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书网.Top

清歌寄月by云淡淡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10-31

“母亲,不必担忧,前日里陈南王府送了帖子过来,腊月十七在府里举办宴席,听说是遍邀京都名门闺女和公子们,大约是为世子和郡主相看,儿媳本就想着带着家里的姑娘儿郎们一同前去,现下三弟妹回来了,就带着清璃一同去吧”沈氏回道。
三房母女一听到这话,即是满心满眼的欢喜,随即谢过了沈氏:“淑容在这里就先谢过嫂嫂了”。
秦氏一向不喜欢大房一家,她多次求老夫人和叶北庭多为老三在朝中走动走动,早些调回来,但都被他以“为官之路需靠自己脚踏实地”等等理由驳回了,她也讨厌这位大嫂,自认为沈暮云家世样貌才情都不如她,却深得老夫人喜欢,还把掌家大权也一并交于她了,但现下自己有求于她,不得不虚与委蛇,面上装的一团和气些。
秦氏连忙拉过叶清璃:“璃儿,赶紧谢过你大伯母,再见见你两位妹妹,你不是有东西要给她们吗”。
叶清璃随即过来分别行了礼:“谢过大伯母”。
“见过清歌妹妹、清兰妹妹,两位妹妹生的如此好看,我这簪子反倒有些配不上了,两位妹妹不要嫌弃才好”,娇声说着拿出两只白玉簪子递予二人。 姐妹俩也回了礼,叶清歌知道她这位姐姐面上喜爱舞文弄墨,实际更喜爱珠宝首饰、美衣华服,便送了一只珍珠步摇,叶清兰也送了几支珠花。
众人道别了老夫人后便各自回去休息了,叶清兰也随着叶清歌回了清澜苑,一路上都在嘀咕着,她怎么怎么不喜欢这个璃姐姐,大致意思就是叶清璃从前回来,对她都是爱答不理的,更别说给她带什么东西。
叶清歌当然是知晓叶清璃的想法,清兰虽是二房嫡女,但从小便没了母亲,父亲又远在蜀地,听说几年前还续弦娶了当地望族裴家的女儿,几时能回来都是未知数,而老夫人年事已高,日后能为她撑腰的寥寥无几,所以叶清璃当然就不会花心思在对她无用的人身上,今日若不是有求于大房,恐怕对自己也是如此的。
晚饭后叶清歌就被沈氏叫到了里屋,“歌儿,母亲把你叫过来,是想听听你的想法,过几日就要去陈南王府赴宴了,陈南王前日里也和你父亲提过,有和咱们家结亲的想法,那陈南王世子我平日里见过,是个好孩子,但陈南王妃却并不是好相与的,平日里眼高于顶,未必能看上你,母亲也见惯了高门大户那些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并不想你入王府,且你三叔母这次势必是要去争一争的,你如果不想要那我便给了她这个顺水人情”。
叶清歌心下一阵轻松,她知道沈氏是真的疼她,怕她一时适应不了京都豪门宅院里的生活,所以自回来也没着急着给她张罗婚事,而是自己每日抽出时间来教她礼仪规矩、掌家理事等这些后宅生存之道,怕她憋坏了,还经常带她到郊外的庄子里骑马赏花。
她满眼温柔的靠在沈氏怀里:“母亲,你多虑了,我并不想入那些高门大户的,清歌只想一辈子陪在你们身边,那等好事就留给璃姐姐吧”。
沈氏宠溺的敲了一下她的头道:“瞎说,姑娘家哪有不嫁人,你大哥都定了你表叔家的希芸,你也不小了,改日让你爹爹为你寻上一门好亲事,为娘的才能放心”。
叶清歌有些诧异,记得上一世是自己回京后一年入的叶府,在那之前叶清宇并没有定什么亲事,不然也轮不到自己,难道是因为自己,生活轨迹才随之发生了改变的。

腊月十七这日,叶夫人一早就让芷秋前去唤了叶清歌姐妹俩。
叶清歌还是一如往常的装扮,一袭天青色交领衫裙清丽脱俗,发髻上配以珍珠玉兰钗和青色发带,更显利落婉约,而叶清兰竟也抛开了往日里那些明艳的衣饰,今日也一袭淡雅鹅黄色襦裙,点缀了些小巧珠花,一改往日的活泼,今日乖巧的待在叶清歌身旁,想是老夫人对她有过什么交代了。
叶清璃母女俩早早的等在了门口,见沈氏一出来便迎了上去,一口一个大嫂嫂大伯母的叫得十分亲热,叶清歌在旁边看着鸡皮疙瘩都起了一身。
这母女俩今日盛装打扮十分惹眼,这三夫人也是书香门第出身,平日里还好,今日不知怎的竟也这般俗气,头上插了一根硕大的金簪和珍珠头面,耳朵、手腕和腰间的珠宝首饰硬是一样没落下,整个人珠光宝气的。
安国不似前朝,向来注重以文治国,文人士大夫居多,是以服饰色彩追求自然和谐之美,女子服饰搭配大多追求清丽婉约,像三夫人今日这般装扮的,哪怕是市井街头都少见。
叶清歌估摸着要么是听了底下丫鬟婆子的谗言,要么就是心里没底,怕被那些官眷贵妇们比下去,才装扮得这般夸张吧。
叶夫人微微皱着眉头,她本不想管的,但想着丢的可是整个叶家的脸面,面露不悦:“三弟妹,你今日这身装扮虽说十分华贵了,但是陈南王妃那性子想必你也是听说过的,她平日里就不喜欢官眷贵妇们风头超过她,你这样出现在她面前,恐怕会令她不悦吧”。
秦氏一听这话,果然十分奏效,马上让叶清璃把她头上、手上那些金石玉器拆了个七八成,一脸尴尬道:“亏得大嫂嫂提醒,都怪院里的钱婆子,非说这样好。”
叶清璃大约也觉得丢脸立即附和道:“今日多谢大伯母提醒,我也说过母亲的,她就是不听,看来还是只有您能说动她。”
再看叶清璃,的确是花了心思的,一身玫粉刺绣百蝶襦裙,色彩儒雅柔美,裙摆上的蝴蝶随风摆动,走起路来摇曳生姿的,眉目如月,眼含秋水,整个人明媚娇艳,惹人怜爱。
叶清璃也回看了她们姐妹,眼里都是藏不住的得意与骄傲,嘴上却说:“两位妹妹今日的打扮,竟如此清丽脱俗,明艳动人,只怕让那些郎君们瞧了挪不开眼了”。
然而这样的装扮却正合了叶清哥母女的心意,大抵外人看了都以为叶清璃才是叶府的嫡长女吧。
几人随了叶夫人一进王府,便被丫鬟领进了后院,陈南王妃一身华服端坐在后院廊亭里喝茶赏梅,一俊俏少年和一俏丽玲珑少女陪同在旁,说话谈笑间,叶夫人一行已到了跟前,几人向王妃请了安。
叶清歌上一世是见过这几位贵人的,但交集并不多,只知世子萧亦辰和郡主萧殊言乃是龙凤双生子,陈南王夫妇宝贝得不得了,再看这兄妹俩,不论家境、品性、样貌才学都是京都王孙公子小姐里一等一的,配公主皇子也是绰绰有余,至于陈南王为什么想和叶家结亲, 叶清歌也是百思不得其解。
陈南王妃虽说是允了陈南王邀了叶家女前来相看,但心里是瞧不上叶家的,虽说叶北庭贵为太傅,受众人敬仰,圣上器重,但祖上出身寒门,也都是靠着父辈立了大功,他中了探花,受了隆恩如今才能位居一品,她属意的儿媳、女婿必是要公主皇子或是世代簪缨袭爵的王公贵族。
抬眼打量了眼前的三位姑娘,容貌生的到是十分俊俏,只是这嫡长女,整个人那么素净,一点气派都没有,反到被三房家的压了一头,到底是在乡野间长大的,三房家这位吧,看着到是有模有样的,但父亲毕竟是个五品小官,全然是配不上自家儿子的,最小的这位生的到是圆润可爱,但看着不免小家子气了yi''xi。
总之陈南王妃是怎么都瞧不上叶家几位姑娘,反倒是这萧亦辰站在她身后,时不时多看了几眼,看着叶清歌上下打量了一番,又看向叶清璃,不巧与叶清璃的目光撞了个正着。
叶清璃还以为萧世子对自己有意呢,连忙收回目光低下头,心下却无比欢喜。
萧亦辰看着叶清歌,他记得她,那日在望月楼她可不像今日这般娴静端庄,她那股子聪慧果敢的劲他还历历在目。
姐妹几人随着殊言郡主入了宴席,席上陈南王妃端坐上位,汝宁公主、殊言郡主和官眷贵妇们坐于前排,叶清歌姐妹和一些贵女们依次并坐于后排,席间陈南王妃一会与几位贵妇人谈笑风生,笑脸迎接着往来的宾客,一会拉着汝宁公主的手嘘寒问暖的。
其实大家也都心知肚明,这汝宁公主才是她中意的儿媳,奈何陈南王与汝宁公主的亲舅父张相两人势若水火,况且萧世子对公主也并无情意,平日能躲多远就躲多远。
崔玥与身旁贵女们的窃窃私语正巧落入了叶清歌的耳中,“听说今日三皇子和那位谢小侯爷也会来,听说那位小侯爷早就该说亲了,可是一直卧病不起,病恹恹的,不知哪家姑娘会那么倒霉,被他看上,嫁过去岂不是要守活寡。”
“坐在叶清兰身旁的就是那位传闻中的叶二姑娘吧,听说前阵子刚被叶夫人从山里接回来,你们瞧她那双手干涩粗糙,哪家的千金小姐手会长成那样”,“怕是以前经常干粗活吧,我家的侍女手都要比她光滑”,“再看她们旁边的那位,也是刚从乡间僻壤回来的,你们瞧她那副没见过世面的模样”。
叶清璃坐的稍远一些没听到,却还以为她们是在夸自己,满眼笑意,左顾右盼的。
叶清兰本来只顾着吃眼前的珍馐美味,但听了那些不入耳的话,也十分生气,抚摸着叶清歌的手安慰道:“二姐姐,你的手可是济世救人的,不是她们可比的,你不要跟她们一般见识,这些贵女们平日里就趾高气昂,拿鼻孔瞧人,她们今日来不就是来看萧世子和三皇子的,还有那未曾露过面的小侯爷,可这些皇族公子们的婚事哪是相看就能定的,她们也只是陪衬罢了。”
叶清歌有些惊讶道:“你这小丫头平日里也不出门,怎么会知道那么多”。
“平日里听祖母大伯母她们闲聊偶有提起过,况且那高门大院有什么好的,由着她们争去吧”,叶清兰漫不经心的说道。
这让叶清歌有些意外,没想到这丫头平日里一副天真烂漫的模样,心里可比谁都清楚,不愧是在老夫人身边教养了多年的。

宴毕,殊言郡主便领着一众贵女们去了后院里赏梅。
而梅园对面的廊亭里,那些王孙公子们也聚在一起喝茶饮酒、吟诗颂赋,虽遥遥相望,但也看得十分清楚。
一众贵女们更是对着他们卯足了劲展示自己的风姿。
叶清歌看着这一园子的花红柳绿只觉头疼,就往梅园旁假山上避了去,往上走是一个小亭子,站在这里,整个梅园都映入了眼帘。
隐约瞧见远处阁楼里一身穿碧色长袍的男子,身形高挑颀长,肩披白色兽毛领子,双手负背立在栏前,一左一右立了两个侍卫,离得虽不算太远,但却也看不清脸庞,只觉得这身形有几分眼熟。
叶清歌正琢磨着,思绪就被远处传来的呼救声打断了。
伸头往下一看, 只见那梅园外的冰湖里,一双手在湖面胡乱挥着、挣扎着,偶尔冒出个头来,看模样却有几分眼熟,再看梅园里完全不见了叶青兰的身影。
叶清歌不由得惊呼一声:“不好”,便往湖边迅速跑去。
“二姑娘,快......快救救我家姑娘......”清兰的贴身丫鬟朱颜急的直跺脚,指着湖里的人哭道。
叶清歌看着叶清兰就快撑不住了,不等小厮侍卫赶来,就一头扎进冰冷的湖水里,冒着腊月里冰冷刺骨的寒气坚持游到了叶清兰身边,使劲把她托了起来,可两人的身体已快被冻僵了,完全使不出力气游回岸边。
只得浮于水中,等人来救。
在危急关头,只见远处游过来四五个黑夜侍卫,迅速把她们救回到岸上,未留下只言词组就离开了。
叶清歌看着叶清兰面色苍白,呼吸微弱,顾不上许多,连忙用手轻拍了她的背部,又按压了胸口,再为她施针,几经抢救才终于吐了一口水出来,面色渐渐红润后缓缓睁开了眼睛,浑身哆嗦着抬起手中的手帕:
“二姐姐,我......在路边捡到你的......手帕,以为......你掉水里了,过来一看,便被叶清璃推了下去”,她怒视着叶清璃,而此时叶清璃和崔玥几人不知何时站到了她身旁。
叶清歌摸了一下自己身侧手帕,果然没了。
想起宴后自己莫名的被崔玥撞了一下,大概就是那时拿走的,一时怒从心来,便甩手狠狠的给了叶清璃一个大耳刮子。
叶清璃怔在那里,她完全没想到叶清歌会打她,看到秦氏过来才捂着脸扑进她的怀里哭个不停,好像她才是那个掉到水里的人,一脸委屈样。
不用想也知道,定是叶清璃这蠢货一心想着去攀高枝,自报家门,反被那崔玥给利用了。
崔玥记恨着清兰夺她琉璃盏,故此借刀杀人,这腊月天冰天雪地的,更别说冰水里寒冷刺骨,若自己再晚去几分,估计大罗神仙也就不回清兰了。
没想到一姑娘家竟这般心狠手辣,叶清歌竟不寒而栗。
叶夫人赶来看到两个湿漉漉的孩子心疼坏了,连忙把自己的披风给她们披上,命丫鬟婆子把她们扶到了屋里。
取了暖,换好了衣服,众人也拥着陈南王妃前来,王妃心里虽有怨气但又不好发作,心里正埋怨着几人把她好好的宴席给搅了,但看着眼前直打哆嗦的两个姑娘又不忍发作,心里也生了一丝怜悯,让人在屋里多加了些炭火,还找了大夫来看。
等缓过来一些后,叶清兰才说出了整个事情的经过:“宴会后,我随着大家在院里赏梅,然后一小丫鬟过来说是二姐姐找我,便领着我往湖边的方向去了,只在湖边看到二姐姐的手帕,并未见到人,我以为二姐姐失足掉湖里了,便上前查看,被人从身后推了一把,这才掉入湖里的。”
说着拿出手里攥着的香囊:“这是我从推我的那人腰间拽下来的,我认得这是璃姐姐的。”
众人齐刷刷的看向了叶清璃。
“瞎说,不是我,我的香囊宴席时就掉了,不知被谁人捡去了”叶清璃慌了神矢口否认,硬说是叶清兰冤枉了她。
一会又说:“怎知不是两位妹妹自导自演想栽赃于我,她们是嫉妒于我。”
秦氏在一旁附和,崔玥几人还毫无廉耻的为她做了伪证: “启禀王妃,我们和叶大姑娘在梅园赏了梅后便到湖边小憩,是听见呼救声才赶过去的,过去时就看到两位姑娘已经在湖里了,府里的丫鬟小厮们都是看了,说不定还是她们姐妹俩不知何原因自己掉下去的。”
崔玥倒打一耙把矛头指向了叶清歌姐妹。
叶清歌有些激动的拉着崔玥的胳膊:“崔姑娘,你可不能颠倒黑白呀”,崔玥随即甩开了她的手。
众人看向叶清歌,想得个解释。
叶清歌只得说自己去了凉亭,正在为难之际,只听见外面传来一男子的声音: “本世子可以为她作证,我确实看到叶二姑娘从梅园出来就往凉亭去了,约莫一炷香后才匆忙朝湖边跑去的。”
大家寻着声音看清来人正是萧世子,有他为证人,大家也就没多做怀疑,叶清歌没想到萧世子会帮她,随即上前行礼感谢了他。
叶清歌想着无凭无据的也没法指认崔玥等人,也不想在此把事情闹大,丢尽叶家的颜面。
但也没打算就此放过崔玥,随即塞了颗药丸在叶清兰嘴里,举起那遗失的帕子说道:“我因患有喘喝之症,一到寒冬偶会发病,所以在手帕上浸了药水,每每拿到鼻前闻一闻便有缓解之效。”
“正所谓是药便有三分毒,这药是药也是毒,还有些许药瘾,一旦触及需服用解药,否则七日后便会皮肤瘙痒红肿,痛痒难耐,既然我的手帕是被歹人捡去的,恐怕那人也中了毒,若她七日内诚心悔过上门请罪,我自当会奉上解药。”
随后叶夫人便向王妃道了别,带着叶家之人离去了,陈南王妃当然是不想自家府上闹出什么事来,也就没有追究,便允了她们离去。

第11章 恶果
叶清歌几人离去后,崔玥却忐忑不安了,她虽然觉得十分荒谬,但是看到过叶清歌施针救回叶清兰的模样,也就半信半疑,回府后立即找了大夫查看,却也看不出什么名堂,头几天是没什么感觉,越往后总觉得手上脖颈处时不时有些瘙痒。
让她去认错是不可能的,她不信整个京都就没人能医,况且怎么样也不能让叶清宇知道是自己所为,现下她竟有几分后悔今日所为,悔的是忘却了她们是叶清宇的妹妹,她自小钟情于叶清宇,可他却不为所动。
马车里的叶清璃也慌得不行,摸着脸上火辣辣的,心里恨极了叶清歌,心里却又害怕回去无法和祖母交代,毕竟这叶清兰可是祖母最疼爱的孙女,她也没想到事情会发展到这个地步,不免有些后怕。
揪着秦氏的胳膊不安道:“母亲,我害怕,一会回去可怎么和父亲、祖母交代呀,清兰那丫头虽然讨厌,但也没成想会差点害死她,不知崔玥会不会把我供出来,毕竟手帕是她拿的。”
秦氏虽然也有几分担心,但十分笃定的说道:“你回去就矢口否认,反正也没有证据证明是你所为,你父亲一向听我的,而你祖母又那么疼他,让他去替你说几句好话,最多跪几天祠堂,他们也不能拿你怎么样。”随即又问道:“手帕你没碰过吧,平日里也没听说那丫头有什么喘咳之症,想必是唬人的。”
“手帕到是没碰过,可我还是害怕,刚刚出王府的时候,看到清兰的脸色苍白,嘴唇发紫,不会出什么事吧。”叶清璃有些心虚,她从没想要叶清兰的命。
马车里叶清兰高烧不退,浑身颤抖着喊冷,等送到老夫人跟前已经昏迷不醒了,老夫人紧握着她的双手,满眼的担忧与心疼,而叶清歌也好不到哪里去,额头滚烫发着高烧,叶夫人不顾她的意愿,让人把她送回了自己清澜苑。
杏儿跪在床边泪眼婆娑不停的责怪自己:“姑娘,都是我的错,都怪我没照顾好你,我应该时刻跟在你身边的。”
叶清歌知道自己的身体,这一世的她可没外表看上去的那般柔弱了,她在回京都之前还特地学了浮水,为的就是以防万一,这些贵女们推人下水,下毒,陷害等等手段她都见怪不怪了,遂安慰着杏儿:“杏儿,不怪你,我没什么大碍的,你快去帮我看着清兰,有什么随时来禀报。”
不一会,小厮带了两个人进来,说是陈南王世子请了宫里的太医前来,并让人带了话,“让两位姑娘好好休养,说是对王府发生的意外十分歉疚,改日再登门探望。”
叶清歌有些意外,只觉这萧世子完全不像京都其它世家公子哥,为人谦逊有礼、明辨是非,实属难得,心里多了几分好感。
有了太医来看清兰,她也就放心多了,吃了药便躺下了。
想起白天的事,那些侍卫救她们之时,隐约看到了岸边立着的碧衣男子,虽然没看清楚脸庞,但她十分确认,就是阁楼里的那位公子,可他为什么救了人悄悄的就走了。
想着想着便沉沉睡去了。
叶清璃跪在老夫人跟前一脸委屈,辩解道:“祖母,清璃是冤枉的,兰妹妹真的不是我推下去的,崔家姑娘和王府里的丫鬟小厮都可以为我作证的”。
“住口,叶家怎么会出了你这种不孝子孙,犯了错还不知悔改,从今日起你便去祠堂罚跪抄写经书,不可出府门半步”老夫人气得捶胸顿足,厉声呵斥道。
然后又怒斥叶北之:“老三,你看看你教的好女儿,胆大妄为肆意残害手足,还死不悔改,你平日里对她们母女就是这般纵容的,你想过没有,倘若她今日推下去的是郡主、是公主,结果会怎么样。”
想了一会又阴沉着脸说道:“她以后也不用出去相看了,你替她物色一个好人家吧,嫁人之前就不要出府了”。
叶北之知道老夫人这次是真动怒了,便不敢再多言,唯唯诺诺的上前为老夫人顺气:“母亲不要动怒了,保重身体,都是孩儿的错,以后一定严加管教。”
老夫人看着自己窝囊儿子的样子,气不打一处来,但又有些心酸。
叶清璃之所以养成这样,和她母亲秦淑容脱不了关系,既然回了京都,便由不得她,有些懊恼道:“都怪母亲当年没打听清楚,以为秦家是清流世家,儿女也是好的,没想到给你找了个悍妇回来,她如今年岁已不小了,至今还没能给你添个子嗣,那我便做主了,给你物色个称心的,这件事你且先不用告诉她,省得她又闹腾。”
叶北之听了这话是又惊又喜,惊的是他不知道秦淑容听了这话得闹成什么样子,喜的是有母亲撑腰,他终于不用天天面对这泼妇了,从前他不是不想要子嗣,不是不想纳妾,只是纳了也怕害了人家姑娘。
自从叶清璃禁足以后,叶北之受不了这母女俩的闹腾,就以公事为由,整日整日的不归家,秦氏无处可闹,只得在屋里生闷气摔东西,活脱脱一个疯妇。
叶清歌一觉便睡到了第二日午时,睁开眼就看到叶夫人坐在床前担忧的看着自己。
“母亲不用担心,我已无大碍了,我身体结实着呢,不过清兰怎么样了”,叶清歌正说着就要爬起来,被沈氏按了下去。
“你不用担心清兰,世子请了宫里的太医,现在已有所好转了,没有生命危险” 随后板着脸又说:“你这傻孩子,行事怎么那么冲动,你跳下去的时候可有想过父母,万一出了什么事,你让父母白发人送黑发人吗!”。
叶清歌一脸愧疚,拉着沈氏的手:“对不起,母亲,是孩儿欠考虑了,只是当时情况紧急,我若再不下去,清兰就没了”。
沈氏宠溺的看着她:“母亲并没有怪你的意思,你好好养着,母亲还有一些事情要处理,改日再来看你”,说着便要离去。
叶清歌赶紧拉住她的手:“母亲!”
她知道沈氏平时看起来温柔娴淑且十分豁达,但也不是一个能随意被人欺辱的人,不然怎么打理这偌大的叶家。
沈氏宽慰道:“歌儿不用担心,母亲可没你那般冲动,清璃那丫头已被你祖母禁足了,你祖母把你三叔父纳妾的事情交由我来办了,我怎能让她失望呢!”
“纳妾” 叶清歌惊讶道:“有人选了吗?”

第12章 请罪
她没想到三叔父纳妾这个事居然提前了,上一世,在自己进叶府两年之后,三老爷领了一个外室和三岁左右的男童回来,那女子也是个厉害的,进门以后没少给三夫人使绊子,她自顾不暇,因此大房这边还清净了好一阵子,而凑巧的是自己还曾救过那女子,单论那女子的品行样貌才学,若不是生活所迫,定然也是不会给人做妾的。
还没等沈氏开口,叶清歌急忙说道:“母亲,我倒是有一个合适的人选,你要不要听听?”
叶夫人点了点头。
她便说道:“母亲,我以前随师父行医时曾救过一个姑娘,那姑娘本是海宁商贾大户之女,父母双亡后,被舅父母谋夺了家产,还要把她嫁给自家傻儿子,她心里不愿,放了一把火便逃往了京都,隐姓埋名于一农户家,做了那家的女儿,现住在城郊的桃园村,那姑娘也是知书达礼聪慧机灵的,只是命运有些坎坷”。
她说完从柜子里找出一香囊递给沈氏:“母亲,我只知那户农家姓钟,这是她送给我诊病的谢礼,应该是她亲手缝制的,凭着这个香囊或许能找到她。”
沈氏怔怔看着叶清歌:“你竟盘算得这般清楚,想必喘喝之症和那药也不是真的吧”。
叶清歌回过神来,以为叶夫人生气了,连忙低头认错道:“母亲,我错了,我不该这样算计别人的,只是我实在气不过她们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叶夫人温柔的抚上她的手: “母亲没有怪你的意思,我反而是放心了,想着你以后嫁去别家也不会让人欺负了去,你做的很好,凡事都要为自己打算,父母兄弟皆会老去,唯有靠自己,才能得一世安稳。”
叶清歌沉默不语,眼底隐隐泛了泪光。
叶夫人起身要走,叶清歌又喊住了她:“母亲,还有一件事,我那个喘喝之症是假的,手帕上的药也是假的,但是,那药却是真的”。
“她是怎么沾上的,会不会伤及性命?” 叶夫人有些不解。
“母亲,还记得在陈南王府时,我拉了崔姑娘,她甩开时碰了我一下,那药只会让她痛痒难耐,并不会伤及性命的”。
叶夫人笑道:“那就没什么要紧的,是该让那崔家丫头吃些苦头的,仗着是皇亲国戚,竟敢肆无忌惮谋害他人性命,还有没有枉法了”。
叶清歌没想到她会是这个反应,以为她会息事宁人,忐忑的心也放了下来。
第二日去看叶清兰,老夫人看到她,竟比往日更加热情亲厚了,还给她备了燕窝补品,她自从听了叶清兰描述那日王府里发生的事,对这个不算怎么亲厚的孙女也另眼相看起来,觉得这才是叶家女儿该有的样子,有勇有谋、善良但不软弱,从心底里对她是愈加的喜欢了。
眼看七日将过,还没看到崔府来人,杏儿便等不及了想去探听消息。
“姑娘,莫不是那药失效了吧,还是她已经找了人解毒。”
“这不可能,这药可是我自己配制的,甚至连师傅都没有解药,你忘记了静安寺山下的那个无赖了,况且,这次我计量下的还不轻呢” 叶清歌不以为然的边看书边说着。
“也对。”
杏儿点了点头,她对自家姑娘的药还是很有信心的,记得几年前下山采买被一无赖调戏,每次下山都能碰到他,且打了也无用。姑娘实在烦他了,回去就自己琢磨配了这药,头一个就拿他实验,效果卓然,跪在姑娘面前求解药,此后就再没出现在她们面前了。
叶清歌也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只耐心等着,让杏儿留意着最近院里有没有陌生面孔或者别人院里的丫鬟小厮经常出入。
2023最新网址 www.fushuwang.top 请重新收藏书签

推荐福书 认输by手电  快穿之炮灰女  始皇家养小皇  被分手后他回  穿成女娲嫡长  穿书成豪门对  刑侦专家她在 

网站首页最新推荐浏览记录回顶部↑

福书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