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书网.Top

穿越大唐,开局流放岭南by五谷丰登庆丰年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9-08

“唉…”牛二媳妇觉得少了,想叫住。
被苏樱拉住,“算了!”
那把钱少也少不了几个,闹腾了,打断这边的生意,没必要。
巳时六刻,豆浆、油条卖光光。
“真想不到,这么好卖!”牛二媳妇看着半篮子的钱,整个人晕晕乎乎的。
这钱太好挣了,除去豆子成本,一个半时辰净挣一百多文。
“过年的钱自然好挣,过完年不会有这么多。”苏樱泼冷水。
“啊!”牛二媳妇一脸肉疼,少赚仿佛亏了似的。
“不过加上油条的利润,应该不少!”苏樱被牛二媳妇给逗笑。
“那就好、那就好!”牛二媳妇又欢喜起来。
东西收拾好,给胡县令送油条的苏步成迟迟不见回来。

“老伯!多谢啊!”苏樱冲胡饼摊老汉道谢。
“客气、客气!小本买卖,都不容易!”老汉苦笑。
看看人家,生意好到爆,自己冷冷清清的,还不如往日的生意。
唉,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老伯,你这胡饼生意做了多少年?”苏樱这会儿有空闲聊。
“五六年了,唉!”老汉蔫嗒嗒不想说话。
“老伯,我这里有个新吃食,你可有兴趣试试?”苏樱看得出老汉不高兴自己顶了他的生意。
“新吃食?”老汉惊讶的看着苏樱。
“是啊,胡饼吃了这么多年,又是过年,不如做些新吃食换个口味。”苏樱分享生意经。
“阿樱!”牛二媳妇轻轻扯了扯苏樱。
哪有随便把挣钱法子到处送人的?那都是钱!
“无妨!”苏樱冲牛二媳妇笑笑,人家帮了忙,这份情不能不感念。
“什么新吃食?”老汉问。
“米糕!”苏樱笑吟吟道,“暄软蓬松、酸甜香软、老少咸宜的糕点。”
“真的?”老汉心动,“女娘可方便说说?老儿回去试一试。”
“米泡上两三个时辰,泡到用手一捏米粒软烂,磨成浆,适量水、糖或蜂蜜拌匀发酵,上屉蒸两刻钟即熟。”
苏樱把大致做法告之,“你可少量试做,拿捏好份量、火候,若时间充裕,可用菜汁将中间染一层红色,色泽美观。”
米糕算不得多难,是来自现代的苏樱童年吃过的美食。
平时不常见,逢年过节才吃得到。
“唉、唉!我这就回去试制。”胡饼老汉说着便开始收摊,“来,女娘,这几个胡饼拿去吃!”
“哎呀,老伯,你自己留着!我们不饿!”苏樱婉拒,“下午人多,胡饼一会儿就能卖掉。”
“拿着吧,礼尚往来,我这会儿没啥可谢的,几个胡饼当不得什么。”胡饼摊老汉热情道。
两个摊位都收了,空出一大块位置,立马有人挑着箩筐摆上。
临别时与胡饼老汉约好明日还在一起摆摊。
“二叔、三叔,我去县衙看一下。”苏樱没有回家。
“去吧!”苏老儿、苏老三将一应用具装上牛车,与牛二媳妇钻小巷回去。
苏樱来到福禄巷,敲了敲角门。
门很快打开,门房赖阿大一看苏樱,笑脸僵住。
过年来拜年的客人多,主子都在家,赖阿大打起精神,不敢懈怠。
“女娘何事?”赖阿大觉得这女娘眼熟,看穿着却贫寒,猜着是那个衙役或仆从的远亲。
“我找胡大人!烦请大叔通传一声。”苏樱不意外门房的忘性大。
进出胡家的人多了去,门房向来势利眼,狗眼看人,哪会记住一个不起眼的小丫头?
赖阿大不动声色打量着苏樱,不说话。
苏樱恍然,抓一把钱递上。
赖阿大接过,“找大人何事?”
“我找阿耶。”苏樱有些无力。
阎王好送,小鬼难缠,这种门房最难缠,还不能得罪,不然根本进不去。
跟主人告状,主人面子下不去,而且主人有时需要这种门房挡掉不想见的人。
“你阿耶是谁?”赖阿大更加迷惑。
这女娘越瞅越眼熟,到底是谁?找爹找到大人这里?
“之前可有人送吃食给胡大人?”苏樱换个问法。
“送吃食?”赖阿大猛地顿住,“你是、你跟着祝掌柜来过!”
赖阿大总算想起来,忙躬身道,“快请进、快请进!”
早上苏步成送吃食,他也拿捏过,东西收了人不让进,
待送进内宅,没一会儿胡大人亲自跑来,问送吃食的人呢。
追出去好远才把苏步成追到,恭恭敬敬请回府上。
胡县令忙着和苏步成谈事,顾不上修理赖阿大。
看着胡县令对送吃食的人如此尊敬,赖阿大爷只觉得苏步成眼熟。
上次在送出府时有苏步成,门房真没记住。
苏樱这一提示,所有的记忆串联,赖阿大知道眼前人至少是胡二郎君的贵客。
不敢再怠慢,请进门亲自带路到前院会客厅。
“大人,有位女娘求见。”赖阿大听到会客厅里胡县令的说话声。
“哎哟,阿樱来了,快快请进!呵呵!”胡县令抬起头,“一高兴忘了时辰!”
苏樱进来,父亲和胡县令主次座挨着,中间案几上摆了不少公文。
“卖完了?”苏步成起身活动发麻的腰身、腿脚。
“是,见你迟迟不归,过来看看。”苏樱冲胡县令行礼,“大人新年好!”
“新年好、新年好!快坐!拉着你阿耶聊公事,竟忘了时辰,不好意思!”胡县令满面笑容。
别看过年,治下发生了事一样该上报上报,不急的正月十五后开印处理,紧急的该处理还得处理。
胡县令雄心勃勃,想再接再厉出政绩,师爷走了,这会儿苏步成在,拉着一起商议商议。
苏步成提了一个最紧迫的,县城的人太多,衙役不能只巡街,最好把人群分流。
只有一条主街道,两头的人乱糟糟往里挤,都堵上了,容易发生踩踏事件。
建议行人靠右行走,这样街上自然分成左右两个单向直行,不容易堵住。
衙役在路中间划一道白线,来回巡逻维持秩序。
这些都是长安每年过年时的基本操作。
胡县令立刻让人安排下去,谁也不想大过年的发生意外。
往年的梧县穷,过年也没多少人,无需操心这些。
今非昔比,兴盛了,责任也大了。
随后俩人又对年后召集各村各寨学习开山筑路做了具体部署,主要是烧山石涉及安全,地点得是人少的偏僻处演练。
再就是春耕开播、桑蚕养殖等,两季稻、甘蔗,是梧县今年的重头戏。
一年之计在于春,年后的事情一大堆。
苏步成计划着提前结束卖油条,赶回去把剩余的路修了,不然春耕时路还剩一截,不知要何时才有空续上,不如一鼓作气修完。
与胡县令越聊越畅快,忘了知会摆摊的几人。
“大人心系百姓,是百姓之福!”苏樱赞道。
“阿樱,明日咱们便回去,可好?”苏步成问。
“好!”苏樱没问原因,猜着父亲是为了抢修村路。
“咦,阿樱,你为何不问原由?”胡县令笑,这父女俩很神奇,做事很默契。
“年后事儿多,村里那条路得赶紧修通!”苏樱笑笑,这个不难猜啊。

第199章 背锅的份儿
“是啊,各村各寨的水田都养好,就等着播种,指着两季稻实现粮食翻番!”胡县令踌躇满志。
想到全县粮食翻番,胡县令热血沸腾,将来县志上他胡三思会是浓墨重彩一笔,不说名垂青史,至少也留了个影。
这可比再生稻的产量高多了,粮食翻番,他胡三思是梧县、梧州、岭南道、乃至大唐第一人!想想就牛逼!
“等等!我想起来了!”苏樱突然道。
早上那几人奇怪的话与胡县令的话串到一起,苏樱顿时明白那些人为何怪异。
“胡大人,最近是不是有不少田地交易?”苏樱问。
“阿樱如何得知?”胡县令惊讶。
年前最后一日,突然冒出几宗田地交易,都是赶在衙门封印前交割。
那会儿杂事儿多,下面人审核手续无误,到他这里盖印。
他当时还觉得奇怪,怎么一下几宗田地交易?
岭南地广人稀,荒地多的是,垦荒后到官府备案,办理地契即可。
但同时几宗田地交易破天荒了,谁那么想不开到这里买地?
“大人!能不能想办法阻止交易?”苏樱一拍案几,急切道。
苏步成也起身,面色凝重。
“怎么啦?这里面有何问题?”胡县令心中不安。
“问题大了!”苏樱深吸一口气,“有人来摘桃了!”
“什么?”胡县令惊愕,“无人问津的穷县,还没出成果就被人惦记上了?”
苏樱把上午的事儿讲述,胡县令简直不敢置信,实在没想到有人动作这么迅捷。
“胡大人说保守了,这些人嗅觉灵敏,未雨绸缪!”苏樱自嘲道。
这些世家大族,消息可真灵通,两季稻还没播种,就来抢地,坐等几个月后的粮食收成,真是好算盘!
也不惧怕岭南偏远、瘴气漫布,千里迢迢来抢地。
苏樱心中气闷,本意是让百姓吃饱饭,可不是为世家大族建粮仓,让硕鼠窃取果实。
世家大族一旦收拢土地,或高价收买,或强权占有,大量良田收归后,地方税粮骤减。
即使让世家大族按人头收取租米,又能收多少?那可是千万顷良田!
有的甚至再运作运作,变成封地,连租米都没得收!
待两季稻产量真的出来,只怕更多的门阀世家、权贵涌来,疯抢土地。
朝廷什么都捞不着,农人土地流失,沦为雇农,给他们种地。
“哎呀!大意了!”胡县令懊恼的拍着大腿,心疼坏了。
对于土地,寒门和豪门是对立的。
胡县令与苏家都是寒门,底层官吏,税粮是他们的政绩考评之一,自然和百姓、朝廷站一边。
而豪门、权贵多出自大族,巴心不得大量兼并土地,把所有良田握在手中。
这也是为何世家大族屹立千百年不倒,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任你东风压倒西风,还是西风压倒东风,我自巍然不动。
为了家族利益,出资扶持一个新政权,以获取更大利益。
“这可咋办?”胡县令着急。
土地买卖只要合乎流程,官府也不能阻止交易。
梧县土地不值钱,有心之人稍微利诱,再有人帮着吆喝,就可用不高的价钱买下大量准良田。
没见识的农人以为拿着一大笔钱,再去垦荒便是。
殊不知人人都这么想,剩余荒地零散不说,人人哄抢,到时为垦荒大打出手,甚至闹出人命。
刚和谐稳定的各村各寨又陷入仇视、纷争中。
“大人,停止交易!”苏步成果断道。
“如何停止?县衙以何理由?”胡县令问。
“就说官印被盗,压着不盖印,顺便做个样子,让衙役大张旗鼓捉拿盗匪,拖着田地交易。”苏步成思索片刻道。
“拖?一直拖下去?衙门大小事那么多,不能都不盖官印啊!”胡县令觉得这个主意不太可行。
“这只是暂时的,想来不是梧县个别情况,应该是梧州乃至岭南道都有。
赶紧给刺史大人去信,做好防范,不然待粮食收成,欢喜的是别人!”苏步成提议。
当县令多年,辗转几个县,见过不少,那些大门阀犹如蝗虫,哪里有肥田,都会被他们想方设法收拢。
“对对、赶紧给刺史大人去信!幸好阿樱来了,不然别人把地都买完了,我们还啥都不知晓!”胡县令庆幸。
“大人,这事儿十万火急,得找个可靠之人亲自面见刺史大人,说服他!”苏樱想到什么。
“说服?”胡县令不解,难不成刺史大人无所谓?
“是!只有咱们梧州今年搞两季稻,刺史大人出自范阳卢家,消息传这么快,问题一定出在他那里。
若卢大人不站在我们这边,咱们是挡不住这股力量的。
最好赶紧再往上报,通过岭南道上报朝廷,请求朝廷下令禁止岭南道良田私转,所有私人田地交易只能售卖与官府。”苏樱越说越严重。
不管是卢刺史上报朝廷泄露的消息,还是私下里告知家族,这消息只能从他这里流出。
上报朝廷也罢、告知家族也罢,只能说这些世家实在厉害,反应迅速,来势汹汹。
梧县、梧州将面临一场硬战。
“这、这是不是搞大了?”胡县令没想到这水这么深,
“不闹大不行,即便有朝廷的明令禁止,地方官吏都不一定扛得住世家的威逼利诱。”苏樱直白道。
不止天可汗,历朝历代的帝王对世家都又爱又恨。
爱他们的金山银山,恨他们是无冕之王,能轻易左右朝堂,令帝王掣肘。
这事儿闹到朝廷,天可汗绝不会允许自己的粮仓被人端了,绝对会下令禁止。
前提是这事儿能送达天庭。
上报只能逐级,不能越级,不然得罪上司不说,还会令更上一级的上级忌惮。
官场没人喜欢不遵守官场游戏规则、爱搞事情的下属。
“这…”胡县令纠结。
他只想出点儿政绩,再升迁一下下,做到刺史致仕,此生完美。
这是他这些天生出的一点点野心、雄心,没想过搅进官场争斗、利益纠纷中。
“大人,后面还有甘蔗地、红糖!现在不遏制住,以后就是血祭也未必能挡住!兴许是血流成河。
无权无势无背景的你,最后只有背锅的份儿”苏樱冷冷道出残酷现实。
“我写!”胡县令一咬牙、一跺脚道。
提笔的手在颤抖,有对即将面临的狂风暴雨的恐惧,更有不甘。
不甘自己的付出被旁人摘果,不甘成为别人争夺利益的牺牲品。

林师爷走了,胡县令还没有找到合适的人分担他的工作。
还要马上召集各村各寨村长开会,学习开山筑路法,同时也给各村各寨敲警钟,禁止私自田地交易。
还有开春播种等一系列的事儿,分身乏术,而且胡县令的胆识、谋略,未必能打动卢刺史。
“要不,麻烦苏先生跑一趟?”胡县令盯着苏步成,这是最理想的说客。
见识不凡,很有谋略,也曾是官场中人,深得刺史大人赏识,再理想不过。
“我?大人,我乃流犯之身,走不出梧县!”苏步成笑着摇头。
要是被人知晓流犯到处蹦跶,自己被抓不说,县令大人也得吃瓜落。
“这个、这个!”胡县令急得直搓手,这可咋整?
“这样,苏先生,我出个手令,刺史大人不是令你辅佐梧县么,你持手令去州府总说得通吧?”
胡县令终于想到这么个理由,又不放心道,“我让大郎陪同,反正他也要返回州府。”
梧县到州府,要过几道关卡,要查验过所。
出了梧县管辖范围,若人家对苏步成的身份、手令质疑,抓进大牢不是不可能。
有胡大郎在,能通融就通融,不能通融,也有人及时报信。
“好!”苏步成没有过多纠结。
“阿耶!”苏樱面露忧色。
这是拿命去赌,要是被人拿去做文章,就得丢命,值得吗?
田地保住,自家又不会多一分,不管谁来,反正自家是不会卖田地的。
“无妨,流犯之身,再差还能差到哪里去?大不了一条命!”苏步成故作轻松笑道。
“谢谢!苏先生保重!”胡县令送到门口,深深一躬身。
“定不辱使命!”苏步成抬手一揖,转身上马车。
“大郎,一定保护好苏先生,有事赶紧回来报信!”胡县令叮嘱大儿。
“省的,阿耶!”胡大郎应道。
与母亲一起等父亲用膳,迟迟不见人,说是与苏家父女议事。
以为苏家父女会一同来用膳,却不想突然让他收拾行囊回州府。
一阵人仰马翻,匆匆用过膳,就被撵出来,父亲与苏家父女面色都不大好。
胡大郎没有多问,端看父亲给苏先生手令,又令自己陪同,就知事情紧急,兹事体大。
让自己护送流犯去州府见刺史大人,这事儿实在诡异,太冒险。
路上被人拦截,下了大狱,连带父亲都得被撸。
不断有人涌入城里时,一辆马车逆流而行出城,直奔州府。
“阿樱,你阿耶呢?”未时末,杜氏见女儿回来,却不见丈夫。
“阿耶有事,出去几日!”苏樱回道。
兆彦、柄彦缠着各自父亲玩闹,牛小宝也跟着疯跑傻乐。
小桃、阿棠、苏绿坐屋檐下玩风车,杜氏、韦氏、牛二媳妇弄晚饭。
“出去几日?”苏老二等俱是一愣,流犯能跑哪里去,还几日不回。
“阿樱,发生何事?”杜氏忧心忡忡,女儿去了这大半日,脸色难看。
“阿娘别问,阿耶回来自然知晓。”苏樱扯个笑脸,“二叔、三叔,知会其他几家,明日回村。”
“回村?不是说到正月十五吗?”众人异口同声,房钱都付了。
“嗯,已休息好几日,够了。
回去把路修完,粉条厂也该开业了,后面春耕播种、还要种甘蔗、豆子,养蚕,再下来该收冬小麦。
事情一大堆,还没算帮金风寨修路的事儿!”苏樱掰着手指一五一十算道。
“别说了,我这就回村!”苏老三性子急些,听完坐不住了。
“二叔、三叔,明早收摊后直接回村,你们一会儿记得到城南门口找张大叔雇好牛车。”苏樱安排道。
“好!”苏老二、苏老三出门去。
“你们真要走?”牛二媳妇不舍,“不多玩几天?”
“不了,阿姐,村里事儿多,得空再来!”苏樱笑笑。
“那、那我把房钱退你们。”牛二媳妇很舍不得,可是不退又不好意思。
“不用,阿姐,是我们临时毁约,不用退。”
卖油条挣了不少,苏樱没把五十文放眼里,他们一大家子,住客栈的话这点钱只够一晚。
“这、哪好意思!”牛二媳妇坚持去拿钱。
“阿姐,听我的,真不用!”苏樱拉住牛二媳妇。
“阿姐,来,我教你做几样油炸吃食,以后你自己支摊。”
“这、这…”牛二媳妇面色绯红,感激道:“谢谢阿樱!你可真是我家财神!”
这女娘手指缝宽,到处送人生财之道,换作自己才不会这么傻。
可她送的是自己,牛二媳妇不会拒绝。
谁不想发财?谁不想过好日子?
“好啦,阿姐,不用谢来谢去,咱们现在就做,正好当晚饭吃。”
买来三斤羊肉,切了剁碎,加入大葱,拌上盐、花椒粉,和成馅儿。
面粉揉成半干半稀的软面,包上馅儿,摁扁。
铁锅烧热倒入少量油,将馅儿饼烙上。
灶前围了一圈小馋猫,“阿姐,要等多久?”
阿棠、小桃最矮,看不到,趴着灶台,踮着脚尖看。
“再等会儿!”苏樱耐心道。
韦氏添柴,苏樱示范完一个,就交给牛二媳妇上手。
“阿姐,别舍不得肉!”苏樱见牛二媳妇只舀了一点肉馅儿,不禁扶额。
“买得起馅儿饼的都是有钱的主儿,你卖五文一个就要给足料,不然人家下次不来,生意做不长久。”
“我、我这不是心疼吗!”牛二媳妇讪讪,又添一点馅儿。
大葱羊肉的香味儿弥漫整个厨房,小馋猫们咕咚咕咚咽口水。
“阿娘,真香!”牛小宝话没说完,哈喇子流出来,忙用手背擦擦。
铲了两个金黄的馅儿饼出锅,孩子们的眼睛跟着馅儿饼转。
苏樱用刀切成几块,装碗里,“吃吧!慢点儿,小心烫!”
“哦!”小馋猫们欢喜的接过碗,伸手去抓,“嘶!烫!”
苏樱将另一个也切了,分给几个大人尝。
“这个好吃!我一口气儿能吃三个!”牛二媳妇小口吃着。
一年难得吃回肉,这馅料十足的馅儿饼酥酥脆脆,又有肉,这日子要是天天过,该有多美!
“嗯,这个比油条还好吃!”韦氏也不住点头。
“阿姐,以后你手艺熟练了,还可以做些素菜馅儿、韭菜鸡蛋粉条馅儿、酸菜馅儿,价钱比肉的便宜点,生意绝对火爆。”苏樱给牛二媳妇提议。
“我一个人哪做得了那么多?又要炸油条、烙馅饼、招呼客人、还要收钱。”
牛二媳妇又是欢喜又是愁的,看着一堆堆的钱在眼前晃啊晃,却抓不住几个。
“牛捕头不是有好几个兄弟,你找人跟你做啊,人多力量大!”苏樱笑。
想要轻松就找人搭伙,想要多赚,就只能辛苦自己,端看自己怎么选。

“女娘来啦!”胡饼摊老汉见到苏樱,热情招呼。
“老伯,咋样,米糕做出来了?”苏樱闻到一股酸酸甜甜的米糕香味儿。
“做出来了,你尝尝味道可还好?”
胡饼老汉揭开蒸笼上的纱布,白白胖胖、中间一条红腰线的米糕映入眼帘。
“哇,这是啥?”睡眼迷瞪的几个小豆丁一下子精神百倍,眼巴巴盯着米糕。
今日全部早早起床,卖完就回村,孩子们跟着出摊。
“呃…”胡饼老汉转了一圈愣住,“我的刀呢?”
“无妨!”苏樱扯了一截细麻线,绷紧向下一拉,切下一小块米糕,“这个比刀好用,一文钱你也能卖。”
小时候买米糕,卖米糕的老人只用棉线一拉,就分出一块。
五毛钱、一块钱、两块钱都卖,可多可少。
“嘿,女娘这法子倒是巧妙。”胡饼老汉笑道,学着苏樱用麻线将米糕切成几小块,分给在场众人,“来尝尝!”
苏樱接过一块,白胖的米糕,中间一层胭脂红,蓬松暄软,有不少蜂窝眼,看来发酵发的很好。
轻轻咬一口,酸甜度正合适,米糕松软有嚼劲,是记忆中那个味道。
“嗯。不错,老伯挺有悟性,这么快就琢磨出来。”苏樱点头,“今儿你有得忙了!”
“哟,这个真不错!”韦氏细细品尝,遗憾道,“阿娘肯定喜欢,就是得趁热吃。”
小豆丁们三两口吃完,舔着手指上的米糕屑。
“阿姐,回去你也做给我们吃吗?”小桃好喜欢,比油条好吃。
油条吃多了,舌头打泡,腮帮子疼,还有些上火。
米糕不一样,酸酸甜甜,还松软。
“好呀,回去了阿姐做给你吃。”苏樱宠溺的刮了刮妹妹小鼻子。
“我也吃!”、“还有我!”其他几个跟着嚷嚷。
“好好!都有份儿!都有份儿!”苏樱笑道,一帮小馋猫。
现在日子慢慢好了,苏樱不介意给家人多做些吃好的。
“阿娘,我还要!”牛小宝没吃够,冲母亲撒娇。
“喏,吃吧!”牛二媳妇把自己的递给儿子。
“来,还有还有!”胡饼老汉又分一块。
小宝巴巴望着,看向母亲,想吃但没伸手。
“老伯,够了,哪能白吃没个够?你这米糕好吃,一会儿人还不够卖呢!”牛二媳妇婉拒。
油锅烧热开始炸油条,礼尚往来,苏樱请胡饼老汉尝豆浆油条。
“哎呀,闻着香,吃着更香,难怪生意好!”胡饼老汉一口豆浆一口油条,吃的那叫一个美。
“来八根油条,两碗豆浆!”还是那客商,“什么味儿,今儿又出新吃食啦?”
客商翕动鼻子,闻到米糕香。
“是啊,郎君可要尝尝?米糕!”苏樱指了指隔壁摊位。
“来一份尝尝!”客商坐下。
胡饼老汉忙切下一块,送来。
“想不到小小梧县,藏着这么多美食!这米糕不错,好吃!”
客商胃口极好,豆浆、油条、米糕都吃完,又同样分量打包,满意离去。
两家摊位的小桌子很快坐满赶早的食客。
早晨起来,一顿美味的早餐能让人一天的心情愉快。
热气腾腾中,人人脸上透着欢喜。
胡饼老汉的米糕好多人吃完又打包,蒸了一笼又一笼。
有的是路上看到,一路打听过来的,孩子们最喜欢。
今日炸油条苏樱让牛二媳妇接手,苏樱招呼客人、收拾碗筷、收钱。
牛小宝也懂事的大声吆喝,招揽客人,有模有样。
比前一日多准备了食材,还是供不应求,不过辰时末,两家的摊位就卖光光。
胡饼老汉的笑一直没停过,脸上褶子都多了些。
收摊时还时不时有大人带着孩子寻来,孩子哭哭啼啼、吵闹着要吃米糕,看着空空如也的蒸笼,委屈坏了。
“明早、明早,给你留一份儿!”胡饼老汉一个个哄走。
自己可是备了足足两大桶米浆,还是不够,明日得多备一桶。
“头次这么早收摊!”胡饼老汉欢欢喜喜收摊回家。
牛二媳妇擦着汗水,钱都顾不得数,坐那儿歇气,看来还是得找人搭伙,不然自己一个人根本忙不过来。
苏樱把账算出来,与牛二媳妇分完账,一家人赶着牛车到城南门口汇合。
路上碰到一队队的衙役,大街小巷的搜索、盘查,像是在捉拿什么。
“发生何事?”有人悄声询问。
“不知道,说是捉拿盗匪,县衙丢了什么东西!”有人低声回道。
走到城门口时,传言已是满大街。
“阿樱!你阿耶…”杜氏紧紧抓着女儿的手,莫名联想到丈夫。
“没事儿,阿娘,这是阿耶的计谋!”阿樱凑近母亲耳旁道。
“你这孩子!”杜氏气恼的瞪女儿一眼,“你们胆子也太大了!”
“阿娘莫要担心,阿耶好好的,很快就回来!”苏樱宽慰母亲。
杜氏无奈叹口气,没再多言,再有疑惑、不满也只能等丈夫回来再说。
2023最新网址 www.fushuwang.top 请重新收藏书签

推荐福书 娇妻随军海岛  罪犯档案管理  打排球有一车  将门千金通古  大唐诡案录b  嫡媳by李尔尔  假千金归家, 

网站首页最新推荐浏览记录回顶部↑

福书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