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进九零嫁给年代文大佬by荔枝雨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2-02
也正因如此,程志礼想着今天下班过来百货大楼看看,看看各个商户的经营状况,以及客流量。
于是,便碰上了游彻他们。
旁边的孟箬一听程志礼竟然是申安区的区委书记,顿时心中一动。
该不该说这位程书记运气好、官运亨通呢,之前在丰州市的时候,被派去电器三厂历练,结果短时间做出实绩,获得升迁机会。
一调就调来了未来的经济特区——申市,然后还被分配到了申市的经济中心申安区。
不用说,等以后申安区发展起来,程志礼肯定又能升迁到更高的位置。
游彻听完,觉得这事有谱,连忙道:“有程书记牵线搭桥,那自然是再好不过。”
程志礼也点点头说:“因为申安区这边准备大力发展电器产业,下辖的村镇中有好几个地块都是划分出来准备建厂的。”
“当然,我这边也只负责帮你们牵个线,具体投资这块,还要你自己跟港商那边细谈。”他道。
游彻点头,心想能牵线就已经很不错了,如果光凭他自己,他估计连港商的面都见不到。
“行,那我明天打电话问问港商那边可有合适的时间。”程志礼道。
说着,他又给出一个电话号码,说道:“明天晚上九点左右,你打这个电话,我告诉你和港商会面的地点、时间。”
事情定下来后,几人又闲聊了几句,才分开。
隔天,孟箬和游彻一起去申安区看房子,准备先租个房。
如果遇见合适的,直接买下来也行。
在孟箬的建议下,他们主要集中在福宁镇这边看,因为福宁镇这一片人流量多,如果开店肯定不愁客流。
另外,福宁镇这片算是申安区最早被拆迁开发的村镇。
换句话说,如果顺利买下福宁镇的房子,随便等个几年就能等到拆迁。
她准备买门面而不是租门面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在丰州市租门面碰见那两个房东恶意涨价。
这种情况其实并不少见,房东见你生意好赚的钱多,就眼红呗。涨房租其实还算好的,有的红眼病严重的还会趁机搞点破坏,让你门店声誉受损。
他作为房东虽然啥好处得不到,但他看你倒霉,他心里就舒坦了啊。
这世界上,最不缺的就是喜欢干损人不利己事情的人。
两人在福宁镇最热闹的区域逛着,他们一大早就起来,然后搭乘第一班公共汽车过来。
等来到福宁镇,正好是早市的时间点,一眼望去每个早点摊贩前都冒着雾腾腾的白气。
早餐摊卖什么的都有:油条、肠粉、肉包、鱼糕、水煎包、云吞……
早起赶着上班的职员和工人,站在一个个早点摊子前排队买早餐,生活气息浓郁。
其实这时候的城市,无论是市中心还是刚准备建设的辖区,生活气息都比较浓。
不像后世的城市,尤其一线城市,一眼望去全是钢筋混凝土,光是钢筋混凝土的冰冷质感就透着一股冷漠和距离感。高楼林立之下,城市就仿若一座冷冰冰的钢铁森林。
两人找了家包子店,随便买了几个肉包子,边吃边逛。
逛了一圈后,孟箬还真相中了一套房子,正好房东也在招租。
女房东看着四五十的样子,正坐在一楼门口吃早饭,孟箬走上前询问。
“你好,这边房子是在出租吗?”
房东一听孟箬是外地口音,还讲普通话,只当孟箬是外来打工人员,也并未多在意。
从去年起,申市这边不知道涌进来多少外来打工的,他们这些人大部分工资不高,因此也租不起太贵的房子,就找本地人的自建房租。
她点点头,放下手里的稀饭,操着本地口音问:“租房子?”
孟箬一下没听懂,不由“啊”了一声。
房东便用带着浓重口音的塑料普通话,又说了一遍:“租房子?”
孟箬这才听懂了,连忙点头:“是的,租房子。”
房东瞅了瞅孟箬旁边的男人,又用带着口音的普通话问:“你们夫妻住?”
别说,这塑料普通话听着还挺搞笑,孟箬忍不住勾唇一笑,点头道:“是的,能带我们看看房子吗?”
“跟我来。”房东放下碗,塑料普通话再次响起。
房东带他们去了二楼,房东指着二楼的三间房说:“现在房子都空着,随便你们租哪间。”
孟箬相中光线最好的一间,问:“房东,这间房租下来一个月多少钱?”
房东报出一个价格,价格倒也算是差不多,并没有因为她是外地人而宰她,大概是这边的外地租客本就多,本地人也都习惯了。
“房东,你这房子卖吗?”这时,孟箬话锋一转突然问道。
房东一听她要买房,霎时,换了副神态重新打量她。
“你要买我这的房子?”房东问。
孟箬点头。
“房子你买来准备做什么?”房东又问。
孟箬笑:“买房子当然是用来住。”
她其实是看中的一楼的门面,才想买这套房,但她又怕房东会因此狮子大开口抬高房价,便没将自己的真实想法说出来。
房东看孟箬姿态不卑不亢,不由在心里嘀咕自己看走眼了,人家不是外来打工的人,是从外地来的有钱人。
一开始这位女同志问她租房的事,估计也不是为了租房,而是为了试探她。
幸好,她没有见人是外地人,就狮子大开口宰人。
再看孟箬的打扮,穿着一身新衣,上面是浅粉色v领荷叶边短袖衬衣,下面是长度刚到膝盖的黑色一步裙,现在最时兴的穿搭,漂亮又得体。
见房东一直打量着她不说话,孟箬说道:“你能带我重新看看房子吗?三层我都要看。”
房东当然一脸乐意,说起卖房子这事,她几个月前还在门口贴过卖房子的纸单子呢,但是贴了两三个月都没人上来问。
而且本来打算租她房子的租客一看她这房子准备卖掉,都不想租了,毕竟谁也不想刚住几个月就搬家。
眼看着房子卖也卖不出去,租金还挣不到,她索性将贴在门口卖房的纸单子揭了下来,重新贴上租房的信息。
谁知,刚贴上租房的纸单子没几天,又碰上一个真心想买房的人。
其实,她急着把房子卖掉的原因也很简单,她家男人准备去市中心的申宝区买房。
去年因为国家领导人的南方讲话,申市被划为改革开放前沿发展的城市,因此连带着申市市中心的房价也一路上涨。
大概是去年涨得太猛,今年一开年市中心那边的房间便开始回落,到现在八月,房价已经跌了不少。
虽说,相比九二年之前,还是上涨的,但她家男人怕明年再涨,便急着今年就去申宝区买房。
他们是福宁镇坐地户,这条街上,还有一套他们家的房。
如果面前这对小年轻真的不差钱,她不如说几句好话,让这对小年轻夫妇把两套房都买走。
这样两套房一卖,正正好能凑够去申宝区买房的首付,剩余的钱再跟亲戚借点,或再去银行贷点,就都能凑齐。
他们也不打算买太大的,买个七八十平方够一家人住的房子就行。
“好啊好啊。”房东当即一脸热情道,跟一开始孟箬问租房时无所谓的态度截然不同。
房子一共有三层,一楼前面是门面,后面有一个房间当仓库,旁边是厨房和卫生间,再后面还有一个小院子。
二楼、三楼都是房间,二楼有三个房间,租给租客,三楼一个客厅,两个房间,是房东一家人自己住。
孟箬重点看门面,因为她打算在这重开她的思甜烘焙坊。
她站在门口,打量着门面,整个房子占地有一百多平,前面的门面大概有六十平左右,不算小。
而且这门面的位置也不错,正好处在交叉路口的位置,日后要是开起店来,肯定是不缺客流量。
房东见孟箬在仔细打量门面,不免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同志,我这个位置不差的,你要是住不下,一楼也可以租给别人开店,”房东笑眯眯道,“你别看我这一楼现在空着,以前也租给别人当过门面的,只是那人不会做生意,没做多久就不做了。”
孟箬点头,算是回应房东的话。
“这套房子,你准备卖多少?”她问。
房东一听孟箬开始问价,就知道卖房这事大大的有谱。
“咱们进去谈。”
她连忙笑吟吟地将孟箬请进屋内,还客气地给两人倒了两杯茶水。
“我这房子121平方,给你算六百一个平方,”房东说着拿起算盘开始拨弄,“一共72600块,零头给你抹了,算你72000块吧。”
她也是急着卖,报出的价格其实是比较实在的,并没有因孟箬是外地人,就宰她,把价报得虚高。
毕竟人家一看就是有钱人,有钱人见识广,过来买房之前肯定不会毫无准备,难免提前调查一番。
她要是一开口就把价格报得虚高,反而显得没有诚意,人家看穿她的心思,说不定一掉头就走了。
再者,比起卖高价,她更急着赶紧把房子卖出去,好去申宝区那边买商品房。
村镇里的自建房大都不值钱,要不是他们这边刚刚撤县设区,房价只会更低。
市中心那边的商品房才值钱呢,八零年初都到了一千一平,现在逐年上涨早就破五千了。
就拿去年来说吧,光去年一年申宝区部分商品房涨的价,就快赶上她一整套自建房的价值了。
这样一对比,傻子都知道怎么选,当然是赶紧卖掉这边的自建房,去申宝区买商品房。
孟箬一听房东报的价,皱起了眉,今天她原本只打算看看有没有合适的房子或店面,并没想着立即买,因此她还真没提前打听这片的房价。
再说,房价这事要打听的话,最好是找个本地懂行的人打听,不然也打听不出来什么有价值的信息。
但这个房东看着也不像是那种漫天要价的人,之前她问房租就试探出来了。
就算这七万二的房价有水分,估计水分也不会太大,顶多差个几千。
虽说,不管是六万还是七万,孟箬都付得起,但谁买东西也不喜欢买贵不是。
见孟箬紧皱眉头不说话,房东以为她是在犹豫考虑。
于是,她又连忙笑着说:“同志,其实这条街上我还有一套房,你要是两套房都要的话,那价格就好商量了。”
孟箬一听,眸光微动,觉得不是不可以。
这一片,日后发展起来,不用等到拆迁,房价都会涨起来。
“那带我去看看吧。”孟箬爽快道。
见孟箬想也不多想,就让她带着去看房,房东觉着这事真有谱。
她今天运气是真不差,一碰就碰见个大款,一口气买她两套房。
房东一边带孟箬看房,一边介绍:“这个房子也是三层,构造跟之前那栋差不多,唯一一点就是,这房子二楼三楼都是三个房间,也都租出去了。”
孟箬打量着房子,问:“这房子比刚刚那房子小点吧?”
房东连忙点头:“是的,这房子106平。”
“位置也不如刚刚那个好。”孟箬语气平淡。
同时在心里想,正好她可以利用这点砍砍价。
房东闻言,脸上的笑容僵了僵:“跟刚刚那房子比起来,是偏了点。”
“但也没偏很多,这边租也是好租的,一楼的门面开店也是可以的,人流量不会太少。”怕孟箬看不中这套房,房东赶忙解释。
孟箬点头不说话,也不知是不是她的错觉,她感觉这个房东很着急卖房。
交易就是如此,哪方先着急,哪方就吃亏。
她没打算现在就砍价,而是直接问:“房东,这两套房子加起来多少钱?”
房东一听孟箬问价,便深思熟虑了起来,价格不能报太高,当然她自己也不能吃亏。
“同志,你要是真心想买,我就给你报个实在价。”房东没有立即报价,而是说道。
孟箬笑:“当然是真心想买,不然我浪费这个时间看房子干嘛。”
房东一听这话,总算是吃下定心丸。
“两套房加起来,十三万五。”她说。
房东报出价后,孟箬没立即接话,而是在心里盘算着两套房的单价。
盘算完,她悠悠道:“两套房,121的那套600一平,你给我抹了个零头总价72000,这套106,我算下来,你也是给我算的600一平,总价63600,你也给抹了个零头,算63000。”
随即,孟箬又笑盈盈道:“房东阿姨,你这就不厚道了,这套房的位置又没那套位置好,你也给我算600一平。”
“就这,你还说是实在价啊?”
房东闻言,还有些不好意思地笑笑。
“同志,我之前不是说了两套房一起买的话,价钱好商量的嘛,”房东道,“那你这边也说个心理价位。”
孟箬没说出自己内心的价位,她沉默片刻,对房东道:“房东阿姨,咱不着急,我再考虑考虑。”
房东一听孟箬说考虑,立即着急起来。
“小姑娘,你真别觉得我这个价格报高了,你不信可以去周围打听打听的,我这个价格实在的。”
孟箬还是没答应,她连价都懒得砍。
她笑着道:“我也不是不买,就是这十几万不是小事,我觉得还是要回去跟我家人商量一下。”
“等商量好了,过个一两天,你这房子要是还在,我再来买。”孟箬道。
说完,她便拉着游彻离开。
房东见他们转身就走,抬起手,显然还想出声叫住他们,但一想,方才孟箬说得那么果决,估计就算被她叫回来,这事也成不了。
也就放下手,算了。
但房东一想,怎么到嘴的鸭子说飞就飞了呢。
扪心自问,她报的价格也不算高。
她唯一能想到让方才那位女同志不高兴的地方,也就是她两个房子报了一样的单价。
可交易不就是这样嘛,无论卖家报多少,买家都是可以砍价的嘛。
女房东是越想越不甘心。
两人走出那栋房子一段路后,游彻问她:“房子不买了吗?”
孟箬勾唇一笑,说:“买,但不是现在。”
买房子前至少要把两件事搞清楚吧。
第一:找个靠谱懂行的人打听打听那一片的房价。
第二:这个房东一副着急卖房的样子,她得看看这房子是不是有什么问题,她急着脱手。
于是,孟箬又逛着问了好几家房子的价格,方才那房东开的价竟然还是最低的。
同时,她也顺便打听了那家房子是否有问题,却没打听出什么来。
下午,孟箬让游彻陪着她去了趟律师事务所,想找个律师来当房产交易的见证人。
孟箬出的服务费不低,当即就有一个经验丰富的律师接单,这名律师恰好还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
她询问了几个关于自建房产权的问题,然后才问起何律师对福宁镇熟不熟。
“我外婆家是福宁镇的。”何律师笑着道。
这不巧了嘛,孟箬当即将她今天看的两套房的价格报给何律师。
随即她问道:“何律,这个价位可以买吗?”
何律师听后点点头:“如果房子是在福宁街上的话,我觉得这个价位完全可以买,不贵。”
何律师的话再加上她上午在福宁街的大厅,孟箬心里差不多有数了。
“还有一点我想不明白,”她继续道,“房东看着着急卖房的样子,我怕房子有问题,就去周围大厅,却什么也没打听出来。”
何律师闻言一笑,像是了解内情:“她着急卖不一定是房子有问题,也有可能她急着置换,他们想把自建房卖了,去买市中心的商品房。”
“申安区那边,今年才撤县设区,各个村镇的人都想着趁这个机会,把手上的自建房卖掉,去买市中心的商品房。”
“光我妈跟我提起的就有好几家。”
孟箬一听,顿了顿,这个方向她倒是没思考过。
不过想想也挺有道理,村镇自建房的涨价幅度自然比不过市中心的商品房。
很多人看到市中心商品房涨幅那么大,难免眼热。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未来这边的房价同样会大涨,涨幅也并不亚于申宝区。
从律师事务所出来,正好快到下午五点,游彻找了个电话亭,将之前记下的程书记的电话号码拨了出去。
电话很快接通,那头程书记说已经帮他约好了见面时间,就在明天,随后程志礼便将具体的会面时间和地点告诉他。
游彻掏出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一一记下。
隔天上午,游彻穿着新买的西装前往见面地点,与港商谈投资的事。
孟箬则继续在福宁镇那片闲逛,逛完一圈她发现整条福宁街,大多是早点摊、饭馆或是五金店这些,西点甜品这块算是空白。
逛得差不多了,她才去昨天看房的地方找房东。
房东葛爱珍坐在门口嗑瓜子,一看见孟箬眼睛顿时亮起来。
“妹子,”葛爱珍亲热地叫了她一声,然后问道,“你这是跟家里人商量好了?”
孟箬点头:“差不多了。”
“就是,”她话锋一转,“他们觉得这个价有点贵了。”
“来来来,妹子快进来。”葛爱珍眼角的笑容都快溢出来了。
“价格什么的还是好商量的嘛。”葛爱珍边给她倒茶边说道。
倒完茶后,葛爱珍笑着问孟箬:“那妹子,你说个心理价位嘛?”
“你看你上次,我带你看了一通房子,刚跟你说完价位,你掉头就走。”
“你好歹也说个你心理的价位,是不是?”
孟箬也不再啰嗦,直接报出一个数字:“十二万。”
葛爱珍一听当即不乐意了。
“妹子,你这一下少一万五,有点太多了吧。”她一脸为难道。
虽然她心里不太乐意,但语气还算和和气气,主要是她也怕把人给再次弄跑了。
到砍价时间,孟箬很有耐心地一一罗列她的理由。
“葛大姐,你另一套房子比这偏,肯定不能跟这套一个单价吧。”
葛爱珍点头:“话是这么说,但也不能差太多吧,这边这套单价六百,另外一套次点单价五百五,总差不多吧。”
“单价五百五,那也就少个五千块钱。”
其实这也差不多是葛爱珍的底线价,十三万,她觉得她还是比较容易接受的。
再低,她就觉得亏了。
好,砍下五千了,孟箬再接再厉。
“葛大姐,你这急着卖房,是为了去市中心买房吧。”
葛爱珍闻言一顿,然后狐疑地看向她,那表情好像在说:你怎么知道?
一看葛爱珍的表情,孟箬便知道自己猜对了。
“市中心的房价跌起来慢,但涨起来可是很快,”她继续悠悠道,“市中心的房价已经跌了大半年了,如果下半年突然涨起来,一两个月涨的钱可不止一万五。”
孟箬的言外之意就是,你与其在这跟我扯这一万五千块钱,不如赶紧把房子卖了,去市中心买房。
等市中心的房价突然涨起来,那才真是得不偿失。
葛爱珍听到这话,明显开始犹豫起来。
孟箬说得不无道理,她家男人就是怕房价突然涨起来,不然也不会让她急着卖房。
见葛爱珍犹豫,她决定趁热打铁,再加一把火。
“葛大姐,你另外一套房,三层全都租出去了吧?”孟箬道。
昨天葛爱珍带她去看房的时候,她就发现了,二楼三楼所有的房间都住满了,一楼的门面虽然没租出去,但是一楼的房间租出去了。
这些个租客加起来租金应该不少,如果葛爱珍是按季度收房租,那她已经把未来三个月的房租都拿到了手。
到时候房子卖给她,按道理,这些租金是要给她的。
她笑盈盈道:“这样,咱们各退一步,房子卖给我后,这些你提前收的房租我就不找你要了,你还收着。”
光砍价,不给人一点甜头也是不行的。
见葛爱珍不说话,孟箬便猜测她说的不错。
现在是八月,一般房东都是提前收取租客下一个季度的租金。
葛爱珍犹豫了半晌,才开口道:“你等会儿,我出去打个电话,问问我男人。”
孟箬点头。
十分钟后,葛爱珍打完电话回来。
她男人的意思呢,能多要点自然是更好,如果孟箬这边实在不松口,那就十二万卖掉。
最终,两人以十二万的价格达成交易。
“妹子,那我去准备合同,你这边去取钱。”
大概是压在心中的一件大事终于解决,葛爱珍脸上泛起激动的红晕。
“葛大姐,合同我已经找律师提前准备好了,我们直接你看一下,没问题的话,咱们就签约。”
“另外,葛大姐你还需要跟我去一趟房产局,办理一下过户手续。”孟箬说。
房产证一定要拿到,有了房产证做保障,也就不用担心后期拆迁会出现扯皮的情况。
葛爱珍很配合地点头:“没问题。”
反正房子已经卖掉,这些事她还是会尽量配合。
“葛大姐,你最好是带上存折,咱们一起去信用社,我把钱取出来后,你可以直接存进存折。”
“十二万的现金,无论是你还是我估计都不敢抱着上大街招摇。”孟箬道。
葛爱珍觉得孟箬不仅说得有理,她考虑得周全,便点头表示同意。
十二万的现金,就这么抱着在街上走一圈,不招人眼红那是不可能的。
“对了,还有一件事,我要提前跟你商量一下,”孟箬像是想起什么,说道,“我找了一名律师做中间人,等会儿见面的时候,他会向你出示他的工作证。”
“待会儿我们签完合同,我先取出九万块给你,然后你和律师再陪我一趟房产局办理过户,过户手续办理完了,我们再去信用社,我把剩余的三万块取给你。”
说完,她询问了一句:“你看怎么样?”
防人之心不可无,尤其她还是刚来申市,人生地不熟的,要是签完合同,葛爱珍收到全款后,不陪她一起去房产局办理过户,那她才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葛爱珍一听孟箬还要压三万块钱,心里当然不太乐意。
她当然知道孟箬的顾虑,可是孟箬这么一压钱,她也担心过户完,孟箬耍赖不给剩余的三万块钱啊。
“妹子,你还怕我收了钱,不给你过户嘛,不会的。”葛爱珍笑着说。
孟箬却还是坚持:“葛大姐,其实你也不用担心过户完,我会耍赖不给剩余的钱。”
“正因为双方都有顾虑,所以我才去律师事务所找律师做中间人。这样,不管哪方不遵守合约,都能找中间人律师作证。”
“那名律师虽然是我找的,但他是申市本地人,事务所离这也不远,而且他外婆还是福宁镇的,说不定你们还认识。”
孟箬一再坚持,葛爱珍也没办法,只能点头答应。
都到这个地步了,她总不能不卖了。
而且她是本地人,孟箬是外地人,她还怕孟箬坑她不成。
孟箬出去后,就去电话亭给律师事务所那边打了个电话,让何律师直接去信用社。
等葛爱珍见到何律师,心便瞬间放进肚子里。
她还真认识何律师,她外婆也住在福宁街,两家属于那种见面会打招呼,但又不算很熟的关系。
不管怎么说,碰见熟人,她便更放心了。
两人签约房屋买卖合同,孟箬按照约定取出九万块钱给葛爱珍。
然后三人又跑了一趟房产局,花了快一个下午的时间办理完房屋过户手续。
办完手续后,孟箬问房产局工作人员,房产证大概多久能办下来。
工作人员态度敷衍道:“这个时间不一定啊,半个月到一个月,你要是怕跑空,就直接一个月后再过来取房产证。”
孟箬点头,她倒是不急,就是房产证没拿到手,心理总感觉不踏实。
办理完过户手续,葛爱珍就开始催促孟箬去信用社取剩余的三万块钱。
“放心,葛大姐不会少了你的。”孟箬笑着道。
等剩余三万块钱也到手,葛爱珍便将两栋房子里的所有钥匙都交接给孟箬。
回到宾馆后,游彻已经回来了。
孟箬翻开手里的存折,存折里虽然少了十二万钱,但是她多了两套房。
一进门,她便将手里的钥匙扬给游彻看。
“房子买好了,”孟箬红着脸,有些兴奋道,“十二万换两套房子。”
然后,她又将房东开价十三万五,她如何一点一点砍价,砍到十二万的事告诉游彻。
说完她房子的事,她很自然地问起港商投资的事。
“你呢,投资拉得怎么样了?”
游彻同样有些激动地点头:“谈好了,港商那边答应投资两百万。”
投资的方式有很多,比较常见的是股权投资和债券投资。
港商那边选择是债券投资,有点类似银行贷款的那种,换句话说,港商投的这两百万,相当于用债券的方式借给游彻,等一定时间后,再回收利息和本金。
其实游彻心里也清楚,港商那边选择债券投资,而不是股权投资,大概是并不看好他的电器公司。
港商之所以答应,其实就是看在程志礼的面子上。
因为港商看中了申安区的几块地,想拿下那几块地,开发写字楼和住宅区。因此,他自然要巴结巴结程志礼。
孟箬一听港商竟然放着到嘴的大肥肉不吃。
游彻未来的电器公司可是要上市的,他竟然不要股权投资,选择债券投资。
这不,机会就让给她了么。
孟箬勾唇一笑:“那我也投点钱,我跟他不一样,我选择股权投资。”
游彻以为孟箬这么说是为了安慰他,嘴角不禁溢出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