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书网.Top

穿越大唐,开局流放岭南by五谷丰登庆丰年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9-08

“阿樱啊,何止榕县,桐县也一样!”苏樱未说完,林县丞就打断。
“唉!这支教令真真难为人,没有先生吧,愁!这有先生了吧,还是愁!”胡长史眉头拧成川字。
“胡大人,你身为长史,官学主官,县学一事你得拿个章程出来!”苏樱看向胡长史。
“阿樱啊,你说我能怎么办?穷人念不起书,我能如何?”胡长史急得就差揪胡须。
“大人,让州府印书馆印刷典籍、教材,免费发各县。”苏樱缓缓道。
“什么?免费?”胡长史差点儿跳起来,那得多少钱?谁来出?
“胡大人,州府去年一年税钱收了不少,拨一笔款用于办学,千值万值。
响应朝廷诏令,积极配合!扶持各县大力办学!
各县有了典籍、教材,可省去一笔开支,同时给广大穷人孩子提供念书条件…”
“阿樱啊,你怎么能想到那么多?”胡长史叹道。
“是啊!林某自认在官场混了二十年,竟不如阿樱想的通透。我等困扰的问题,轻而易举化解。”林县丞心悦诚服。
只需州府拨一笔款印刷典籍、教材,许多问题迎刃而解。
只要有书,其他的都不是问题,没有笔,沙土上写,炭烧棍、树枝都是笔,省去笔、纸、砚。
县学收不齐,先生下乡村,办学两个目的,科考出人才是其一,普及穷人识字率是其二。
来支教的学子不浪费,穷苦人也能受惠,哪怕只会写自己名字,识得简单数字,也是进步。
胡长史、林县丞思维被禁锢在县学上,未打开格局,苏樱这一启发,豁然开朗。
“善!这就安排印书馆印刷!”胡长史抚掌道。
“胡大人,另外再印刷一些珠算书、新式算学书!”苏樱打断道。
“?”胡长史不解,都学荒沟村的教学方法?
“胡大人,算学很实用,将来科考的人不多,若算学学得好,可以让更多人有一技之长。
算学是很多学科的基础,用处大,可大力推广。”苏樱解释道。
“那好吧!那就印吧!”胡长史咬咬牙。
“胡大人,待后面县学办成,可考虑效仿六学,结合岭南本地情况,办几门专科学,甚至可考虑办女子官学!”苏樱畅想未来。
“啊?”胡长史脑中轰的一声,对啊,官学多样化、多元化,“可是,女子官学,太、太…”
胡长史觉得太惊世骇俗,女子在家里念家学便罢了。
到县学跟男子一样上课,谁来教?男女混在一起,实在、实在不合乎礼教。
“胡长史,一步一步来,先把县学办起来,再办专科惠及更多人,最后办女子官学,让女子也识字、学本领。”苏樱不以为意道。
“阿樱啊,这是岭南,不是长安!苏樱世间只此一人!”胡长史没那么大勇气冲破世俗。
“胡长史,圣上既然能封我做七品巡察御史,成为大唐第一位女官,就不排除会有第二位、第三位女官!
为何不能在岭南办第一所女子官学呢?我大唐胸襟宽广,女子有才,同样能为大唐增添光彩!”苏樱自信道、
在其他朝代或许不可能,可这是大唐贞观年间。
天可汗异于其他帝王的胸怀,应该会允许女子官学的出现,甚至会鼓励它发扬光大。
“大人,我觉得阿樱说的有理!”林县丞赞同道。
“阿樱的彩丝蚕养殖、新式纺织机,甚至更多女子从事的行业,不不仅需要心灵手巧,还需要传承。
若女子识字,这些技术才能得到提升,才能更好传承才!”林县丞道。
“我想想!我想想!”胡长史脑瓜子嗡嗡嗡,这冲击力度太大。
“这个不是当务之急,胡大人不必忧心焦虑,先把最紧要的县学办起来再说。”
苏樱看着胡长史一脸愁苦样好笑。
“阿樱啊,你能不能编撰些女学用的教材?”林县丞却很感兴趣,缠着苏樱询问。
她九月份便离开岭南,十有八九不再回来。
要办女子官学,苏樱是现成的最佳人选,林县丞必须抓紧时间搞定。
一定要办所大唐女子官学,他看到背后的深远意义。
“呃,我抽空整理些。”苏樱没想到林县丞的思想开放,脑子灵活。
“春蚕开始孵化,今年的彩丝蚕我们准备扩大规模。
一会儿我陪阿樱去白茅村视察,看看可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顺便再给娘子们传授些经验,可好?”林县丞热情道。
“好啊!”苏樱爽快应下,反正顺路。
两人边聊边出了州府。
“唉!冲之、阿樱,你们就走啦?”胡长史一脸莫名,怎么把自己给扔下啦?

“苏大人!”来到桐县县衙,吏员、衙役们见到苏樱,热情招呼。
这一年桐县好转,薪水向梧县靠拢,吏员、衙役们觉得日子有奔头。
桐县把豆油、豆笋、酱油做成系列产品,以村为单位形成各自特色。
成为岭南一带大豆消耗量最大的地方,刺激了周边几个道的大豆销往桐县。
同时豆油、酱油、豆制品又源源不断销出去。
不止各乡村富裕,城里客栈、酒楼、车马行都被拉动,家家户户不是开酒楼,就是客栈。
最不济也是代购点,都从中受惠。
年底四个月的糖厂榨糖,更是疯狂,商旅不断,村民也扛着甘蔗来售卖,顺带消费、采买。
县衙利税暴增,糖厂的、还有各行各业的,吏员、衙役们过年的薪水、加班钱拿到手软。
这样的好日子,谁不喜欢?谁不想天天过这样的好日子?
有好几位面生的,好奇地打量苏樱。
这就是大唐第一位女官?看样子不过豆蔻少女,竟已做到七品!
学子们好奇,也有不甘。
自己寒窗苦读,连科考入场券都还没捞到,一个女娘竟做到七品!为何人家当官轻轻松松?
“这几位便是来支教的学子!”林县丞介绍。
“苏大人!”学子们躬身道。
“各位先生好!”苏樱客气还礼,“各位路上辛苦!岭南蛮荒,官学还靠各位先生多费心!”
“苏大人客气!”学子们没想到苏樱和蔼可亲,并无想象中的居高临下、盛气凌人。
“先生们一路走来,对岭南也有初步了解,不知有何看法?”苏樱坐下,与学子们聊起来。
“回大人,我等来自扬州,皆同窗,愿尽绵薄之力,助岭南办学。”其中一学子回道。
“哦,扬州可是好地方!”苏樱挑眉,没想到竟是富庶地方的学子最先响应。
“是!”学子们听着苏大人夸赞自己家乡,心里有种被认同的喜悦。
“从大庾岭过来?”苏樱问。
“是!如今大庾岭熙熙攘攘,商旅、人流络绎不绝,听闻年前大庾岭道路艰险。
我等幸运,年后通过,道路宽敞,双向车道,水泥路比梧州的修建的还厚实、耐磨!
这一趟行走,才发觉自己见识浅薄,岭南亦非想象中的落后!”学子们真诚道。
“非也,岭南确实蛮荒落后,只是各位到的梧州,这一年多梧州努力改变,日新月异,给各位造成错觉。
端看这几日招生,几位便能看出生源单一,且生源不足。这是已富裕的桐县,百姓尚且无力支撑孩子念书。”
苏樱笑道,“前路漫漫、艰难,各位先生有何看法和建议,如何打算?”
“回大人,不管第一期学生有几人,我等皆不会放弃,已通过户曹核对、统计出学龄童。
着衙役知会各村,送学龄童到县学面试,挑选一批资质好的孩童。
专门成立一个班,免收束脩,赠送教材。”学子们回道。
“哦,各位看来是有备而来呀!”苏樱笑了,这古代还是有同道中人!
“是,我等有备无患,特地带了不少教材。”学子们面露得意之色,“我等此法,效仿本地乡绅。”
江南富庶地,有些乡绅办学,会把当地资质聪慧的孩子招揽去,免束脩,还赠送书本。
甚至乡试、府试等一应费用都打点、资助,不外结善缘,或是当女婿培养。
只要其中一个孩童成材出息,乡绅便是赚了,连本带息都收回来!
此举百利无一害,于乡绅不过举手之劳,几本书、一顿饭钱的事儿。
于天资聪慧的孩子,则是千载难逢、改变命运的机会。
学子们来时聚在一起琢磨,岭南穷、蛮荒,出这道支教令,不外两点。
一是这里先生少,先生少意味着教材、典籍少,几人找乡绅们化缘,要来不少书。
二是这里穷,饭都吃不饱,自然无钱念书,便想着如何做到真正支教,单收一批学童,免收束脩,
“呵呵,几位先生用心了!”苏樱欣慰地笑了,这才是真正支教的!
“州府闻息各县办学困难,正在印刷教材、典籍,赠送各县支持办学。”
“太好啦!”几位学子欣喜道,“如此,我等可多招收些学童!”
“嗯!几位先生辛苦!”遇到同道中人,苏樱不免话多,“待县学办起,可增加珠算、新式算学课!”
“大人,此等辅助课我等会适当教授,只是听大人意思,是当做主课来授?”有学子不解,这跟科考不合啊。
“是!学童大多家贫,资质普通,不可能每一个都去科考。这类孩子,不若教授实用课程,将来能养家糊口。”
学子们面面相觑,还从未想过教育分流。
苏樱说的这种情况,多是孩子七八岁去做免费学徒,管饭不管工钱,白干活儿几年。
说是师傅或雇主带着学手艺,很多时候是不会教的,全靠学徒自己耳濡目染,领悟、偷师。
苏樱明确提出将其中部分学童分流,这种教学观点他们第一次听闻,需要消化消化。
“大人,我等教的是圣贤书,您说的、说的…”学子们支支吾吾,那些学科当成主课,有辱圣贤。
“无妨,珠算、新式算学待你们看了教材再说!
长安六学的算学、州府官学已将珠算纳入,相信不久新式算学也会纳入!”
苏樱并不生气,毕竟他们并未接触过。
珠算的影响力很大,除了算学、梧州官学纳入课程,其他的传播途径在账房、户曹这些同行中。
扬州学子也许听闻珠算的厉害,但并未当回事儿。
“算学纳入课程?”学子们惊呼,竟不知有此等消息。
长安六学可是各地学府、私塾的风向标,算学出来的人才多为朝廷各部聘用,虽是吏员,那也是能吏。
特别是军队后勤粮草上,最需要这样的吏员。
科举之路走不通时,这条路何尝不是一条路?
“大人可有珠算、新式算学教材?”学子们虚怀若谷,想要看看是什么,能让算学专辟一门课程。
“林大人那里应该有吧!”苏樱看向林县丞。

“去把我书桌上左首的珠算、新式算学书取来!”林县丞吩咐一位皂吏。
“是!”皂吏出去,很快回来。
“看吧!”林县丞递给学子们。
学子们低头翻看,慢慢的看入迷。
读书能读出来的,天资都不差,而且官学也有基础算学课,并非一窍不通。
珠算一看便懂,背住口诀,剩下的是多打多练,熟能生巧。
让他们震惊的是此法仅需一把算盘,便替代了繁琐的算筹,且运算速度极快。
不得不叹服,世上有人如此聪慧,能想出此法!
再看新式算学,开始看阿拉伯数字不解其意,但看到后面的多位、高位演算的便捷,恍然大悟。
“苏大人!我等狭隘、浅薄!”粗略翻完,眼界大开。
意犹未尽,不舍得,“林大人,可否借我等抄阅几日?”
“不用抄,州府过几日会送来印刷本,比手抄本工整!”林县丞微笑道。
看到苏樱与学子们的愉快交流,林县丞知道自己的县学稳了。
学子们们认可苏樱的教育分流,又进行更深入的交流沟通。
针对岭南百姓文化层次低,民族杂居的现状,特别强调俚人学童的教育,不独是汉人,俚人也不落下。
认同苏樱的很多先进理念和观点,当苏樱提出将来开办女子官学时,一点儿不觉得突兀,觉得理所当然。
甚至有些兴奋,大唐第一所女子官学诞生于他们手中,这是何等荣耀的事儿!
唯一令他们发愁的是师资问题如何解决。
“荒沟村有不少女娘学识不差,还是养蚕、纺织能手,可以考虑做女子官学的先生。”苏樱推荐道。
“果真?多谢大人!”学子们心中踏实,下定决心一定要办成。
来之前抱着利己不忘利他的心态,这会儿纯粹的想做成一件事儿,投入百分百的热情。
“明日我与林大人去白茅村考察彩丝蚕养殖,你们若是有兴趣,可一同前往!”苏樱邀请道。
“我等…”有学子脑子没转过来,这是女娘的事儿,他们去了能做啥?
“是,大人!一定前往!”转得快的学子忙应下。
彩丝蚕织品一匹价值连城,只在传闻中,未得见真颜。
原来竟是这位苏大人所创,怎么也得看个究竟!
苏大人也说了,女子官学就是为这些女娘创立,将来女娘不但会养蚕、纺织,还要能提升、改良,把这些用文字记录、传承。
兴许会有更多女性改进、发明新的技能、技术,推动岭南、大唐发展。
翌日,学子们随着苏樱、林县丞去白茅村。
从官道转到村道,却见白茅村的村民在热火朝天修路,路段拓宽,山石挡路的地方也烧了炸掉。
“林大人、苏大人!”村民们见到,纷纷停下手中活儿打招呼。
来到村里,村里特意盖了十几间大平房养蚕。
妇人们采桑叶回来,切碎,正在喷洒大蒜红糖水。
见苏樱、林县丞带着几位郎君进来,甚是惊讶。
“呀,这蚕儿怎么还喂水?能活吗?”学子们惊呼。
“能啊,这是大蒜红糖水,适当喂一点儿,增强蚕儿的身体抵抗力,长的壮实,目前此法在岭南各州府推广。”
苏樱介绍道,“你们江南亦是桑蚕兴盛之地,应该也有不少养殖秘籍吧?”
“这个、这个,我等从未关注过,还是今日在此,真正知道它竟是此等模样。”学子们羞愧。
桑蚕向来是妇人经手,身为男子,特别是读书人,更不会关注。
也就这里颠覆了他们的认识,原来基层官员的日常工作就是耕种与桑蚕,林县丞说起桑蚕头头是道。
庆幸自己的岭南之行,不但一路行来见识各地风土人情,如今还熟知基层官吏工作流程。
许多之前不屑一顾的人和事儿,竟是自己将来踏入仕途必经的基本课程。
别小看这些不起眼的鸡毛蒜皮小事儿,全都蕴藏着智慧。
学子们短短半月,亲力亲为许多事物,改变了很多自以为是的看法。
岭南支教,说是支教,倒不如说是让他们提前官场实习。
白茅村凭借彩丝蚕,去年大赚,今年扩大规模。
妇人们靠养蚕赚大钱,在家中地位上升,开春养蚕,更多妇人也想加入。
村里严格筛选,不爱干净、邋里邋遢的不行,不按规矩喂养,自行其是的不要。
进了养蚕组的妇人在村里走路都挺胸抬头,底气足足的。
见到苏樱,那叫一个亲热!
围着苏樱请教这、请教那的,有的还细心请教桑树如何种植,才能叶片肥、大、嫩?
苏樱又讲了许多关于桑树嫁接、扦插,改良桑树的妙招。
不光妇人们,就连学子们都听得津津有味,原来一棵桑树都蕴含这么多学问!
“好啦,别光顾着聊养蚕,这几位是来自江南道扬州的学子,县学先生。
各位阿姐家中可有学龄童,让先生们考一考,考核通过,可免束脩、书本费,去县学念书!”苏樱向妇人们介绍。
“天啊,有这等好事!”妇人欣喜,有听闻朝廷出台岭南支教令。
只知道要办县学,从未想过自己也能成为受益者。
“先生稍等!我回去唤我家狗娃来!”“我去唤我家旺财!”妇人们慌慌忙忙跑了。
读书在百姓心中根深蒂固的高人一等,谁也不想落下,白茅村还没出过一个读书人呢!
很快妇人们拉着自家孩儿来见先生,从田间地头、工地上拉来,全都脏兮兮的。
“快喊先生!”妇人们见孩子不喊人,瑟缩不前,急得一把扯着孩子上前。
“先、先生!”孩子们声若蚊讷。
在地里干活干得好好的,莫名其妙被阿娘拽走,说是拜先生,都没明白咋回事儿。
“嗯,你叫什么名字?”学子们努力显出老成持重。
“回、回先生,我叫狗娃!”孩子嗫嚅道。
平时大家狗娃、狗娃的喊,不觉得有啥不好,这会让自报家门,觉得很没面子。
“姓甚?今年几岁?”学子们认真记录着,这名字乡下孩子叫得多,名字贱孩子好养活。

第429章 知己
村长得知县学先生来面试孩子,立马停工,让汉子们回家,把家里的娃不管大小,全带来给先生面试。
于是大到十三四岁,小到两三岁的幼童,都被送来面试。
学子们没想到白茅村的村民这么热切,没有嫌弃,而是一一认真面试。
最后挑选出三个孩子。
被挑中孩子的村民激动坏了,不停的喊着谢谢先生,回去煮红糖鸡蛋请先生吃。
学子们婉拒,奈何村民实在热情,只得接下。
其他孩子羡慕地看着,还有不少女孩也远远看着。
“你们想念书吗?”苏樱问女孩们。
“嗯!”女孩们眼神羞涩,“女娘也能念书?”
“也许会有那一天!”苏樱笑笑。
“大人,真的吗?什么时候?”女孩们眼里亮闪闪的,闪着希望的光。
“快的话一年,慢的话两三年!”苏樱温柔道。
“哦!”女孩们眼中的亮光渐渐黯淡。
“怎么啦?”苏樱以为女孩们会开心,但个个透着失落。
“明后年,不是定亲就是嫁人,没机会念书!”有女孩低声道。
“?”苏樱惊讶,这些女孩十岁不到,才八九岁。
按大唐律法,女子十三岁便可出嫁,可自家、特别是自己无人说亲,竟产生错觉,女孩可以无拘无束成长。
原主爹娘疼爱,没有给她施压。
可这些女孩是穷苦人家,生存艰难,到了年龄就早早嫁人,家中少一张吃饭的嘴。
女孩们不知道读书为了什么,只知道读书能受人尊敬!
苏樱没说话,默默拍了拍女孩们。
不敢允诺,给了承诺却兑现不了,会让人更失望。
“林大人,你怎么看?”出来的路上,苏樱心情有些沉重。
原以为一两年后,县学成了气候,再把女子官学提上日程。
可九月份自己走了,女子官学真的能办成吗?
“唉!阿樱啊,如果你在,我们共同努力,兴许能办成,但如果你走了…”林县丞没说下去,只是摇了摇头。
女子官学面临的困难更多,不单是束脩、还有来自各阶层的不认同,包括女孩的父母。
富人家的女孩阻力小些,家境富裕,大多会给自家孩子请先生识字。
穷人家的女孩算半个劳力,得干活儿。
长到十二三岁便急忙嫁出去,送去念书就意味着家中的活儿没人干。
念完书也到了嫁人年龄,最终便宜婆家,怎么算都不划算。
官道口两拨人分别,苏樱回梧县,林县丞带着学子们回桐县。
“阿樱啊,不若把女子官学办起来?趁着你那里几个厉害女娘都在!
待九月份你们走了,女先生都没了,如何办得起来?”林县丞试探着提议。
“待我回去想想,跟她们合计合计!”苏樱意有所动。
来这里快两年,为岭南做了不少事情,唯独没有考虑过女孩们。
一路想着心事回梧县。
“驾!”一条村道冲出一队人马。
苏樱忙勒住缰绳,避免相撞。
“咦,小苏大人!”最前面的福禧看到,惊喜道,“这是从州府,还是白茅村回来?”
“都有!”苏樱笑笑,“还没交接完?”
“可算是完了!”福禧长舒一口气,介绍道,“这位便是梧县新县令宋大人!这位是刘师爷!”
苏樱冲宋玄羽、刘几道拱手行礼,二人亦回礼。
“小苏大人!久仰久仰!”宋玄羽微笑道。
三十出头,模样俊美,一路风尘,官袍有些皱巴,官靴上全是泥土,倒是个实干的官吏。
跟随其后的师爷看模样应是同龄人,细葛布袍服,领口微敞,颇有几分磊落不羁的豪放。
“梧县跑完,宋大人有何观感?”苏樱问。
苏樱与宋玄羽马头相并,边走边聊。
“这么好的地方,人口竟不足两千户,可惜可惜!”宋玄羽坦言。
“去年河南道、河北道不少流民迁徙,若全部接手,如此年底当升为中县!
两季稻、冬小麦、大豆、甘蔗,还有粉条、茶油、蜂蜜,如此富饶,几百户流民完全吞得下!”
语气间倒是为果敢、利落,不似胡县令畏手畏脚,前怕虎后怕狼的。
以致后面的流民都被卢刺史拦截,分流到其他各县,一个县都没能升格为中县。
“大人哪里人士?有如此不俗见地?”苏樱好奇。
“邢州广平人!”宋玄羽坦坦荡荡,一点儿不扭捏,“祖上曾在北魏做官。”
“失敬、失敬!”苏樱拱手。
宋玄羽一说,苏樱便知邢州广平的宋家是谁了,北魏吏部尚书宋弁。
其七世孙宋璟便是与姚崇并称‘姚、宋’的开元名相,与贞观的‘房、杜’皆为唐代著名贤相。
“听宋大人话里的意思,是想把梧县升格为中县?”苏樱问。
“若是三年任期,争上保中,若是六年任期,争上县!”宋玄羽毫不犹豫。
“小苏大人不会觉得宋某狂妄吧,哈哈!”
“怎么会!苏某倒是希望多一些宋大人这样的县令到岭南。
有勇气、有闯劲儿、有想法、年富力强,这样的岭南充满活力!”苏樱由衷道。
“哈哈!这话我爱听!小苏大人如此见地,真让人难以相信是个女娘!”宋玄羽打量苏樱几眼,眼神流露出遗憾。
有的人一句话便说到心坎上,有的人话不投机半句多。
这位小苏大人很合他的意,若是男子,可引为知己!拉住彻夜长谈,可惜是女娘!
梧县的变化源自这位小苏大人,一路走一路看,越看越惊叹。
越看越惋惜,前任胡县令真是个庸才,居然放着身边大才不用。
换了他,天天缠着苏樱一同谋划,大刀阔斧的变、变、变!
“宋大人看苏某作甚?莫非我脸上有花?”苏樱被看得不自在。
“哈哈,某在想,小苏大人可否方便一同到衙门叙一叙?想听听小苏大人高见!”宋玄羽半是玩笑半是真。
“呃,行啊!”苏樱略微沉吟,欣然应允。
这位宋大人颇有见地,正好一起聊一聊,顺便探讨一下女子官学,看看他有何高见!

“来,今晚咱们不醉不归!”宋玄羽招呼苏樱入座,刘师爷、福禧作陪。
庭院内架着木架,烧烤羊肉,案几上摆着豆干、凉拌粉丝、油酥豌豆这些下酒菜,以及煮好的米酒。
“哟,宋大人会享受啊!”苏樱第一次见到这么豪华的招待。
“酒逢知己千杯少!今日必定要把小苏大人灌醉,把你肚里的货都吐出来,哈哈!”宋玄羽哈哈大笑道。
“宋大人,苏某还打算向你讨教呢!”苏樱好笑。
“好说、好说!不嫌宋某才疏学浅,定当知无不言、言无不细!”宋玄羽爽快道,“来,喝酒喝酒!”
几人举杯共饮。
“说吧,小苏大人有何困境?”宋玄羽割下一块肥嫩的羊腿肉,放到苏樱碟中。
刘师爷默默递过自己的碟子,“我的!”
“去去去!大老爷们,自个儿割!”宋玄羽笑着拍开。
福禧看惯了俩人打闹,视若无睹。
“时纶这是有了新人忘旧人!”刘师爷状若失意,酸酸道。
“仲平乱说甚!小苏大人在此,休得胡言!”宋玄羽板着脸道。
“好吧!”刘师爷恢复一本正经,也不生气。
自己割了一块大羊腿,装到苏樱碟中,笑嘻嘻道,“刚才多有冒犯,还请小苏大人原谅则个。”
“呃,师爷客气!”苏樱看着案几上老大一块羊腿,怀疑师爷故意的。
“宋大人,梧县的支教学子可曾抵达?”苏樱问。
“还没来得及过问,已到好几日。”宋玄羽大口吃着羊肉,“小苏大人担忧县学办不起来?”
“之前担忧,这会儿不担忧了!”苏樱笑笑,用小刀割着羊腿肉。
“你去州府是为这事儿?”宋玄羽问。
“嗯!榕县太穷,学子们免束脩,还是没几人肯去念书!
我找州府印刷一些典籍、教材,免费赠送各县,先把县学支棱起来。”苏樱道。
“?”宋玄羽放下手中的小刀,惊讶道,“你的意思是免费送给学童?”
“嗯!能上得起县学的人不多,不捐赠些书,县学惨淡,支教的学子们无事儿可做,支教将流于形式。”苏樱叹道。
“是都免费赠送,还是只针对交不起束脩的学童?”宋先羽追问。
“?”这话一问,苏樱立马意识到哪里不对了。
不患寡患不均,要么都免费赠送,要么都缴费,这是官学!不是慈善机构!
有的交有的不交,会产生矛盾,凭啥穷的不交?
2023最新网址 www.fushuwang.top 请重新收藏书签

推荐福书 娇妻随军海岛  罪犯档案管理  打排球有一车  将门千金通古  大唐诡案录b  嫡媳by李尔尔  假千金归家, 

网站首页最新推荐浏览记录回顶部↑

福书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