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唐,开局流放岭南by五谷丰登庆丰年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9-08
“需要戴纱帽、手套遮住头面、脖子、手这些裸露部位,割蜂蜜不能全割完,要留一部分给蜜蜂。”
“这会儿放蜂箱吗?”胡县丞问。
“嗯,大人不嫌累的话,一起看看吧!稍等,我回去拿蜂蜜。”苏樱背着背篓进院子。
“阿娘,收一下!”苏樱把买的针头线脑、余钱交给杜氏。
“小桃、兆彦、柄彦、阿绿,你们的胡饼!”把胡饼分给弟弟妹妹。
又拿出三个蒸饼给杜氏,“祖母的、你和三婶的!”
“你这孩子!花这钱作甚!”杜氏心疼女儿,“你们都没舍得吃!”
“好啦,阿娘,以后有好多好吃的!不用担心!安心吃吧!”苏樱笑笑,拿着有记号那茼蜂蜜出来。
胡县丞几人、一众村老跟着苏樱进了树林,寻找合适的位置放置蜂箱。
五个蜂箱,选了五个不同位置放置,都比较僻静。
在蜂口、隔板上涂抹蜂蜜时,看得郑老儿等心疼坏了,多金贵的东西,阿樱是真舍得。
杨老汉神色淡定,这蜂蜜被人吐了口水的,也只有用在这上面,才不算浪费。
有不少看热闹的村民、孩子跟来,“阿樱,是不是过几日我们就有蜂蜜吃了!”
“嗯,要等上几个月呢!”苏樱回道,“你们可要保护好蜂箱,不要让虫蛇钻进去,亦不要靠拢,小心被蛰。”
“省的、省的!”众人齐刷刷点头,谁要是敢破坏蜂箱,他们决不轻饶!
第90章 梧县百姓将感激不尽
小秦氏、苏荷母女也随着人流来看热闹,见苏樱拿个木箱煞有介事的说怎么怎么养蜂,苏荷差点儿笑掉大牙。
这些人脑子有坑,苏樱根本就没养过蜜蜂,懂个屁的养蜂。
特别是那个什么县丞大人,点头哈腰跟在苏樱后,苏樱说啥他都点头,哪怕苏樱说屎是香的,那人也会毫不犹豫点头。
也就这没见过世面的九品芝麻官好糊弄!
“阿娘,这些人咋那么蠢?也不知苏樱给他们灌了啥迷魂汤,一个个把她当菩萨一样!”
苏荷嫉妒得眼睛都红了,“不行,我要撕开她的画皮!”
“荷儿!别轻举妄动!”小秦氏一把拽住,“明晃晃的去闹,咱娘俩就没地儿落脚,要被赶出苏家。”
小秦氏多少带了点儿脑子。
“那咋办?就让她得意?”苏荷不甘。
“慌啥!明着不能来,可以暗地里做啊!”
小秦氏审视的看着苏荷,这是自己的闺女吗?咋自己的聪明劲儿一点儿没沾到!
“对,阿娘说的极是!”苏荷一想,是哦,暗戳戳的弄。
晚上悄无声息的把蜂箱给它弄坏,还引蜜蜂!哼,几个月后,这帮蠢货屁颠儿屁颠儿去割蜂蜜,屁都没有!
想想心里就爽!
母女俩蛐蛐儿,旁边的人没听清,但看母女俩笑得诡异,都警惕的看一眼。
村里人大致都知道小秦氏脑子不灵光,苏荷那晚的作,见识的人也不少,对她俩没啥好印象。
母女俩笑得不怀好意,令人很反感。
虎子、阿木、阿桑三兄弟看得一清二楚,悄悄把这幕记在心里。
放置好蜂箱,大家满怀信心出来。
“瞧瞧,这腐土真肥啊!”
胡县丞踩着树林中松软的地,蹲下扒拉开,全是黑褐色的腐土,用力一踩,滋滋冒着肥水。
这山连着山,腐土取之不竭用之不尽,不久的将来,梧县良田遍地,沃野千里!
想想就激动啊!县志里必定会留下自己的丰功伟绩!
“有胡大人在,是梧县百姓的福!”苏步成适时赞美。
“哪里!苏先生过奖,过奖!”胡县丞谦逊道。
“呃,寒舍简陋,大人可要进去坐坐!”路过家门,苏步成客套道。
“那就叨扰了,正好口渴 ,走,讨碗水喝!”胡县丞当真了,抬脚进去。
苏步成只好带着一众人进院子,没地方坐,各自找石块坐下。
杜氏、韦氏倒上凉开水,加点儿蜂蜜,请众人喝。
新鲜的野生蜂蜜清甜,沁人心脾,渴极的众人一口喝光,回味无穷。
“这就是早上那野蜂蜜?”胡二郎问苏樱。
苏樱点头。
“咱们养的蜂也是这味道?”胡二郎很喜欢这种蜂蜜味儿。
“不一定!一年四季,开的花不同,酿出来的蜜味道有所不同。”苏樱回道。
“这蜂蜜应该是桂花蜜和柚子花蜜混合的,你要喜欢,一会儿送你一筒。”
“不用,不用!我不过随口问问。”胡二郎忙婉拒。
蜂蜜是苏樱家最贵重的东西,哪能因为自己喜欢就攫取呢?
“郎君这话说的好没道理,你送我家一辆牛车,我就不能赠你一筒蜂蜜?再说了,以后蜂蜜多的是!”苏樱劝道。
“那,多谢了!”胡二郎说不过苏樱。
俩人短暂沉默,胡二郎打量院子,好几个簸箕里晒着的黄色东西,“你家板栗都晒成栗子粉?”
“是啊!栗子粉煮粥顶饿,还能做栗子糕!耐存储,要不要尝尝栗子糕?”苏樱准备起身做一些招待客人。
“不用,走了一路,歇会儿!”胡二郎扯了扯苏樱。
看到地上晒的青皮果不一样,“这是啥?不像是核桃!”
“油茶果!榨油的!”苏樱回道。
“榨油?”胡县丞耳朵尖,苏家到处是宝藏。
“是!榨出来的茶油清亮、口感清淡,是上好的食用油,产量少,除了皇家也就贵人用的起。
这个开发好了,将来发展成梧县的特产,单靠蜂蜜和茶油,百姓日子就能过得很滋润。”
“这个真能榨油?”胡县丞再三确认。
这么好的东西,梧县咋就没人懂呢?
其实好东西真的不少,但那个时代的信息不发达,读书的人没见过实物,见过实物的人没读过书。
完美错过,宝藏没能被及时发掘,或发掘得很慢。
这东西古人早有记载,但依然没能广泛流传开。
“当然,晒干研成粉,蒸熟再压榨就能出油。”苏樱肯定道。
胡县丞激动地搓着手,对师爷道:“这东西我记得山里不少?”
皇家和贵人吃的!大力发展起来,百姓多一项收入,做出精品,兴许就能成贡品!
是不是意味着自己就可以挪挪窝?
“是的,大人!”师爷眼里闪着泪花。
跟着县丞大人熬了十几年,总算看到一点儿希望。
这里穷得想多摊点儿苛捐杂税都怕激起民变,好几次跟县丞提出辞职,奈何县丞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挽留。
每次自己下定决心坚决要走,都被县丞哭着留下。
俩人十几年的情谊,最后师爷摆烂,不再想着另谋高就。
这里虽吃不饱,但县丞真的是个不错的主家。
“苏先生,我得说道说道你了!”胡县丞不满地批评苏步成。
“大人这话何意?”苏步成摸不着头脑。
“茶油这么好的主意你竟然藏着掖着!是怕胡某一个人发财吗?”胡县丞笑道。
“苏某不敢!茶油果榨油自古就有,不是甚秘密,我们是想着村里榨一些自用,有多余的再拿去卖钱,真不知道梧县竟无人用它榨油。”苏步成认真解释。
“苏先生啊,你也知道,这里蛮荒,好东西不少,但若是你们不说,这里还真没几人知道它的妙用!”
胡县丞冲苏步成一揖,“苏先生,你们自长安来,比我等见多识广,切莫藏私!多帮帮胡某!梧县百姓将感激不尽!”
“大人折煞苏某!”苏步成忙回礼。
“女娘,别说,我阿耶说的极是!”胡二郎深以为然。
自己手里农桑书不少,却是读的死书,不能学以致用。
“这…”苏樱正要说话。
“郎君,请喝水!”苏荷端着一碗蜂蜜水递到胡二郎面前,打断俩人的交头接耳。
“多谢!”胡二郎没多想,客气接过碗。
“女娘,你要那铁锅,可是做饭用?”胡二郎凑到苏樱耳边低声问。
他看到苏家就一个大瓦罐,烧水煮饭都用它。
“是啊,铁锅炒菜!有了茶油,可以做好多菜式出来…”苏樱坦率道。
“郎君,可再要一碗?”苏荷再次打断俩人交谈。
“不了,谢谢!”胡二郎头没回谢绝,“铁锅炒菜?真有那么妙?下次来,得请我尝尝!”
“好啊!嗯,请你吃蛋炒饭如何?”苏樱想起最简单的饭菜合一。
“蛋炒饭是…”
“郎君,把碗给我吧!我拿去洗一洗!”苏荷又打断。
这次胡二郎终于回头看了一眼,这谁啊,忒没眼色,没见他谈兴正浓?
“郎君!”苏荷语气娇软,面色娇羞。
胡二郎看得懵逼,自己不认识这女娘啊,一脸小女儿的娇羞啥意思?不知道还以为俩人有私情。
“女娘,这是…”胡二郎看向苏樱。
“这是我二叔家女儿,脑子不太正常。”苏樱淡淡道,“郎君,走,带你去看看如何榨粉。”
说罢,起身回屋取了卤汁和蜂蜜,带着胡二郎离开。
苏荷那点儿小伎俩太明显,就像在长安,只要跟苏樱亲近的男子,她都要装出一副娇憨、懵懂模样横插一杠子。
胡二郎不过一个下下县的县丞之子,以前根本不会入苏荷的眼。
现在嘛,自己是流犯,县丞之子也不挑了,将就一下。
看不看得上尚且两说,主要还是为了给苏樱添堵,只要苏樱不快,她就开心。
苏步成亦被苏荷气到,这侄女无所畏惧,横冲直撞,大庭广众之下几次三番搭话陌生男子,其心昭然若揭。
要不是有客人在,恨不能扇她两个大耳刮子。
没有礼数,打扰客人,简直把苏家的脸都丢尽了!
“大人,挖蕨根、葛根的差不多回来了,咱们去看看。”
苏步成亦起身带着胡县丞等离开,路过苏荷面前,狠厉的剜了她一眼。
“哼!”苏荷不屑的冷哼,叫你们大房得意!
“砰!”一拐杖狠狠打在背上。
“哎哟!”苏荷痛得直抽气。
“你个坏了良心的东西,做这些丢人现眼的事儿,丢我苏家的脸!
小小年纪不学好,没有礼义廉耻!叫你不学好!叫你丢苏家的脸!”
苏老太太操起拐杖追着苏荷。
“救命、救命!”苏荷鬼叫着往外跑。
“给我站住!你个不知廉耻的东西!站住!”老太太知道这死丫头想干什么,“抓住她!”
刚才贵客在,老太太不好动手,这会儿人走了,再不教训,这死丫头是真要把苏家的名声败光。
不能因为她,连累了孙辈的所有孩子。
苏时彦、苏辰彦忙追上,将苏荷拖回来。
“时彦、辰彦!你们怎能这么对你妹妹?”
小秦氏奈何不了老太太,见两个儿子对付女儿,忙大声呵斥。
“母亲别添乱!祖母教训妹妹!妹妹也该管教管教!”苏时彦失望的看着小秦氏。
他也想护着妹妹,可是妹妹刚才做那事儿,真的很丢脸,勾搭的心思明晃晃写在脸上。
苏家虽流放,但好歹是读书人家,哪能这般没脸没皮?这是有教养人家的女儿?
苏时彦的脸臊得通红,偏偏母亲不分对错还一味袒护,这样下去只会害了妹妹。
“怎么,觉得阿娘被休了,就管不了你们?”小秦氏质问大儿。
以孝治天下,儿子敢忤逆父母,就是大不孝,闹大了,他吃不了兜着走!
“砰!”一拐杖打在肩头。
“秦九娘!一个弃妇,有你说话的份儿?不想过日子,今儿就从我家滚出去!”
老太太恶狠狠盯着小秦氏,只要小秦氏胆敢多说一句,立马将她的包袱扔出去,叫她滚蛋。
小秦氏不甘的看一下老太太,嘴唇嗫嚅几下,终是没胆量顶嘴。
“把她看好了,不许她再踏出院子半步,不许出现在贵客面前!咱苏家书香门第,不是勾栏瓦舍,不许做那等勾勾搭搭、不知廉耻的事儿!”
老太太拿拐杖指着苏荷骂道。
“苏樱做得,为何我就不能?”苏荷不服,梗着脖颈犟嘴。
“砰!”老太太听得心烦,恶向胆边生,恨不能一棍子打死这个孽障!
拐杖打在苏荷肩头,用了十足的力道,差点儿疼晕过去。
“为何苏樱做得?因为她是村老,在为苏家、为整个村子、为梧县出谋划策!没你那龌龊心思!
不是人人都像你,掐尖要强,拈酸吃醋就算了,从哪里学的下作手段,勾搭外男!平日教你的规矩去哪儿了?”
老太太痛心疾首。
杜氏明明让兆彦给胡二郎端水,这死丫头按捺不住心思,从弟弟手中夺过碗,巴巴凑到胡二郎跟前,一脸发春的味道。
在场的人哪个看不出来?尴尬的叫人想逃离。
又不好戳破,戳破了大家都没法面对。
为何笃定苏樱没有带私情?因为这丫头有主见,心性高傲,不轻易动心。
卢家二公子,苏樱都没看在眼中。
这门亲事还是几位长辈轮番劝说,苏樱才勉强应下,但苏樱一直觉得卢家以权势压人,不是良配。
卢家是五姓七望之一,卢侍郎是正四品下的工部侍郎,于苏家是高攀,还是主动求娶,面子给的很足。
苏家一而再、再而三的拒绝,就是给脸不要脸,不知好歹。
苏家三兄弟的仕途必然受阻,卢二公子风评还行,几方考虑,苏家才勉强允下这门亲事。
没想到苏家遭难时,卢家非但不伸援手,还落井下石,当众退婚羞辱苏家。
应了苏樱当初的隐忧。
也让苏樱一病不起,倒在流放途中,好在这丫头命大,挺过来了!
两相对比,苏荷简直臭狗屎一堆,空长一张好脸蛋,脑子里装的全是屎,愚不可及。
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十个神对友,抵不过一个猪队友!
老太太好想把这母女俩扔的远远的,扔回荥阳老家去自生自灭。
可惜这会儿是流犯,身无分文,也不能离开这岭南。
天天看着无脑母女作天作地,实在厌烦得很!
第92章 从未见过的奢华
村长家此刻热闹得很,村里人漫山遍野挖蕨根、葛根,大背篓小背篓的背回来。
溪边堆得像小山,几个妇人都洗不过来。
孩子们把洗干净的背回村长家,杨大郎几个壮汉挥着木槌奋力捶打。
趁着今儿的空闲,把这些缸子都装满,明日就正式开始农忙。
“荒沟村的村民挺齐心呐!”胡县丞看着热火朝天的兴旺景象赞叹。
“没办法,都是为了不挨饿!”杨老汉叹道。
看了一阵,杨老汉招呼众人进屋里坐。
苏樱找到高氏,高氏正在清理下水和野兔。
“阿婆,我来吧!”苏樱接过下水,麻溜的打理着。
高氏也没闲着,俩人配合,很快把下水、野兔弄干净。
回到厨房,苏樱卤了一副下水,“阿婆,这一副炖汤吧,一个卤味、一个炖汤、一个红烧兔、一两个素菜,再来个糕点差不多了。”
“好!”高氏笑笑,这女娘挺会过日子的,不起眼的东西搞得像模像样,似豪华盛宴。
“虎子!”苏樱看到门外闪过的身影。
“何事,女娘?”虎子跑回来。
“你去找我阿娘,就说我要一些栗子粉做糕点。”苏樱递给虎子一个瓦钵。
“好的!”虎子顾不得满头大汗,抱着瓦钵往苏家跑。
过了一阵跑回来,满满一钵栗子粉,还有一小碗蜂蜜。
“你这孩子,怎地把蜂蜜也端来了?”
高氏笑虎子实诚,不懂人情世故,自家早上才收了苏家一罐。
“婶子非要我带过来,说做栗子糕不能没有蜂蜜。”
虎子蛮委屈的,他不肯收,婶子硬让他拿着。
“阿婆,没事的!”苏樱忙劝住高氏,“谢谢你,虎子!一会儿你先尝栗子糕!”
“诶,好的!”虎子听了很欢喜,又去外面帮忙。
“阿樱,蒟蒻磨好了!”杨二郎端着一盆磨成浆的蒟蒻进来。
这东西便宜,份量足,一个蒟蒻可做老大一盆菜。
“哎呀,咋把它给忘了!”苏樱笑道,“现在多一道好菜!”
在堂屋喝着蜂蜜水闲聊的胡县丞忽然闻到一股特别的香味儿,有酱香味儿、各种香料混杂的味儿,好像还有肉香?
“咕…”几声腹鸣从好几个人的肚子里发出。
“村长,这是什么味道?”胡县丞脸微红,佯装镇定。
“卤味!应该是阿樱在卤下水。”杨老汉见苏樱没进来。
“卤下水?”胡县丞好像听懂了,又好像没听懂。
他记得路上苏樱背着不少下水,还提着两只野兔,难道是用这些招待他们?
“大人可要见识一下,阿樱用卤料卤出来的下水味道绝美!”杨老汉推荐道。
“走,去看看!”胡县丞好奇,一般人都不吃的下水是如何变成美味的!
来到厨房,烟雾蒸腾,就见一道身影在灶前忙碌。
一个罐子里散发着浓浓的卤香,一个罐子里炖羊杂,汤色奶白,里面还有萝卜,小火慢慢煨着。
苏樱在另一个罐子里用铲子朝着一个方向用力搅着,罐里是灰褐色的糊状物,正在变粘稠。
高氏在添柴火,俩人配合默契。
“煮魔芋!”苏樱没抬头,正是关键时刻,不能分心,不然糊锅。
“煮魔芋?”胡县丞看向杨老汉。
“蒟蒻磨成浆,加草木灰水煮成凝脂膏状!冷却后即可食用,无毒!”杨老汉一句话解释清楚!
“?”胡县丞看看杨老汉,又看看罐里的魔芋。
“阿婆,撤火!”苏樱喊道。
高氏利落地撤掉柴火,苏樱将魔芋膏舀出,装在盆中待冷却。
“女娘,这就是《蜀都赋》里蜀人食用的蒟蒻?”胡二郎搜刮了一遍所有读过的书,只想到它。
“对!这蒟蒻除了草木灰水、石灰水去毒,切片晒干后亦无毒,还可像蕨根粉、葛根粉制粉条。”
苏樱擦了擦汗,用筷子搅动一下卤罐里的肉,免得生锅。
野兔已经砍成小块儿,苏樱把清空的瓦罐洗干净,开始做红烧兔。
“阿樱,你的意思,咱们还可以做魔芋粉条?”几位村老又听到一个好消息。
“是啊!能做粉条的东西多了!咱们慢慢来,一样一样做,先把山上野生的用掉。”苏樱回道。
“成,听阿樱的!”村老们齐声道。
舀了一大勺油放罐子里熬化,再放入粗盐、姜片、花椒、蒜瓣煸炒出香味儿,将兔肉倒入翻炒,加入酱油调色,抓一把切碎的辣蓼草放入,炒至半熟,掺水焖煮。
苏樱动作娴熟。行云流水。
倒酱油不带一点儿犹豫,村老们心疼的直抽抽。
待锅里冒出香辣味儿,众人都陶醉了!真香!
再用筷子戳卤味儿,已经熟透,撤火捞出。
红褐色的卤味儿装了满满一盆,那香味儿,简直太诱人!
苏樱切了一块羊肚,切成片请大家品尝。
刚出锅的,软烂香糯,那滋味儿,能让人把舌头一同吞下。
“下水竟然这般美味!”胡县丞回味无穷,这么多年竟错过了。
“主要还是卤料!这卤料不但卤下水,还能卤肉、鸡鸭鹅、各种蔬菜等,万物皆可卤。”苏樱笑道。
“女娘,卤料有配方吗?”胡二郎很心动,想回去做一份孝敬祖母。
“山赖、八角、桂皮等各种香料,根据自己喜好调整配比即可,熬煮时除了盐,还需加入酱油调色,若有糖,适当加一点儿,味道更鲜美。”苏樱大大方方公布出来。
这穷地方,就算做的再美味,没几个富人,什么开酒楼发大财,鬼吹,没有购买力形不成消费市场。
得在长安、江南这种权贵、富人云集的地方才行。
后面做栗子糕,苏樱没动手,因为手上那股下水味儿太重,只怕做出来的栗子糕全有味儿。
高氏叫来大郎媳妇,栗子糕不复杂,只要舍得放蜂蜜,绝对香甜可口。
天色将晚,所有大水缸都装满淀粉水。
村民们收拾好院子里的残渣,放到院外的坑里沤肥,然后散去。
胡县丞等在村老、苏家几人的陪同下用膳,杨家其他家人另外坐一桌。
苏家除了三兄弟、苏樱,还有苏伯彦这位即将就任的村学先生代表。
今晚的菜很丰盛,卤味、萝卜炖羊杂、红烧野兔、红烧魔芋、清炒菘菜、凉拌茄子、栗子糕。
满满当当一大桌,是虎子这帮孩子从未见过的奢华,花费却不多。
“大人,请!”杨老汉请胡县丞动筷。
“那我就不客气了!”胡县丞举筷夹了一块魔芋,QQ弹弹,香辣爽口。
“嗯,不错!是道好菜!想不到这人人畏惧的蒟蒻竟如此美味!”胡县丞不住点头。
胡二郎、师爷、户曹吏亦纷纷向魔芋下手。
苏樱用辣蓼草替代的辣味儿,虽没有辣椒好吃,但辣味儿特别,又加了酱油,于在座的人,简直妙不可言。
就连已经吃过魔芋的杨家人,也被惊艳到。
“还是阿樱厨艺好!”杨老汉夸赞道。
“哪里,不过是舍得放油、放佐料!你们也这么放的话,也美味。”苏樱笑道。
“今日走了一路,看了一路,荒沟村不错!村民们心齐,照这样下去,相信要不了多久就能兴旺发达。
到时咱梧县其它村子也照做,几年后应该不比你那长安差吧,苏先生?”胡县丞满是憧憬。
“有胡大人在前面引路,梧县百姓有望过上好日子!”苏步成赞道。
“短时间内这么多事情要做,你们三十几户人家要如何谋算?”胡县丞看向苏樱。
这些老头都说不出新鲜的,唯有新来的苏家父女,苏县令就不说了,跟自己一样是个实干人,倒是这个女娘,点子多,想法多。
“呃,我们…”苏樱沉吟着梳理思路。
“首先,是先把冬小麦尽快播种,粮食有收成是我们发展的最大底气和保障,所有事情都以它为基础…”
在苏樱的思路中,冬小麦播种的同时,再套种一些豆类,黄豆、绿豆、豌豆等,疏松土质的同时也增加土壤养分。
田间地头的边角位置栽种桑树,为开春养蚕做准备。
村学开办起来,把孩子们集中起来读书。
挖蕨根、葛根、蒟蒻,生产蕨根、葛根、魔芋粉条,建粉条厂,尽快把粉条在附近几个州府卖开。
建油坊,把油茶榨出来,以后还要榨豆油、莱菔子油、芝麻油、菘菜子油等。
建养蜂场,把人工养蜂形成规模化。
重建石灰窑,开春后消杀腐土需要大量石灰。
在地势高的地方开挖水塘蓄水,浇灌时省力不少,后续考虑养水田种稻谷。
测绘道路,确定线路,争取早点儿动工,最低宽度能通行一辆马车。
“嘶!”众村老听完觉得太离谱。
建粉条厂、办村学、养蜂这三件事儿做成,他们都觉得很了不起。
阿樱竟然还要种桑养蚕、建油坊、修路、重建石灰窑,甚至挖水塘养水田。
他们也想做这些,可村里就那么几个壮劳力,太不现实!
“阿樱,咱村只有三十几户,忙得过来吗?”杨老汉问。
“当然能行,村学、养蜂不需要花费劳动力,粉条厂不是天天都生产,种桑养蚕、油坊要到开春后才正式启动。
实际上投入人力的是重建石灰窑、挖蓄水塘、修路。
在道路测绘时,可以把重建石灰窑、挖许水塘分两拨人同步进行,然后再集中人力修路。”
苏樱已经把事情安排的明明白白,村老们竟说不出反驳的话。
一桩桩一件件都为了村子发展,谁不想喜欢?
“阿樱啊,那个路能不能缓一缓?”有人提出。
“可以缓,可是我们的粉条、茶油、蜂蜜这些产品想要卖出去,通行不便将会使我们失去先机!”
苏樱道。
“为何?”杨老汉不解,这些东西他们是独一份啊!
“因为胡大人他们会将蕨根、葛根、蒟蒻的做法、吃法向全县推广,其他村民也会生产,东西多了,就有竞争,也会吸引很多客商来进货。
你是客商,愿意去通行便利的地方进货还是去路不好走的地方?”
苏樱的话让众人沉默,县丞大人来参观时,他们就隐隐有猜测。
胡县丞这人多大能力说不上,公正来说,算是踏实肯干的基层官吏。
梧县本就贫穷,这些法子既可以让百姓不挨饿,又能发家致富。
换任何一个有良知的官员都会推行下去。
饭桌上的愉快气氛变得有些尴尬。
“大家也别太着急,大多数村子的路都不好走,我们不但所有产品走前面,修路也走前面,至少前面两三年够咱们赚的?”苏樱给众人打气。
“那所有人都做这些,我们还有赚吗?”有村老问。
“咋不能?以后世人看到粉条、茶油、蜂蜜,就会想到梧县,咱们整个县规模生产,必然成本低,质优价廉,谁会不想要?
几年后,兴许咱们又有新的产品出来也说不定呢!”
“老咯、老咯,竟不如女娘看得通透!”村老们感慨。
“各位村老,先别急着说老!事情一旦落实、能否完成还要靠你们呢!”苏樱笑道,“另外还有一事,忘了说。”
“何事?”村老们问。
“我们做粉条还差最关键的工具,大铁锅和滤网,来时与胡郎君提及,他愿意参与进来,各位村老有何看法?”
“真的?那太好了!”村老们喜笑颜开。
有人分担经济压力再好不过,为凑齐这工具他们已倾尽所有。
这样算起来,粉条也有县丞家一份,算起来给他们找了一把保护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