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书网.Top

穿越大唐,开局流放岭南by五谷丰登庆丰年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9-08

“祖母,你们是要逼死我娘吗?有必要这么羞辱我阿娘吗?”苏荷质问苏老太太。
“啪!”苏老太太一棍子甩过来。
“混账东西!跟谁说话呢?我不是你好脾气的阿耶,由着你撒野!
没搭理你,你偏凑上来!本想着找户人家把你嫁了,你偏偏要出头!不识好歹的东西!
老大,写,苏荷德行不佳,言行无状,予以除族!”
“啊!”苏荷没想到自己比她娘还惨,又气又怒,高声尖叫,“死老太婆,没你这么欺负人的!”
一个女娘被除族,还有谁会要?谁敢要?
苏荷突然意识到苏家真正的狠人是老太太!下起手来一点儿不拖泥带水,毫不手软。
苏老二亦是一惊,正要开口求情,就听苏荷疯言疯语,想想,还是保持沉默。
苏步成默默上前,提起笔准备书写。
“大伯,你们一点儿不给我们留活路吗?”小秦氏噗通跪到苏步成面前。
“你作甚?快撒手!”苏步成慌忙后退,奈何被小秦氏紧紧抱住大腿。
“秦九娘,你放手!”苏老二脸臊的通红,上前拉扯。
“不!你们休了我,还要把荷儿除族!你们是要逼死我们母女!一点儿活路都不给我们!呜呜…”
小秦氏感觉天都塌了,早知道不该嘴欠!肠子都悔青了。
“唉!”苏老三看着这闹剧没完没了,“阿娘,荷儿要不缓一缓,咱们在村里给她相看一家,趁早打发了,家里清净,也算是给她留条活路吧!”
“对对!阿娘,给荷儿留条活路吧!”小秦氏连忙点头,嫁人总好过被除族。
“唉!你们几个!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行啦,我也累了!就这样吧!”苏老太太拄着拐杖走了。
小秦氏、苏荷哭哭啼啼跟着老太太回屋,不敢再作妖。
苏老太太躺在咯吱作响的竹床上,闭目养神,不看这对拎不清的母女。
她不出面,压不住这对儿作精,大儿、二儿出面,不但讨不到好,还要惹一身骚。
为了苏家,只有她来做这个恶人!
悔啊!悔啊!当初再硬气些,就不用娶这么个蠢货回来!
这事儿哪是那么好收场的?
挤在这破屋里,抬头不见低头见,这母女能安分几天?真怕她们挑唆时彦、辰彦、兆彦,引得几房兄弟不睦。
真是祸害遗千年!

“唉!”杜氏重重叹口气,挨着丈夫躺下。
夫妻俩都无心思说话,明明是小秦氏母女闹腾,为何他们难过、郁结?
这破地方,和离休弃也罢、除族也罢,没人管你,生存下来才是最大。
路上那么难,一家人都咬牙熬过来了,为何在一切开始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时,却变得面目全非?
以前一直以为家宅安宁和睦,原来只是假象,早有人心生不满,觉得憋屈。
当不再有利可图时,不再屑于伪装。
只是这鬼地方,闹到自己被休弃,被除族,到底图个啥?
没有劳动力,也没有多少野外生活常识,独立门户出去能活下来吗?
这一晚,不但是苏步成夫妇,其他人都辗转反侧,想不通为什么。
很奇怪,这一晚没有猛兽打闹,整夜安静的可怕,偶尔一两声夜枭怪叫,反倒令人不习惯。
早上起来,大家眼下都带着黑眼圈。
洗漱后,韦氏煮粥。
杜氏打米时犯了难,“夫君,九娘和荷儿的口粮是一起,还是分出来?”
混在一起母女俩多少能混个饱,但母女俩不识好人心,会说扣着她们口粮占便宜。
分出去吧,母女俩没劳力,根本整不出粮食,这点儿口粮熬不到粮食收成就得饿死。
更别说她俩不会耕地、种地,上哪儿指望粮食收成?
说是切割开来,还是得靠大家养着。
养着心里膈应,不管又真怕饿死,左右为难。
“先煮上,一会儿问问她们,自己单过还是搭伙。”苏步成把问题丢给母女俩。
熬上粥,韦氏倒了些板栗在里面,昨晚的板栗粥好吃还顶饿。
苏步成三兄弟继续编竹床,少年们学着苏伯彦把书翻出来晨读,丢了一段时间,得好好温习一下,不然怎么教孩子们?
苏樱、小桃、苏绿把酸枣洗干净,装簸箕里晾晒,然后继续剥板栗。
“起床、起床!没人养了还睡得着!”苏老太太拿拐杖戳母女俩。
“哎哟!”母女俩被戳痛,迷迷瞪瞪醒来。
看着苏老太太在眼前,有一瞬的迷糊,自己怎么在老太太房间里,随后才想起昨晚的事儿,自己已不是苏家人。
“还睡?等着旁人伺候不成?”苏老太太眼神嫌弃、厌恶。
母女俩爬起来,洗漱一番,望着忙碌的众人格格不入。
“秦娘子!”苏步成喊了一声。
小秦氏诧异的看向大伯哥,秦娘子,这称呼真别扭、刺耳。
“你们的口粮是分出来还是咋弄?”苏步成问。
“跟你们一起吧!”小秦氏想都不用想做了选择。
“阿娘!”苏荷习惯性的唱反调。
都分割开了,怎么还被大房拿捏,母亲糊涂。
“别说话!”小秦氏扯了一下闺女。
只要混在一起,有众人吃的就有她们娘俩吃的,什么骨气不骨气,活着才是硬道理!
“混在一起吃可以,但是你们得参加劳动!”
苏步成可不想这母女俩成天不干活儿,坐等开饭,搞半天倒把母女俩当菩萨供起来。
“省的!”小秦氏没有反驳。
“阿娘!”苏荷要站起来,我们不是你苏家人,凭啥还要听你安排?
被小秦氏拉住,大伯哥问她,说明苏家人还愿意管着她们娘俩。
真要是不闻不问,直接把口粮扔给她们,那才是真的要逼死人。
小秦氏这会儿脑子清醒了许多,形势比人强,这个时候、这种环境下闹分家、闹和离简直就是自寻死路,愚不可及。
昨晚自己真是猪油蒙了心,闹腾个啥?
傻闺女不但不劝自己,还火上浇油,闹到后面成了不可收拾的局面。
要是闺女劝自己一下,自己就着台阶下,何至于此?
思及此,小秦氏眼神埋怨的看向闺女。
“阿娘,你这般看我作甚?”苏荷莫名奇妙,母亲似乎在埋怨自己。
埋怨什么?父亲要休阿娘时,是自己坚定站在母亲一边,维护母亲,自己哪里错了?
吃完早饭,苏步成他们正要出门,杨老汉带着村民们来了。
背篓、箩筐带了不少,有壮汉、也有妇人。
“苏村老早、阿樱村老早!”村民们乐呵呵打招呼。
“各位乡亲早!”苏步成笑道,“大家唤我苏郎君、小女阿樱即可,村老村老的叫着生分。”
“呵呵,苏郎君、阿樱!”村民们从善如流,他们也觉得这样更亲切。
“各位可是去捡山货?”苏步成问。
“是啊!昨晚村长通知的,大家一起去捡拾。”村民们脸上喜气洋洋。
有的家里把大一些的少年郎都带上,多一个人多捡拾一些。
人群中最显眼的当属王老汉,满头白发背着硕大的背篓。
儿媳杨氏也在队伍中,背着大背篓,跟在兄长杨大郎身后。
“就在山口那一片捡,切记莫要往里去,注意安全!”苏步成不忘再叮嘱一遍。
“省的、省的!有吃的谁还往山里去!有了山货、还有蕨根粉、葛根粉,粮食没那么紧张,我们还等着过好日子呢!”
村民们连连点头。
“阿樱,卤汁还你!”杨老汉把竹筒装着的卤汁递给苏樱。
“这么快?”苏樱以为要两三天。
“昨晚我们几家一起卤的,还卤了些肉,那香味儿,整个村都闻到。”杨老汉说着忍不住陶醉的吸了一下空气。
“以后要用来拿就是!”苏樱交给杜氏。
“阿樱,这是王三郎、郑四郎,他们是村里木工手艺最好的两人,你跟她们说说要弄啥。”
杨老汉身后跟着两个三十来岁的汉子,俩人手臂上、脸上都有伤痕,捕猎时留下的,村里壮汉身上或多或少都有。
王三郎是随王老汉一起流放的本家侄子,就跟苏步成他们家一样。
郑四郎是村老老郑头的儿子。
当年都是只会吃喝玩乐的公子哥,如今成了山上打猎下河摸鱼,心灵手巧的农人。
“阿樱!”两位汉子冲苏樱行礼。
“两位大叔!”苏樱忙回一个男子揖礼。
几人到院子里,苏樱详细讲了要打造的蜂箱,以及内部构造。
“阿樱,这真的能成?”两位汉子没想到还有人懂得养蜂。
“当然,我们把蜂箱放到树林里引蜂,只要能引来蜂王,过段时间蜂箱里就有蜂蜜。
这里四周全是山,植被丰富,一年四季都是花期,蜂蜜全年都能产蜜。
要是成功了,咱们多做一些蜂箱,定期收割蜂蜜,能卖一大笔钱。”苏樱描绘着未来。
“太好了!”俩壮汉激动地拳头紧握。
杨老汉与苏步成也是笑意堆满脸,这将是村里最轻松、来钱最快的活路,谁能不激动?
“阿樱,咱们把蜂箱放那儿就有蜜蜂来吗?”王三郎有些疑惑,养蜂这么简单?
“不止,还需要蜂蜜引蜂!”
“蜂蜜?咱们上哪儿去弄?那个可不容易。”王三郎记得野蜂都是在悬崖峭壁上。
“别担心,村长把自家珍藏的蜂蜜借出来,支援村里养蜂!”苏樱给村长脸上刷金。

“村长,你家还有?”郑四郎问。
去年初他们弄到一个野蜂巢,割下来的蜂蜜每人分得一斤,都拿去镇上换钱,难道村长家还留了?
“嗯嗯!”村长脸色不自然,含糊道。
这蜂蜜都送与苏家,苏樱这会儿说成他家,他觉得不好意思,又不好否认。
“不少,足足有半斤呢!咱们先做几个蜂箱试试看,要是真能引来蜜蜂,再做一些!”苏樱安排道。
“成!”几人说完急着要走。
“等一下,还有个事儿。”苏樱叫住几人。
“何事?”王三郎问。
“你们可会拼接木板?”苏樱比划道,“六尺长、四尺宽的薄木板,正面涂黑漆。”
“涂黑漆,阿樱要这个作甚?”几人不解。
“黑板!孩子们上课用!”苏樱介绍道,“没有书,授课时把课文写黑板上。”
“咦,这倒是个好办法!”大家眼前一亮,终于不是读望天书。
“阿樱啊,你这个黑板用啥书写?”杨老汉提出疑问。
“粉笔!”苏樱回道。
“粉笔?”杨老汉、苏步成几人你看我、我看你,那是何物?
“用石灰石制作,待忙过这几日做一些。”苏樱觉得事情好多,“黑板能做出来吗?”
“能!几块木板拼接简单。”王三郎、郑四郎齐声道,蜂箱、黑板都比平日里做的桌椅简单。
“好啦,就这些!”苏樱这里事情终于谈完。
杨老汉、王三郎、郑四郎几人跟在队伍后进山。
苏步成去地里锄地,苏樱与小桃、苏绿继续剥板栗。
苏荷嫌剥板栗费手,又嫌筛土晾晒累,可是不干活儿又不行,最后还是选了剥板栗。
至少可以坐在阴凉处慢慢剥,少剥一些、剥慢点儿,谁也不能说什么。
苏樱往罐里掺水,然后把板栗一个个用刀砍一下,丢进去煮。
“阿樱,都煮啊,一下子吃不完!”苏绿看着满满一罐板栗发愁。
“放心,一会儿煮开,有开口好剥,咱们把熟栗子捣成粉晒干能放很久,熬粥、做栗子糕都成。”
生板栗不经放,要不了几天里面果实就变硬,像石灰质,很难吃。
“阿姐,我们真的能吃上栗子糕吗?”小桃巴巴望着罐里的栗子咽口水。
“当然能!阿姐答应过的,怎么会食言?”苏樱刮了刮妹妹的小鼻子,“小馋猫!”
在等板栗煮熟的空隙,苏樱把剩下的板栗挨个砍一刀。
待罐里的板栗煮熟倒冷水里冷却,再煮下一罐。
然后三姐妹剥开口板栗,速度快了许多。
苏荷没人喊也不敢喊,但她也不想累着自己,不用人招呼,她也选开口的熟板栗剥。
苏樱看了没吱声,苏荷属于天生的爱唱反调,你若喊了她未必领情,不喊吧,自己就知道选哪一种。
“阿樱,你真聪明,想出这么个法子!”苏绿佩服道,自己只会一个一个生栗子费力剥。
“知道为啥吗?”苏樱逗堂妹。
“为啥?”苏绿傻呵呵问。
“因为我懒啊!不想费力干活儿,就得想办法怎么省事儿,哈哈…”说完忍不住哈哈大笑。
“这样的懒我想要!”苏绿认真道。
自己脑子转得慢,嘴又笨,如果这种懒能让人聪明,她真的很想很想。
“傻阿绿,你就这样挺好的!多可爱的小姑娘!”苏樱笑呵呵道。
要是苏荷、小秦氏也这么老实本分,这么团结有爱的团队要不了多久就能起飞,可惜!
“切!”苏荷忍不住冷哼。
看着苏樱逞能、显能耐,一向唯唯诺诺的苏绿露出灿烂的笑容,苏荷觉得辣眼睛、太刺眼。
小桃小脸一垮,要回嘴,被苏樱按住,轻轻摇头。
想找茬儿的人越搭理越来劲儿,巴不得有人接话茬儿,然后跟你没完没了的争吵。
她是舒坦了,别人一天的好心情没了!
对付这种人也不难,只需冷处理。
苏绿看一眼,不理解但跟着苏樱照做。
“唉,看,捡的时候嫌少,恨不能山上的都捡回来,可是打理起来真累人!
板栗弄完,咱们还得把核桃、油茶果剥出来晒干,活儿多着呢!”苏樱发愁道。
“我宁愿天天这么忙着,也不愿天天啥都没有饿肚子!”苏绿心态很平和,看着这么多吃的,再累也甘愿。
三姐妹继续说说笑笑,把苏荷当空气不存在。
苏荷哼了个寂寞,心中更加不满,开始乒乒乓乓摔打。
这边小秦氏倒是乖巧许多,老实干活儿。
苏老太太在旁边监工,加上自己也懊悔昨晚闹腾,搞得自己没了退路,这会儿只想表现好一些。
别再得罪老太太,巴着这一大家子好歹有饭吃,有人护着不被欺负。
不得不说,生活阅历还是有用,至少小秦氏看得清一些现状。
唯有蠢驴苏荷,一如既往地蠢不自知,还往死里作。
到中午大家回来,桶里、盆里全是煮熟的开口板栗。
少年们剥板栗时顺便偷嘴吃两个,粉甜粉甜的板栗满口香。
捡山货的村民陆续有返回的,路过苏家都打一声招呼。
“哟,阿樱,你们的板栗怎么都是开口的?都煮了?”有眼尖的村民看到。
跟他们的储存方式不同,他们都是放地窖,吃的时候取一些出来。
“煮熟了磨成粉晒干好储存,煮前拿刀砍一下,煮开后自然有道口子,剥起来轻松许多。”苏樱分享秘诀。
“嘿!还真是哈!这可省事儿多了!”村民们懂了,“阿樱,你这不是栗子粉了?”
“是啊!很香,煮粥里或做栗子糕都成。”苏樱回道。
“呵呵,还有这法子,我回去也做!”村民们又学到东西,边走边讨论着。
捡山货的村民满载而归,络绎不绝、三三两两背着大背篓往村里去。
苏步成三兄弟回来时都有碰到,大家都笑呵呵打声招呼。
人渐渐稀少,就在三兄弟以为没人时,一个妇人艰难背着大背篓从树林里出来。
背篓很大很重,似乎随时能将人压垮,遮住大半个人,仿佛背篓自己在移动。
“那是谁啊?怎地背那么重?”苏老三看到,不觉心惊。
苏步成眯眼瞅了瞅,认出来,“王六郎家的,杨大郎的妹妹。”
背篓走的很慢,好半天才费力挪到苏家门口。

第76章 真能榨出粉来
杨春华背着大背篓,佝偻着腰费力挪动,这是她捡拾的,还把公公王老汉背篓里的匀了些过来。
公公年事已高,山路不好走,她担心老人把腰闪到。
可她忘了自己一个弱女子,背着诺大一背篓,又何尝轻松?
走着走着被甩到了后面,但她不慌,自家阿爹、兄长在最后的。
看到前面的破院子,杨春华默默给自己打气,再坚持一下,到了破院子那儿歇口气。
突然杨春华觉得背上一轻,欲断的腰没了重负。
“娘子且歇歇!我等来背!”是苏步成的声音。
杨春华抬头,见三个相貌有几分相似的男子接过背篓,其中有她认识的苏村老。
“多谢苏郎君!”杨春华擦把汗,脸热的通红。
“兄长我来背!”苏老二争道,“村里不远,我一人就够了。”
苏老二从兄长手中抢过背篓,背起就走。
“唉…”杨春华还未来得及歇口气,急忙追着苏老二去。
诺大的背篓,苏老二像是感觉不到有多重,走的大步流星,杨春华没走几步就落下,要快走几步才能跟上。
果然男人跟女人的体力无法相比,杨春华背着如同一座大山,苏老二却轻松自如。
进村后苏老二慢下脚步,他不知道杨氏家住何处。
“郎君请随我来!”杨氏秒懂,越过苏老二到前面带路。
“春华回来啦!”遇到一两个婶子,诧异看着这一幕。
认得男子是苏家人,知道进山的路要经过苏家,见此情景,心中暗自称道苏家人古道热肠。
回到家,老婆婆已做好饭等待家人归来。
“阿娘!”杨春华推开院门。
“春华回来啦?你阿耶呢?”老婆婆出来,没见到丈夫,却见一个汉子跟在儿媳身后。
“跟我阿耶走最后!”杨春华微笑道,“这是苏家郎君,路过他家帮我背回来的。”
苏老二将背篓背进来,放到屋檐下。
“多谢苏郎君!”老婆婆道谢。
“大娘客气!走啦!”苏老二放下背篓告辞。
“唉…”端着一碗凉开水出来的杨春华只看到苏老二离去的背影。
苏老二第一次进村里,稀稀落落的人家,多是两三家聚居一处,一看就是兄弟分的家。
低矮的茅草屋,竹篱笆围成院子,周边种了不少菜园子、几棵果树,很有田园趣味。
田野间有顽童追逐打闹,比苏家那边有生气多了。
待忙过农忙,自家也该盖几间茅草屋!
近二十口人,几间破屋根本住不下,苏老二边走边盘算着,要不也到村里找块地盖。
“苏郎君!”路上碰到杨老汉几人。
“村长!”苏老二笑着打了个招呼,“山上的人都回来了?”
“是啊!今日大丰收!苏郎君这是去哪儿?”杨老汉随口问。
“有个娘子背的背篓太重,帮她背回家去。”苏老二回道,说话间俩人擦身而过。
杨老汉走了几步,才猛然意识到苏老二说的娘子是谁,回头想说句道谢话,人已走远。
“二郎回来了!”回到家刚进院子,小秦氏上前相迎。
吓得苏老二连连后退,警惕的看着小秦氏,不知她又要作什么妖。
多年都不曾这么热络,昨晚才休掉,又闹哪样?
小秦氏尴尬顿了一下,脸上重新堆起笑容,“快用膳,就等你了!”
“省的!”苏老二绕开小秦氏进去。
小秦氏讨了个没趣,很想爆发,极力压抑住,调整情绪,装作无事人一般,跟在苏老二后面。
苏老二端起粥碗,坐到兄长身边。
“送到家了?”苏步成问。
“嗯!她家在村子里头,要走一阵,家里就一个老婆婆,难怪背那么重。”苏老二回道。
“那是村长闺女,嫁的王老汉家,丈夫王五郎被黑熊拍死了,儿子生食蒟蒻中毒身亡,只余公婆与她。”苏步成淡淡说道。
“村长闺女?怎地这般命苦?”苏老二没想到这世上有这么命苦的人。
锦衣玉食的大小姐流放此地,丈夫、儿子先后没了,这日子还有啥盼头?
“谁知道呢!”苏步成苦笑一下,麻绳专挑细处断,厄运专找苦命人。
苏老二听了没再说话,闷头喝粥,这里又有谁活得好?
没注意到一旁的小秦氏气得脸都绿了。
三兄弟帮杨春华,苏老二抢过背篓一幕正巧被小秦氏看到,当时就气得心中一阵闷痛。
窝囊废窝囊废的骂着,骂得爽,不觉得心疼,越骂越看不上,越骂越厌恶。
待被休弃,一觉醒来后悔冲动了,以后没人养自己。
看到自己鄙视的男子对别的娘子献殷勤,心里酸的不行,恨不能上前撕了杨春华的脸。
强忍着心中的愤怒,小秦氏决定忍气吞声把这个男人哄回来。
夫妻近二十年,她知道这个男人心软,俩人还有四个孩子,只要稍微示好,服个软,和好是手拿把掐的事儿。
原想着慢慢来,但还不到一日,小秦氏就发现情况不妙。
特别是苏老二回来时那飞扬的神采,小秦氏已多年没见过。
小秦氏意识到男人在这里很抢手,特别是壮劳力。
小秦氏在想什么,苏老二压根没关注,只觉得没了小秦氏的聒噪,耳根子清净多了。
吃过饭,大家继续忙活。
苏樱跟着父亲出来,往村子方向去。
“阿樱,你去哪儿?”苏老三好奇。
“去村长家,看看蕨根粉、葛根粉咋样了。”苏樱回道,“阿耶,要去看一下吗?”
“嗯,去看看!你们也去吧!”苏步成点头,几人往杨老汉家去。
“哟!你们这么早就来啦?”杨老汉刚吃完饭,正挨个掀开面筛看,“快来看,真的好多粉。”
苏步成揭开面筛,水缸里上半部是褐红色的水,下面厚厚小半缸的粉。
苏老二、老三看得稀奇,不起眼的根茎真能榨出粉来。
“咋样?咋样?”村老们也来了,心里一直惦记着。
“自己看吧!”杨老汉让开位置。
没一会儿村里的人都来看他们的劳动成果。
几个壮汉小心翼翼倒掉上半部的脏水,两缸合并一缸,加入清水搅拌均匀,进行第二次沉淀。
原本三缸的蕨根粉,并成一缸,四缸半葛根粉,并成两缸。
只是蕨根粉份量少得多,葛根粉差不多是蕨根粉的两倍。
“果真能成!”村民们看到实实在在的淀粉,心中欢喜。

第77章 有啥不敢想的
“又空了四个缸子,咱们再去挖些葛根来!”村民们更喜欢产量高的葛根粉。
不等村长发话,大家就着急忙慌的想要四处搜寻粉葛。
“先别急,这才刚捡了山货,大家先把自家的山货处理掉,葛根不急这一时半会儿,待明日淀粉捞出来晾晒,我们一起挖,把七个缸子装满。”苏樱建议道。
“对对对!把这茬儿给忘了!”村民们这才想起自家的宝贝。
以前吧也就男人们上山捡一些山货回来,东西不多,留着过年吃。
不像这次,劳力都上山,板栗、山核桃、酸枣、油茶果捡了不老少,不赶紧收拾好,会坏掉。
又是山货、又是葛根粉、蕨根粉的,村民们突然觉得自己变得好富有,竟忙不过来。
村民们散去,苏家人也回去做自己的事儿。
走出院子,却见小秦氏站外面张望,似乎在人群中找谁。
苏家人俱是一愣,她来做甚?
“二郎!”小秦氏一副温婉可人模样,仿佛新婚那会儿。
见人群中并没有中午那位女子,小秦氏悬着的心放下一大半。
“秦九娘,你来作甚?快回去!”苏老二皱着眉,家里闹腾就算了,还要跑这里丢人现眼。
苏老二说完兀自大步离开,不想跟小秦氏过多纠缠。
生怕哪句话不对刺激到她,不管不顾当场撒泼,弄得大家都难堪。
苏步成父女、苏老三亦绕道走开,撂下小秦氏。
其他村民见小秦氏眼生,猜着是苏家人。
因着苏步成、苏樱,连带着对苏家人印象很好,村民们冲小秦氏友善的笑笑。
小秦氏在苏老二这里讨了个没趣,见村民冲她笑,认为是在嘲笑她,翻个白眼冷哼一声,昂着头高傲的走开。
村民们热脸贴个冷屁股,尴尬的收起笑脸,这娘子脑子好像不太灵光。
苏家三兄弟继续下地干活,还有那么多地没挖,有得忙。
苏步成抓起锄头,手心传来一阵火辣辣的痛楚,张开一看,手上磨了好几个水。
有的已破皮,有的尚未破皮,黄豆大小,晶莹剔透。
“兄长,咋啦?”苏老二见兄长看着自己的手发呆。
“没事儿,多年没下地,这双手竟变得如此娇气!”苏步成摇头笑笑,到路边掰了一根铁篱笆刺。
在长安县经常下乡,时常下地摸两把,只是挖几下,可不像现在一挖一整天,还要天天挖。
“我瞧瞧!”两个弟弟拉过兄长的手,“怎地这么多?兄长你别太用力,得悠着来。”
这是用力过猛,苏步成心里着急,这么一大片地挖不完。
苏老二轻轻将兄长手上水泡挑破,流了一滩水。
苏步成看着两个弟弟骨节粗大、长满老茧的手,跟自己纤长、骨节分明的手,就像泾渭分明的两个阶层,心里很不是滋味。
少年时自己靠抄书补贴家用,而两个弟弟则是干粗活儿,种田下地打主力。
说苏步成最聪慧、最出息,不如说是两个弟弟一直托举着他。
解决了家中琐事,让他心无旁骛读书。
“兄长今儿且歇着,待水泡结痂了,很快就能好。”苏老二安抚道。
“这么多地,哪儿耽误得起?你们干活儿我怎能歇着?”苏步成脸都羞红了,说罢拿起锄头干活。
自己是兄长,却要两个弟弟照顾。
2023最新网址 www.fushuwang.top 请重新收藏书签

推荐福书 娇妻随军海岛  罪犯档案管理  打排球有一车  将门千金通古  大唐诡案录b  嫡媳by李尔尔  假千金归家, 

网站首页最新推荐浏览记录回顶部↑

福书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