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进九零嫁给年代文大佬by荔枝雨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2-02
一开始马春禾还有点不太愿意,觉得这样不太好,上回她还收了孟箬给的面包呢,现在转头就涨人家房租,有点不厚道。
最重要的是,他们那一片的房租根本就没涨。
房租没涨,她硬说涨了,然后敲人竹杠,总归是有些心虚。
陈美花听了马春禾这些话,只觉得她蠢,有钱不要不是蠢是什么。
“一个月二十块钱呢,不要白不要啊,马姐。”
“二十块钱怎么说也够你们家半个月的生活费啊,那多余的钱就能存起来留给你儿子以后娶媳妇。”陈美花继续锲而不舍地游说。
最终,这一个月多出的二十块钱还是打动了马春禾。
“这样啊。”孟箬笑着低声喃喃道。
“是这样的,”陈美花趾高气昂道,“两家店一个月多个五十块钱,说实话,算少的了。”
说着,她瞅了一眼外面排队买单的顾客说道:“看你们店生意这么好,一天几百块上千块是有的吧。”
“我们一个月才收你一百来块的房租,很便宜了。”
孟箬听到陈美花这话,心中有一丢丢无语,这话说的,好像她家面包店生意好,房东也出了几分力似的。
她坐在她俩对面,等陈美花兴致高昂地叭叭完。
然后,她才开口道:“不好意思啊,我不打算续租。”
陈美花说得起劲儿,以为孟箬同意了,直接掏出合同,让孟箬签字。
“签一年啊。”最好是让孟箬先签个一年,等明年她好再涨价。
可,等她将合同拍在桌上,她才反应过来,孟箬说的不续租。
她愣了。
这时,马春禾也反应过来,连忙拽了拽她的衣服。
反应过来的陈美花一脸不可置信地问孟箬:“什么?我没听错吧,孟老板你刚刚说的是不续租?”
孟箬轻笑一下,点点头。
“不续租,那你店怎么办?不开了?”陈美花拔高声调问。
“对,不开了,店租一到期我就关店,”孟箬唇角弯着,语气平淡道,“所以你们涨价的如意算盘打错了。”
一旁的马春禾这才意识到陈美花的突然涨价把孟箬给惹毛了。
她连忙笑着打圆场:“孟老板,你别生气,有事咱都好商量。”
“你这店生意这么好,还真就说不开就不开啦,你这话说出来我都不信。”她笑着道。
马春禾这么一说,陈美花也反应过来,也是,孟箬这两家店的生意都好,压根不可能说不开就不开。
她刚刚那么说,大概是不同意涨价,故意吓她们的。
既然是故意吓她们,那她就更要坚持涨价了,不能被她就这么吓住了,不然下回这一片真的都涨价,她还不好涨了。
陈美花打定主意,正准备说什么,孟箬却再次开口。
“你们别不信,我就是不打算再开了,”孟箬没什么情绪道,“所以,你们想涨价还是找下一个租客涨吧,我这边租期一到就关店。”
“孟老板,你可别因为我们涨价,故意说这样的气话啊。”马春禾劝道,“你要是不同意涨价,那我们不涨就是了,你这面包店生意这么好,哪能说关就关啊。”
这时候开店做生意的人远远不如后世那么多,一家门店关闭,房东其实不那么好找下一个接手的人,因此,门面关掉之后这中间空上好几个月,也再正常不过。
“那倒不至于,关店是我早就决定好的事,”孟箬道,“正好你们过来找我涨房租,我就顺便说了。”
“不管房租是涨还是不涨,我都要关店。”孟箬语气肯定道。
“你这是生意做大了,准备换更大的门面?”陈美花斜着眼睛问。
刚刚她和马春禾过来的时候顺道瞅了一眼,两家面包店都有不少排队买单的人,两家店生意这么好,每天入账的钱自然也不会少。
这么好赚的钱,说不赚就不赚了?她不信。
所以,肯定就像她说的,孟箬准备换更大的门面。
孟箬笑:“这就不方便透露了。”
“要是没其他事,我就去忙了,店里还有不少事呢。”她直接下逐客令道。
这两人都是打着歪心思来的,她也没必要对她们太客气。
见孟箬下逐客令,马春禾和陈美花也只好悻悻离开。
刚走出面包店的陈美花还是一脸的不相信:“开得好好的店说关就关?”
“马姐,你说她是不是想换更大的门面?”
马春禾不太想理她,今天特地跑一趟啥好处没捞到,还得知这么个坏消息,怎么想怎么觉得心烦。
晚上,游彻从北丰电视机厂回来,便一直皱着眉,像是在为什么事发愁的样子。
他今天跟着赵传宗仔细看了一下北丰电视机厂的经营情况和生产线情况,其实问题还是之前他说出的问题。
如今的电视机市场基本快被彩电侵占,黑白电视机能分到的市场蛋糕所剩无几,因此北丰电视机厂的利润逐渐下降,到现在几乎是亏损状态。
其实要解决北丰电视机厂的问题也很简单,直接升级生产线,不生产黑白电视机,改生产彩电就行了。
如今的彩电在市场上还是有些供不应求的,所以北丰电视机厂只要升级生产线,生产彩电,那么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
但难就难在,升级生产线需要花不少钱,而北丰电视机厂已经没钱支撑厂子升级生产线了。
所以至少要让电视机厂先撑过这个难关,等厂子的利润起来了,再说升级生产线的事。
这等于说是个死局了,电视机厂如今的生产线只能生产黑白电视机,但生产的黑白电视机又卖不出去,厂子没利润也更换不了生产线,如此,形成恶性循环。
孟箬见游彻一脸愁容,便忍不住问道:“怎么了?是电视机厂那边的事不好处理吗?”
今天游彻也就只去了电视机厂,现在一脸愁容地回来,也就只能是因为电视机厂。
游彻也没打算瞒着,就如实说了。
孟箬的时常见解独到,说不定她能有好的解决办法。
孟箬一听,她还真有。
除了升级生产线,想要挽救北丰电视机厂的经营状况,确实还有另外一个办法。
说起来,其实也就是后世比较常见的代加工方式。
北丰电视机厂的生产线生产不了彩电,只能生产黑白电视机,那它总能生产彩电的配件吧。
如今彩电在市场上依旧供不应求,很多生产彩电的电视机厂几乎是白天黑夜连轴转。
如果北丰电视机厂可以帮忙代加工彩电的配件,那不就减轻了这些厂的生产负担了嘛,其他的电视机厂估计也是很乐意将这些生产压力分担出去的。
代加工在后世其实是一种再常见不过的经营生产方式,无论是食品、电子、服装,各行各业都有代加工的存在。
很多公司及工厂,自己品牌的产品做不起来,还就靠代加工的业务撑着呢。
孟箬将自己的想法告诉游彻,游彻听完,一脸惊喜。
“这真是个另辟蹊径的好办法,我怎么就没想到这个办法呢。”他道。
“我从头到尾都在琢磨生产线的问题,都有点钻进死胡同了。你这个办法一出,直接豁然开朗,一下就把北丰电视机长的死局给解了。”
转念一想,孟箬的这个想法过于新奇,他想不到也很正常。
“想法新奇,但很有用,”游彻一脸敬佩地评价道,“媳妇儿你可太厉害了。”
孟箬被他夸得有些不好意思,她不过是占了点穿越的便宜啦。
“其实也没什么啦,”她垂眼害羞道,“反正不管怎么说,这个办法有用就行。”
“应该是有用的,明天我就把这个思路告诉赵厂长,”游彻道,“等电视机厂撑过这个难关,再及时升级厂里的生产线。”
他边点头边说:“这样的话,北丰电视机厂再撑个几年应该是没问题的。”
翌日,游彻又去了一趟北丰电视机厂,并将昨天孟箬告诉他的想法,转述给赵传宗。
赵传宗一听也是觉得这个想法新奇极了,但正是因为新奇,没几个厂子这样干,赵传宗心里同时也有点打鼓。
他们厂的生产线生产彩电配件倒是一点问题没有,就是不知道别的厂子愿不愿意将配件分给他们厂来生产。
毕竟他们之前都是生产整件电视机的,不生产配件。
“游厂长,这个法子真能管用?”赵传宗问。
“管不管用,试试不就知道。”游彻说。
“赵厂长你当了十几年的电视机厂长,应该认识不少同行吧,你可以在近期找个机会跟其他电视机厂的厂长聊聊。”他说。
赵传宗半信半疑地点头,心想好像也只有这样干了,因为他也想不到另外的法子。
挽救厂子经营状况的事事不宜迟,赵传宗当天晚上就去找了一个关系比较近的厂长聊了这事。
谁知,这个厂长一听表示很乐意。
“老赵,你是不知道我们厂的生产压力啊,所有的机器都是连轴转,工人也都是三班倒。”
“尤其大部分配件的生产进度不一,这个配件生产好了,另外的配件却还在生产,想要组装彩电还要等。因为这事,彩电的整体生产进度拉满不少。”
“正好,北丰也是生产电视机的老厂子,我们就把生产最慢的那几个配件分到你们厂,这样一来,整体进度应该能加快。”
那位厂长一琢磨,觉得甚好,一拍大腿说:“明天我就跟上头汇报这事。”
赵传宗从好友家里出来,还有点不敢置信,这事就这么谈成了。
他心想刚刚老钱说的情况,肯定不单单是他的厂子,其他的厂子肯定也有类似的情况。
明后两天他再找其他几个厂子谈谈这事,这样一来,他们厂的几条生产线就都能忙起来了。
北丰电视机厂重新运作起来后,游彻之前的承诺便算是彻底完成。
北丰电视机厂的事情一了,转眼,二店的租期便也只剩一个多星期了。
孟箬打算过几天就关店,一店二店两家店一起关。
开了这么久的面包店,突然要闭店了,她还真有点舍不得。
想着她从开一店,到一店上报纸,上电视台,再到二店,这一路走来也是不容易。
既然都要关店了,她索性在剩余这几天来个全场八折的活动,也算是对新老顾客的回馈。
就跟当初她和罗丽萍摆摊那样。
打定主意,孟箬便开始准备画全场八折的活动海报。
活动名称她没写,人家闭店都是因为生意不好,来个“闭店大甩卖”,她这感觉不太合适。
虽说,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她这也算是店铺搬迁,只不过是从丰州市搬迁到申市。
等两张活动海报画好,已经下午了,孟箬打算明天再把海报贴到一店二店的门口。
另外,她又开了个小会,主要就是跟她们几个交代活动话术。
明天活动一开始难免会有顾客问起,怎么突然搞八折活动之类的话,她们几个就正好把即将闭店的消息传达给顾客,届时一关店顾客也不会觉得突然。
处理完店里的事,便是正式跟丰州市的这些亲戚朋友道别的时候了。
毕竟,她和游彻总不能一声不吭就直接走,总有几个真正关心他们的人。
晚上,两人来到谢家。
谢卓然现在已经出院,改成在家里躺着。其实在医院躺了一个月后,他已经恢复不少了,但出院前医生还是交代,尽量卧床休息,只能适当走动,怕影响骨头恢复。
两人到谢家时,就谢卓然一个人在家。
当孟箬看见客厅的桌子上摊着课本和作业时,还真挺惊讶的。
看来和谢海东说的一样,他已经彻底收心,准备好好学习了。
“就你一个人在家吗?”孟箬随口问道。
谢卓然点头:“嗯,我爸还在派出所忙。”
说罢,谢卓然就准备给他们倒茶。
见他拿起热水瓶准备倒水,孟箬有些惊讶地抬了抬眼。
这还是她认识的那个谢卓然嘛,竟然知道客人来了要倒水,嗯,不错不错,真是长大了。
她连忙抬手阻止:“不用忙活了,我们跟你说几句话就走。”
谢卓然放下手中热水瓶,抬眼看着他们,心中隐隐有种不太好的预感。
孟箬看了一眼旁边的游彻,说道:“我们过几天准备离开丰州市了。”
“去申市。”她说。
听到这话的谢卓然愣在原地,愣了几秒,像是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许久,他才有些结巴地开口:“这、这么突然吗?”
孟箬勾唇,露出一个微笑:“其实早在游彻辞职的时候,我们就决定要离开了,但也没定下来日期,就一直没跟大家说。”
谢卓然垂了垂眼,眼底是掩盖不住的失落。
“那你的店?”他问。
“再有几天就关了。”孟箬回答。
“这样,”谢卓然喃喃道,随即又问,“那你们什么时候出发去申市?”
孟箬:“一个星期后。”
虽然失落、难受、不舍,但谢卓然还是决定坦然接受。
“你们出发那天,我去火车站送你们。”他说。
孟箬微笑颔首:“好。”
八折的活动海报贴上之后,又将进店顾客推上一个高峰。
毕竟,当初二店开业活动都还只是八八折。
有好几个老顾客,一进店就问:“你们店怎么突然做起了力度这么大的活动啊,是有什么喜事吗?”
林秋莲等人便立即按照孟箬之前教给她们的话术回答。
顾客一听,竟然是准备过两天就关店了,一脸震惊。
“这店的生意这么好,怎么说关就关啊?”顾客一脸可惜地问。
“是啊,你们要是关店,以后我们就买不到这么好吃的面包了。”旁边的顾客也一脸可惜地附和道。
林秋莲照旧微笑回答:“没办法,老板要离开丰州市了。”
一听这话,顾客也只能摇头叹气。
既然都要关店了,那不如多买一点面包,还能多吃几天。以后面包店一关,还真买不到喜欢吃的面包了。
很多顾客都抱着这样的想法开始抢购,很快摆在橱柜里的面包便销售一空。
孟箬也提前预知了这种情况,前一天特地做了比平常多一倍的面团。
但即使如此,所有的面包还是在太阳下山前卖完,因为几乎每个顾客都购买了双倍。
晚上打烊的时候,孟箬只感觉累得浑身都要散架了。
但她还不能立即躺着休息,吃完饭她和游彻两人又去了孟家。
李梅一听到他们准备离开,一脸的诧异。
“要走?你们打算去哪?”她问。
“准备去南方城市发展,具体还不知道,准备边找边看。”孟箬连忙说道。
她特意留了一个心眼,不让李梅知道他们去申市,她也不知道自己是在防李梅还是防郑婉,反正多留个心眼准没错。
见孟箬这么说,游彻只转头看了她一眼,并未说什么。
“那你们的店呢?”这时,旁边的孟军突然问道。
“准备关了。”孟箬语气平淡道。
“生意不是挺好,说关就关?”
一听孟箬要关店,孟军语气中难免透露出几分嫉妒和不甘。
他饭店那一片,今年又连开了好几家饭馆子,抢走他不少生意,搞得他饭店的月销售额连连下降。
这段时间,他为此愁得不行。
只可惜他对面包这事一窍不通,不然他肯定要从孟箬手上接下来。
正因为孟军为饭店的事发愁,他因此也没什么功夫管孟箬关店去南方发展的事。
“那你们什么时候走?”孟军问。
“一个星期后。”孟箬回答。
“行。”
孟军应了声,随后走进房间从抽屉里拿出三百块钱,递给孟箬。
“我最近饭店忙得很,也没空去送你,这就当是我的一点心意了。”
孟箬也没拒绝,笑着收下:“谢谢爸。”
李梅斜着眼睛盯着孟军拿出的三百块钱,跟割她肉似的心疼。
最近饭店的收益一天比一天差,孟军还在这打肿脸充胖子,给孟箬这么多钱。
三百块,可是饭店好几天的利润。
但李梅也只敢在心里吐槽,不敢多说一句。孟军好面子,他掏出这三百块钱,有一大半是为了充场面,她要是在这时候拂了他的面子,他还不把她给骂死。
从孟家出来的翌日晚上,他们又一起去了趟杨和平家。
杨和平一听他们要走,自然也是惊讶并且不舍。
聊完后,杨和平也从房间里拿出钱,准备给他们当路费。
这回孟箬没收,几百块钱对她来说不算什么,但对杨和平这种普通的家庭却是好几个月的生活费。
“大伯,您的心意我们收下了,但是这个钱真的不能收。”孟箬笑着婉拒。
游彻同样坚持表示不收。
最终,杨和平拗不过他们只能把钱收起来。
“你们哪天走?我去送送。”杨和平道。
游彻说了个具体日期,杨和平在心里记下。
二店的租期还剩两三天的时候,孟箬就把店关了,并且把店里能卖的设备全都卖了,多余的一点材料,除了自己留点,其余的都分给了袁红梅她们几个。
出发前的最后一天,游彻又叫来一辆卡车,把他们房子里的电器和床这些东西都搬去了丰西村的房子那。
丰西村有三层楼,除一楼一个房间外,二楼三楼都有两三个房间。
游彻将床和床垫放在了二楼的一个房间内,洗衣机、电冰箱、彩电这些电器都放在一楼,给袁红梅姐弟用。
袁红梅一听这些电器随便他们用,当然十分开心。
洗衣机、电冰箱、彩电也算是稀罕物,哪怕是城里也少有家庭能凑齐。
这个年头,长途的交通工具不是汽车就是火车。
他们俩选的火车。
坐火车去申市这天,来送他们的人还不少。
袁红梅姐弟、谢卓然、林秋莲、孔敏珠,还有杨和平父子以及曹展飞。
大家围在一起说了很多祝福及不舍的话。
“呜——呜——”
火车的汽笛声由远及近,一辆绿皮火车缓缓驶进车站。
眼看着要正式分别,曹展飞拍了拍游彻的肩膀,一脸感慨道:“我有预感你在申市,会有一番大作为。”
“不管怎么说,苟富贵无相忘。”曹展飞笑着道。
游彻同样笑:“借你吉言。”
这边孟箬亦对谢卓然道:“听谢所长说,你有了新目标新理想。”
“那等我们再次见面的时候,你应该已经是一名光荣的人民警察了。”她微笑道。
“我会的。”谢卓然回答得无比认真。
做完最后的道别,两人坐上火车。
汽笛声再次响起。
“哧——嚓——”
“呜——呜——”
火车渐渐驶出站台,孟箬趴在窗前和他们挥手道别。
站在站台前的人,同样也都高举着起手,朝火车驶去的方向奋力挥动。
等孟箬完全看不见他们的身影后,她才重新坐好。
她抬手,摸了摸被她缝在衣服里的存折,里面有近五十万的存款,是她开店赚的所有积蓄。
她露出一个微笑,眼中满是对未来的憧憬。
申市,我来了!
孟箬和游彻两人坐了十几个小时的绿皮火车,终于到了申市的火车站。
十几个小时的硬座给她坐得腰酸腿麻屁股痛,下火车时她感觉腿都已经不是自己的了。
卧铺票被抢光了,不然她肯定买两张卧铺票。
现在是八月初,一下火车孟箬便感觉一股热浪迎面扑来。
感觉申市的夏天,比丰州市那边还更热些,是那种更为潮湿的热,活像一个大蒸笼。
一出火车站,孟箬便立即被申市繁华的城市样貌给迷住。
一九九三年的申市,市中心便已经是高楼林立,汽车、自行车在街上并行。
跟丰州市的街头简直是两个样,丰州市的街道上虽然也有汽车,但极少,只偶尔能看见一两辆,还是来往如梭的自行车更多。
虽然她穿过来之前也见过更为繁华现代大都市,高楼林立,灯火璀璨,车水马龙。
但她还是屡屡被面前的景象吸引,这可是九三年,大部分人工资只两三百的时候。
重点就在这种反差。
这个时候的沪市怕是更为灯红酒绿、繁华似梦吧。
两人就近找了一家宾馆暂住,决定等明天再租房子。
吃完饭后,孟箬便拉着游彻到处闲逛。乍一看,还真有种乡下土包子第一次进城的既视感。
其实说起来,她此刻对九三年申市的好奇,并不亚于第一次进城打工的工人。
申市目前有五个市辖区,火车站这边的行政区属于老城区,也是市中心,叫申宝区。
目前的话,申市的市行政中心都还安排在申宝区这边。
孟箬想去申市未来的经济中心申安区看看,申安区和申南区是刚刚撤县设区出来的两个市辖区,未来肯定会大力发展。
现在,那边大多是村、镇的自建房,租房便宜,因此那儿也居住着不少外来打工人员,并不缺人流量。
她打算过两天去那边看看有没有合适的房子售卖,她打算先在申安区那边扎根。
一来,申安区是未来申市的经济中心,会大力建设,拆迁什么的,自然少不了。
二来,申安区那边刚刚撤县设区,大部分的房子都是本地人的自建房,买下来肯定要比申市市中心的商品房便宜许多。
孟箬提议去申安区,游彻也没什么意见,于是两人便搭乘公共汽车从申宝区去了申安区。
下车后,两人便漫无目的地到处闲逛。
逛着逛着,他们就来到区中心新开的一家百货大楼。
百货大楼一看就是新建的,外墙都很新,一共有六层。
一走进百货大楼,孟箬便被里面琳琅满目的商品所吸引。
衣服鞋袜、糕点零食以及各种家用电器,反正身上穿的,家里用的,这边都应有尽有。
孟箬一脸新奇地逛着,一路逛下来,游彻手上已经提了不少东西。
随后,她又看上一双黑色小皮鞋,正准备询问游彻意见时,忽然,两人背后响起一道声音。
“游彻?”
游彻闻声回头,待他看清来人,发现竟然是程志礼程书记。
他一脸惊喜,原本他和孟箬还打算去找程志礼,只不过他们没有程志礼的联系方式,一时真不知道去哪里找。
“程书记。”
孟箬闻声,也连忙转身跟程志礼打招呼:“程书记,你好。”
程志礼冲她点点头:“同志你好。”
他虽没见过孟箬,但一猜也便猜出她就是游彻的妻子。
“你们怎么来这了?”程志礼一脸和善地问道。
程志礼四十出头,国字脸,小眼睛,面相看着很是亲和。
游彻正欲解释,却被程志礼一抬手阻止。
“这里人多嘈杂,不好聊天,”程志礼指了指百货大楼大门的方向,说,“走,我们先出去。”
待出去后,程志礼客气地问两人:“你们吃饭了吗?没吃饭的话我请你们下馆子。”
游彻连忙道:“我们刚吃过了。”
他点头:“那就找个茶楼喝喝茶。”
申市这边的本地人日常有饮茶的习惯,程志礼过来这边半年后,也入乡随俗,没事便喜欢喝喝茶。
游彻没再拒绝。
几人来到茶楼,游彻发现这边的茶楼不光卖茶,还售卖一些佐茶的糕点。
程志礼点了一壶普洱茶,然后又点了一些糕点,三人找了张用竹屏风隔开的桌子坐下。
孟箬盯着竹屏风忍不住多瞅了几眼,感觉还挺别致,古色古香。
随即,她又打量起整个茶楼的布置,茶楼两边,靠墙及靠窗的位置都用竹屏风隔档开,起到遮挡作用,虽不怎么隔音,但也看不见坐在屏风里的人。
程志礼拿起茶壶给游彻和孟箬两人各倒了一杯。
他问起游彻:“你们是过来申市玩,还是为别的事?”
“程书记,我把电器厂的工作辞了。”游彻回答。
程志礼闻言看向他,眼神中却没有太多惊讶。
果不其然,程志礼点点头:“我听说了。”
这回倒轮到游彻惊讶了,程志礼便笑着解释。
原来他跟丰州市电器厂另外几个书记还有联系,最近跟他们通话时,听到一个厂的书记随口提起过。
毕竟,游彻辞去电器三厂厂长职务的事,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正好,他也曾是三厂的书记,那人便顺道跟他说了这事。
“那你未来有什么打算?”程志礼问。
“我打算创业,准备开电器公司,现在正想办法拉投资呢。”游彻笑着说。
“开电器公司?”程志礼一听像是有几分惊讶,随后又觉得在情理之中。
游彻的能力确实更适合自己独立出来开公司,且一定能有所作为。
“拉投资的事,我倒是认识几个港商,或许可以帮你。”程志礼很随意地说了一句,“正好,申安区近期就有大力发展电器产业的需求。”
“到时候,你们要是谈成了,可以把公司和厂子放在这边。”
游彻一听眼中透出几分惊喜,如果能有程书记牵线搭桥,拉投资的事成功率自然更高。
如果是他自己去跟投资商谈,那估计还要多经几方波折。
孟箬眼中同样闪了闪,心想,他们今天运气不错,刚来申市第一天就碰见了程书记,然后还恰好,他这边认识合适的港商,可以帮忙牵线。
程志礼随后便开始解释起其中的缘由来。
原来他现在已经是申安区的区委书记,而刚刚他们逛的百货大楼,就是申安区最近开发建造的重点项目。
百货大楼前两天开业的时候,开发商还特地邀请程书记参加开业剪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