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书网.Top

穿越大唐,开局流放岭南by五谷丰登庆丰年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9-08

“观音婢,长乐已十一,我看冲儿不错,不若择日定下,嫁妆也该让吏部尽早备上…”圣上投桃报李。
长乐、豫章几个公主凑一堆不知说什么,隔着宴池的这边,长孙冲时不时偷瞄几眼长乐。
“嗯,我亦觉得长乐与冲儿般配!“长孙皇后点头道。
帝后琴瑟和鸣,有商有量着敲定两桩美事儿。
当初长孙无忌被妹妹逼着请辞,圣上过意不去,暗示会将最心爱的嫡长女嫁到长孙家,安抚这位肱骨重臣。
长孙冲是太子伴读,弘文馆中时常与长乐相遇,也不知是长孙无忌提点过,还是真的爱慕长乐。
总之,人人都看出长孙冲心悦长乐,不知这里面有几分真,几分假?
反正长乐公主于贞观十七年八月十日病逝,享年二十三岁。
贞观十七年很热闹。
新年刚过,魏征病逝。
四月初六,五皇子李祐以“谋反罪”被贬为庶人,赐死于长安太极宫。
因纥干承基牵扯出太子谋反案,李承乾落马,被贬黔州。
紧接着长乐公主病逝,婚后十年无一子嗣。
一连串的大事与不幸,好多人被株连,战战兢兢、惶恐不安,唯有长孙无忌逆流而上。
不但没受太子落马案影响,反而愈发得圣上重用。
宴会上人人都有说有笑,唯有帝后下首的太子落落寡欢,没人说话,眼巴巴望着一众兄弟聊得热火朝天。
“高明!坐那儿作甚?过来喝酒呀!“鲁王李元昌抬头,看到侄子孤零零的。
“七皇叔!“李承乾不待李元昌说完,便起身,等这句话等了太久。
这里太挤,干脆让人将案几撤到旁边,一帮人围坐一起喝酒畅聊。
“小苏大人,世界真的有你说的那么大?”孩子们眼睛瞪老大。
苏樱用茶水在地上画了一个图,指着其中小小的一块说这是大唐。
怎么可能?我大唐四方来贺,乃天下霸主,怎么才这么大?
“当然!你们看,向西打过去,过了西域诸国、大食等,还远着呢!
向南,天竺之间还有一大片。
向北,苏武牧羊的北海之外再往北,是极冷极冷的北极。
向东,飘洋过海是东瀛,再往东,还有更大的疆土!”苏樱指着快要干涸的地图道。
众人面面相觑,李承乾问:“小苏大人,你如何得知的?”
她长安长大,去过一趟岭南,最远不过是坐海船在内海从广州港到泉州港,再到登州,怎么会知晓外面的世界有多大?
“呃,太子殿下,《山海经》看过吧?”苏樱笑嘻嘻道。
李承乾点头,“那不过神话,小苏大人真信了?”
“不然呢?所谓空穴来风,远古神话总是有原由的,按照山海经所描述,画出图纸。
是真是假,将来臣必定要坐大船航海,逐一验证!”苏樱豪迈道。
“我要去!”李泰听的热血沸腾。
“还有我!”李恪往前挤了挤,生怕苏樱忘了他。
“我也去!”“我也去!”少年们吵吵嚷嚷,引得旁边众人纷纷侧目。
“孤也去!”李承乾见小伙伴们都不带上他,着急了。
“高明你去作甚?你是太子!乖乖留在长安吧!”李泰戏谑道。
谁叫你是太子?只能看着我们出去玩!哈哈哈…
长孙无忌眉头拧起,这是什么岭南女官,分明就是哗众取宠的小丑,撺掇皇子们瞎胡闹!

第504章 何时自己也能议事
“哼!癞狗长毛!”长孙无忌冷哼,这些寒门为攀附权贵,文人风骨都不要。
这声音突兀,也丝毫没有掩饰的意思,旁边的人都听到,全都扭头看过来。
都是聪明人,一下听出骂的谁,欢乐气氛瞬间凝固。
除夕夜,谁也不想晦气。
可被人骂不还回去,未免太憋屈、龟孙。
骂回去,那不是对号入座?人家又没指名道姓!
总之长孙无忌就是把你骂了,怎么着?有本事、有胆量骂回来呀!
“阿舅!”李泰不悦,小霸王脾气上来。
小苏大人是自己硬留下来的,当众指桑骂槐,这不是打自己脸么?
“舅父,此话何意?”李承乾亦面露不悦。
以前舅父很疼爱自己,可自打请辞尚书右仆射,便日渐冷淡。
都说打狗看主人,明知小苏大人是他们看重的人,却当面羞辱,到底打谁的脸?
房相在一旁慢悠悠抿口清酒,一脸看好戏。
被皇后弹压,长孙无忌心中有怨,这会儿不过是柿子照着软的捏,撒气罢了。
苏樱不动声色起身,走到长孙无忌跟前,深深揖一礼。
“长孙大人,可否将此秘方给下官一份?下官前日去乡下,途中见到不少染病的秃毛狗。
得赶紧治好,免得开春被马蜂一蛰,染上疯狗病,再去咬人就麻烦了!毕竟疯狗病无药可救!”
“扑哧!”李泰张狂地笑了,就喜欢这股劲儿,小苏大人深得他心。
李承乾没笑,但嘴角上翘,眼中笑意毫不隐藏。
“你!”长孙无忌怒视。
身为显赫外戚,圣上肱骨,没被圣上猜忌、疏远,却被妹妹压制,这国舅爷当的忒憋屈!
如今一个小小七品官,竟敢大咧咧跳出来,毫无顾忌跟自己叫板。
“怎么啦?长孙大人,下官的话有何不妥?”苏樱一脸莫名。
随即想起什么,“哦,对了,多少钱?下官定当奉上,只求一剂良方,拯救乡下秃毛狗。”
“小苏大人,本官何曾说过有秘方?”长孙无忌傲慢不屑。
“哦?是吗?下官听大人大呼癞狗长毛,长藓瘢的狗着实难治,以为大人有秘方!特来讨要!”苏樱不软不硬。
“没有!本官怎会有那腌臜物!”长孙无忌发现这女官不好欺负,牙尖嘴利的。
见帝后往这边望,不用交代,徐直有眼色地下台阶,过来打探。
听了几句,又问了旁边伺候的宫人,回去凑近圣上,低声复述。
“扑哧!”圣上被逗笑,“这小苏大人促狭!真是一点儿亏不肯吃!”
皇后亦听到徐直的话,却没笑,微微拧了拧眉,兄长这是冲自己撒气呢!
“今日宫宴到此,众卿早日回去团年吧!”圣上适时开口。
“臣恭送陛下、皇后!”众臣起身。
“房卿、小苏卿、高明、青雀,两仪殿议事!”圣上丢下一句话,牵着皇后率先离开。
众臣心思各异,长孙无忌眼中闪过一丝不甘,随即敛眸。
“走啊,小苏大人!”李泰欢喜地唤苏樱。
“房相、小苏大人,请!”李承乾恭敬有礼,礼贤下士。
“太子殿下请、四殿下请、房相请!“苏樱品阶最低,恪守礼仪。
几人跟随内侍前往两仪殿。
“三皇兄,你说父皇除夕夜都不过,召集小苏大人和四皇兄去议啥事?”五皇子李祐有些酸。
“我哪儿知晓?”李恪羡慕地看着几人离去的背影,何时自己也能议事?
两仪殿里,圣上已换了常服,皇后回立政殿歇息。
“苏卿接着说,用乳粉、白糖、豆粉如何做军粮!”圣上咂一口热茶。
“是,陛下!”苏樱道。
“乳粉、白糖、黄豆粉、绿豆粉、糯米粉、盐、蜂蜜、食用油按比例混合。
压缩成二指宽、二两重的块状,此一块可供成人一日能量。
耐储存、易运输,可省去生火做饭时间,免去行军途中因烟火暴露行踪和我方兵力。”
房相不清楚乳粉为何物,但白糖、盐、蜂蜜、食用油、糯米粉这些可不是一般人家用得起的。
当即眉头微蹙,这开支!国库不得掏空?
“小苏大人,乳粉为何物?”房相问。
“从牛乳、羊乳提炼,就如甘蔗汁中炼出白糖一个道理。”苏樱回道。
“这、可能吗?”房相惊疑不定,大政方针他在行,这些生产科技他真不懂。
“甘蔗能提炼出白糖,牛乳、羊乳提炼乳粉为何不能?”苏樱笃定。
“你这思路不错,不过,小苏大人大概不清楚,此军粮耗费之物便是普通富裕人家,都接触不到。
如何满足大军供应?仅此一项,国库开支不小,与器械耗资相当!”房相提出问题。
军粮一般是粟米、大豆、草料、油盐。
东西不贵,贵在运输难,途中运输人员、牛马骡驴的粮草消耗。
十车粮草,至少一半消耗在途中,路途遥远、再遇上暴雨洪水阻塞路途,消耗更大。
这新式军粮运输便利是便利,但原料成本高的离谱!
总体成本算起来,还不如普通粮草实在。
房相这一提,圣上、太子、四皇子皆看向苏樱,看她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房相所言极是!”苏樱神色坦然。
“如今生产力低下,粮食产量低,这样的军粮确实成本高!
可少批量制作,只用在突袭、奔袭等紧急军事行动中!
毕竟我们的饮食习惯是热汤热饭,只把它当作干粮用便是!
若舍得用,加上足够的马匹,我相信大唐军队可迅速荡平西域,乃至大食,甚至更远的西方!”
蒙古大军凭借铁骑和奶粉,一路向西,杀到多瑙河中游。
男人听不得征战,圣上面色压抑不住的激动,“苏卿,暂且不考虑制作费用,尽快把白糖、乳粉提炼出来。”
“是,陛下!”苏樱躬身道。
“臣还要兼顾火器研究,分身乏术,此事当以四皇子为重!”
“嗯,可!”圣上点头,“青雀,你可有把握?”
“阿耶,孩儿能行,只是小苏大人不能全撂,也得兼顾这边。”李泰欢喜接下。
“臣定当知无不言!”苏樱郑重允诺。
目光不经意扫过李承乾,手指轻轻比了个三。
李承乾秒懂,提议道:“父皇,三弟有不少想法和建议,不若也一同参与?”

“父皇,四弟聪慧绝伦,有能力接父皇交下的差事。
白糖、乳粉事关重大,火器研究所亦不轻松,小苏大人再牵挂,总会力有不逮。
四弟已安排差事,却把三弟晾一边,只怕朝臣们会认为父皇偏心。
不若安排三弟辅佐四弟,尽快把制糖设备等研制出来。”李承乾恭敬道。
李泰开始不爽,自己的差事凭啥高明安插三皇兄?
可听到兄长夸赞自己聪慧绝伦时,心里美滋滋的,也不计较了。
甚至主动开口,“阿耶,高明说得对,就让三皇兄加入吧,孩儿想我大唐军队早日配上这等军粮!”
“好!好!高明、青雀都长大了!“圣上甚欣慰,兄友弟恭,真好!
房相歪头,惊讶地扫一眼哥俩,今日转性啦?兄弟齐心,其利断金?
往日明争暗斗,跟乌眼鸡似的,一时竟有些不适应。
李承乾目光瞥向苏樱,苏樱微微点头,悄悄竖起大拇指。
受到鼓舞的李承乾再次开口:
“父皇,七皇叔、五弟今日亦在小苏大人那里学习,孩儿想,不若也给他们安排差事。
让他们也经常出宫走动,接接地气,领些简单差事练手。”
“哦,高明觉得安排什么差事合适?”圣上心情好。
“还请父皇指点,儿臣见识浅。”李承乾没有得意忘形越雷池。
苏樱在心中为这位太子点赞,果然是个领悟力极高的聪慧人。
与其让这些皇子整日闲着瞎琢磨,不如找点儿事儿做,让他们把精力转移,顺便培养成自己的党羽。
“嗯…”圣上捋着虬髯。
思索一会儿道:“昨日不是说将作监整改高炉和炼钢炉吗?不若让他们参与?”
李承乾表情惊愕,还是躬身道:“谢父皇!”
那冶炼场不是一般的酷热,想到七皇叔、五弟穿着牛鼻裤在高炉前挥汗如雨,李承乾有些心虚,不知他们会不会怨自己?
“阿耶!孩儿也去!”小霸王李泰忙道。
“我与阎大人有好些问题请教、交流,想看看煤炭干馏成焦炭,还想看炉火温度提升,还想看铁水如何流进炼钢炉。”
昨日在冶炼厂,看着熊熊烈火,虽然热的人喘不过气,满头大汗,可苏樱提的那些技术,太吸引人,总想亲自参与。
“青雀,你不是忙不过来么?”圣上好笑。
“有三皇兄啊,好不好嘛?阿耶、阿耶!孩儿喜欢!”青雀手脚并用,抱住他爹一阵摇晃。
“好、好!依你、依你!”圣上宠溺道。
“阿耶最好啦!阿耶!孩儿告退!“李泰在他爹身上腻歪一阵,急急忙忙告退。
“孩儿得赶紧把设计方案拿出来,让阿耶审阅!”
“去吧!”圣上慈爱道。
“父皇,儿臣也告退!”李承乾躬身道。
“嗯,去吧!”圣上挥手,兄弟俩欢喜离去。
“臣告退!”苏樱见没自己啥事儿。
“不急,正好还有一事,朕听听你怎么看?”圣上兴致高,不打算放她走。
“是,陛下!”苏樱老实坐下。
房相歪头打量苏樱,这小苏大人厉害啊。
不动声色间,几样新奇技术便让四皇子转移注意力,更让太子悟道开窍!
看来也不是政治小白,且抱着一片善意。
不禁对苏樱多了几分敬意,这才是真的纯臣!不谄媚攀附,也不奴颜婢膝!
“苏卿,突厥归降我大唐,有一百二十万之众,你觉得该如何安置?”圣上背着手,语气不乏自豪与骄傲。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陛下英勇神武!”苏樱很识趣地奉上一记马匹。
房相低头,心中闷笑,小滑头。
“别说这些虚的,朕要听听你是如何看的。”圣上捋着虬髯笑道。
“呃,陛下!臣以为可从几个方面入手。
其一、安置在黄河以北,突厥降我大唐,并非人人真心归顺,突厥国破,不得不归顺。
将来他们休养生息后,再次强大,势必会反叛。
不宜放置太近,京师不安全,亦不能太远,远了不好控制。
黄河是天然屏障,距离不远不近正好。
其二、黄河北面耕地、草原皆有,突厥人放牧,汉人耕种,将来慢慢通婚融合,半耕半牧。
其三、大唐子民尚且要自力更生垦荒,归降的突厥人放牧也行、耕种也行,鼓励垦荒。”
苏樱能提的建议不多。
因为朝廷有三种声音:
一种是编入降俘籍,化整为零,安置在兖、豫的空旷处自力更生,也就是直接将牧民变成农人垦荒。
一种是以魏征为代表的,认为该安置在黄河以北,防止他们变心。
且人口几代繁衍,黄河以南会存在土地严重不足的问题。
一种是以温彦博为代表的,认为该怀柔,安置在黄河以南,一切优待,他们必定世代感激。
历史上这位千古一帝采纳温彦博的建议,东起幽州,西至灵州,设置了顺、祐、化、长四州都督府安置。
又在突厥原居地设置定襄、云中两都督府,这些都督府的都督均由突厥本族首领担任。
这三种安置都有道理,历史走向谁也不知道。
历史上通常采用第一种方法,民族大融合,几代以后全是华夏民族,再怎么打,也是肉烂在锅里。
第二种方法,也好也不好,好处是将他们隔离在外,坏处是不能真正民族大融合,易生异心。
第三种怀柔政策,安置黄河以南。国力强盛,君主通过怀柔彰显仁义,国力衰弱时,他们便是祸端。
圣上采取羁縻府制,让归降首领治理,以他的政治手腕和军事能力,没谁敢叛乱。
后面东征高句丽,陆续又收服一些,也是羁縻府制。
为一百二十年后让大唐走向衰落的安史之乱埋下伏笔。
“哦,苏樱,为何?黄河以南不是更能彰显我大唐胸襟?”圣上想要说服苏樱。
“陛下,我朝初创不过十几载,战后人口尚未恢复,尚有大量土地。
若将一百二十万突厥安置黄河以南,两三代以后,人口激增,农人上哪里种地?
难不成把汉人赶到黄河以北垦荒?既如此,何不现在便安置那里,垦荒、放牧随意。”
苏樱偏向魏征的建议,见圣上不为所动,又道:
“再者,如陛下这般神武英明的帝王,往前数有几位?我想,往后估计再也出不了一位!陛下在,他们自然乖顺听话…”

苏樱微微躬身,神情坦然。
朝堂上被温彦博说动,忽略了一个问题,帝王不是真的万岁,帝王也是人,也会驾崩。
自己死后,子孙不可能一代更比一代强。
远的不说,就说前朝二世而亡。
自己的大唐又能延续多少代?
一百二十万人口,两三代以后,至少得有二百万人口。
人口增长,土地却是有定数的,必定会出现土地不够分的局面。
加之世家大族的土地兼并,农人迟早面临无地可种。
几方夹击下,最终倒霉的是大唐农人。
到时无地可种的农人与成片牧场放牧的突厥人不起冲突才怪!
为了优待突厥人,挤压大唐子民的生存空间,怎么看怎么不对味儿。
“如何安抚归降的突厥人?安置不好,不让他们感到寒心么?”圣上开始动摇。
“陛下!当初突厥侵扰我大唐,为的啥?不就是为了劫掠生存资源和女人?
我大唐牺牲多少将士才护住百姓、护住大唐疆土!
怎么他们国亡,不得不投奔、依附,我们反倒主动送地?让他们在水草肥美的黄河以南安居?
将来是不是吐谷浑、吐蕃也如此,打着归降的旗号,从苦寒高原上搬迁至中原?
地肥水美的好地方都让给别人,我大唐疆土岂不是越来越小?大唐百姓立足何处?”苏樱道。
“呃…”这话把圣上给问住。
对哦,明明是对方归降,怎么我们反倒又是送地,又是笼络的?生怕亏待对方!
“可是,黄河以北寒冷,耕地少,真要安置那里,他们一旦有不满,随时可以外逃!”圣上纠结。
要突厥人搬迁是大唐接受归降的条件之一。
真让这帮人在大漠蛰伏,游踪不定,不好监控、管理,妥妥的让他们休养生息。
要不了十年就能卷土重来,大唐北边就永远处于不安定中。
在黄河以南,唐军只需在黄河以北驻守,就能阻挡他们逃回大漠。
“陛下,黄河以北虽然耕地少,我大唐子民不也一样有人在那里垦荒,繁衍生息?
凭啥突厥人就不能垦荒?再说那里总好过寒冷、干燥的大漠!他们有啥可挑剔的?”
苏樱想不明白,捡来的儿子还比亲儿子待遇好!
“陛下,小苏大人的话不无道理!”房相开口。
“黄河以北不算太好,但也不差,阴山脚下,有大片草原,可牧可耕,只要努力垦荒,还是不错的!
我们援助一些农具和会种地的农人,指导他们垦荒、种地,从游牧慢慢转变成半耕半牧。
让那边人有事儿做,不然一闲着就整事儿!”
圣上捋了捋虬髯,“嗯,有理!只是那里开春冰凌阻塞河床,河水泛滥,时常淹没农田。
一百二十万人迟迟种不上地,朝廷也养不起呀!”
“陛下!臣有一计可解决此问题!”苏樱躬身道。
“哦,苏卿快说说!”圣上面露惊喜。
“咱们引黄治沙!”苏樱淡淡道。
“引黄治沙?”圣上与房相齐齐道,脸上皆惊疑不定,“何意?”
“黄河不是冰凌期堵塞河床,汛期暴涨淹没农田么?黄河以南的土地不是在沙漠化么?
咱们在黄河上选一个合适位置,从沙漠化严重的草原挖渠道,连接到黄河。
冰凌期的冰水流进渠道,顺便灌溉、滋润沙漠土地。
在沙漠草原上,整个渠道挖成大小小、纵横相通的网络,可大量蓄水。
黄河汛期时,将水引入这些网络中,枯竭时再将水放出,灌溉两岸和下游农田。
同时,因为有这些网络蓄水,沙漠化的草原保持水土湿润,草原慢慢恢复,沙漠慢慢后退。”
苏樱沾着茶水在案几上边画边描述。
贞观年间,黄河以北的草原在阴山脚下,还是大片绿茵,但以南的鄂尔多斯高原,已有不少地方因过度放牧而沙漠化,但不算太严重。
之后几百上千年,沙漠不断推进,才演变成大量沙漠化。
现代社会采用黄河治沙工程,治理了十几年,相当有成效,沙漠化的草原逐渐恢复成水草肥美的绿洲。
苏樱想着,不能让归降的突厥人坐享其成,也得让他们自力更生。
一百多万人,多好的劳动力!建设自己的家园,总没错吧?
突厥人骨子里的游牧民族,天生热爱草原。
教会他们这种水利工程,收获大量肥美草原,他们自然会利用这技术,引水再往北推进,大唐又能多一大片有用的疆土。
苏樱絮絮叨叨说着心中的构想,圣上和房相两人呆呆听听。
“苏卿,此计可行?”良久,圣上嗓音干涩道。
“当然!冰凌期冰凌倒灌,正好引入渠道内蓄水!”苏樱肯定道。
“你确定水不会渗入地下?”圣上问。
“量少、地下干涸,自然会渗漏光,要使渠道能蓄水,这网络必须足够大。
前期的水渗入地下,地下水蓄足,再进来的水就不再渗漏,这样就能形成良性循环。
渠道有水,那一片草原就能长出大量水草,有水草就能阻止水分被蒸发。
一个循环生态系统就形成,草原修复。”苏樱说的有些绕。
但聪明如斯的圣上、房相听懂了,这工程太逆天,两人好半天缓不过气来。
这不相当于弄了个大蓄水池?可调节黄河水的涨落,确保黄河南岸和下游的风调雨顺?
“那苏卿觉得,该在何处开口?”圣上又问。
“有舆图吗?”
“这里!”圣上拉开书桌背后墙面上的帷幕,露出一幅军事地图。
苏樱走过来,看着舆图,在河套平原找到黄河‘几’字弯处,“这里!”
圣上、房相愣住,这里是胜州,北临阴山,南侧是鄂尔多斯高原。
胜州都督府的军民在这里种植,春种秋收,引渠灌溉,产量颇丰。
还特地开凿一条人工运河,导黄河水入运河,转运粮食。
这一带位置很重要,之前在突厥的控制之下。
在河套东北角设置榆林关,就是据守黄河天险,阻止突厥南渡黄河。
看着这里,圣上猛地理解苏樱的话,为阻止突厥,朝廷派重兵把守此地。
怎么打赢了,反倒在黄河以南安置他们?这不是拱手让出战略位置么?

“陛下,小苏大人说的有道理。
其实黄河以北,到阴山一带,大片水草丰美草地,本就突厥一直占据着。
突厥是游牧民族,一下改成农耕不现实。
不若在黄河以北沿阴山由西向东安置一部分,保持游牧。
另外安置一部分在兖州、豫空旷处,改成耕农。”房相建议道。
“?”圣上不解,“不是说引黄治沙么?为何还要把突厥人分散?”
“陛下,全安置黄河以北,繁衍生息十几年,突厥便会强大,不定哪日反叛,岂不是侧塌酣卧?”房相是不相信突厥的。
事实上几十年后,这帮突厥人确实返回黄河以北复国,即后突厥。
“那引黄治沙呢?谁来做?”圣上被绕晕。
“陛下,臣以为两岸都搞引黄治沙。”房相指着舆图道。
“黄河以南,河套内不少草原亦沙漠化,引黄除了治沙,亦防止突厥作怪,截断水流或突然放水。
南北两岸都建治沙网络,南岸引水口在‘几’字弯前后两头各一,北岸在中间处引水。”房相想的更长远。
苏樱看看房相,厉害啊!这都能想到。
“陛下,臣还有一建议!”打铁趁热,苏樱赶紧添把火。
“要想突厥人真正归顺我大唐也不难!效仿岭南支教令,组织学子在突厥人聚居地办学授课。
规定七岁至十五岁以内孩子,必须接受汉化教育。
授课内容除了识字,主要讲授礼义仁智信等,两三代以后,便能融入我大唐。”
“嘶!”捋着虬髯的圣上手一顿,揪下一根龙须。
苏卿这主意甚妙,归降归降,不能人在曹营心在汉,孩子小,可塑性强。
从娃娃抓起,从思想改造开始,打造新意识的突厥人,几十年后,成为真正的大唐子民。
房相赞赏地看向苏樱,越看越顺眼。
“苏卿,你觉得引黄治沙,何人去合适?”圣上问。
“?”苏樱面露难色。
“陛下,臣刚回京,并不清楚工部何人擅治水,此举为创举,兼具治理河道、改善沙漠,需要多方面人才,臣不敢贸然举荐!”
“哈哈哈!玄龄,你看,刚才还侃侃而谈、口若悬河,这会儿竟笨拙如斯!”圣上大笑。
“小苏大人,苏员外郎如何?”房相慢悠悠道。
“我二叔?”苏樱这才反应过来,忙反对。
“他不行,他只会开山筑路,从未搞过河道、水利,这工程涉及诸多水利技术,要选也该从都水监挑选!”
“自然要从都水监挑人,大庾岭官道不也前无古人么?苏员外郎不也弄出来了?”
圣上心中认定此事非苏老二莫属。
前几日召见苏老二、苏老三,两兄弟皆风尘仆仆、满面尘霜。
一看便是实干官员,再一问,一年四季在岭南各地不停地来回奔波。
让圣上大为感动,这样的官员太少。
多少官员升官后,窝在衙门,整日想着怎么捞钱,怎么内耗争斗。
苏樱提议引黄治沙,他的脑海里立马跳出苏老二,觉得如此重大工程,只有交给这样的人才放心。
2023最新网址 www.fushuwang.top 请重新收藏书签

推荐福书 娇妻随军海岛  罪犯档案管理  打排球有一车  将门千金通古  大唐诡案录b  嫡媳by李尔尔  假千金归家, 

网站首页最新推荐浏览记录回顶部↑

福书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