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书网.Top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by柠檬九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9-11

明年开春这个全国性的科学大会已经筹备有段时间了,会上将评选出先进集体、先进科技工作者和优秀科研成果。
静液压系统的研发成功,无疑推动了国内工程机械和农业机械的发展,一个优秀科研成果肯定能评上。
让省拖犯愁的其实是要不要给祁放报先进科技工作者,报吧,项目主体是苏常青研发的;不报吧,东西又是祁放完成的。
也是祁放这人认死理,换个人,人都已经死了,还是背着罪名死的,可能也就写自己的名字了。
但他偏不,一定要将老师的名字写在第一位,让所有看到报告的人都知道这是他老师苏常青研发的。
可也是因为他认这个死理,反而更让这些见过太多背叛的人生出好感,有人沉吟了下,“里面都有哪些部分是他完成的?”
“后面这几个新设计的元件。”负责此事的人已经跟祁放问过,闻言很快将报告翻到那几页。
“那也不少了,而且他是在没有科研经费,也没有他人辅助的前提下,自己想办法完成的吧?”
这些年的科研环境一直很艰苦,但艰苦到什么经费都没有只能靠自己的,众人也是生平仅见。
所以一开始说祁放做出了静液压系统,才没人信。哪怕现在知道里面主体是苏常青做的,依旧让人不可思议。
几个元件做得太精妙了,既精简了数量,又与系统完美契合,可不像只有一朝一夕之功。
苏常青别的不说,倒的确是收了一个好学生,不论从人品上还是能力上来说。
省拖商量半天,最终还是决定给祁放报这个先进科技工作者。不为别的,就为他的锲而不舍、艰苦奋斗。
至于苏常青的事,他们就没有什么办法了。不过看国家对科技工作的重视,这些历史遗留问题应该迟早也会得到解决。
于是这份报告没有经过任何修改,就这么递了上去,只在给祁放申报先进科研工作者的资料里加了份说明。
而祁放在省拖这边的事情告一段落后,收拾收拾东西回到家,严雪的肚子已经开始显怀了,只是穿得厚还看不出来。
祁严遇小朋友已经知道家里将迎来一个新成员,倒是一改往日的捉奸大队作风,还挺期待的。
这年代的小孩子没什么独生子女意识,反倒是家里兄弟姐妹少,容易在外面受欺负,毕竟人家打架一喊都能喊来一大堆。
祁严遇小朋友心眼子多,倒是没被欺负,但是人家都有,就他没有,总好像他比别人少了点什么。
这下他也有了,立马大胆畅想,要有个弟弟跟他一起玩汽车,再有个妹妹管他叫哥哥。
想得还挺美,然而很快就要开始严抓计划生育了,弟弟妹妹他只能拥有一个。
就这一个还是家里的意外,眼看就要改革开放,以后计生用品只会越来越多,越来越难以突破防线。
幸运的意外小朋友赶在风雨来临前成功着陆,舒舒服服窝在严雪肚子里,时不时伸伸胳膊蹬蹬腿。
只是没想到她还没跟着妈妈一起上考场,先跟着妈妈一起升了官。
九月末上面的批文下来,正式在长山建市,将周围几个镇包括白松县都划了进来。
长山县林业局跟着水涨船高,一下子也由县局升成了市局,跟原本负责管辖他们的江城市林业局平起平坐了。
这让很多人都没有想到,尤其是那些消息不灵通的,盯着文件看了半天,突然感慨一句瞿书记这是走了什么狗屎运。
别看去年汤书记升到了市里,但去了市里也坐不上一把手,反倒是瞿明理现在比他位置高了。
也不知道汤书记知道,会不会后悔自己升早了。不过也不一定,搞不好人家瞿书记早就知道了,才不升的。
别说,他背景好像确实挺深来着,不深去年也不敢硬刚上面下来的检查组。
县林业局一下子升成了市林业局,严雪虽然职位没变,级别却提升了,变成了正科级。
年仅二十六周岁的正科级,还是实职,而不是主任这类,别说长山,放眼全国都未必能有几个。
单论级别,严雪已经跟长山建市前的瞿明理一样了。只不过瞿明理本就是来下面避风头的,如今风头过去,估计很快就会升走。
晚上祁放去接严雪下班,见到培育中心的牌子已经换了,还看了严雪一眼,“当上大官了,严科长。”
其实科长算什么大官,燕京一个牌子掉下来,就能砸到三个。严雪听着,却想起自己当初决定拿出木耳栽培方法时的戏言。
虽说早就做好了准备,但她当时的确有点为形势所迫,没想到七年过去,她还真给自己捞了个官当。
严雪笑弯起漂亮的眉眼,“只是口头说说吗?就没有点什么实际的贺礼?”
祁放人还坐在自行车上,闻言扫她一眼,抬手松了松领口,“你想要什么贺礼?”
这一松,他身上那点冷淡立马被其他取代,多了点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
相比八年前,她想看看他锁骨上的痣他都不让,他现在倒是很会了,会一本正经甚至无意识地撩。
八年时间过去,男人眉眼间那一点少年气也彻底褪去,看着却反而更有韵味了。
就是时间不对,严雪手护着肚子,不无遗憾道:“先记着,等以后再给。”
祁放也顺着她的动作看过去,话语意味不明,“没关系,先预付一部分也可以。”
这个预付一出,让严雪又想到一些东西,也是这男人这两年越来越会了的……
不过大白天的,她还是赶紧克制住了,小瞪男人一眼,坐上了自行车。
车子平稳骑出去,前面祁放又问她:“牌子都换了,车上的字是不是也得重新刷?”
“嗯。”严雪抱着他的腰,“不过不着急,中心今年又买了一台解放,过几天就到,等到了一起刷。”
虽然去年出了一些事情,但木耳的销售量并没有受到影响,中心菌种的销售量也是。
年底他们就收回了买那辆车的成本,今年年初的订单也首度超过了十万瓶,中心开会商量过后,决定再买一辆车。
一来彻底吃下省内剩余的市场,二来如果有余力,也可以适当地往省外扩展一些。
现在毕竟不同了,上面也在支持大家发展经济,甚至再过个两年,还会迎来改革开放。
时代的车轮在开了十年倒车后,终于以快速且不可阻挡的气势一路向前,还将越滚越快。
一星期后,培育中心的第二台解放CA10送到,祁放再次拿起刷子,在上面刷上了名片。
这次“江城市长山县”变成了“长山市”,一个崭新的开头,也仿佛一段崭新的开始。
两辆车齐齐出动,原本因为产量增加而略显紧张的用车立马压力大减。另一边,澄水那边的新菌种试种也大获成功。
澄水那边是直到十月份,所有耳木全都进入越冬管理后,才将详细数据整理好送过来的。
不仅有数据,试种林场的技术人员经过这几年的种植,也有了经验,还添了点自己观察到的东西。
郭长安杂交出这个品种产朵数量其实跟之前的菌种没有太大差别,但朵更大肉更肥厚,所以产量会高一些。
为了拿到更多反馈,这1000瓶菌种所产出的木耳并没有销往其他地方,都在市里的蔬菜副食商店和下面的几个供销社进行售卖。
严雪他们还没事就过去看看,问问买了木耳的人觉得好不好吃,目前看来反响都不错,就是严雪也更容易被人认出来了。
因为东西好,卖得快,蔬菜副食商店还赶紧又进了一批,可惜澄水今年种得少,没够卖。
于是随着数据一起过来的,还有澄水的订单,想把明年的菌种都换成这种新品种。
要换成新菌种,就不能是以前那个价格了。这个菌种是杂交出来的,培育上也比普通菌种麻烦一点。
严雪将价格提到了六毛,澄水那边商量过后,竟然也同意了,一口气要了15000瓶。
在几个种木耳的镇中,澄水的东西一直是最好卖的,说到底还不是当初严雪打下了好名声。
但再好的名声,也得有好东西来支撑,澄水要是把东西做差了,没几年积累起来的口碑就会彻底崩塌。
所以既然知道有好菌种,他们当然得做这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再一次和其他镇拉开差距。
而只要他们是第一个卖的,哪怕只比别人早一年,依旧能靠着这点优势,把本就很好的口碑和销量再往上推一推。
签完订单,又送走澄水来的人,严雪立马把郭长安叫来,就这份详细数据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在严雪升上经理,更多着手于中心事务后,郭长安这个技术员已经能支撑起半个中心的技术研发。
他所做出的成绩也没有辜负他这些年的努力,严雪已经决定明年建市后的第一个先进个人,中心就报他了。
一来严雪已经拿过好几次,不在乎这一次,郭长安研究出这个杂交菌种,也足够他拿到一个先进个人。
二来高考马上就要恢复,严雪想考大学,明年就可能不在中心不在局里干了。
虽然在这里经营了七八年,她也舍不得,但这里应该是她人生的起点,而不是二十几岁就定下的终点。
严雪是一定要走出去的,当然即使她走出去了,也会帮中心帮长山做好下一步计划。
时间就在这种忙碌和等待中一天天过去,直到十月下旬,报纸、广播、学校都在通知,国家恢复高等学校的招生考试了。
停了十年,盼了十年,在很多人已经认定了读书无用的今天,高考终于恢复了,且无需单位推荐。
只要能考出好成绩,就能上好大学,就能走出一条和现在截然不同的道路。
严雪回去后就通知了严继刚,没想到严继刚反应比她想的还快,当天下午就坐车回了家,回来拿自己的高中课本。
77年的高考很赶,十月下旬通知,不到一个月就要开始考试,根本没有多少复习时间。
好在严继刚今年才高中毕业,学过的东西都还没忘,他平时又一向成绩很好。
少年眼睛很亮,“我听说燕京有个外国语学院,专门学外语的,里面还有外国老师,我想试试。”
不用人说,不用人劝,他自己就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又想走怎样的一条路。
这个曾在严雪羽翼下栖息,也陪严雪走过艰难时光的弟弟,终于要展翅飞向自己的天空了。
严雪眼神欣慰,二老太太同样,看着眼前这对和自己毫无血缘关系的孙子孙女,心软得一塌糊涂。
她还拉着严继刚的手,“考大学好,考大学好啊,咱老严家还没出过大学生呢。”
孙女婿毕竟不姓严,不算,考上了大学也不是老严家祖坟冒青烟。
老太太正美呢,就听严雪笑着道:“那正好,我也想参加今年的高考,说不定到时候就有俩了。”
老太太立马不太好了,看她的肚子,“你这都六个多月了,能上考场吗?”
严继刚也有些担心,“会不会太累了?要不姐你等等,明年再考,明年再考也一样。”
倒是祁放很平静,见二老太太望自己,还帮着劝二老太太:“她想考,就让她试试,不行明年还能考。”
自从祁放问严雪,严雪说是时候了,他也二话不说选择了信任,两人间就有了一种默契。
祁放不问,严雪不说,但偶尔严雪会露出一点东西,比如这次恢复高考,她就提前几个月便开始复习了。
祁放能猜到多少是祁放的事,严雪大大方方的,反而感觉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
二老太太看到,祁放甚至一本正经帮她扯理由,“工作不好干,她想看看多学点东西。”
真的是欺负老人家不识字,看不懂,而且这两句拆开还都是实话,就是放一起没一毛钱关联……
孙女跟孙女婿都是有本事的人,二老太太自觉自己什么都不懂,见祁放不反对,也就没再说什么。
就是难免更注意严雪的身体,尤其是晚上,不许她看书太晚,累坏了自己,也累到孩子。
当然就算没有二老太太盯着,还有祁老师盯着,祁老师还每天抽时间给严雪开小灶。
这边姐弟俩有条不紊复习着,金川林场那边,严雪还让周文慧也通知了下刘春妮,怕那边没通知到位。
还好宁书记这人当副手的时候不声不响,当上书记后工作却做得很仔细,特地用大喇叭广播了好几遍,力求全林场的人都能知道。
刘春妮已经跟家里商量过了,准备报考师范学校,继续做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很快报名正式开始,严雪跟严继刚全都准备好了材料,也考虑好了要报考的院校。
其实后来很多人都不知道恢复高考是1977年,还以为是1978。严雪倒是知道,却没想到这时候竟然是考前报志愿。
不是考后出了分数报,也不是考后出了答案估分报,而是考试之前就要填报好。
没有任何参考,全凭对自己成绩的估算,还要再加上一点运气,稍有差池便会和大学失之交臂。
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高考停了十年,国家急缺人才,这场考试力求效率,自然是怎么快怎么方便怎么来。
严继刚不做他想,报了外国语学院的英语系,全部五门文化课考完后,还要参加一门外语加试。
严雪却是斟酌过后,才报了燕大的生物系。
木耳的人工栽培搞了这么多年,也把她搞出了一些兴趣,她想看看还能学到什么。
当然在她印象里,食用菌的人工栽培应该属于农大,但这时候的农大还叫农机学院,看名字就知道,主要研究农用机械的。
这时候各院校的学科也都很基础,没像后来分那么细,甚至作为后来人人向往的两大顶尖学府之一的清大,这时候都还没有生物系,着实让看到招生简章的严雪惊讶了下。
报名结束,省里很快将考试时间定了下来,就在十一月月底,成为恢复高考后全国首个举办高考的省份。
理科考场定在长山市一中,严雪和严继刚都在那边,只是分到了不同的班级。
家里一下子要去两名考生,其中一个还是孕妇,连中心的人都觉得不放心,专门让司机开了车来送。
其实对于严雪要考大学这事,很多人都觉得不理解,毕竟考大学就是为了找工作,严雪又不是没有工作。
严雪只和亲近这些人说了实话,“时代在进步,人也要进步,只有努力往前走,才不会被时代甩下。”
就像这些菌种,如果不加入新东西,甚至重新开始培育,几代之后就会彻底退化,逐渐被淘汰。
环境会变,政策会变,如今认知里的一切都有可能会变,只有学到手里的本事不变。
别管别人是否听得进去,严雪是揣着她家第二个崽去考试了,她家第一个崽,还有两个崽的爸爸一起去送的。
就还挺别开生面的,不管是挺着大肚子进考场,还是被自家崽和崽他爸送考。
这要是放严雪上辈子那会儿,随便一条都够上热搜了,这时候还好,但是孕妇进考场一样万众瞩目。
严雪进去这一路,就被人看了一路,检查准考证时,连监考老师都多看了她好几眼。
她没管别人的目光,卷子一发下来,就将整颗心都沉在了上面。
两辈子了,她终于如愿以偿坐在了高考的考场里……

第121章 知遇
这场停了十年首度恢复的高考真的是很效率,筹备快,考得快,出分下录取通知书都很快。
十一月底考完,十二月中旬分数就下来了,学校收到后,还往严雪这里打了个电话。
主要是考得太好了,严雪在长山又大小是个名人,学校干脆主动给她报了喜。
严雪收到后,又往严继刚学校打了个电话,通知弟弟分数下来了,顺便问问严继刚考得怎么样。
结果严继刚也正准备跟她报喜,他考了346分,比学校的第二名高出了足足60多分。
这一届高考满分只有400分,文科考数学、语文、政治加上史地,理科考数学、语文、政治加上理化。
严继刚已经毕业有段时间了,又只复习了一个月,在这普遍不重视学习的年代里,考得绝对不低。
这一点从他明显雀跃的声音里也能听出,剩下唯一会有影响的就是英语了,他的水平也比同届的其他人高很多。
严雪跟弟弟道了句恭喜,听得严继刚平复了一下情绪,赶紧问她:“姐你呢?考了多少分?”
严雪因为已经毕业有段时间了,怕考不好,提前几个月便开始复习,分数比严继刚还要高一些。
她考了362,数学语文和理化考得都不错,政治稍微差了点。
但她是占了先机,其他人都是扎扎实实凭本事考出来的,她也没什么好骄傲,就没到处宣扬。
可就算不宣扬,该知道的还是知道了,瞿明理还帮她打听了下省里整体的分数,跟她说应该能考上。
果然一月份通知书下来,她和严继刚都收到了,夹在信封里非常简洁朴素的一张纸。
纸上只有基础录取信息和报到截止日期,然后是委员会的公章,不过随信倒是还有一份入学须知,写了需要准备的东西。
首先是户口,然后是粮油关系的转移证明,还要带上15天的全国通用粮票和一本领导人选集。
虽然年代不同,样式也不同,严雪拿在手里,还是感觉眼眶一阵发酸。
她盼这一张通知书盼了多久?两辈子,两个时空,两段人生交错的梦里梦外。
每每梦里得偿所愿,梦外怅然若失,又不敢表现出来,还要拿笑脸去迎接顾客,照顾爸爸。
她将上面的字一个一个又读了一遍,突然感觉有只手落在了头顶,又动作很轻地揉了揉,是祁放。
男人低眸看着她,在这满室欢喜中只看着她,像是能明白她此刻所有感触。
也只有他知道她那深埋心底的遗憾,想着要帮她弥补遗憾,帮她填补缺失,抚平伤口。
严雪又笑了,眼睛弯弯的比任何一次都要亮,像是有星星在闪耀。
严家一下子出了两个大学生,哪怕没宣扬,两人的分数在那里,周围人还是很快都知道了。
而且严雪考上了,要去燕京念大学了,也就意味着她要离开培育中心,离开长山了。
这次和从金川调到县里不一样,走得远,是真的可能以后都见不到,众人既为她高兴,又油然而生一种不舍。
但再不舍,年底最后一次会开完,严雪还是收拾了东西,将辞职信递到了瞿明理面前。
“我还在想要推荐你去工农兵大学,你倒是自己考上了。”瞿明理看着感慨。
八年多过去,岁月也在这位书记脸上留下了痕迹,让他除了温和,更多透出的是沉稳和从容。
严雪笑起来,“都一样的,以后培育中心就只能请瞿书记多费费心了。”
“那肯定,我已经跟省里打了申请,要把木耳栽培作为咱们长山市的特色产业。”
瞿明理给她透了个口风,说完又看着那封辞职信,“你都要走了,这回没什么计划书要给我?”
显然是在开玩笑,严雪也就笑着道:“没了,像扩大产量、销往省外这种事,就看下一个经理的了。”
其实是有的,只不过想拿出来,得等到改革开放以后,现在还有些早。
就是不知道瞿明理到时候还坐不坐在这个位置上了,如果不在,又能不能找到可信的人接手。
但长山是他的根基与起点,相信他跟她一样,也会念着这点香火情,对这片土地照拂一二。
也希望这片土地,这些林场,在拥有了更多产业之后,能熬过将来的采伐转营林,能有新的可能和开始。
公事都谈完,这段合作多年又合作愉快的上下级关系也就告一段落了,但两人还有着不错的私交。
瞿明理笑容和煦,“你这一上大学,祁放也要跟着走了吧?之前省拖还一直想调他到省里去。”
科学大会的通知早就下来了,已经确定将于3月18日举办,届时祁放将随省里的代表队一起参加。
省拖不清楚这边的情况,还一直想把人挖过去,但祁放拒绝,倒不单纯是为了跟严雪一起走。
严雪没有瞒着瞿明理,“不是发通知研究生的招生明年也要恢复了,他想报考中科大研究生院。”
祁放蹉跎了十年,虽然成功将静液压系统完善,但仍只是本科学历,想独立做项目并不容易。
没有了原书中吴行德盗取老师的研究成果,没有不顾一切只为复仇,他深思熟虑过后,还是决定继续深造。
正好随着高考的恢复,研究生的招生也被提上了日程,只是时间紧,将77年的招生和78年的合并在了一起。
如今各校的研究生院都在重新建立,,第一个批准成立的就是中科大研究生院。
中科大研究生院隶属中科院,由中科院亲自制定学习内容,在如今这个年代,比清大、燕大的研究生院科研实力更强。
严雪觉得挺好的,机械是祁放的热爱,他能够继续深造,继续单纯地热爱着,总比把热爱变成了复仇的工具强。
他有工程师级别,又有已经完成的重要项目,研究生就读期间就可以自己申请课题。
或许某一天,他还会和原书中一样走上创业之路,但那是他自己的选择,不是他迫于无奈的唯一出路。
于是一家人在长山的最后一个年就这么过去,这一次没有值班,严雪得以安安静静在家里待产。
二老太太一边看顾她,一边还要帮孙子准备开学要带的东西,每天在家里忙得团团转。
严雪的预产期在二月,去学校报道是肯定赶不上了,也还好她早就考虑过这事,一收到通知书就给学校去了信。
信上说明了自己的情况,希望学校能通融一二,允许她坐完月子,迟一个月去学校报道。
大概学校也没见过谁是大着肚子上考场的,但她的分数又确实不低,比燕大在省里的录取分数线还高出三四十分。
于是最后学校还是给她回了信,同意她延迟入学,如果实在不方便,秋天跟78级一起入学也可以。
所以二月底便要去学校报道的就只有严继刚,小孙子长这么大头一回自己出远门,老太太能不操心吗?
倒是严继刚本人没那么紧张,“没事的奶奶,姐姐像我这么大的时候,不也一个人来了东北?”
“她那是没办法。”二老太太说,“你当我愿意让她一个人跑这么远啊?也就这年代走哪都要查介绍信,没有拍花子。”
严雪就在一边扶着腰看着,她现在月份大了,行动不便,没法跟着二老太太一起收拾。
正说话,外面邮递员过来,说有祁放的信,严继刚腿勤快,立马出去帮姐夫接了。
回来祁放已经站在了里屋门口,接过来只扫了一眼,就拆开抽出信纸,将信封递给严雪。
严雪一看,“咱爸的。”正琢磨是不是又有什么重要的事,祁放已经整个人顿住。
他拿着信纸的手都握紧了,好半晌,才将目光挪到严雪脸上,“咱爸说,上面要给部分科学家平反了。”
上面的确要给部分科学家平反了,不仅要给他们恢复名誉,还要在下个月举办一个骨灰安放仪式。
苏常青并不在这些著名科学家之列,但这至少是一个信号,上面愿意为这些知识分子洗清冤屈,还他们一个公道。
而这些年祁放坚持隐忍,魏淑娴苦苦等待,所想所求的不就是这一个信号?
“联系师娘,让师娘写一份材料去燕京叫屈吧。”严雪轻声说,“咱们自己也写一份,咱们不等。”
要等全面平反,那得等到明后年,与其焦灼等待,还不如主动争取。
祁放看看她那张温柔笃定的笑脸,“好。”刚要去写字桌边写信,却见严雪捧着肚子,脸色突然一变。
他当时便过去扶住人,“怎么了?是不是要生了?”看到严雪确定地点了点头。
这下二老太太再顾不得小孙子,祁放也再顾不得信,赶紧收拾东西准备送严雪去江城市医院。
长山刚建市,很多东西譬如医疗水平都没有跟上,想安安稳稳生孩子,还得去江城。
虽说严雪之前去做过检查,没有什么胎位不正的情况,可以顺产,但有会做剖宫产的医生在还是更让人放心。
祁放骑着自行车就去找了培育中心的司机,司机又开着培育中心的车把严雪送到了江城市医院。
车上祁放、二老太太都跟着,当然是坐后面的车斗,只把祁严遇小朋友留给了严继刚照看。
这次要比上次快,人才进了医院三个小时,里面就传来了婴儿的啼哭。
接产的护士出来报喜,“产妇生了,生了个千金,大人孩子都平安。”
祁放立马就问护士:“我能进去看看吗?”听得护士又走了进去,“我看看收没收拾好。”
不多会儿出来通知家属可以进去了,祁放和二老太太一股脑挤进去,祁放目标明确直奔严雪。
可能这次生得快,严雪看着比上次好一些,但还是浑身汗湿,面色苍白。
祁放和她说了几句话,确定她无事,这才注意到护士正在给婴儿称重,问了句:“这回不是儿子吧?”
敢情刚刚他根本就没听,而且什么叫这回不是儿子吧?这得是对儿子有多少心理阴影?
反正护士听了挺无语的,严雪也有点,这还好是个女儿,不然从出生起就要被爸爸提防了。
等严雪小睡过一觉,又吃了二老太太煮好的小米粥,才望着枕边的襁褓,突然想起一件事,“今天是不是二月十四?”
二老太太过惯了农历,一时还没反应过来,倒是正准备拿着碗出去洗的祁放转眸望来,“是。”
2023最新网址 www.fushuwang.top 请重新收藏书签

推荐福书 恶魔在恋爱b  她标记了N名  宝奁尘满by挑  春蚕缚by花椒  放弃乙骨选择  攻略半天原来  剑出鞘by沉筱 

网站首页最新推荐浏览记录回顶部↑

福书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