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母日常by山尽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11-17
曾老太太也惊住了,“这也太贵重了。”
曾惠妍见众人都被她给惊讶住了,暗自窃喜,嘴上说道:“舅母生辰不能大办,我想让舅母高兴高兴嘛。”
圣上因为边州的事情忙的焦头烂额,底下的人自然也要夹紧了尾巴,像什么宴会都不大办了。这次曾老太太生辰,也只请了自家人过来。
曾老太太为人谨慎,忙示意她住嘴,招了招手,让人把这尊玉观音放进她屋里去。
不管怎么样,这种被重视的感觉都令人心情愉悦,她不能再指责曾惠妍,否则便是好心被当驴肝肺。
曾老太爷唤三老爷过来,“阿姐可递了信回来?”
三老爷摇头,“还没,算算时间,许是信还在路上。”
曾老太爷心事重重,“外面可不太平。”如今边州乱起,他觉得除了京城以外的地方都不安全。
三老爷是个心大的人,挠了挠头,“母亲是在丹州,又不是在别的地方,应该不会有事的。”
李家在丹州说是地头蛇也不为过。
曾老太爷还想再说什么,从屋外跑进一个小厮,“老爷,老太爷......”
小厮毛毛躁躁的样子让曾老太爷不悦的皱起了眉。
曾老爷厉声问道:“怎么了?发生了何事?”
小厮被曾老太爷的眼神吓住,努力稳住心神,“回老爷,秦,秦家送来了礼......”
屋中众人原本就因为小厮的闯入而安静下去,这句话便让在座的人都听的清清楚楚。
曾老太爷眉皱的更深,宛如在他脸上刻印了一般,“不过是送礼,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把礼拿过来吧。”
小厮又起身,匆忙跑了出去,片刻的功夫,抱着一个盒子跑了回来。
曾老太爷没好气道:“送礼的人呢?怎么不带进来?”
小厮委屈巴巴的说:“小的说了要请他进去,可是他把寿礼放下就走了。”
这次生辰虽未大办,可亲近的世家仍旧送上了寿礼。秦家是武烈王妃的娘家,多种因素的影响下,他们两家的关系并不好,送上了寿礼,才让人感觉惊讶。
长木盒子是黑色的,用过桐油浸泡,看起来像外头镀了一层琥珀似的,光亮平滑。
以外形来看,众人猜测应该是个放在屋里的摆件,像是梅瓶或是长瓶之类的。
小厮把木盒举过头顶,班管事上前接过,打开木盒,当他看清里面放的寿礼,一时间愣在了原地,连曾老太爷唤他都没有听见。
“班管事,你愣着做什么?里面是什么?”三老爷等不及,大步过去。
一把青铜短剑赫然放在里面。
曾惠妍急不可耐道:“三弟,里面是什么?”
短剑长约十五寸,三老爷伸手拿了起来,仔细看了一眼,正面刻有家宅,背面刻着永宁,连起来看是个寓意不错的寿礼。只是在永宁二字上,有一道明显的划痕,剑尖还有点点猩红的血迹,生生让这把短剑多了一分凶煞之气。
曾惠妍瞳孔一缩,惊声尖叫起来,“哪有人送这样的寿礼!”
秦家不是什么破落户,就算送礼,也不会出现这样严重的错误,永宁二字被一道划痕所破,那岂不是说家宅不宁?这分明就是故意的!
曾老太爷气的胡子飞起,用力抓紧了桌子,根根青筋像树根一样爬在他的手背上,“赶紧扔出去!”
第117章 处理 曾老太爷勃然大怒,曾老……
曾老太爷勃然大怒, 曾老太太吓了一跳,惶恐不安的白了脸,睁着一双无辜大眼睛的蓁儿哇哇大哭起来, 何静琳心疼不已, 连忙接过抱出去哄。
曾夫人在曾老爷耳边低声说了几句,上前扶老太太去隔间休息。
曾老爷追了出去,喝住拿着盒子要去处理的小厮。
“等等!”
小厮僵硬的抱着盒子转身。曾老太爷说要他丢出去,但却不能就那么往地上一丢, 曾老太爷叫住他, 小厮心底松了口气, 细声道:“老爷。”
曾老爷伸手拿过盒子, “这里没你的事了,你下去吧。”
小厮突然觉得身上的一座大山消失不见, 身轻如燕了许多,忙道:“是, 老爷。”然后飞快的跑走了, 那背影颇有些落荒而逃的架势。
曾老爷抱着盒子回去。
曾老太太拉住儿媳妇的手,“会不会有事啊?都怪我,过什么生辰......”
曾夫人反握住母亲的手, 低声安慰:“不会有事的,母亲,这事情跟您没有关系,怎么能怪您呢?”
曾老太太兀自紧张着, 手都在颤抖。
曾夫人一字一句的安抚着曾老太太的心情,“这事与您无关,是秦家太过嚣张,不把我们放在眼里。”
曾老爷抱着盒子进来, 接了一句,“现在京城里,就属他们家最威风。我听说有朝臣参了他们几本,圣上都视而不见。”
曾老太太大惊失色,“怎么会这样?”
曾老爷把盒子放到一边,解释道:“边州大乱,圣上需要有人能平息,可不把武烈王一派给凸显了出来。现在朝廷里,就属武烈王一党最威风!”曾老爷咬牙切齿。
曾夫人道:“战乱不可能永远都在发生,就让他们嚣张吧,等战乱结束的时候,就是他们从高处跌落的时候。”
曾老爷没有被她安慰到,唉声叹气的说:“就怕圣上因为这事,而立武烈王为太子。”
曾老太太和曾夫人俱是一惊,脸色倏地惨白,这句话犹如一盆冷水泼在她们身上,从骨子里透出来森森的寒凉。
曾老爷后知后觉自己的话吓到了母亲和妻子,岔开话题道:“夫人,这短剑我给拿回来了,放到哪里去?”
曾夫人道:“父亲现在正在气头上,就别让他看见了,先放你那里吧。如今这个情况,我们和秦家不能明面上对着干,秦家如此嚣张,敢在母亲生辰的时候送这样一件寿礼,圣上又对参秦家的奏折视而不见,现在和秦家对着干,不是明智之举,先把短剑留下来,就等他们跌落谷底的时候再踩上一脚。”
曾夫人的话也说不准会不会实现,但曾老爷听了心里头舒畅,大笑道:“好,那就放我书房里去。”
曾老太太听了这话却有些不安,忌惮的望了眼桌上的黑色木盒,“不行,这短剑不吉利,不能放你身边,还是丢出去为好。”
曾夫人和曾老爷对视了一眼。
曾老爷道:“不会有事的,母亲别担心,你儿子命硬着呢。”
曾老太太坚决道:“不行,谁知道秦家会不会下了什么咒法,不能把短剑放在你身边,府里也不能放着。”
曾老太太最是信奉这些,在这一方面上,就是十头牛也拉不回来。
曾老爷还想开口辩驳,余光收到妻子的暗示,便住嘴不言,等妻子发挥。
曾夫人说道:“听母亲的,不放在家里,儿媳有个好主意,既是邪祟之物,那不如就放到寺庙,这样一来,再怎么邪祟,也咒不到府里去了。”
曾老太太的坚定的表情渐渐松开,拍了拍曾夫人道:“要去宝光寺,那里灵验,里头高僧是有大智慧的。上次川儿出事,嫂子去了宝光寺高僧做祈福法事,川儿不就平安回来,还升了官。”
这事被曾老太太反复念叨了几遍,其他人早就听得索然无味。曾夫人面上笑道:“知道了母亲,就去宝光寺,我再顺便求助空明大师,若是能得他的帮助,您就能彻底放心了。”
曾老太太颇有心得的道:“空明大师可不是谁都见的,也就你嫂子家里有这样的机缘。”
她指的是当初空明大师,也就是佛子还小的时候,被永乐侯捡到的事情。现在提起来,依然让人津津乐道,百说不厌。
“能不能见到,得去了才知道,万一哪天儿媳就有那个缘分呢?”
曾老太太含笑道:“你说的对。”
一番话下来,曾老太太忘记了刚才的不愉快,曾夫人又劝她回明间去,今儿是您的生辰,怎么能少了您,曾老太太便扶着她的手回去了。
曾老太爷那儿,有几个小辈劝着,火气也消去了大半。
曾夫人笑道:“时辰也不早了,这就开席吧。”
才出了这事,众人兴致都不太高,好在曾夫人请了两个说书人来讲故事,他俩一唱一和,总算把场面给热闹起来。就是苦了两个说书人,才一登场,就见台下众人各个摆着一张严肃的脸,还以为发生了什么事呢。使尽了浑身解数,把生平知道的所有有趣的故事讲了一遍,才让众人脸上多了笑意。
曾老太太性情宽厚,是最先被两个说书人逗得笑出声的人,“这两个人说的不错,你从哪里找来的?等会再给多赏他们二两银子。”
曾夫人笑着道:“母亲若是喜欢,以后也可叫他们来府上给您说一段儿。他们就在珍馐阁给人说书,每日早晚两班,提前给他们说声就是了。”
“你有心了。”
曾夫人浅浅一笑。
这个关头,请戏班或者乐班太过张扬,请说书的便恰到好处,人少不说,价格还实惠。曾家如今逐渐没落,家里的财产还被老太爷拿去投了商帮,一时半会的拿不回来钱,只能节省着点用。
也幸好只请了自家人,宴席简陋,也不会有人说三道四。
曾老太爷席上喝了酒,有些醉醺醺的,便也忘了短剑一事,与几个小辈说说笑笑。
仆妇端上冒着白气的长寿面,放到曾老太太面前。一根面条长约三尺,盘在印了荷花的碗中,众人说了些吉祥话,曾老太太笑着把面条吃下。
厨娘把长寿面煮的软而不烂,正适合牙口不好的曾老太太吃,碗中除了面条,还下了鸡蛋、香菇、虾仁。鲜味儿勾的其他人也跟着馋。
大人们说的话,被乳娘抱在怀中的蓁姐儿听不懂,跟着她们的笑声咧着嘴巴笑了一会儿,便有些困了,等到宴席结束的时候,蓁姐儿还没醒过来。
乳娘上马车的时候,何静琳还掀了车帘提醒:“慢点,别吵醒了蓁姐儿。”
乳娘自个儿就生了三个孩子,照顾孩子颇有心得,没何静琳那么提心吊胆,不过她也知道这些夫人把孩子看的有多重要,不敢露出随意的姿态,慎重的点点头,踩稳了放在地上的小杌子,才又抬脚踩上车架,弓腰进了马车。
曾惠妍正在向曾夫人道别。
“你快回去照顾舅母吧,她今儿也喝了两杯。”曾惠妍席上喝了两杯果酒,脸颊绯红的如同晚霞。
曾夫人让丫鬟扶着她点儿,笑道:“这你放心,我已经吩咐了厨房去做解酒汤送到母亲那儿。”她看着曾惠妍,想起刚才她向母亲悄悄抱怨,王妈妈让含姨娘暂时搬到了兰竹院的事情。
曾老太太人虽心善,耳朵软,但这事她也帮不了忙,只能安慰了曾惠妍几句。
看着马车离去,曾夫人这才扶了丫鬟的手回府,她也喝了酒,脚步有些不稳。
李念瑶和柳婉清坐在一块儿,这些日子腻在一起,让她们俩亲如一起长大的姐妹。
李念瑶打了个哈欠,柳婉清将身后的软枕递给她,“姐姐睡会儿吧,等回了府我叫你。”
李念瑶接过用绸缎做的光滑软枕,放在腿上,“就这一会儿的路,我就不睡了。刚才那两个说书人说的故事真有意思,你觉得是真的吗?真有那样的......啊!”
突然,马车急刹止步,马车里的人俱是往前一倒。
丫鬟自个儿都没坐稳,就连忙扶着她俩:“小姐没事吧?”
李念瑶坐稳身体,“我没事,外面出了什么事?”她小心翼翼掀开花团锦簇的车帘,露出一条缝隙,目光朝外看去。
曾惠妍坐的马车驶在最前,她摔的最狠,头上的簪子都掉下一支。
“怎么回事!”她语气凶狠的问道。
赶车的马夫结结巴巴道:“回夫人,刚才要转到瑞祥大街,一个人骑着快马朝皇宫的方向去了,小的只能赶紧勒住马。”言下之意,他也是无辜的,可不能怪他。
曾惠妍扶正了发髻,把簪子重新插到头顶上,“你可看清楚了是什么人?”
瑞祥大街是京城主路,要比其他街道小巷宽一些,更重要的是,这条大街直通皇宫,敢在这条大街上行驶快马的人非同一般。
马夫战战兢兢道:“小的依稀看见马上的旗帜,似乎是武烈王府的标志。”
曾惠妍心中一沉,又是武烈王,她催促道:“行了,快回去吧。”
马夫如释重负,赶忙扬鞭驾马驶去。
第118章 中毒 王姨娘和女儿坐在两个圆……
王姨娘和女儿坐在两个圆凳子上, 手中拿着两件婴孩穿的小衣服。一件上面绣了老虎,另一件上面绣了兰草,绣工精湛, 配色丰富, 选的料子也都是极好的。
“太太,这是给五小姐和六公子绣的衣裳,等回去了,就让他们穿。”三夫人和含姨娘生了孩子的事儿没有瞒着, 王姨娘当即就做了两件衣裳讨老太太欢心。
王姨娘瞧了女儿一眼。
李念薇拿出两条五色线交织而成的手环, “这是孙女给弟弟妹妹做的五色手环, 保佑弟弟妹妹平安长大。”
元香在一旁说道:“太太, 您看这衣服上的老虎和兰草,五小姐和六公子看了一定喜欢, 还有这手环,编的多精巧, 一看就是用心做的。”
元香说这话倒不是多喜欢王姨娘和李念薇, 而是想让老太太高兴起来。
老太太靠在床上看着,淡淡的点了点头,“做的不错, 你们有心了。元香,把我那条玲珑手镯拿过来,给了薇姐儿。”
元香马上去了,很快就拿了条镀了银, 嵌了红绿宝石的手镯过来。
老太太微笑着拿来,又抓起李念薇的手给她带上。
李念薇僵硬着身子不敢动。
频频转头看王姨娘。
“这手镯是我年轻时候戴的,已经许久没戴过了,现在送给你。”老太太把手镯拨到李念薇手腕上, 把她的手抬高了一看,赞许道,“看着不错,正衬咱们薇姐儿。”
李念薇和王姨娘一样,都是清秀的模样,平日里的打扮也学着王姨娘一样,极为素雅平淡。她手腕削瘦,皮肤白白净净,原本以为戴上这串手镯会不合适,可现在看来,一点也不突兀。
老太太这才有点高兴,说道:“女孩子家,还是要多打扮起来才行,你呀,就是平时打扮的太素雅了,咱们薇姐儿打扮起来,一点不输其他人。”
李念薇脸红的笑着。
这条手镯于老太太来说,已经算是不起眼的首饰了,但王姨娘听到这是老太太年轻时候戴的,这可比价钱什么的贵重多了,忙道:“太太,还是您收着吧。”
李念薇也赶忙要褪下。
老太太一把按住李念薇的手,“给你的了,就戴着吧,是不是嫌弃这手镯老气?不是现在时兴的首饰?”
李念薇摇拨浪鼓似的摇头,“不是不是,孙女很喜欢,一点都不老气。”
王姨娘便从善如流的起身道谢,李念薇也站起身行礼。
赵芙莹喜盈盈的进来,拉着也一脸喜气的董玉婷。
王姨娘和李念薇机灵的让开床边的位置,让她们俩过去。
王姨娘好奇的问道:“夫人,是有什么好事了吗?”
老太太被她的话吊起了兴趣,用询问的目光看向她俩。
赵芙莹的笑意根本压不住,“让弟妹给您说吧。”
董玉婷道:“是老爷递了信回来,说他们一切平安,让您不要担心。”
老太太既是惊喜又是不相信,“可是真的?”
“自然,老爷写了信回来,这还能有假?”董玉婷把信递给了她。
老太太老眼昏花,辨不出什么字,却激动的拿着信,轻轻的抚摸,好像在摸李凌川的脸似的,“是,是川儿的字迹。”
跟着这信一块儿送回来的,还有边州的一些情况。
武烈王奉命和陈将军一同去击退鞑子,平息战乱。武烈王到边州几日,便夺回一城,鞑子渐渐处于劣势。信上写的都是事实,董玉婷从信中窥得了一丝危机,武烈王风头强盛,对他们来说不是一件好事。
这封信没拿给老太太看,只有赵芙莹、李修鸿几人知道。
王姨娘亦是激动的流泪,为李凌川的平安。
不过这总算发生了一件好事,众人脸上都浮现出笑容。
老太太问道:“可有说什么时候回来?”
董玉婷笑道:“母亲,老爷去边州,是皇上下的命令,若想回来,还不是要皇上同意?”
“是,正是,我给忘了。”老太太又道,“凌朝呢?他可平安?”
老太太忘了,要是李凌朝有事,赵芙莹不会笑的这么开心。
赵芙莹道:“他也平安呢,叔母不必担心,您养好身子才是最要紧的。”
老太太脸上的皱纹一层层叠在一起,里面满是笑意,她高兴的道:“是,是,我得养好身体,等川儿回来,咳咳!”
她这咳嗽像是打喷嚏似的,打了一声,就止不住了。
董玉婷起身轻轻拍着她的背,元香去倒了杯温水过来。
“啊!祖母吐血了。”李念薇惊恐的指着董玉婷的衣裳,玲珑玉镯悬在她瘦弱的手腕上,随着她的颤抖而晃了晃。
“母亲,你没事吧?”董玉婷吓了一大跳,赶紧看向老太太,生怕她又昏倒。
这次报喜没报忧,就是怕老太太又出事,怎么还是出了事?
老太太面色难受,不过却还清醒着。
赵芙莹已经指使了丫鬟去请大夫。
大夫给老太太诊脉的时候,董玉婷和赵芙莹坐在明间。
董玉婷苦笑着道:“这都是什么事啊?”
赵芙莹也觉得老太太回了老宅病的次数有些多了,跟着感慨道:“你说叔母会不会是和老宅的风水相冲,不然身体怎么要好的时候就又出事了。”
董玉婷隐隐有些不好的预感,直到元香从梢间出来,在她耳边低语了几句,这个预感成了现实。
她们把大夫拉到了西梢间。
这里是间小书房,南北通透,亮亮堂堂,能从窗户望见落英院后面的小花园。
“大夫,我母亲中了什么毒?”董玉婷心烦意乱,明明上次大夫检查过,老太太并没有中毒,怎么就......
“夫人别急,老太太脉象虚浮不稳,舌呈现绛紫色,又有吐血之症,且吐出的血暗红粘稠,乃是毒邪入体的症状。老太太吐了血而未昏迷,气色也尚可,可见中毒并不深,想必是每日一点一点的下毒,这才让我在之前的诊脉中没有察觉出来。今天因为大喜而令毒邪显现。不过是什么毒我还没查出来,且等我回去翻翻医书,才能检查出老太太是中的什么毒,然后对症下药。”大夫意有所指道,“这些日子老太太的吃食需要仔细着些。”
他说的不算隐晦,董玉婷听懂了她的意思,老太太中毒很有可能是身边人从吃食上面下的药。
“知道了,大夫。”董玉婷脸色不好道。
赵芙莹亲自送了大夫出去,还让丫鬟多给了大夫包着银子的荷包,“大夫,此事说起来终究不太体面,我们老太太岁数大了,只想安度晚年,不想再招惹什么是非,大夫也应该是这么想的吧?”她脸上笑着,眼睛弯成一道月牙,里面却看不出一点笑意。
大夫接过荷包,他并不在意这里面有多少两银子,他收下荷包,只是为了让赵芙莹安心。
他经历的这些事情并不少,一府的老太太被身边的人下毒,说出去终究不好听,惹人笑话,只是他做的大夫,见过比这还要腌臜的事情,听了这话并不意外,不卑不亢道:“夫人说的是,我回去只用心查医书,别的事暂且让医馆别的大夫去。”
赵芙莹笑道:“大夫能帮我叔母解去了身上的毒,我们李府定重重有赏。”
送走了大夫,赵芙莹卸了身上紧绷的力气,一个人站在廊下,像是苍老了五岁。她的眼眸看着落英院的正午,顶上一层接一层的黑瓦被夕阳照的反射出一种妖冶的橘红色。
边州大乱,而府中也不太平。
溪水轻声道:“夫人?”
赵芙莹收回思绪,抬脚上了游廊,“我们回去吧。”
进了西梢间,瞧见一脸沉思的董玉婷,默不作声的坐到她身边,半晌,才见董玉婷回过神来,保证似的对她说道:“弟妹别担心,叔母在老宅出了事,传出去,我这个做主母的,脸上也不好看,我这就再拨过去几个丫鬟,让她们照看叔母的吃食,另外,再把厨房的下人挨个审问一遍,我就不信还查不出来是谁这么狠心。”
董玉婷胸有成算,语气平缓,“嫂子,我确实需要你帮忙。”
“你尽管说,只要我能帮上的,我一定帮。”
“母亲吐血这件事情,还希望嫂子暂时瞒住,也不要告诉伯父,只有我们几个知道就行了。我已经让春月去告诉她们,不准把这件事传出去,不过当时还有几个是老宅的下人,她们的话就请嫂子去告诉她们,让她们不要声张,至少先瞒过这几天再说。”董玉婷道。
赵芙莹听了一半,便猜出了她的打算,“你是想瞒过下毒之人。”
“没错。大夫说了,这毒是每天一点一点的下,想来想去,也只能从吃食下手,若是下毒之人见老太太安然无恙,定会仍旧每天往饭食中下毒,等到时候,就一并拿下。”
这计策能不能成只有做了才知道,赵芙莹觉得可行,便道:“好,我这就吩咐下去,让她们不准把这件事传出去。”
至于怎么让她们照做,无非就是利益和威胁。
赵芙莹的做派一向是给一颗枣给一巴掌,恩威并施,下人既得到好处,又害怕把这件事传出去的后果,自然会牢牢闭紧嘴巴。
第119章 党参当归乌鸡汤 次日天有些冷……
次日天有些冷, 在院子里清扫的丫鬟裹紧了外头罩的粗帛披肩,拿着扫把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一边扫地上的灰尘、叶子, 一边小声说着话。
“这天怎么反复无常, 下了好几天的雨之后,又热了两三天,但你们看今天这云,压得这般低, 让人喘不过来气, 我看马上就要下大雨了, 还是好几天的那种。”穿紫衣的小丫鬟抱怨道。
一旁穿粉衣的丫鬟扫完游廊, 过来和姐妹们说话。
她的姨母是府里四小姐的乳娘,分到洒扫的地方是最清闲的。
廊下有遮风挡雨的地方, 灰尘最少,就是最热的时候, 她也比别人要轻松。
若是昨天, 她肯定不过来,不过今天还未下雨,天气凉爽的很, 站在院里一点都不热。
“我看是有大事要发生了!”粉衣丫鬟朝着正屋的方向努了努嘴,煞有介事的说。
绿衣丫鬟一头雾水,“什么意思?”
“笨丫头,你没听过一句话, 叫做山雨欲来事端生,有大雨的时候,必定会发生大事,昨天......”
“咳咳!”从屋中出来的穿蓝衣的丫鬟严肃的看着她们, 打断她们的话,“说什么呢?”
绿衣丫鬟无辜的望着她,“我们没说什么。”
蓝衣丫鬟知道她的性子,没管她,眼睛盯着粉衣丫鬟,压低了声音警告她:“可别怪我没有提醒你,夫人说了,这件事要是传出去,落英院的所有下人,连同家人通通要发卖出去。”
粉衣丫鬟脸上闪过一丝害怕,但不想在她面前露怯,满不在乎道:“我知道了,我又没和别人说。”
绿衣丫鬟后知后觉,才明白过来她们在说什么事,脸色倏地苍白了几分。
昨天原本没她的事的,可粉衣丫鬟碰巧听见了那一声惊呼,想表现自己,赶忙叫来了她们去屋中帮忙。
谁知道竟然是那种事。
虽然不知道老太太为何会吐血,但昨晚夫人没找过来时,她们私底下也讨论过,可能是谁又惹老太太生气了,也可能是老太太的身体不行了......总之她们猜测的原因都很吓人,直到溪水姐姐来警告了她们,这才止住了这个话题。
蓝衣丫鬟冷笑一声:“最好是这样。”
她可不想因为被牵连而被赶出府。李家对下人不错,月例也高,这样好的差事,她可不想失去。
“你盯着她点。”蓝衣丫鬟丢下一句话就回了屋。
绿衣丫鬟紧紧看向粉衣丫鬟,生怕她口无遮拦把这件事说出去。
粉衣丫鬟气的脸色通红,却也不敢把这件事说出去,只能忿忿的把气撒到绿衣丫鬟身上,“你看什么呢?”
绿衣丫鬟直白道:“我怕你把这件事说出去,到时候连累我们都被赶出府。”
粉衣丫鬟被她气的头顶差点冒烟,瞪着她,“你还说!”
“你不说,我就不说。”
粉衣丫鬟正想再回一句,眼角余光扫到院里进来了人,连忙和绿衣丫鬟闭上嘴巴,低下了头,等着她们过去,才又抬起了头,看着康姨娘进了屋中。
绿衣丫鬟道:“康姨娘可真好,又来给老太太送药膳来了。”
粉衣丫鬟动了动鼻子,“这味道,是党参当归炖乌鸡,里头还放了枸杞和生姜,放到一块炖足足一个时辰,炖到乌鸡肉和骨头一夹就分离,鸡肉都入了味儿才好了呢。”
“你知道的可真多!”绿衣丫鬟道,粉衣丫鬟因为姨母的缘故,见识比她多多了,知道好些她不知道的。
“那当然,以前老祖宗给四小姐的,四小姐不想喝,就赏给了我姨母,我也有幸尝了几口,那滋味,现在都忘不了。”粉衣丫鬟得意的说道。
康姨娘端着党参当归乌鸡汤进来,气味霸道的充斥了整间屋子。
屋里的人都见怪不怪,往常这个时候康姨娘都会来送药膳,风雨无阻,雷打不动,每天换着花样的做。
别说老太太了,就是她们这些下人,也没有不夸赞的。
还有这做药膳的手艺,她们光闻这味道,就口水直流,肚子咕咕叫呢。
元香搬来凳子,接过这碗药膳,“今天做了什么?”
康姨娘低眉顺眼,温婉道:“党参当归乌鸡汤,特别补气血,已经撇去了上面浮的一层油,太太快趁热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