
“助它成神。”端木怜重复道,“我已找到方法,只要助它成神,就能为父亲洗掉罪名。”
端木云戟难以置信:“你疯了?!浊气未被封印,清浊必将失衡,若再出现一名古神妖,人族必将覆灭,人间可还是人间?”
端木怜没有在意端木云戟的指责:“我为了脱罪,你呢?你一生为了端木氏,难道你不想洗去族人身上的神罚印记,让他们重入轮回?仔细想想,我们的目的,难道不是一样的?”
端木怜始终噙着淡淡的笑意:“其实我早就知道你派人查我。你那名亲信大意马虎,在我面前不知暴露了多少回,有些消息,还是我化了形,亲口告诉他的。我也知道你会在沧溟道布下陷阱等我,但我还是来了,为什么?与人谈合作么,没点诚心怎么行?吃些亏无妨的。”
“既然你我终点相同,”端木怜终于道出他的目的,“不妨合作一场,云戟,如何?”
端木云戟却摇了摇头。
他深深地注视着端木怜,说道:“其实故族长已经悔过了。”
端木怜的笑意僵在嘴角。
端木云戟道:“是真的。受刑的前夜,故族长把一切都告诉了夜长老。”
夜长老在沧溟道死于魔腹,魂散前,又把端木纠的话告诉了端木云戟。
“你可知道端木氏一族为何要割断与白帝剑的羁绊?因为当年你父亲拿起剑时,看到的端木氏一族的覆灭,是因你而覆灭,他看到你会因白帝剑一生坎坷,断绝轮回,永无生路!”
端木怜自小天资惊人,安静懂事,对于这个儿子,端木纠的爱如山如海,他想过要亲自教端木怜学剑的,但不知为何,每每看端木怜拿剑,他就觉得不祥。
后来白帝剑在手,隐隐窥见的未来终于应验了端木纠的心结。
其实作为端木纠自己,他全无所谓自身为白帝剑牺牲,亦或更多的族人为此剑战死,他以为最惨重的代价不过如此。
可白帝剑却告诉他不是的,他的族,他的手足战友亲人,会因他的最心爱的怜而覆灭,这是他无论如何不能接受的,所以犹豫反复,他选择了违背神命。
端木怜听完端木云戟的话,一字一句道:“我不信。”
他始终记得端木纠最后眼中的那抹隐恨与不甘。
他为此活着,为此走了数百年历经艰辛,怎么会被故人的一席话左右?端木怜想,他的父亲,没有人比他自己更了解。
端木云戟道:“我理解你身为人子,为父请愿的心,但错了就是错了,那时违背神命,看不到的恶果,现在还看不到吗?其实我并不认为这一切都是故族长的错,若不是我们一族贪生,何至于有今日?所以我甘愿承担神罚之罪。”
“你说我们目的相同,的确相同。身为端木氏现任族长,我自然想为族人洗去神罚印记,重入轮回,但我不会再违背使命,我会将端木氏的职责承担到底。这只九婴,也许它真像你说的,能救端木氏,但我要杀了它。”
端木怜的目光是平静的,“看来你我,选了两条截然相反的路呢。”
他问:“如果我一定要救它呢?”
四周很安静,今日大敌到访,端木云戟早就把族人驱逐去外围,沧溟道深处,只剩血阵嗡鸣,与溟河水流淌的声音。忽然,“铿锵”一声惊天动地,端木云戟手中幻化出了一柄利剑。
这是自神罚之后,端木氏一族第一次剑出鞘。
端木云戟道:“拼死一阻。”
那个曾经居于涑水畔,以剑为生与剑长伴的部族,根本无需多说,剑刃脱鞘的一刻,便已代表了他们的全部决心。
端木怜注视着端木云戟的剑华。
前路已是两个方向,说不清谁是歧路,必定是回不了头的。
所以情谊只好抛诸脑后,也不必回望曾经,如水的剑光里写尽恩断义绝。
端木怜抬手引雷。
那是一场没有人看到的殊死搏杀,所有的往昔都斩灭在剑影雷光中。即使端木云戟事先布下了结界,沧溟道也不堪承受玄灵境天尊的斗法,一时间天塌地陷,溟河水倒流,妖物死伤无数,仿佛一场天灾。
到了最后,端木云戟因常年守在沧溟道深处,浊气缠身,加上他还要分神诛灭九婴,最终落下一成。
九婴被端木怜救走,伤痕累累的妖伏在云端,在端木云戟犹未散尽的杀气中醒过来。它惊魂未定的望向沧溟道,它本该成神的,却险些堕入无间。
端木怜自嘲道:“本来想借沧溟道的浊气助你修炼,合作没谈成……落了个绝交的下场。”
听得“绝交”二字,九婴知道,从今往后,端木怜与端木氏便没有干系了。
炼化好的九身之一被端木云戟斩去,妖力也散了近半,它必须从此蛰伏,再花数百年把这一程异常艰辛的修炼之路再走一遍。
九婴的竖瞳中充斥着对端木氏的无尽恨意,它咬牙切齿道:“今日之仇,他日必报!”
九婴和端木怜走了,端木云戟在锁妖血阵的血泊中缓缓醒来,入目的第一眼便是族人忧心忡忡的眼神。原来沧溟道深处的一场斗法惊动了外围的族人,他们担心族长安危,不管不顾闯了进来。
看到族人,端木云戟想到的第一件事便是提醒他们:“当心……端木怜和九婴……”
然而族人只是看到他张了张嘴,什么都没能听到:“族长,您说什么?”
端木云戟难过地摇了摇头。
他这才想到,族人被神罚,不被允许知道当年往事,端木纠和端木怜都受过天雷之刑,他们的名字在族中是禁忌,至于九婴,它和端木怜签了魂契,便也成了禁忌之一。
这时,忽然又有族人来报:“族长,不好了,有一只怪魔,不知哪里来的,见人就吃!”
端木云戟心道不好,当初他立下界碑,就是为了封住浊气裂缝下的那只飞廉,今次他和端木怜斗法,竟令飞廉逃了出去。
端木云戟不顾身上的伤,撑着剑站起:“我去看看。”
外间已乱做一团,魔吞妖,妖噬人,人杀妖,宛如炼狱。往更远处看,天地变色,万物凋敝,山体崩裂,这些一部分是因他和端木怜斗法引起的,一部分是因飞廉出现。
端木云戟牢记使命,持剑的端木氏如有神威,一力把飞廉逼回它的来处。
立在浊气裂缝惨白的漩涡下,端木云戟再没有力气了,他甚至不能拖着步子,踏出这片险境。有桩事他没告诉族人,他设下锁妖血阵用了十成十的功力,而今阵法被破,阵威反噬,他的身魂俱受重创,不提他还分别与端木怜和飞廉战了一场。
其实好好休养,他还能活着,但他又能活多久呢?
玄灵境并非长生不死,真到了他不在的那一天,这只飞廉该由谁来守?沧溟道的许多妖,又该由谁来杀?凶妖好说,天妖呢?没有神的人间,几个人族能破入玄灵境?何况那只逃走的九婴和端木怜始终是隐患,族人被神罚,不得知其始末,他该如何警示后人?
端木云戟简直满腹忧患。
正是这时,角落里的飞廉醒了,饱食一番,它的形态发生了些许变化,它的雏体还是雀首鹿身的飞廉,但时而,它又能分出一团魔气,化成那些被他吞噬的人、妖的模样,虽然有些畸变。
看到这一幕,端木云戟忽然产生了一个不可思议的想法。
他想到当初被飞廉吞噬的夜长老。
时隔多日,当他找到夜长老,长老的神志记忆依旧残存。
从他这一任开始,端木氏罪袍加身,前任族长死,下一任才可继承族长之位,是故族长与族长之间也无法谈及古时的神罚之罪。但……如果他在死后,可以将神志暂留在飞廉身上,然后在族长手记中,指引下一任族长来沧溟道,不就可以把这些密事告知后人?
寻迹术的作用是唤醒神志,只需要一点族人的灵力。
而且这只飞廉,斩不尽,杀不绝,只要天时地利得当,它便会慢慢复苏,可同时,它也是妖兽最难对付的天敌,只要他寄宿在飞廉身上的神志足够强大,飞廉便会在适当的时机,屈从本能,吞杀那些将要离开沧溟道,为祸人间的天妖。
这也是端木氏一族的使命。
一切已经迫在眉睫,趁他还活着,趁他灵力未散。
端木云戟于是在族长手记中留下了最后的话,又传信痋山,命居于伤魂谷的族人自此改姓为慕,恪守族规,避世少出。今后千年,沧溟道有浊气裂缝,大抵保不住了,东海之滨的部族也已覆灭,主族的三支,唯剩伤魂谷一脉尚且留存。改了姓氏,若能避开九婴与端木怜,日后行走外间,大抵安全些吧,不知神罚之阵能否帮忙,就说是神褫我族古姓。
后来的三日,便是沧溟道发生巨变的三日。
其实千年前的沧溟道,也如痋山一样,是险山峻岭繁树密布的,可是先是两名玄灵天尊战了一场,又是飞廉出逃,最后是端木云戟以身饲魔,凋敝的万物彻底枯亡,沧溟道外围只余倒刺一般的死山,而那只飞廉的雏魔忽然性情大改,“生者止步”的界碑变成了摆设,它把自己圈禁在深处唯一一片危险的密林山谷中,时而与妖厮杀,只等后人。
自此,端木氏第三任族长端木云戟陨落魔口。
第204章 问道问山(一)
慕怀道:“故族长饲魔后, 凭着残存的意志,将飞廉的一部分魔气和自己的尸身融合,做了一个‘容器’。
“之后每一任端木氏族长来到沧溟道,都会分出一缕神念寄于容器当中。”
所谓容器, 就是阿织眼下看到的, 慕怀这一副畸变的肢躯。
分神即分魂, 能够承载一个人的神志。是故当年慕怀身葬伤魂谷,但他存于沧溟道的一缕神念却得以幸存。
“至于……当初为何把你投下伤魂谷。”慕怀说着, 长长叹了一声, 终于提起这段往事。
“慕衿是我的骨肉, 他素来是什么样的,我如何不知?一点细微的变化,我便能看出他不是他。”
慕衿十二岁那年, 慕怀从族长手记中得到指引, 来到沧溟道, 从上一任族长口中得知了全部真相,同时开始怀疑真正的慕衿早已消亡,如今的他,是借躯养魂的端木怜。
可惜除非慕衿亲口承认, 养魂无法佐证。
慕怀也不敢赌, 一旦错杀,就是弑子, 他不忍心。
正是慕怀一筹莫展之际,伤魂谷来了两位客人, 叶夙和元离。
其实近千年前,端木云戟看到飞廉雏态,曾动过寻找白帝剑的念头, 但最终放弃了。而历任青阳氏之主也因为祈神录的三则预言,不得不放弃寻剑。何况神隐之时,甘渊被春神拔起,隐去了极北,后世几乎无人知道青阳氏居于何地,是故尽管使命相近,这两族在这千年间竟少有交集。
看到青阳氏之主,慕怀其实是充满希冀的。
叶夙也没有辜负他的期待,称已经有了寻剑之法,只请端木氏族人习剑。
慕怀问:“青阳主上希望我族几人习剑?”
叶夙道:“不敢贪多,一人即可。”
根本不必挑,慕怀便想到了唯一的那个人。
他本欲答应叶夙的,忽然,他想到了慕衿。若眼下的慕衿真是端木怜,他在族中教阿织习剑,难保不会被端木怜发现。更有甚者,若端木怜知道了青阳氏的计划,说不定会提前破坏。这是端木氏瞵盼千年,盼出的一线希望,他必须确保万无一失。
唯一的法子,就是让阿织出谷。
慕怀以与剑无缘为理由,拒绝了叶夙,随后借口为慕衿治病,将阿织投下了伤魂谷。
慕家人避世少出,慕樵却与青荇山上的剑尊有数面之缘,慕怀知道,如果阿织被族中遗弃,慕樵只能带她上青荇山。
慕怀并未料到阿织会在伤魂谷遭遇什么,他觉得凭阿织的天资,从妖谷中走出来不难,何况他已及时通知慕樵赶回来,并把这一消息漏给了那名青阳氏的部下。
随后,慕怀便不再过问阿织的事了。
那是他放逐天地之外的一线希望,而他还有族长的重任需要承担。
又几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夺走了慕衿的性命。看着亲生儿子的尸身,慕怀除了隐痛,更多却是释然——他再不必因担心端木怜养魂而疑神疑鬼了。
直到有一日,慕怀看似无意实则有意地问起阿织的近况。
慕樵说:“她很好,就是眼睛,怎么都治不好。”
“她受了眼伤?”
“族长不知道吗?”慕樵提醒过自己不要怨怪族长的,至少不要表现出来,可每每想起阿织那双灰白眼瞳,他便止不住的心疼,“当年族长把她扔下伤魂谷,她伤了眼睛,瞧不清东西了。”
慕怀怔在原地。
愧疚是一定的,但更多的感受,是恐惧——什么样的伤,能让青阳氏之主和问山剑尊都束手无策?
伤魂谷中有妖伤魂,妖力近神。
慕怀于是想到那只跟随端木怜多年的九婴,他这才意识到原来自己的直觉没有错,慕衿不是慕衿,而是端木怜,他居于慕家多年,为的……只是在伤魂谷中藏下一枚妖胎!
当年慕衿之死让慕怀心存侥幸,而今想来,或许端木怜只是找到了更适合的身躯,所以放弃了慕衿这个身份。
慕怀并没有立刻乱了阵脚,自不量力也好,以卵击石也罢,不试一试,怎么知道自己不能保护族人?
可他的尝试,最终落败。
端木怜的到来,拂袖之间便破了他筹谋数日的全力一击。
天妖献祭,族人惨死,那个罩着白袍的男子漫不经心地越过族人的尸身,来到他跟前,笑着问道:“是我该唤你一声‘父亲’,还是你当称我一声‘先祖’呢?
“当初我养魂慕衿时,你便发现我的异样了吧,所以他染病时,你才没有全力相救。
“不愧是端木氏的族长,足够狠心。”
“……面对强敌,我自问尽了全力,是故有恨无悔,迄今为止,唯一的遗憾……”
慕怀说着,看向阿织灰白色的双瞳。
阿织道:“族长不必自责,榑木枝已治好我的眼伤,伤痕虽在,灵视早已恢复。”
她微微一顿,一字一句道:“九婴和端木怜灭我之族,害我亲人,我必亲手诛之。族长放心,我已在收集九婴的灵台血息,它纵是妖力强大,我们并非没有胜算。”
阿织的语气冷静自持,但慕怀仍能听出她破釜沉舟的决心。
神志禁锢于异躯,浑浑噩噩,这些年,外间发生的一切都不再与他相关,可这一刻,连慕怀都感知到了他们即将面对的劫关。
沉思许久,他问阿织:“剑学得怎么样了?”
“从未懈怠。”
“你呢?”慕怀又看向叶夙,“白帝剑,找得怎么样了?”
叶夙道:“剑袍、剑柄、剑刃、溯荒剑心俱已寻得,铸剑火只余微弱火种,但……有人帮我们找到了点火之法。”
慕怀听了这话,心不禁抖了一下。
当年他把阿织投下伤魂谷,仿佛在最贫瘠的土地上播下了一粒种,因为太难了,从不敢期待它的长成,没想到时隔多年,他们竟越渡万难,真的找到了白帝剑。
“如果……”慕怀哑声道,“如果,在剑道上再推你一把,你觉得……你有希望拿起白帝剑吗?”
阿织看着慕怀。
简简单单一句问,她知道这背后的意义是什么。
良久,她安静地点了点头。
慕怀于是柱杖起身,蹒跚地迈过那道“生者止步”的石碑,对阿织和叶夙道:“你们两个随我来。”
往里走,先是一片万物消弭的黑暗。尔后,远远能望见一道幽微的,惨白的光。
慕怀知道目的地快要到了,顿住步子,对两人说道:“一缕神念其实很脆弱,即便有飞廉之躯作为容器,根本支撑不了太久……再者,每一任端木氏组长的神念只能被唤醒一次,告知下一任族长往事因果后,便该湮灭了,但是我……苏醒过两次。”
“二十多年前,有一个不是端木氏一族的人,把我唤醒过。”
“不是端木氏族的人?”
阿织不解,没有血脉链接,没有寻迹术,外人如何唤醒族长的意志?
“剑意。”慕怀道,“持剑人一族,除了会对族人的血脉产生感应,再就是剑意。”
“那个唤醒我的人,凭的是剑意。”
“世间……最强的剑意。”
慕怀说完,往前又慢慢走了几步,只这几步的距离,那个悬于渊空的惨白漩涡变得清晰可见。只是,与月行渊一样,沧溟道的浊气裂缝上也有一道溯荒印,它缚在漩涡上,牢牢揪住浊气,把它们逼回来处。
但是吸引住阿织和叶夙的目光的却不是溯荒印,而是插在封印中心,一柄朴实无华的灵剑。
要说呢,问山虽然身为剑尊,他的佩剑却不出名,一来因为他没给剑取过名字,人们不知如何称它,二来因为这把剑本身也非什么绝世好剑,远比不上春祀和棋,似乎是某一日问山随意拿起,随意就用了许多年。
后来,倒是有门派为问山的佩剑铸碑,譬如徽山姜家,然而二十多年前妖乱一出,天下剑碑尽毁。
问山死后,他的佩剑一直寻无所踪,阿织怎么也没想到会在沧溟道的最深处看到师父的剑。
慕怀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二十二年前,青荇山问山剑尊兵解于沧溟道。死前,他用尽毕生灵力,以溯荒印封印了这里的浊气裂缝。”
因他下的溯荒印太过霸道,几乎堪比神力两成,所以世间另两处浊气裂缝同时产生共鸣,一道长出封印,分担沧溟道裂缝的负担。
“问山剑尊的剑意,唤醒了我的意志。我当年……亲眼看着他羽化魂散。”
也是因为溯荒印,沧溟道的浊气淡了许多,慕怀的神念苏醒后才没有湮灭,支撑到阿织寻来。
“还有,”慕怀仰头望去,“你们仔细看这柄剑。”
阿织和叶夙早就注意到了。
纵然问山已去,但时隔二十余年,灵剑上依旧残留着微弱的剑华。
剑华未散,说明它的主人还有东西留下。
阿织和叶夙不自觉探出手,两个人的灵力,一人如风,一人如雾,在半空缠绕在一起,一同游移入问山的佩剑中。
一片死寂后,灵剑忽然铮然一响,一个穿着青布袍的透明虚影化入半空。
他“啧”了一声,似乎不满道:“等了这么久,总算来了。”
问山的语气的其实是带着笑意的,阿织和叶夙却双膝落地:“师父——”
生死相隔, 唯有以跪礼来传达思念。
问山笑道:“见到师父是不是很意外?我们是仙人,可不兴行跪礼。”
他话虽这么说,目光却看向别处。寄居在剑中的残魂已经很弱了,几乎等同一个信使, 只为传达二十年前问山留下的遗言, 听不见也看不见他想见的人。
但他似乎能意识到这次重逢来之不易, 安静片刻,问道:“如何, 大徒弟, 小阿织, 在外面漂泊了这么久,想不想回青荇山?”
阿织哑声道:“师父……”
“不过……我这残魂维持不了多久了,没法子陪你们叙旧。咱们长话短说。”
问山说着, 收了笑, 道, “如果我没猜错,如今外面那些人应该认为我死在昆仑?夙,你应该知道原因。”
叶夙点头:“……师父辛苦。”
句芒曾经预言,人间将会出现三道浊气裂缝。然而第三道裂缝形成得极晚, 位置极其隐蔽, 一般修士根本无法靠近,是故除了月行渊和沧溟道, 青阳氏一族始终没找到最后这道裂缝。
“那时我出入各个妖山,发现浊气一旦势弱, 会相互流通感应,形成合纵连横之势,共同抵御强敌。因此我猜, 如果我封印其中一道裂缝,另两道会立刻共鸣。”
问山来到沧溟道前,留了一具剑魂分身在外。
问山的分身极强,便是分神期的修士见了,也很难分出它的真假。
沧溟道的溯荒印耗尽了当世第一剑尊的灵力,它以无比强横的姿态,几乎将涑水以南的浊气一扫而空。
神州浊气失衡,另两道裂缝第一时间感应到危机,裂缝之间共生共死的本能让它们不得不分担溯荒印的威能,同时将自身的浊气传导入沧溟道,问山于是终于感应到了最后一道浊气裂缝的位置。
剑尊最后兵解于沧溟道。
但他死后,那具留在外间的剑魂最终寻到了昆仑某一处。
“那个地方应该不难找,我借春祀和‘溯荒’留了印记。再不济,你们就找找我的剑意。师父的剑意,你俩总不至于忘了吧?”
问山说着一顿,语气温和不少,“小阿织,你是不是好奇为何会在端木氏的地方遇到为师?”
阿织点点头,默了一瞬,又摇了摇头。
“这个地方呢,为师曾经来过一次……当时榆宁晏氏灭族,为师本来打算寻仇的,后来得了先任青阳氏之主的指引,来了沧溟道深处。
和阿织一样,问山看到了一只魔。
但这只魔并非以飞廉的雏态出现,那日沧溟道天妖现世,飞廉化作人形,与妖厮杀得昏天暗地。
这只天妖刚刚进阶,论实力,自然不是问山的对手,可是沧溟道妖乱之地,浊气极盛,在此地修炼,假以时日,这只天妖一定不输榆宁为祸多端的九婴。今日杀之,明日呢?今日尚有飞廉守住沧溟道,明日呢?何况看那飞廉的样子,似乎被什么人控制。他日它长成强大的魔神,彻底脱离掌控,又当如何?
所以问山放弃了寻仇,回到甘渊,问徊:“主上上次说,想要对付那妖物,只有一种法子,敢问如何做?”
问山道:“最后的去处,我其实在沧溟道和月行渊之间犹豫过。月行渊呢,过去方便一些,也熟悉一些,但是……后来我想,我还是来沧溟道等等我的小徒弟吧。
“我这个小徒弟,看上去好像很听话,学剑也认真,事实上,最不让人省心的就是她。
“因为她总是把她的师父、师兄放在自己前面,一旦碰上她在意的事,在意的人,她就非常执拗,怎么都不肯听劝。”
“……不知道青荇山最后怎么样了,仙盟那些人,觉得我携溯荒作乱,大概会攻山吧。
“守山剑阵开了吗?灰鼠和山雀送走了吗?
“我们小阿织,是不是不肯离开,一个人守青荇山……守到了最后?”
问山说到这里,飘然孑立的魂影忽然显得落寞——这大概就是二十年前他兵解前,心中最深的牵挂吧
“因为端木氏的罪印,我们的计划,没法子告诉小阿织。后来……”问山说着,自嘲地笑了笑,“我想过很多法子,把小阿织骗走,至少让她躲上一时,但仔细想想,没什么用处,她这么聪明,有一天知道师父和师兄都不在了,大概也是不死不休。所以最后,我决定什么都不做,就让她留在青荇山,这个她觉得安心的地方,反正她师兄说,他有法子保护她……
“不过还是内疚的,小阿织最信赖师父。师父穿青袍,她就穿青衣,师父避世青荇山,她就把这里当做她的家,师父离山了,她便总以为我会回来。那一天我不告而别,她一定会难过吧……所以我想,那我就在沧溟道这里等她吧。有一天,她终于找来这里,就知道师父不是无缘无故离开,也不是不管她了,师父……也有自己一直想做的事。”
倒插在封印的灵剑,剑华渐渐暗淡,这一番话说完,问山的魂影化虚,几乎只剩一个轮廓。
溯荒印何其霸道,余下的一缕残魂支撑到现在,已经很难得了。
问山大概也意识到时间所剩无多,说道:“今日,大概是我们师徒见的最后一面了。
“记得我刚入仙途,总是执着寻道,我那个半吊子师父不胜其烦,让我问那座山去。
“山高万丈,壁立千仞,所得到的,只有自己的回声。后来我想,世人所谓的道,也许真的只是问山所得的声音——自己……心里的那个回声。
“今日能在沧溟道见到我,你们这一路必定经历了很多。
“小阿织,你事事清晰,目标坚定,可你太重情义,凡事归根究底,总是为了至亲至信,而今走到这里,可有什么事,是真正想为自己做的?
“夙,你前生责任使然,诸行诸念皆缚于心,凡事不由己,重活一世,可明白如何才能痛快?你在意的人……”问山笑道,“她知道你的心意了吗?
“听清楚自己的心声,想到就去做了。要记住,你们只需要做你们想做的事,不是为了苍生,这世间又不是你们两个人的世间,谁说你们需要背负重任,人族谁爱拯救谁拯救去,天塌了又怎么样?所以,失败了也没关系,尝试了,尽心了,不枉走这一遭,便已足够,这便是师父最后教给你们的道。”
“哦对了,剑道四式的最后一式,我存在了佩剑里,灵念所剩无多,只够一人来取,你们两个商量商量,看谁学罢。”
问山说到这里,负手淡笑——
世人徒赠剑尊之名,其实自认一生没什么壮举,百年仙途,最后修得一颗凡心,心中那点爱恨始终比天还大,最得意的事,大概是收了两个不错的徒弟。
“好了,为师要走了。见到楚望威,替我敬他一杯酒,跟他赔个不是,如果……他还认我这个知交。”
淡薄的魂影化散,倒插在裂缝上的佩剑剑光骤灭,无声脱落,阿织上前一步,接住师父的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