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书网.Top

罪犯档案管理员重生了by胡六月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9-08

“深蓝工装这条线索很有用,但凶手心理素质极好,即使被列入我们的排查名单里,但很可能会因为看起来太普通、太老实而被忽略。”
姜凌深吸一口气,转头看向秦铁山,目光恳切。
“秦队,我有一种强烈的直觉,这不会是最后一个受害者,如果我们不能尽快抓住他,锁定他真正的动机,还会有下一个穿着类似制服的年轻女性在雨夜遇害,手腕上的表同样会被停在12点。”
又是那个被砸裂表盘的手表!
还会有下一个受害者!
原本就在压抑怒火的秦铁山眯起双眼,牢牢盯着站在白板前的姜凌。
“危言耸听!”秦铁山怒火喷薄而出,“直觉?连环作案?你当这是拍电视剧?破案讲的是证据,是扎实的工作,不是靠你一个黄毛丫头的直觉和什么心理画像!”
秦铁山将目光转向雷骁:“雷骁,就按照刚才我说的,给我把东边平房区、那几个有蓝工装的厂子,掘地三尺地查!穿这种衣服的,一个别漏。散……”
“秦队!请等一下。”
姜凌清亮的声音再次响起。
她目光如炬,直接迎向秦大山愠怒的视线。“我不同意目前的侦查方向。这不仅是浪费时间,更可能错失抓住真凶、阻止下一次犯罪的黄金时机。”
会议室瞬间死寂。
所有目光都聚焦在这个年轻得过分、却胆敢连续挑战权威的女警身上。
这一回,就连向来敢做敢说的洛云琛都屏住了呼吸。
秦大山脸色铁青,眼神像刀子:“姜凌!侦查方向不是你说了算。”
“秦队,请您听听我的意见,再做决定好吗?”姜凌站在白板前,手指用力点在那几张关键照片上。
“凶手不是随机作案,他的目的很明确。雨夜,行人稀少,柯小雨并不是凶手遇到的唯一落单女性。曾有目击证人,也就是那名下夜班的女工,她曾与凶手擦身而过,可是凶手并没有下手。
凶手为什么选择柯小雨?因为她穿着这身见习护士服。这身制服,就是凶手行凶的触发点。这不是随机作案,而是有特定目标选择的猎杀。”
秦铁山沉默了。
他不得不承认,姜凌的分析有些道理。
那名下夜班的女工曾经与凶手有过身体接触,但凶手并没有动手,为什么?难道凶手真的不是流窜作案、不是激情杀人,而是有预先计划的谋杀?
姜凌的手再次停在手表的特写上:“行凶后,凶手没有立刻逃离现场,而是刻意将被害人手腕上的表,指针拨停在了12点位置。这个动作需要时间、需要专注,甚至可能需要在雨中擦拭表盘。这说明什么?说明凶手很重视12点这个时间,他不仅杀了人,还很有仪式感地调了手表时间。”
一次又一次对手表指针指向12点提出疑问,终于引起众人的重视。
底下人开始悄声议论。
“激情杀人,的确不可能会事后分神去拨指针。”
“其实我一开始也有疑问,但是因为12点和法医说的死亡时间相吻合,就没太在意,认为可能是巧合。”
“对,我也以为凶手用石块砸晕死者的时候正好砸碎了表盘,所以时间定格在那个时候。不过现在来看,不排除谋杀后再定时。”
姜凌的目光扫过全场,声音拔高,带着超越她年龄的成熟与笃定:“三定侦查法第一步,定性质。我从以上两点分析,认为杀人动机不是激情犯罪,而是有预谋的报复性杀人。”
秦铁山是经验丰富的老刑警,一开始因为权威被挑战而生出的怒火,在姜凌有理有据的分析中渐渐消散。
他有些懊恼,不该一开始因为偏见,对姜凌的话全盘否定。
骑虎难下,秦铁山从鼻子里发出一声冷哼。
雷骁是秦铁山亲手带出来的兵,自然了解他的个性,对姜凌说:“你刚才说我们的侦查方向有问题,那你说说看,应该怎么调整?”
“定了性质之后,侦查方向就很清晰了。”
姜凌此刻也感觉到秦铁山给予她的压力减弱了许多,一颗心渐渐定了下来。
“凶手之所以选择柯小雨为报复对象,可能是新仇,也可能是旧恨。如果是新仇,那么就按一开始秦队说的,调查柯小雨在诊所实习期间、大学就读期间是否与人结仇。”
雷骁立马接话:“初步调查结果,柯小雨性格温和,没有男朋友,社会关系很简单,人缘不错,没有仇家。”
姜凌点了点头:“那就有可能是旧恨。”其实从另外两起护士被害案,凶手并非针对某一个人,而是一类人。换句话说,凶手恨的是护士。
“凶手为什么对护士有强烈的、病态的仇恨,恨到非要杀人?根源可能与过去发生在护士身上的严重医疗事故或创伤性事件有关。”
秦铁山一直没有说话,他默许的态度让会场顿时活跃起来。
有人主动接话:“有没有可能,是凶手曾经经历过医疗事故,比如护士拿错了、打错了针,害得他受伤?”
应玉华不就是因为小时候乡村诊所打错了针导致耳聋吗?这个猜测方向的确有可能。
雷骁立刻示意底下人记下来:“那我们可以深度排查柯小雨所在诊所及医学院近十年、甚至二十年内发生的严重医疗纠纷、事故、投诉记录,尤其是涉及护士责任的。同时,排查所有与医疗系统相关的工作人员,不管是正式工、临时工、护工、还是维修、后勤、常去诊所的病人,都要查,重点筛查那些有家人或自身曾遭受医疗事故的人。”
又有人提出一种可能:“有没有可能,凶手小时候受过护士的虐待?比如有个恶毒继母是护士,或者收养家庭有当护士的?”
这个可能性也有可能,雷骁肯定点头:“那在排查的时候记得问问,附近居民里有没有这样的家庭。”
姜凌走回自己座位,但并没有坐下来。
“凶手会在杀人后从容砸碎表盘、调好指针,这说明他的作案手法带有强烈的仪式感。从犯罪心理出发,这类凶手通常内心扭曲,他需要被看到。”
雷骁不太明白:“被看到,什么意思?”
姜凌双手放在会议桌上,腰杆挺直,宛如一棵风吹不动、雨打不惧的青松:“有个成语,衣锦还乡,相信大家都知道。赚了钱、当了官,人生得意时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回乡,回乡做什么?”
有人嘀咕了一句:“显摆呗。”
姜凌的目光立刻盯住发声的人:“说得对!这就是希望被看到的心理。”
坐在姜凌旁边的李振良眼睛亮亮的,激动得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他清楚记得,在打拐大队的时候,姜凌就是这样不断引导袁毅他们,用这个“衣锦还乡”的心理,引大家进行心理画像,最后提出首犯名字里带有“鹞”字,从而为破案提供了最为关键的线索。
现在,姜凌再一次掌控了会场节奏!
李振良兴奋地与刘浩然、周伟交换了一个眼神,示意他们好好看老大表演。
雷骁懂了,搓着手问:“那,你的意思是?”
姜凌道:“凶手需要被看到,他想了解自己杀人之后警方、群众的反应。我刚才已经说过,他会高度关注案件信息,比如购买所有相关报纸,收听广播新闻,留意街头巷尾的议论。他极有可能在案发后悄悄回到现场附近,可能只是远远看一眼,也可能混在围观人群中,以此满足他希望被看到的心理。”
雷骁一拍桌子,眼睛瞪得老圆:“好小子,胆子竟然这么大!杀了人不仅不逃、不躲,还敢冒头来看我们警方的反应?”
底下一堆警察,也感觉尊严被挑战,顿时群情激愤。
“可恶!这人真是个变态。”
“必须把他从人群里揪出来,不然,我们警方太没脸了。”
“雷队,赶紧下命令吧,老子不把他揪出来是鬼变的!”
姜凌觉得这样的氛围很好,目光从每个人脸上掠过,语速缓慢:“我建议,在案发现场、康乐诊所附近、医学院护理系主要出入口,设置隐蔽观察点。安排经验丰富的便衣,携带望远镜和相机,进行长时间、高密度的定点观察和识别。寻找符合心理画像特征、且行为异常的人员。比如反复出现、长时间驻足观望、对警方活动或护士制服表现出超乎寻常的关注甚至隐秘兴奋。”
说罢,姜凌看向雷骁:“雷队,这就是我提出的侦查方向。”
雷骁饶有兴趣地问:“那个12点指针的手表呢?你不是说什么仪式感?这个不要在调整侦查方向时考虑考虑?”
姜凌摇了摇头:“这个时间点对凶手个人有特殊意义,但排查过程询问,比如医疗事故发生的时间、家庭重大变故时间,很难细到这一步,我们暂时不用管。但是可以在锁定嫌疑人之后,作为击溃对方心理防线的关键钥匙。”
雷骁将目光转向一直沉默抽烟的秦铁山:“秦队,您看,要不要按照姜凌说的调整一下侦查方向?”
秦铁山掐灭了烟,瞪着姜凌,又看看雷骁,再扫过会议室里其他或惊讶、或思索、或担忧的同事。
窗外蝉鸣突然停下。
时间仿佛凝固了。
秦铁山脸色变幻,最终,他重重地哼了一声,并没有说要调整侦查方向,但也没有直接否定姜凌的分析,只是对着所有人,尤其是雷骁,沉声道:
“杀人动机可以将报复性杀人考虑进来,但不能排除激情杀人。排查方向不变,东边平房区、工厂、诊所学校的人际网,给我往死里查!衣服纤维,技术队24小时给我比对。”
他顿了一下,极其勉强地说,“雷骁,你安排几个机灵点的生面孔,便衣,去巷口和诊所附近转转,看看有没有什么可疑的熟面孔总在附近晃悠。记住,是顺便,别耽误了正事。”
秦铁山想了想,又补充了一句:“医疗事故那些,排查方向没有问题,就按那个去查吧。”
说完,他不再看任何人,抓起桌上的烟盒和打火机,大步流星地走出了会议室,留下满室凝滞的空气和若有若无的火药味。
姜凌站在原地,脸色微微发白,但背脊挺得笔直。
她知道,这只是开始。
初来乍到,她的声音或许微弱,但假以时日,她一定能够拥有自己的话语权。
时代发展迅速,刑侦领域需要新思想、新理论、新技术。
比如DNA检测、罪犯数据库、摄像头人脸识别、天网行动、大数据追踪……
犯罪手段在升级,我们也必须进步!
姜凌很尊重秦铁山,但尊重并不代表盲从。
一切为了破案,一切为了抓住凶手。
哪怕是硬扛,也必须顶住压力上!
姜凌看着白板上那块停在12点的手表照片,眼神无比坚定。
雷骁揉了揉眉心,看向姜凌的目光很复杂,有审视,有欣赏,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姜凌,就按秦队说的做吧。”
“吱呀……吱呀……”
蝉鸣又在继续。
姜凌的声音很轻,但清晰无比。
“好,就按秦队的来。请一定要派人仔细观察,凶手就藏在人群里,他一定会再次出现在现场,他会伪装成看热闹的好奇者,参与群众的讨论、欣赏警方的反应。”
会议室内,只剩下吊扇转动时发出的嗡嗡声,以及窗外的蝉鸣,以及新旧两种刑侦理念碰撞后留下的、无声的硝烟。

离开会议室, 回到自己的办公室。
姜凌缓缓坐回椅中,将手中笔记本放在桌上,长长地吁了一口气。
李振良觑着她的脸色, 狗腿地帮她倒上杯热茶:“组长, 喝茶。”
刘浩然拿着笔记本当扇子, 帮姜凌扇风:“莫气,莫气。”
周伟坐在姜凌对面,有些不好意地说:“那个,我也想帮你说几句,但不知道为什么, 当时会场的气氛好沉重,我不敢。”
李振良、刘浩然也都满脸的歉意:“是啊, 对不起,组长。”
明明是一个小组,但遇到秦铁山怒斥姜凌,其他三个都闭口不言, 他们都有点心虚。实在是当时秦铁山的脸色太难看、眼神太锐利,他们仨给吓着了。
以前在派出所, 也没哪个领导这么凶啊。
姜凌接过茶杯喝了一口:“没事, 这个时候你们要是开口,那就是火上浇油, 反而不好。”
有压力,肯定是组长顶上, 不然怎么带团队?
听到姜凌这话,三个人才松了一口气。
李振良问:“接下来我们做什么?”
刘浩然建议:“要不,我们再来细化一下三步侦查法吧?”
周伟:“对,我觉得会上你说得很有道理, 但画脸谱那个环节还可以再细化一下。”
姜凌点了点头。
三人立刻开始行动。
李振良拿来粉笔,在黑板上写下“6·15雨夜杀人案”这几个字。
刘浩然将备份的案件照片贴到白墙上。
周伟拿着笔记本坐在会议桌旁。
一切准备就绪。
洛云琛带着团队过来了。
洛云琛也没把自己当外人,在会议桌旁坐下:“我也参与一下案情讨论。”
姜凌并没有反对。
刚才会议上洛云琛顶着秦铁山的怒火帮她说话,这份情她领了。
姜凌对他说:“今天会上雷队说有个目击证人……”
洛云琛一听就知道她的意思:“放心,我已经和雷队说了,他等下就把目击证人叫过来,准备画像。不过,当时是深夜,路灯不亮,雨很大,目击证人只看清楚了对方的大致身形,脸没看清楚。”
姜凌道:“画不出脸,那就先空着,画身形,画动作。”
洛云琛笑了:“你这说话的口气,和师父倒是挺像。”
姜凌看了他一眼。
洛云琛忙抬起双手:“好好好,画身形,画动作,我尽力。”
姜凌示意李振良开始。
李振良说:“今天会上,组长已经说过……”
他边说,边在黑板上写下关键字句。
——定性质:预谋杀人,报复。
——定方向:倒查过往医疗事故,现场、诊所、医学院观察。
——定脸谱:男,25-50岁,医疗系统辅助工种,普通、老实,本地人或长期定居。
姜凌看了一眼组员:“雷队那边主攻传统摸排,我们心理画像组的目标就一个:把凶手从模糊的影子,画成一张清晰、可操作的脸谱,指引抓捕方向。现在,我们就来深挖、细化,不要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洛云琛也跟着说了一句:“我们刑侦画像组的目标也就一个,综合目击证人以及心理画像组的脸谱,画出犯罪嫌疑人。”
姜凌走到黑板前,对李振良说:“我来说,你来写。”
李振良响亮回应:“是!”
姜凌说:“性质基本可以定下来,秦队今天虽然发了脾气,但最终还是肯定了我们提出的侦查方向调整方案。雷队他们已经安排倒查医疗事故,在这里我建议列一个清单出来,要求重点筛查以下几点。”
李振良飞快在黑板上写字,而刘浩然、周伟则配合着开始在纸上列清单。
“1、涉及护士操作失误或责任争议的;2、导致患者死亡或严重伤残的;3、事故时间点记录清晰,尤其是接近12点的,这个12点可能是中午、也可能是晚上,但我个人倾向于晚上,这与凶手作案时间基本相符。”
洛云琛举手提议:“可以派人到医学院档案室、卫生局档案馆那里去查,诊所的老档案可能不全,也得想办法去问。”
苏心婉弱弱地补了一句:“凶手遭遇的医疗事故不一定发生在我们晏市。”
这话一出,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射到她身上。
是啊,十年前甚至二十年前的医疗事故,可没说一定是发生在晏市!
这样一来,那范围就太大了。
姜凌皱了皱眉。
沉默几秒之后,姜凌叹了一口气:“只能先这样了,不在晏市的话,我们没办法查。只能靠侦查人员去问,问问上了年纪的人,看他们是否记得。”
李振良提议:“那我们重点转到观察点吧,组长不是说了吗,凶手希望被看到,他会回到案发现场或者死者经常活动的地方。”
姜凌看向刘浩然:“浩然,你根据地图,把诊所、现场巷口、医学院护理系大楼三个点的最佳观察位置、视野范围、人员流动高峰时段做张表,标注清楚,特别是护士上下班的确切时间。”
刘浩然立刻应声:“是!”
姜凌看向众人:“大家一起讨论,凶手在观察点可能会有哪些微表情、肢体语言或行为模式上的特点?大伟,你负责整理成清单,整理好之后给蹲守的同事一份,便于识别。”
“是!”周伟拿着笔记本,边说边记。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很快就汇总出不少。
——停留时间长,而且没有合理目的;
——视线过度聚焦特定目标,比如穿制服的护士、警戒线区域,回避与周围人自然交流;
——面部表情可能出现短暂的满足、专注甚至紧张,与周围环境情绪不符;
——有反复出现的掩饰性动作,如摸下巴、推眼镜对警察或警车出现异常敏感,比如过度回避或刻意装作不在意
会议进行到这里,洛云琛若有所思。
姜凌小组对微表情心理与行为研究透彻,对他也很有帮助。
洛云琛开始琢磨,一个打算杀人的男人,在突然遇到一个路人,会是什么样的反应。为什么会撞上?撞在肩膀还是胳膊?他会有什么反应?会给目击证人呈现一个什么样的角度?
——所有这些细节,都对他接下来的画像有帮助。
待周伟完成清单之后,姜凌指向黑板上的“定脸谱”这三个字,再次强调:“男,25-50岁,医疗系统辅助工种,普通老实,本地或长居。”
停顿片刻之后,姜凌拿起粉笔在黑板右侧空白处画了一个大圈:“现在我们就来重点细化他的心理脸谱。”
姜凌看向众人:“医疗系统辅助工种,这个范围挺大的。”
刘浩然很积极地举手:“我知道、我知道。像医学院、附属医院、康乐诊所的设备维修、护工、清洁、保安、仓库管理、食堂后厨、救护车司机、担架员,这些都算。”
周伟补充道:“还有呢。比如说为医院、诊所提供服务的医疗器材公司外派维护工、药品配送员、医疗垃圾清运工,哦,对了,还有附近固定摊贩,也能天天看到护士上下班。”
刘浩然主动请缨:“没事儿,这个我来。我可以对照电话黄页和单位名录,梳理一下人员名单,按岗位、年龄、居住地整理,可以吗?”
姜凌赞许点头:“挺好。”
解决了工种问题之后,姜凌引导众人将注意力集中在“普通、老实”这两个词上,并用粉笔重重在下面划了两道横线。
“这是一种伪装。”姜凌目光悠远,仿佛看到前世排查的画面。
——侦查人员一次又一次排查,次次凶手都在名单之上,可是经过询问,因为没有作案时间、没有作案动机、邻居风语很好……很快就把他给排除掉了。
李振良想到了陈安平:“老实人,也不是没有脾气。只是闷着,平时不敢反抗,显得比较老实吧。”
刘浩然也同时想到了陈安平:“像陈安平,凶起来吓死人。要不是我们及时出手,只怕真会出事。”
周伟想了想:“老实人,闷葫芦、话少、独来独往、存在感低,这样人在排查时领导同事邻居都会说一句:这人老实,没啥问题。但是,我建议雷队他们在排查的时候要特别留意所谓的老实人、太普通容易被人遗忘的人,一定要多问一问,他有没有独居?性格是不是比较孤僻?家庭关系是不是冷漠或异常?案发时间段的行踪是不是含糊其辞?”
听到大家的话,洛云琛感觉有些手痒。
他拿起一支笔,开始在白纸上画画。
憨厚的微圆面孔、圆圆的眼睛、平直浓密的眉毛、宽宽的眉间距、厚厚的嘴唇……
这些要素组合在一起,一张普通男性的面孔便跃然纸上。
洛云琛放下笔,将肖像画举起,对着姜凌晃了晃:“是不是这个样子的人?”
所有人都探过脑袋来,看着洛云琛刚画好的人像。
刘浩然撇了撇嘴,指着眉头位置说:“你这画的也太讨喜了。你看,这么宽阔的眉间距,一看就是胸怀宽广之人,怎么可能是杀人凶手?”
李振良也摇头:“这圆圆的脸庞让人感觉是个憨厚朴实的汉子。”
周伟:“唇厚说明重感情,你这画的也不普通啊。”
洛云琛张了张嘴,有心要辩解几句。但转念一想,他将这张画放在一边,低下头继续画了起来。
一边画一边在心里嘀咕。
眉间宽说明胸怀宽广是吧?那我给你画窄点!
圆脸太憨厚是吧?那我给你画个大马脸!
唇厚重感情是吧?我给画个薄薄的!
这一回,洛云琛画得很投入。
他在脑海中搜寻着到监狱写生时见过的无数张罪犯的脸。
阴险的、狠毒的、狡猾的、绝望的……
无数张面孔在洛云琛眼前闪现。
普通,能完美隐藏在人群之中;
变态,杀完人还要回到现场观察警方反应;
执着,雨夜也要坚持将时针调到十二点。
相应的,这些特征也会反映到面部。
他的五官并不完美;
心底藏事,偷偷观察,会让他带上些鬼祟之气;
执着之人,他的眼神会比较坚定。
脸部、眉毛、眼睛、鼻子、嘴、耳朵、脖子……
俗话说得好,相由心生。
不同的人生经历、不同的个性特点、不同的成长环境,都会在脸上镌刻下不同的印记。
洛云琛在脑海里快速拼凑人像。
在雨夜残忍杀害女大学生、让雨水冲刷掉所有物证,这样一个凶手,绝非善类!也绝非普通人。
画像终于完成,洛云琛有一种酣畅淋漓的痛快之感。
他将画纸重重往桌面一拍,右手炭笔一搁,大笑了起来。
“哈哈哈哈……畅快!”
姜凌凝神看去,瞳孔微缩。
这张脸……她有些眼熟!
如果眼角加点鱼尾纹、脸上添点皱纹、嘴角再往下耷拉一点,那他就是2024年12月因故意伤害罪入狱的耿立华。
耿立华的犯罪档案随之浮现在姜凌的脑海。
档案编号:JJ-2024-1215
姓名:耿立华
性别:男
出生日期:1956年7月19日
入狱日期:2024年12月3日
入狱年龄:68岁
刑期:有期徒刑12年
罪名:故意伤害罪(致人重伤)
耿立华伤人案当时还引发了社会大众对于医患关系的热议。
事件的起因是这样的。
耿立华之女耿思敏是南江市仁心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她在2024年11月15日为患者张石雄进行一台高难度脑膜瘤切除手术后,患者因基础疾病复杂及术后并发症于11月25日不幸离世。
患者之子张强认为其父死亡系耿思敏“手术失误”所致,多次在医院闹事、辱骂耿思敏,并向院方及卫健委进行不实投诉。
11月28日下午,张强再次前往医院神经外科病房区,堵截并持续辱骂耿思敏。在争执推搡过程中,张强情绪失控,用随身携带的金属保温杯猛烈击打耿思敏右手前臂及腕部多次,致其当场倒地,痛苦不堪。
耿立华当时恰好来医院给女儿送饭,目睹了女儿被袭击的全过程。据目击者称,耿立华在看到女儿被打倒瞬间,发出一声野兽般的低吼,随即从随身携带的帆布包中抽出一把家用剁骨刀冲向张强。
周围医护人员和保安根本来不及阻拦,耿立华持刀向张强肩颈部、背部及手臂连续猛砍数刀,造成张强大出血,当场休克。现场血迹喷溅面积巨大,场面极其血腥混乱。
耿立华在行凶后并未逃离现场,将刀扔在地上,跪坐在昏迷的女儿身边,直至警方到达将其控制。
警方介入,受害人张强左肩胛骨粉碎性骨折,左臂丛神经严重损伤,颈背部多处深达肌层的开放性撕裂伤伴大量失血,经抢救后脱离生命危险,但构成重伤二级,遗留严重残疾。
被张强打伤的耿思敏右前臂尺桡骨骨折,右手腕部严重挫伤伴尺神经损伤。虽经多次手术,但尺神经功能恢复不佳,导致右手精细动作功能永久性严重受损,无法再执刀进行神经外科手术,其医生职业生涯被彻底终结。
案子的审判结果很快就下来了——耿立华犯罪手段残忍,后果特别严重,社会影响恶劣。但鉴于其系目睹至亲突遭严重伤害后临时起意、事后未逃离、认罪悔罪态度良好,且受害方张强对引发本案存在重大过错,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12年。张强亦因故意伤害罪被另案判处有期徒刑1年6个月。
入监初期对耿立华进行心理评,发现他存在严重抑郁、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总是不断回忆女儿被打时的场景,并反复表达出自责与悔恨。耿立华的这份自责主要是对女儿前途的担忧,他并不后悔砍伤张强,一提起张强便咬牙切齿,觉得是张强毁了女儿。
经过药物及心理疏导后,耿立华的情绪趋于稳定但极度消沉,身体状况堪忧,寡言少语,极少与他人交流,对过往经历讳莫如深。平时主要的爱好是阅读医学期刊以及与女儿通信。
时间往前倒推三十年,1994年6月15日,柯小雨被害。
此时的耿立华38岁。
柯小雨是他杀的吗?
耿立华入狱时,姜凌曾看过他的个人档案。
虽只有薄薄的几页纸,却记录着耿立华经历过的那段人生。
耿立华出生在晏市一个普通工人家庭。父亲是机床厂技工,母亲是纺织厂女工。他是家中独子,少年时期经历过三年困难、大革命运动,学业中断,16岁就进入晏市机械厂当学徒工。
2023最新网址 www.fushuwang.top 请重新收藏书签

推荐福书 将门千金通古  大唐诡案录b  嫡媳by李尔尔  假千金归家,  娇软美人穿七  抬外室休发妻  发疯后,我在 

网站首页最新推荐浏览记录回顶部↑

福书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