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错—— by垂拱元年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11-16
“还查什么?你大嫂差点叫她逼死,你忘了你兄长临死前怎么跟你说的,让你好好照应两个嫂嫂,如今你夫人这般欺负她们,你还要护短么?将来九泉之下,你有脸见你的兄长吗?”
顾峪却不再说话,对母亲再拜,出了颐方堂,径直去了凝和院。
此刻已到了晚食时间,凝和院已经归于往日平静,好似不曾打罚过什么人。
姜姮独自坐在食案旁,气定神闲的吃着饭,文文静静模样,全然不似颐方堂的气急败坏。
顾峪在案旁另一侧坐下,平静说道:“告诉我怎么回事。”
他既问了,姜姮也不遮掩,将前因后果全须全尾地说了,言毕,不为自己解释,也没有多一个字的分辩求情,全凭他自己决断。
顾峪知道她不是个无理之人,更不会做无理之事。
就这件事而言,她没有过错。
但是,也和她从前性情、行事风格大相径庭。
若放在从前,今日这场冲突大概都不会发生,遑论闹得一发不可收拾,甚至于要去衙署请他回来处理。
自从拿到和离书,她好像突然之间变了一个人,变得放肆大胆,无畏无惧,也变得不留情面。
“卫国公,账目已经理好了,你可差人给长嫂送过去。”姜姮说道。
闹归闹,顾家的账目她还是要交出去的。
“谁说要让长嫂管这些。”顾峪神色淡漠,瞧着并不生气。
姜姮望他一眼,也是没有想到家中闹出这么大的动静,他竟然还能如此镇定,没有像他的母亲嫂嫂们指责她目无尊长,出言不敬。
“账目不必交还,一切如旧。”
顾峪说罢,就要离开。
“卫国公,”姜姮唤停他的脚步,“还是交给嫂嫂吧,我今日行事,母亲和嫂嫂必然已经不能容我,你把账目交过去,也算是个交待。”
顾峪没有说话,驻足站了许久,似在考量什么,过了会儿,转身来问她:“你以后,都会如此行事么?”
如此强硬,如此果决,如此敢说敢做,敢打敢罚?
姜姮明白他的意思,今日之事,整座府邸都看出她有多异常。
和她从前太不一样了。
“卫国公,今日的事确实完全可以避免,只要我乖乖听母亲的话,听长嫂的抱怨,二嫂的嘲讽,一切争端都不会发生,顾家会继续风平浪静,家宅安宁,更不必去衙署请你回来处理这等鸡毛蒜皮的小事。但是,没有人会习惯退让,也许母亲和嫂嫂们习惯了我的退让,才会那般肆无忌惮地抱怨、责怪、嘲讽,一旦我变了,不再退让,那么争端必起,这个家永远不会有安宁。”
姜姮微微叹了口气,“卫国公,不妨与你说句实话,我今日行事确实撕破脸皮了,往后,我们不在一处还好些,如果在一处,依母亲和嫂嫂们的性子,还有对我的憎恨成见,你恐怕,也要时不时就要被卷进来断一桩家务事,久而久之,怕顾家就成了神都的笑话。”
顾峪默然,定定望她许久,忽而叫人摸不着头脑的笑了下。
“所以,你是觉得,我们终归要和离,没有必要再维持一团和气,索性就撕破脸皮,有仇报仇,有冤报冤?”
姜姮的心思当然不止如此,却没有说太多,只道:“你可以那般认为。”
“你想把账目交出去,是觉得已经彻底得罪了母亲和嫂嫂,再无可能在这府里待下去了?”
言至此处,顾峪忽然有些明白了她性情转变如此之快、行事如此放肆大胆的缘由了。
她该不会是以为,和他的家人彻底闹翻,他们就再也没有不和离的可能了?
他看见姜姮点了点头,像模像样地解释起来。
“闹成这样并非我所愿,但是,我不可能永远退让。”
言外之意,幸而她要南行了,不然,以后这种争端只多不少。
顾峪折返,复在桌案旁坐下,望她一会儿,说话的声音陡然温和许多。
“你不退让,自有旁人就要退让。”顾峪也拿起筷子吃饭,稀松平常地好像家中什么事都不曾发生,什么争端都不曾有。
“你不必管什么家无宁日,就像在战场一样,你退我便进,你弱我便强,相反,也是一样道理,你进一步,旁人自然就要退一步,你强了,旁人自然就要弱下去,从前,你退他进,你弱他强,能得安宁,今后,你进他退,你强他弱,一样能得安宁。”
姜姮发愣,怔怔望着顾峪。
他这话什么意思?鼓励她以后都像今日行事,把他的母亲和嫂嫂压制下去?
怎么可能?怎么可能?
他可是一向孝顺,怎么可能纵容她去压制他的母亲?
她都把事情做到这个份儿上了,他竟然没有一点生气?
“你不生我的气么?”姜姮不该问的,可实在有些纳罕。
顾峪微微摇头,“你说的不错,没有人会永远退让,那是个无理要求。”
“你……”
顾峪这般反应,着实远远超出姜姮的意料了。
凝和院才问罢前因后果, 顾峪一顿晚饭还未吃完,又被颐方堂来人请了去。
“你现在就写休书,也别让她跟你去南边照顾你了, 你今日休了她, 我明日就再给你寻个,不耽误你远行!”
骆氏到现在都没有消气,横眉冷目、怒不可遏的模样,说罢话,还命婢子拿来纸笔,要顾峪即刻写休书。
小骆氏和秦氏坐在一旁,还是一副被人欺负地生无可恋模样,时不时便拿帕子擦擦眼角,好似眼泪没有停过。
顾峪端坐, 并不与骆氏顽抗,平声静气地说道:“母亲要我休她, 自无不可。”
“但是,母亲须得告诉我, 为何要我休她?”
骆氏只觉得顾峪在找茬儿,“她把你娘都气成什么样了?你还要问为何休她?你是不是想把你娘气死!”
顾峪仍旧不恼, 循着骆氏的话问道:“她如何气母亲了?”
“她胆敢当众不听我的话,还打我的人, 我不能生气?”
骆氏说起姜姮的不是来,只觉一千句一万句都道不完, 指着旁坐的两个儿媳:“她还顶撞你两个嫂嫂,逼的你两个嫂嫂寻死觅活,你还要护着她么?”
“你大嫂管家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结果她掌了家,来说你大嫂监守自盗,别的不说,就说她又是管家又是为你大哥抚育儿女,多给她一些钱财怎么了?要说偷盗那么难听?”
小骆氏顺着婆母为自己出头的话,绞了帕子捂住口鼻,哽咽起来。
“还有你二嫂,你二嫂平常多温顺恭谨一个人,不争不抢的,也叫她说的一肚子坏水,想害你大嫂呢,逼的你大嫂二嫂抱头痛哭,寻死觅活,这不是她的错?”
秦氏听这话,也做小骆氏以帕掩面哽咽状。
顾峪一言不发,听着母亲声色俱厉地控诉了许多,最后,听母亲没了话,才问道:“母亲说完了?”
骆氏不答话,只气得重重喘着气,哼了声,别过头去不看顾峪。小骆氏和秦氏都在旁轻轻哽咽。
顾峪全当没有听见两个嫂嫂抽噎,只看向骆氏道:“母亲,儿子已经问清了前因后果,这桩争端里,自始至终,我夫人都没有错。”
“与嫂嫂言语相抗,不过是寻常口角,兄不友则弟不恭,母亲若一定要论个对错,那儿子觉得,兄不友在先,该是兄长的错。”
“你!”骆氏差点儿叫他气吐血。
“母亲息怒,儿子只是觉得,一味生气没有什么用,母亲还是先把对错理清楚。”
顾峪继续说道:“母亲说长嫂为顾家付出良多,居功至伟,理当多得一些钱财,儿子无异议,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嫂嫂若有此意,应当明言,明明确确记在账目上,她该多得多少钱财,如果是这样,儿子不会多问一句,也绝不会由着我夫人以‘偷盗’二字去议论讥讽嫂嫂。”
“说起管账,我夫人也曾管着牡丹园的账,我记得嫂嫂曾因牡丹价高怀疑我夫人中饱私囊,如此说来,嫂嫂似乎并不觉得管账之人比旁人更辛苦,应当多劳多得?”
顾峪看向小骆氏,“嫂嫂,你还记得此事么?”
小骆氏只是抽噎,不说话。
顾峪也不逼问,仍是平静道:“不管怎样,不问自取是为偷,嫂嫂确实有不妥当的地方,我不追究,并不代表嫂嫂做的是对的。我夫人不过说了实话而已,实话难听,但,实话无错。”
骆氏听顾峪一条条一缕缕说的头头是道,条分缕析,总之就一句话,他的夫人没错,错的都是长嫂。
“那你二嫂呢,你二嫂有什么错?”
顾峪看向秦氏,“二嫂觉得,我夫人如何欺负你?”
秦氏眼见顾峪夫妇同心同德,一致对外,哪还会没理扭三分地狡辩,识时务地服软道:“三郎莫怪,弟妹哪有欺负我,不过话赶话起了些争执,是我说话不过脑子,弟妹也没说错什么,后来和大嫂一处哭了会儿,也是触景生情,想到你那早死的二哥罢了。”
骆氏听秦氏这番话,恼恨她是一颗墙头草,只当着顾峪的面不好训斥人,遂撇开她不理,继续对顾峪道:“那姜氏顶撞我呢,不听我的话,打我的人呢,也没有错?”
“如我方才所言,这桩争端里,到您让她跪家庙之前,她是没有错的,那您出于何故,要让她去跪家庙?”
骆氏哑口无言,却是发自本能的愤怒,斥道:“她出言不逊,惹我生气,我不能罚她去跪家庙?”
“据我所知,她对母亲并无不敬之语,何谈出言不逊?母亲生气,到底是因她出言不敬,还是因为,您在意的人在这场争端里处了下风,丢了颜面,您怒其怒,恨其恨,才想要惩罚我的夫人。”
“你!你!”骆氏欲辩无词。
顾峪继续道:“母亲,您是家中长者,三个都是你的儿媳,争端起时,您本该秉公处理,但是您由着自己的心意,不问对错,不问是非,全凭喜恶决断。”
“姜氏无错被罚跪家庙,本就是无理要求,她拒绝这无理要求,自也没错,至于责打一众婆子,更是她作为主母应有的权责。”
“所以,母亲觉得,她到底何错,非要我休她?”
骆氏一个分辩的字都说不出来,她自然不会觉得自己有错,可是顾峪一通是非对错的分析,她也挑不出毛病来。
她就是觉得生气,原先是气姜姮,现在,是气自家儿子不和自己一个鼻孔出气。
“你跟你娘我论对错,我告诉你,我做的最错的事,就是生了你这么个儿子!”
“你给我去家庙跪着!”骆氏指着门的方向,对顾峪怒声说道。
顾峪这回没有争辩,自座中站起,将抬步,看向小骆氏道:“嫂嫂,阿瑶阿姿都已是豆蔻之年,再过两年就要及笄,马上也便要许人了,望你以身作则,好生教导他们,让他们明白,什么是真正的面对问题,解决问题,不要学什么一哭二闹三上吊,让人笑话顾家出来的女郎疏于管教。”
小骆氏听罢,先是瞪大眼睛愣怔半晌,而后没忍住伏案大哭,“大郎,你带我走吧,你瞧瞧我在世上受的什么罪呀!”
顾峪微微皱眉,看人一眼,终是没再说话,独自往家庙去了。
······
“跪家庙?”
消息递到凝和院,姜姮怔忪许久。
“是呀。”蕊珠小声道:“那毕竟是家主,家中最尊贵的人,在朝中也有头有脸,老夫人真还是当个儿子教训呀,说罚就罚。”
姜姮也没想到骆氏会这般做,罚她就罢了,骆氏向来也不怎么喜欢她,但顾峪是她亲儿子,且毕竟已经成家,骆氏罚起来还是不管不顾的,丝毫不顾及人的脸面。
“卫国公去了吗?”姜姮问。
“去了呀,家主哪里会忤逆老夫人?”蕊珠又道:“姑娘,家主晚饭都没吃,咱们要不要去给家主送点东西吃?”
“不然这么跪一个晚上,再累病了,咱们就走不了了,说不定老夫人又要找什么麻烦。”
姜姮原本是要拒绝的,听蕊珠这么一说,觉得有理,命人拿了些点心吃食,也去了家庙。
······
顾峪荣贵之后才营家庙,不似世家大族往往上溯百世,顾家家庙只供了顾峪父、祖两代并顾峪两位早亡兄长。
祭拜过父祖,顾峪在两位兄长的灵座前跪下,对他二人深深三叩首。
他知道,若论对错,他今夜一番话没有错处。
可若论情义,他觉得愧对兄长。
他答应过两位兄长,不会让两位寡嫂孤苦无依,所以荣贵之后,他没有分家。
便是后来不胜其烦,从同居共爨(cuan)变成了分院分食,钱财上,他也没有亏待过两位寡嫂。
但两位寡嫂许多言语行事,他总不能一味纵容。
”大哥,二哥,如果你们觉得我做错了,这回,就别再保佑我了,送我下黄泉吧。”
顾峪在两位兄长灵座前奠酒,这样说道。
“三哥,你说什么呢!”
顾岑听闻顾峪来跪家庙,也提了酒过来,在两位兄长座前奠酒,说道:“大哥,二哥,如果你们在世,一定不会纵容两个嫂嫂如此胡搅蛮缠,我知道你们是明理的,一定会继续保佑三哥。”
“三哥,别跪着了,大哥二哥肯定也不想让你跪着,你后日就要出发了,再跪坏了膝盖,一瘸一拐的,岂不是叫人笑话?母亲想不了这么多,你别什么都听她的。”
顾峪又在兄长灵座前奠过酒,方踞坐于蒲团上,做兄弟对饮状,一面喝酒,一面问顾岑道:“你来做什么?”
“我来陪你啊。”顾岑酒量不好,怕喝多了又一头睡过去,遂并不喝酒,只坐在一旁给顾峪倒酒。
“三哥,你有没有察觉嫂嫂变了?”
怕顾峪不知自己何意,特意强调:“我说的是三嫂嫂。”
顾峪不说话,但是也没有给顾岑冷眼,没有阻止他继续说下去。
“我不是说嫂嫂变得不好了,我就是奇怪,嫂嫂怎么会突然就……这么……?”
顾岑不知道怎么形容的好,顿了顿,终于想到一个有些夸赞之意的词,“这么……厉害了。”
顾峪仍是沉默。
顾岑便问:“三哥,你是更喜欢嫂嫂从前的样子,还是嫂嫂现在的样子?”
顾峪没有回答,心下却不由自主随着这话想了许多。
姜姮从前是什么样子?
嫁给他之前,他只记得初见的一面,一袭石榴红裙,满身的水光,明媚的像五月的榴花,光彩耀目。
嫁给他之后,少言寡语,温静恭顺,人人都说她像姜妧。
他起初也觉得很像,却始终没有仔细想过,到底哪里像?
除了相貌,他们姊妹两人还有哪里像?
似乎是,初见姜姮时,她浮在水中看他的眼神,干净明澈,好像果真如姜行所说的那般,她靠近他,是以为他溺水了,想去救他,不是有意勾引。
那个眼神,他在她的阿姊眼中也看见过,便就是那个冬日,姜妧在营所为他求情,求姜行放过他时,彼时,她的眼神也是干净明亮的。
但是后来,他在姜妧眼中再没见过这般清亮干净的目光。
而今,更觉得他们姊妹二人除了容貌,哪里都不像。
姜姮现在是什么样子?
不过是她本来的样子罢?
“她不是突然变了,她是……有那样厉害的根骨。”
顾岑听得一愣,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顾峪这是在回答他第一个问题。
“根骨?”顾岑好奇。
“你大概不知,她从小是个不吃亏的性子,经常与人打架,就那位梁国公夫人,你可知道?”
顾峪几碗酒下肚,看着顾岑,少见地多话起来。
顾岑连忙点头,接上他的话道:“知道,前朝公主嘛,怎么,嫂嫂还和她打过架?”
顾峪微颔首,“梁国公夫人是她手下败将,至今未能忘其辱。”
顾岑惊呆了,“梁国公夫人那可是有名的泼辣,竟连嫂嫂都打不过?”
顾峪灌了一口酒,轻轻颔首。
“这……一点也看不出来呀……”
顾岑越发来了兴趣,“嫂嫂从前那般喜欢和人打架,那怎么没有像梁国公夫人那般泼辣呢?”
顾峪沉默许久,瞧上去并不想回答这个问题。
顾岑便兀自推测道:“想是姜家大族,家教严苛,嫂嫂虽然幼时顽劣,长大以后就收敛了性子……”
“不是。”顾峪似乎不太想聊这些,却还是开口否了顾岑的猜测,“不是姜家。”
“是……”顾峪连灌了三大口酒,“是她一位远房表兄。”
姜姮幼时常与人打架的事情,顾峪原先并不知晓,是燕回为了叫他知晓,他与姜姮的青梅竹马事,故意告诉他的,他后来也有意去查探了一些。
不得不承认,姜姮幼时若无燕回相伴,不知道会成为什么样子。在此方面来说,顾峪是愿意感念燕回用心的。
“不过,你嫂嫂只把那位远房表兄当亲戚,没有什么心思,你不要乱想。”
顾岑不明所以地“噢”了声,他一句话都没说,哪里表现出乱想的意思?三哥何必如此急于解释?
顾峪接着说:“且后来,她那位远房表兄来京城读书,你嫂嫂也助他良多,算是报偿他了。”
顾岑顺着话问道:“嫂嫂如何助他的?”
不像方才不愿提及燕回,顾峪似乎很乐意说起这桩事,眉梢都掩不住欣赏嘉许的愉悦之色。
“你嫂嫂仁义,这些年相助了许多求学的寒门士子,她那位远房表兄也在此列。”
顾岑愣怔片刻,也面露钦佩道:“真的?姜家出来的女儿果然不一样,竟如此宅心仁厚……”
“不是姜家。”顾峪眉梢悦色不减,“是她自己的香行,她做的事跟姜家没有关系。”
顾岑愈生敬重之心:“仅凭嫂嫂自己?那嫂嫂真是了不得,商人重利,嫂嫂的生意真不算大,竟不辞微薄之力助人于微末困境。”
顾峪举杯与顾岑相碰,显是十分受用。
这话不是夸他,却胜似夸他。
“三哥,怎么从前从未听你提起过?”顾岑随口一问。
顾峪眉梢的悦色微微一滞,脸不红心不跳地说道:“你嫂嫂从前不曾说过,我也是最近看她香行的账,发现一些端倪,她才与我说的。”
顾岑自是又一番称许,言是三哥有福,娶了个好嫂嫂。
顾峪什么话都不说,只唇角微微翘起满意的弧度,也不知是满意顾岑的话,还是同顾岑一样,满意姜姮。
“嫂嫂,你怎么来了?”
顾峪正喝酒,听顾岑欢喜又意外地唤了声。
转目望去,姜姮带着蕊珠已进了家庙,站在供奉两位兄长的室屋外,蕊珠手里提着一个食匣,手臂上也搭着一件物什,但叠在一起看不出是什么。
“四郎君,我家夫人疼惜家主晚饭没怎么用,特意来给他送些点心,还有一份护膝。”
来给顾峪送东西确实是姜姮的意思,但自蕊珠口中说出,方才一番怕骆氏找麻烦的考量一点都听不出来了,唯剩温柔妥帖、比千金还重的浓情蜜意。
姜姮并不需要这份浓情蜜意,只当着顾岑的面也不好直接推翻蕊珠言语,遂看向顾峪解释:“后天一大早就要出发,你若病了,耽误行程不说,也怕圣上有别的想法。”
不是疼惜他,只是想按照原计划行事。她已经撕破脸面了,也不想在顾家再多待计划外哪怕一日的时间。
“三哥,嫂嫂说的是,你快回去吧,母亲那里我去解释。”
顾峪这回算是戴罪立功,若将要出发又向圣上告病,只怕圣上不会以为他果真病痛在身,只会觉得他心有怨恨,故意称病不出。
顾峪看看姜姮,没有推脱,起身出了室屋,对顾岑道:“既如此,一切就交给你了。”
······
顾峪随姜姮一起回了凝和院。
因着蕊珠已经把吃食摆在了凝和院的主房,当着众婢仆的面,姜姮不好赶人,只能由着顾峪在自己房里用了些饭。
等他用罢饭,漱洗之后,姜姮屏退诸婢仆,脸色立即冷下来,不留情面道:“卫国公,饭吃完了,该回你的书房了。”
顾峪已知她这急转而来的泼辣性情是为了什么,瞧着人故意拿出来的冷样子,竟一点都不嫌厌生气。
他知道她不是这样的人。
作为夫君,他自然有些气她瞒着他出资相助那些求学的士子,气她被他没有办法把握的人暗中思慕觊觎。
但是,如顾岑一般,他并不真的反感她帮助那些寒门士子。
这样的她,再怎么冷性情,再怎么张狂放肆,都不会没有分寸和底线。
他心里什么都清楚,却偏偏问她道:“你若以后都是这副性子,燕回能忍你么?”
姜姮知他厌恶燕回,不管出于什么原因,都不想在他面前多讨论阿兄,偏偏他总是耿耿于怀,不断提起阿兄,前两日还嘲笑阿兄要靠她来养。
“我阿兄可不似卫国公狡诈多变,不管我什么性子,阿兄都不会嫌弃。”
姜姮也故意拿他和燕回比较,还不忘明显的厚此薄彼一番。
谁知,这回顾峪竟然没有生气,没有像上回怒目瞪她片刻,然后摔门而去。
他望着她,平静的眼眸里浮动着让人看不明白的光芒。
“你怎么还不走?”姜姮颦眉,一副耐心都被他耗尽的样子。
顾峪忽而笑了下。
姜姮是半点礼貌体面,半分好脸色都不给他,直接说:“你笑什么?”
顾峪的笑意很淡,声音也不重,“我今日行事可有错处?”
姜姮微微一愣,不知他冷不丁地问这句是何意思,想了想,以为他是被自家母亲罚跪家庙,心中对自己是否错了一事摇摆不定,这才来问她,遂道:“旁人如何想我不知,但我看来,你没有错。”
她说罢,顾峪那原本只留在唇角、若有似无的浅淡笑意,终于跃进了一双望着她的凤目。
“既如此,你为何这样对我?”
姜姮瞧他眼中笑意,觉知自己一时心软不察,竟又给他好脸色了。
“你受不了,可以不来。”姜姮微微昂着头,又恢复了高高在上、蛮不讲理的泼辣样子。
“我若受得了呢?”
男人的声音温和清淡,却一点都不似玩笑话。
姜姮愕然之下,下意识看向他,不想,他已近前扯了她的手腕,像从前耳鬓厮磨那般,按着她腰肢贴近。
“我若受得了,我若像燕回一样,不论你什么性子,都不会嫌弃——”
他微微停顿片刻,神色比方才更认真了,“都甘之如饴,你可愿意,继续做顾家的主母?”
姜姮眼中闪过片刻的慌乱。
她从没想过顾峪会有说得如此直白的时候,她这些日子的乖张行事,是要把他远远推开的,顾峪那般骄傲的一个人,怎么可能她越推,他越近呢?
但很快,她就镇定下来。
看来,还是她的手段不够狠,言语不够重。
“卫国公,你在说什么,我不明白。”
她状作完全听不明白他的话,引诱他说得再直白一些。
顾峪却不说话了,只是这般按着她,定定望着她。
“你是说,想与我继续做夫妻?你是,在挽留我?”
他不说话,姜姮便继续诱导,不再抗拒他抱着她的亲近,伸手轻轻戳了戳他的胸膛,做出不敢置信又掩不住窃喜的模样,“你是,对我动了真心?”
顾峪并不推开她的动作,垂下来的目光淡淡扫过她按在他胸膛的白净小手,“摸不出来?”
姜姮摇头,“摸不出来,我要听你说出来。”
顾峪沉默。
姜姮便继续诱导:“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你不敢说,我怎么敢信?”
“是,就如你说的那般,我要你留下。”
男人的话倒是很容易就被套出来了。
姜姮愣怔片刻,不以为意地笑了下,推他道:“卫国公,你喝醉了。”
但男人纹丝不动,还是那般亲近的拥着她,用无比清醒的目光看着她,无比清醒地告诉她:“我没醉。”
姜姮仰头看着他,神色认真,好似真在判断他是否醉了,最后问:“果真没醉?”
“没醉。”他答。
“那你方才说的都是真话?”
“嗯。”男人的回答虽只有一个字,但清醒而笃定。
姜姮又笑了笑,正色说道:“卫国公,既然你没醉,那你便听好——”
她温柔的眼眸中虚假的笑意也在顷刻收回,只剩计谋得逞的戏弄和讥笑,“你的真心,我不稀罕,我这辈子想嫁的夫君,唯有阿兄一个。”
她看见,那双清醒笃定的凤目,忽如灯灭。
按在她腰上的大掌骤然收紧,几乎要把她拦腰掐断。
今日为了气他,真是煞费苦心了。
她如此肆无忌惮,敢循循善诱、苦心孤诣地勾他说出真心话, 又无情地讥笑丢弃。
不怕他生气么?不怕他气急了, 对她做出什么事么?
她心里是有依凭的,她不怕他做出什么事。确切来说,她当是早就察觉了他的心思,却揣着明白装糊涂,作什么都不知晓。她言语行事一次比一次过分,自是要明明白白地推开他。
但是,她对他做这些,不怕他生气,不怕惹祸, 所依凭的,也是他的真心罢了。
她知道他对她有意, 所以,恃宠而骄。她在依仗着他的真心, 来对他作恶。
她说的这些话,一定都不是真心, 都是为了与他置气,为了推开他、拒绝他罢了。
他一个字都不会放在心上, 一个字都不会当真。
他的手臂还如铁索一般牢牢箍在她腰上,姜姮知道自己挣不脱, 也不再白费力气,抬眸望着他透着些戾气的凤目,“卫国公,又要像那日狱中一般, 羞辱我么?”
他抱她贴的很紧,几乎入骨,她能察觉他起了欲·望。
她知道他盛怒之下会做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