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书网.Top

穿越大唐,开局流放岭南by五谷丰登庆丰年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9-08

“二季稻收了,甘蔗上市,榨糖开始,又将有大批客商涌进梧县,你可做好准备?”苏樱问。
“唉!你看,哪有都需要人手!官道水泥路铺了些,日夜不休,两班倒。
就是要赶在甘蔗上市前铺好,可二季稻收割、甘蔗上市、冬小麦种植全挤到一块儿,中间要停歇一个月。”
说起这个,胡县令感觉真的分身乏术,严重缺人。
“我入城时,天尚未黑尽,但从未时二刻,就闭城,清空大街,冷清得没一丝人气。
不若开办夜市,闭城不闭户,街上允许摆摊,摊贩多挣些钱,百姓、外地客商也能丰富生活。”
苏樱提议,大下午的,县城街上空荡荡,犹如鬼城。
“阿樱啊,这个恐怕不行!”
胡县令已习惯苏樱的奇思妙想,闭城是大唐律令,自己一个七品县令,没那么大能耐随意更改。
“有啥不可以的?这里偏远,又不是军事要塞,稍微松动些,不是不可能!”
“如何松动?”胡县令挠头。
“甘蔗不是上市吗?向州府呈报,梧县治安好,路不拾遗,请求试点开放夜市,促进商贸交易、丰富百姓生活。”
“这也能行?”胡县令觉得太扯,卢刺史怎么可能准许。
“试试看呗,一份公文,浪费几滴墨汁!还能有啥损失?”苏樱怂恿道。
同样宵禁,长安城大街上无人,但坊内可随意走动,一个坊堪比现代的大型小区,里面客栈、店铺照常营业。
不像县城,一闭城,街道上干干净净,全都关闭。
“不是,这跟甘蔗上市有何关联?”胡县令觉得自己被绕晕。
难不成客商来了,就不用遵守大唐律法?
“我的意思是咱们争取开放夜市,吸引更多客商来。
夜市繁荣的不单是小摊小贩,还有客栈、食肆、茶肆、酒楼,以及衙役,县衙的利税也会大幅提升。”
“为何会县衙利税也能提升?”胡县令没理解,店铺交的定税。
“大人,夜市戌时末收市,营业时间翻了一倍,收的利税该不该涨?不说翻倍,涨个两三成总可以吧?
还有摊贩,可以一次性交一月的,也可按次数缴纳,收取一定摊费。
衙役就不说了,巡街,支付加班费,剩余的不就是县衙的财政收入?”苏樱一笔一笔算账。
对啊,开放夜市,未时二刻延长到戌时末,整整多了三个多时辰!不该加税么?
“那个,阿樱啊,咱加税,商户答应么?”胡县令底气不足,怕被州府功曹弹劾。
“大人,你且问问商会的商户们,开放夜市但要加税二到三成,问他们乐不乐意?
远道而来的客商不怕花钱,而是怕有钱没地方花!
夜市一开,客商们恨不能夜夜笙歌,哪家商户生意会不好?
大人若是觉得麻烦,也可不搞。”
“要搞,要搞!”胡县令虽然觉得可能性不大,但还是想试试。
今年的甘蔗产量大幅提升,榨糖至少能延续到开春,相应的外地客商来的最多,家家客栈爆满。
梧县的商户们就指着这狠狠赚一把,若是开放夜市,将最大利益化这场商业盛宴。
县衙仓廪实,丰厚的商税锦上添花,这七品县令当的牛逼!要钱有钱,要粮有粮!
这样的人不做自己的幕僚可惜了!做县令都足够!
可惜阿樱不答应!胡县令甚是惋惜。
打铁趁热,三人一起商议着开放夜市的相关事宜,从呈报到实施的各项安排等,包括收税,事无巨细都理的清清楚楚。
“哎呀,阿樱啊,你们这一梳理,我感觉条理清晰,好多没头绪的事儿明明白白的。”胡县令长舒一口气。
后面自己只需一一照做,按图索骥落实到各曹即可。
“咕咕…”突然,三人的肚子同时咕鸣,才惊觉夜已深,还未用晚膳。
“来人,快快摆膳!”胡县令赶紧招呼,“怎没人提醒?”
“大人,我们喊了几遍,你们谁都听不见!”皂吏好委屈,县令迟迟不用膳,自己迟迟不能下衙。

“延期?”卢照时拿着厚厚一叠过所,惊讶地看着胡县令和苏伯彦。
“回大人,孩子们去一趟长安不容易,蜻蜓点水什么都学不到,不若多待两年,静下心来求学!”胡县令道。
当初孩子们游学,州府出了官文背书,故而过所延期,胡县令特意知会一声。
卢照时一页一页翻看,除了苏家孩子,全都延期,看完没说话,手指轻击桌面,沉吟思考。
“大人!”胡县令心中一紧,刺史大人不同意?
“孩子们还在长安,来信请求的?”卢照时问。
“回大人,咱们梧州、梧县偏远,学子求学艰难,孩子们千辛万苦到达长安。
下官觉得机会难得,想给孩子们多些机会,将来梧州、梧县兴许能飞出一只金凤凰…”胡县令的话发自肺腑。
梧县在一点点改变,两季稻、茶油、蜂蜜、彩丝锦,越来越好。
仓廪实知礼节,读书不能落下,县里没条件办官学,但孩子们游学到长安,已是很了不起的举动。
他也希望梧县将来出个进士,那将是梧县、梧州、岭南史上第一位!
县志都得单开一页记载!想想就激动,自己是父母官,也曾出过力的!
卢照时看看苏伯彦,“你提议的?”
“回大人,并非晚辈!”苏伯彦脸一红。
“哦,那、是阿樱?”卢照时只能想到她。
“是!”
“嗯!”卢照时捋着美髯,“惭愧呀,我等为官多年,竟不如一个女娘看得长远!”
提到延期,滞留长安,卢照时就明白其深意。
身为地方官,跟胡县令一样,都希望自己治下人才辈出。
地方长官,不但督导农桑、征收课税、教化百姓,还有发掘、举荐人才的责任。
十年了,从最初的不甘到后面的躺平、划水,从未想过改变现状。
去年苏家的积极努力,不安于落后现状,不断改变现状触动了他。
激发了沉睡多年的雄心壮志,也积极行动起来。
孩子们游学,他只想到增长见识,真未想到到长安求学。
不止他们,岭南人都不会想到。
这里偏远落后,出去游学一趟都难得,没谁会奢望还能留在长安求学。
没有充足的资金,生存都艰难,更别提求学。
但是苏樱就这么想了,也这么行动了!
“孩子们的吃住、求学如何落实?”卢照时问。
十一二岁的孩子,要念书,不可能有多的时间干活挣钱,总不能乞讨吧?
“呃,阿樱的想法是在长安开一家商铺,专售岭南特产,粉丝、豆油、豆制品、蜂蜜、红糖。
这些物资紧俏,利润高,收益所得足够支撑孩子们的一应开销。”胡县令回道、
“谁打理?荒沟村派人去?”卢照时好奇。
“呃,大人,下官二郎亦在长安,带了几位掌柜,正好打理生意,二郎亦留在长安求学,顺便照管孩子们。”
胡县令原本是想让大郎照管,后来一想,二郎是读书人,又会做生意,这一路都是他在打理,更适合照管。
“你倒是会顺杆子爬,你家大郎、二郎都去长安求学!”卢照时虚点着胡县令笑。
“来人!”卢照时唤道。
有皂吏进来,“大人!”
“拿去盖印!”卢照时交给皂吏。
“呵呵!”胡县令笑得谄媚。
“还有事?”卢照时坐下,胡县令有事求人,总是这副笑脸。
“大人目光如炬,下官无所遁形!”胡县令搓搓手,拍着马屁。
“说罢,何事?”卢照时知道事情不小。
“大人,请看!”胡县令从怀中掏出一份公文。
卢照时接过,细细阅读。
胡县令没说话,端着茶盏小口咂,放下又端起,看得出很紧张。
“噌!”卢照时猛地站起来,一直没说话。
胡县令不安放下茶盏,局促地看着上司。
知道可能性不大,可还是想试试,此举不但首创,还会有大量利税,诱惑实在太大。
这会儿心中紧张、忐忑,开夜市属实异想天开。
大唐治下尚无哪座城市敢这么想,自己是不是太冲动了?胡县令胡思乱想着。
呈报上写了开夜市的理由和目的,附带利税的收取和预计,相应的各项治安措施等。
有理有据,深思熟虑下的倡议,绝非脑袋一热的冲动建议。
“善!”卢照时看完不免热血澎湃,恨不能撸起袖子自己下场。
目光在两人中热切逡巡。
“是阿樱!”苏伯彦躬身道。
“就猜着是她!此等打破常规思路的设想,只能是她!”卢照时道。
读书人、为官之人遵循的是律法、规矩,谨言慎行,很难有此等大胆举措。
“大人!”胡县令巴巴望着卢照时。
“嗯,此举涉及大唐律令,本官亦不敢轻举妄动,不若急奏长安。”卢照时略一沉吟道。
此举于国、于民皆有利,但与律令相悖,需慎重。
未经朝廷核准,擅自做主,会引来群臣弹劾,好事变坏事!
这会开一个坏头,下面州县可无视朝廷、无视律令,打着为国为民的幌子,祸乱地方,撼动朝廷、帝王权力。
“大人,离榨糖一月不到…”胡县令着急,等朝廷核准,水过三秋,黄花菜都凉了。
“慌啥?好饭不怕晚!心急吃不得热豆腐!”卢照时沉着道。
“即刻安排人三百里加急送长安,你等回去把该做的准备做好,若是核准,不会耽误时间。
若未核准,你们当治安、行业整治,给外地客商到来营造好的环境,也不算亏!”
“是,大人!”胡县令只能如此。
刺史大人都不敢轻举妄动,这事儿急是急不来的,必须走流程。
“正好把孩子们的延期过所一并送去!”卢照时卖一个人情。
“谢大人!”胡县令欢喜道,“大人,下官还有一封给二郎的家书。”
“呵呵!”卢照时被逗笑,这胡县令顺杆子爬的本事见长,“放下吧!”
“多谢大人!”告辞后,与苏伯彦出来。
府衙门口,一辆马车停住,下来一位年约四旬,清瘦疲惫的男子,身穿同样浅绿色的七品官袍。
双方默默打量,抬手一揖,算是打了个招呼。

“三百里加急,即刻送往长安!”卢照时对驿丞道。
“是!”驿丞接过邮件,一封密信、一封家书、一份公文厚厚的,地址皆长安。
“大人,新任榕县县令王端方求见!”皂吏在门外道。
“哦,请他进来!”卢照时挥手。
驿丞拿着邮件下去,与王端方擦肩而过。
“下官王端方拜见刺史大人!”王端方进来,冲主座上的卢照时恭恭敬敬行礼。
“王大人来啦?”卢照时抬手还礼,“快请坐,看茶!”
皂吏端着热茶进来。
王端方端起茶盏,轻轻咂一口,大家世族再口渴,都不会急不可待的牛饮。
“王大人一路辛苦,跋山涉水到这蛮荒之地!”卢照时客气道。
“下官不敢!”王端方亦客套。
“家眷可有随行,可安置妥当?”卢照时关心道。
“回大人,下官母亲不堪颠簸,半路病倒,家眷滞留,下官先行前来报到!”王端方说着眉头微蹙。
这一路走来,疲惫不堪,岭南果然山多、瘴气多,若非身体强健,早已倒下。
卢照时接过王端方的官牒看,巡察御史平级调任岭南道梧州榕县。
巡察御史品级不高,但相当有话语权,可风闻而奏,官吏都怕被巡察御史盯上。
平级调任五千里外的梧州,这贬谪,不比苏步成的流放好多少,想来是被圣上厌恶。
“交吏曹核准!”卢照时将官牒交给皂吏。
皂吏拿去吏曹盖印、留档。
两人默默喝茶,不太熟,又是巡察御史贬谪,卢照时没有交流的欲望。
巡察御史最擅长的就是捕风捉影,嘴皮子厉害得很,还是少说为妙。
榕县原县令颜正五十有三,升迁无望,多次上书请求致仕,想回乡养老。
奈何这破地方,京官不肯来,岭南道本身就官吏不足,一直无法卸任。
这次终于如愿,有人接任。
“大人,听闻您在梧州任职十年?”王端方无话找话。
“嗯!”卢照时不置可否,淡淡应道。
“大人可是出自范阳卢氏?”王端方目光殷切。
“正是!”
“下官乃太原王氏!”
“久仰、久仰!”卢照时拱手道,目光中隐隐有不耐。
太原王氏他这里有一位,又不是没见过。
“巧了,小女乃卢家妇!”王端方毫无察觉,继续套近乎。
“哦,令爱嫁与卢氏何家儿郎?”卢照时有些讶异,不曾在长安任职,跟长安卢氏没有往来。
“工部卢侍郎二公子卢承业!”王端方凑近,亲切道,“不想这里遇到大人!”
眼中有千言万语,懂的都懂。
“哦!”卢照时看向门外,这官牒勘验要这么久?
“大人,下官初来乍到,还望多提点提点!”王端方见卢照时没搭话。
“王大人,梧州乃下下州,偏远、蛮荒、人烟稀少,汉俚杂居,也就这一年稍微有了些起色。
榕县颜县令年事已高,数次请辞,幸得王大人接替。
王大人来自长安,圣上寄予厚望,相信在王大人的治理下,榕县焕发生机,赶超梧县!”
卢照时硬着头皮说了一堆官场套话。
“大人,榕县…”王端方有些气恼,这刺史就会打官腔!
“大人!王大人的官牒勘验完毕!”皂吏拿着备份回来交还。
王端方接过,还想套近乎,却见卢照时端起茶盏,并未喝茶,小指、食指指向自己。
人家端茶送客了,王端方想说的话咽下肚,讪讪起身,“下官告辞!”
“嗯!”卢照时淡淡道。
王端方出得府衙,回头看看府衙,又看看古旧的街道。
来来往往的人流,小贩的吆喝声此起彼伏,很有烟火气。
王端方满眼嫌弃,穷山恶水、未开化的蛮夷、失势的流犯。
本以为同出五姓七望,卢照时会高看自己第一眼,却不想压根不理会,热脸贴了个冷屁股。
“嘿、嘿!”马车突然停住,前面一阵喧闹,全是打夯声。
“怎么回事儿?”王端方掀开帘子,风一吹,有灰尘吹进眼中。
“哎呀!”放下帘子,用袖子擦拭好一阵,眼睛才睁开。
马车前行,但走得很慢。
王端方撩开一条缝,官道宽敞,可供四车并驾齐驱,岭南道也配修四车道?
路基铺满石块,填上泥土夯实,为不影响正常通行,施工一半道,通行一半道,
工地上民夫不少,打夯、填土有条不紊,还有的在上模板,捆绑竹筋条,有村民模样的管事现场检查、指导。
没有衙役拿着鞭子监守,民夫们主动干活,个个脸上笑容灿烂。
“你们这是服徭役?”王端方问。
民夫们见是穿着官袍的官员,恭敬回道,“是的,大人!”
“要修多久?”王端方又问。
“回大人,农闲便来修,农忙停歇,路修好便可。”
“这官道如此长,岂不是要一两年?”王端方职业病犯了,还当自己是巡察御史,鸡蛋里挑骨头。
“回大人,草民乃附近村寨村民,我们是分了路段的,各自负责修建各自村寨管辖路段,花费不了多久!”
“?”王端方愣住,还能这样修路?一直干的巡察御史,并不懂工部如何施工。
隔行如隔山是一方面,京官都自觉高人一等,哪会关注这些民生?
更何况这是苏樱提的建议,化整为零,分段施工。
民夫们离家近,节省饭钱和往来时间,修建时也尽心,谁也不想自家门前出行的路难行。
不但调动劳动积极性,还全路段同时施工,只要得空,民夫们便来修路,修路速度神速。
再走一截路,突然车速快了,也平稳了,马车行驶在灰白色的水泥路上。
“这便是水泥路?”王端方掀开帘子,目瞪口呆,这是岭南么?怎会有如此先进技术?
后面的路几乎全是水泥路,比州府的路宽敞,路上不少商队。
“前方何处?商旅如此多?”王端方好奇。
“回大人,前面桐县,出产豆笋、豆油、酱油,客商们去进货!”马夫回道。
“桐县?不是梧县?”
“大人,梧县还早,梧县比桐县还热闹!”马夫笑道。

第351章 我不带谁带
“噹、噹、噹!”油坊里裴三郎几人抓住撞木后退,再用力向前猛推,撞木狠狠撞在榨油机的木楔子上。
每撞击一下,木槽里的豆油就汩汩而出,顺着油槽流淌至油池。
“嗯,这撞击法出油多!”大家欢喜道。
重力式压榨法出油少得多,油慢慢浸出,还是这撞击法够劲儿。
豆子是刚收获的,晾晒几天,新鲜、饱满,用高温法压榨,出油率高。
豆饼不做豆制品,直接做酱油。
油坊外摆了上百口大缸,全是酱油,再等一个月,就能陆续出酱油,熬制后即可出品。
通过小祝掌柜,收了不少黄豆、绿豆,榨油、制粉丝可做到年底。
秦铁牛这几个秦家人都参与劳动,旱地已垦好,静待冬小麦播种时间到来。
这里每日都有豆渣分,劳作有钱分,再加上苏家接济,日子过得轻松。
“咱们这油坊榨几个月,进项不小!”裴三郎扯着褂子擦汗。
“不知今年的油茶果多不多!”裴四郎嘀咕。
“诶,村长,今年咱们还进不进山?”裴三郎问。
“进山?”杨老汉愣住,这个词好遥远!都忘干净了!
往年这时候,农忙已过,大家开始上山捡山货、打猎。
这一年忙得晕头转向,粉条、榨油、新式种地、养蜂…
一通忙活,完全忘了还有赶山这茬儿。
“是啊,山货那么多,不捡多可惜!那是大山的馈赠!烂地里可惜了!”裴三郎心疼。
日子再好,也不能糟践,捡回来留着不时之需也是好的。
穷怕了、饿怕了的人,见不得粮食浪费。
“打猎咱就不去了,捡山货吧!”杨老汉道。
家家户户养了三、四头猪,年底或翻年就可杀一头解解馋,怎么也有上百斤。
“村长,我们可不想进山打猎,只想捡山货!”汉子们笑道。
日子好了,谁不想好好过日子?打猎太危险。
“那明日吧,大家准备好背篓、箩筐,早上早点儿进山!”杨老汉安排。
“周家、宋家、秦家的,你们也一起,多带些背篓、箩筐,山货多!”
“诶,好勒!”三家人欢喜道,这是真把自家当村里人。
“阿拉伯算术暂时学到这里,再深的内容若有兴趣,可私下找我探讨。”苏樱拍了拍手上的粉笔灰。
教了加减乘除运算法则,相遇、追击等常见算术题,简单的几何图形及面积、体积计算。
以那个时代的难度,运算数据不会太大,就这些知识足够他们吃一辈子。
孩子们不说话,这些天都心浮气躁的。
“怎么啦?”苏樱看着孩子们。
“先生,我们以后真的能出去游学吗?”牛小宝举手问。
“当然!”苏樱笑笑。
游学的孩子们滞留长安两年,专心求学,若能考上律学、书学、算学,以后还可考各部吏员!
对于岭南人来说,跟飞出鸡窝的凤凰无异,大唐心脏,天子脚下!祖坟冒青烟!
年岁小、后入学的孩子纷纷懊恼没赶上好时机,心里郁闷得不行。
“那,先生,我们也能去长安求学吗?”牛小宝又问。
“当然!明年我带你们游学,怎么样,愿不愿意跟我走?”
“愿意!”孩子们一下子开心的不行,“先生,我还想学更深的阿拉伯算术!”
“先生,我也要学!”其他孩子也嚷嚷着。
明年到长安,向学长们炫耀自己的阿拉伯算术,想想就激动。
“好!好!我们继续学!”苏樱允道。
男孩们齐声欢呼,女孩们却闷闷不乐。
“先生!”裴玉瑶举手。
“玉瑶你说!”
“先生,为何都是郎君们游学,就不能女娘游学?”裴玉瑶不服。
“我们不比他们差,甚至还会缫丝、纺织,为何游学却没我们?”
“你们又不科考,也不用考学,游学干嘛?”男孩们不屑。
本来游学就是学子们的事儿,女娘们有啥可争的?
“谁规定不科考就不能游学?凭啥男子能科考,女子就不能?真要是女子参加,未必输给你们男子!”
裴玉瑶好气,自己比在座的小郎君们学的都好,却走不出荒沟村。
“呃…”苏樱沉吟,不知该怎么回答。
自己也是女子,还是来自现代的灵魂,理解裴玉瑶的不服,并非偏见,主要是担心女孩出行不安全,
可是读了书,开了智,又怎会甘愿窝在这一方小天地?
哪怕不能科考,也想出去见一见外面的世界。
“先生,你也认为女娘只配宅在家中,到了年龄嫁人,相夫教子、男耕女织过完一生?那我们启蒙开智是为了什么?”裴玉瑶问。
“不是的,玉瑶,女娘出行不便!”苏樱软声道。
“外面的世道人心险恶,如花似玉的女娘容易被恶人盯上。”
“可是,先生,你不也是女娘?你还要带着小郎君们游学!为何就不能带上我们?”裴玉瑶眼中噙着泪。
“先生,我们也想去游学!”其他女孩眼神渴望。
苏樱为难地看着,再说下去,女孩们都得弄哭,只得拖延,“还有一年时间,到时再说吧!”
原本这些女孩该是千娇百媚的千金贵女,奈何家中突变,成了流犯后人。
没有家族庇护,漂亮女孩很容易沦落为权贵、富人的玩物,人贩子眼中的肥羊。
自己能力有限,保护不了那么多人,真不是歧视女性。
“先生,明年我一定要去!”裴玉瑶一抹眼泪,倔强道。
窗外村老们默默看着,若有所思。
“几位村老有事?”苏樱瞥到,如同救星般,丢下孩子们出去。
“没啥大事儿,明日赶山,你家可要去?”村长笑笑。
“啊?赶山?”苏樱脑子转不过来,好一会儿才道。
“哎呀,这都九月了,完全给忘了!再不去都得烂地里了!不知酸枣还有没有?”
去年没糖,酸枣只打了一点儿,今年糖多多的,可多做些酸枣糕,让兄长带回长安售卖。
“阿樱,明年你真的要带孩子们游学?”村老们问。
“呃,兄长们都回长安,我不带谁带?答应了小桃、阿棠看大海、坐大船。”苏樱无奈笑道。

“阿樱啊,咱们聊聊!”村老们拉着苏樱到苏宅喝茶。
村老们生火烧水,不让杜氏、韦氏插手,只能干看着一帮老头忙活。
苏樱无语,这到底是谁家啊,怎反客为主?
“说吧,何事?”苏樱接过茶盏,知道不是好事儿。
“那个,阿樱啊…”郑老汉抢先开口.
“你看哈,你明年要带孩子们游学,那个哈,一只羊是赶,一群羊也是赶…”
“唉,郑老儿磨磨唧唧的!”裴村老受不了。
“阿樱啊,我家玉瑶说的没错,女娘们书念的都不错,游学带上她们,咋样?”
众村老目光殷切。
自己一辈子风光过、富贵过、落魄过,怎么算都不亏!
可孙辈们出生在这破山村,困囿在这一方小天地,过着朝不保夕的穷日子。
孙儿们终于有机会出去,可孙女们呢?依旧要困在这里?
孙儿们都不算笨,在长安混几年,有家族、故旧关照,怎么都能混个衣食无忧。
孙女们嫁给谁?这一带的村民,从此子子孙孙在岭南扎根,世代农耕?
村老们不甘!没机会便罢了,如今机会就在眼前,干嘛不飞出去?
“呃,各位村老,不是阿樱不肯,实在是能力有限,路上不知会遇到什么人和事儿。
咱们村的女娘个个千娇百媚、花容月貌,路上定会招来豺狼虎豹,如何护得住!”苏樱说了隐忧。
“阿樱啊,若是以官府身份呢?”杨村老斟酌道。
“村长何意?”苏樱不解。
“你这不是岭南锦作管事吗?找个由头,押送贡品进京,想来路上无人敢招惹!”杨老汉道。
女娘们作为织娘奉命进京,沿途打出官府的招牌,还能住宿驿站。
“?”苏樱惊讶地看着杨老汉,不愧是官场老手,假公济私用的炉火纯青。
杨老汉淡定地捋着胡须,面色坦然,并无半分不好意思。
“善!此计甚好!”众村老纷纷赞同。
“阿樱,就这么着!你不是要种白叠子么,女娘们学会纺织,跟着进京传授技艺。
兴许还能在少府监、司农寺混个小管事,呵呵!”
“呃,你们都安排的明明白白,我还能拒绝吗?”苏樱笑。
“就知道阿樱人美心善!”村老们不吝赞美,孙女们终于能走出岭南!
“谢谢先生!”在外偷听的裴玉瑶等女娘欢喜的冲进来,冲苏樱躬身行礼。
“还早呢!”苏樱好笑,豆蔻少女,是那么鲜活、明媚。
“我们要做像先生一样有本事的女娘,做女官!”裴玉瑶雄心壮志。
“是啊!我们也做先生这样的人!”女孩们叽叽喳喳。
别看大家日子过得苦,这些世家并未重男轻女,都一样的干活,一样的教导。
这里人烟稀少,男女都宝,女娘们都活泼,阳光。
2023最新网址 www.fushuwang.top 请重新收藏书签

推荐福书 娇妻随军海岛  罪犯档案管理  打排球有一车  将门千金通古  大唐诡案录b  嫡媳by李尔尔  假千金归家, 

网站首页最新推荐浏览记录回顶部↑

福书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