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by柠檬九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9-11
围在她身边那三个小的也像被投喂成了自然,松塔滚出来,立即一家一个乱棍打死……哦,打碎,扒出里面的松子。
刘家小儿子刘卫斌嘴急,烫都顾不上立马塞嘴里一个“咯嘣”咬开,“还是严雪姐烤得火候好,香。”
“你慢点,小心又把牙硌松了,扯着嗓子哭。”
刘春彩嗔了弟弟一眼,从自己那堆里面挑出个大的,用牙咬破壳,剥出子递到严雪嘴边,“严雪姐你也吃。”
锅下火光明灭,映得严雪眼睛水量,一张巴掌大的俏脸红扑扑的,透出健康的光泽,哪有什么痛苦不耐,分明过得很如鱼得水。
“小祁来了啊,我就猜你得过来。”里屋的刘大牛媳妇出来跟他打招呼。
祁放瞬间回神,“刘婶儿。”先问过好,然后才看向严雪,“我过来接人。”
“接人着什么急?我和了面包饺子,中午留下来一起吃。”
刘大牛媳妇热情留人,几个小的也全仰头望向了严雪。
然而严雪还是放下柴火棍站起了身,“下次吧,我俩也好几天没见了,就那天来见了一面。”
她去洗脸盆边洗了手,见几个小的目光还追着,忍不住笑道:“烧一上午了,那些还不够你们吃?”
“那谁还嫌多啊。”刘春彩撇了撇嘴。
这小模样把严雪逗乐,伸手捏了把她的鼻子,“你好歹也让我歇歇。”进屋去拿围巾手套。
刘春彩好像这才看到门口长身玉立的祁放,“祁放哥,你也回来了啊?”
不知怎么的,祁放突然就想起刘卫国那句“跟她比跟我还亲”。
其实孩子的想法很简单,谁跟他玩得好,他就跟谁亲近。不多会儿严雪包裹好,刚出屋门,刘大牛媳妇又追了上来,“我才想起来,你俩先等一下。”
直接去仓房里提出两个装得满满当当的麻袋,“这两袋松子是小严的,你们看是拿回去自己卖,还是等我们家下去卖,帮你们捎着。”
“还有我的啊?”严雪难掩意外。
她跟着上山,就是想见识见识,顺便看看自己能不能干,根本没想过还能分东西。
毕竟松塔都是刘老爷子炸的,她和刘春彩只负责把松塔从厚厚的雪地上捡起来,跟刘老爷子轮流拖爬犁。
然而刘大牛媳妇显然没想让严雪白干活,“好歹你也出了力,这些天还没少帮着给敲出来。我跟你刘爷爷商量了,给你两袋应该的。”
那刘家可真够大方的,她和刘春彩第二天又去拉了一次,两天共弄回来三千多个松塔。按照大的一个能打二两最多二两半,小的能打出一两半的松子,顶多五六百斤,这两麻袋就得有一百多斤。
严雪见推辞不过,就看了眼祁放,“那大娘帮我放着吧,等我决定了,再过来找您拿。”
“行,我给你做上记号,你记得回来取。”
这回总算成功出了门,祁放手插在大衣口袋里,垂眸看了眼身旁的年轻姑娘,“你还上山了?”
刚从室内出来,身上还熏着暖和气,严雪围巾并没有拉严,露出白皙小巧的鼻尖,“跟着刘爷爷和春彩去了趟,还是春彩拉我去的,给我讲了好多东西,还帮我弄了棉乌拉、毡袜和腿绑。”
她毫不吝啬在祁放面前夸刘家人的好,但刘家人待人的确是热情,能做到这种程度却绝不是只出于热情。
祁放目光落在她那双弯弯的笑眼上,“你和春彩处得不错。”
“可能是陪她去卖过东西,有点革命感情吧。”想到小姑娘第一次见她那不高兴样儿,严雪笑容更盛。
今天出了太阳,冬日的阳光虽然不炽烈,撒在人身上,还是给那浓密如小扇子似的睫毛打下两片阴影。
终于感觉有点冷了,她拉了拉围巾,整张小脸立即缩进了包裹中。看得出来不仅不见任何狼狈,甚至比初见时更加从容。
也是,什么吃不了苦,什么跟其他人没法相处,全是他基于过去那点印象的主观推断。
事实上她这几天不仅过得如鱼得水,还弄到了自己来林场后的第一桶金……
祁放撇了下眼,再转回,依旧有些不知该说什么好。
还好前方就是岔路口,一边通往招待所,一边通往食堂。他抬眸看了看,“先吃饭。”
大队人马回归,食堂的伙食果然提升了不止一个档次,每天都有的白菜炖土豆里面都能看到肉了。
两人吃过饭,回到招待所,祁放刚进入房间,一直在后面抻头盯着的服务员就跟过来,打开了房门上的小窗,“这个不能关,也不能挡着。”
显然是防着两人在里面干点什么,这还是白天,晚上早查祁放的介绍信赶人了。
以前这男女关系抓得还真严啊……
严雪上辈子穷的时候什么旅店没住过,听着生命大和谐入睡是常有的事,闻言面不改色,倒是祁放多看了她一眼。
严雪装没看到,拎起服务员重新打满的暖水瓶涮了个杯子,“喝热水吗?”
“可以。”祁放摘了帽子,露出刚刚打理过的短发,靠坐在了炕沿的另一边。
头发剪短后,他五官的优越被完全凸显出来,眉高而眼深,鼻挺而唇薄。就是少了头发的遮挡,眉眼间那股冷淡也愈发清晰,甚至隐约透出股万事不感兴趣的懒怠,冲散了那双桃花眼本该具有的多情。
他食指摩挲了下杯沿,开口,声音也是淡淡的,“我目前在采伐队做锯手助手,每个月工资42块7,有15斤的粮票补贴。”
粮票补贴是除每个月27斤的供应外,单位额外给的,有轻重体力之分,一个月15斤完全是重体力劳动。
他目光落在严雪脸上,“除此之外,单位每年还给分一车柴火。”
这也是林业局的福利之一,和农村甚至和当地其他企业比起来,待遇绝对算好的,不然也不能被戏称为“林大头”。
但要是和燕京比,不仅辛苦,薪资待遇也没有多高,更绝算不上体面。严家已经在那场动乱中保全了自身,其实完全没必要和他绑在一起,度过那注定无望的下半生,除非这其中还有什么隐情。
祁放不是很想探究,既然她要留,他也不拦着,干脆把底都跟她交代清楚。
严雪也果然不是他记忆中那个娇气的小姑娘了,听到这些眉都没有皱一下,还露出思索,“那你每个月得给我25块生活费,我目前还没有工作。”
“可以,”祁放答应得痛快,“我每个月给你30。”
看这样子还挺大方,难怪人都没见到就先给了一百块彩礼。
严雪觉得这算是个不错的开始,提出之前就想好的另一个条件,“现在我没有工作,家务可以全包,你在家什么都不做也行。但如果我找到工作,或者有了其他收入,能同等负担起家庭支出,我要求家务平摊。”
这倒是符合她受过良好教育的出身,就是不知道她在这里能找到什么合适的工作。
祁放漫不经心想着,那边严雪已经睇过来一眼,看似玩笑实则认真,“你不会不同意我找工作吧?”
“没有,那是你自己的事。”祁放对别人的事向来没兴趣,只问:“还有吗?”
还有就是远在关外的继刚,但现在还不是时候。
严雪掩下眸,弯唇笑了笑,“暂时就这些,不过我随时保留追加的权利。”
这让祁放目光在她脸上停了片刻,似是探究,又似乎什么都没有,“那就尽快,我年后还得上山,三四月雪化才能下来。”
“那正好跟春彩说清楚,省的她总跟我推荐她哥哥。”严雪笑道。
她觉得祁放这人冷归冷,但比想象中好说话多了。她提什么条件他都答应,自己却一个都没提。
没想到不过是句玩笑,一直神色淡淡的男人却突然一滞,“你说刘卫国?”
祁放这才记起来,当初别人猜严雪是他妹子,他好像默认了。刘卫国问他严雪有没有对象,他也随口说了个“没”……
刚思及此,走廊里就传来了杂乱的脚步声。
没多久,刘春彩兴奋的小脸出现在了房门的小窗上,“严雪姐我把我哥带过来了,咱们去凿冰窟窿钓鱼啊~”
几分钟后,严雪被刘春彩拉着,一马当先走在前面。
刘卫国和祁放稍微落后,一个才洗了澡又打理了头发胡子,看着的确浓眉大眼精神了不少,一个一如既往地冷淡沉默。
“我哥也挺好看的,我没说错吧?”刘春彩自以为小声地拐拐严雪。
被她用期待的眼神看着,严雪也就回了下头,状似认真打量,“是挺好看,长得像刘大娘。”
她话声更小,刘卫国却是个自来熟的,立即接道:“我长得其实像我舅。”
当时祁放就掀眸看了他一眼,瞬间让严雪想到刚在招待所提到刘卫国时,男人那个有些微妙的表情。
严雪可没有帮人解释的好品质,自然地转回去,问刘春彩:“冬天还可以钓鱼?”
“可以啊,”刘春彩说,“不过得会找地方,还得会做饵,不是谁都能钓的。”
小姑娘显然特地选了个能突出自家哥哥长处的项目,“弄这个全林场就没几个人比我哥更厉害,不信你问祁放哥,他以前也见过。”
真的,严雪都想回头问一句:“是吗?”看看祁放的表情了。
不过没等她有动作,刘卫国已经道:“那是你嘴馋,又不好意思说,故意拉祁放做幌子。”
说着话几人已经快走到河边,远远望去冰面上好几个打水凿出来的冰窟窿。
刘卫国却没有直奔主支,而是绕了个弯,选定下游分支,在一个水缓的地方开始凿。
“冬天水里缺氧,一凿开鱼都会凑到水面呼吸,一钓一个准儿。”
冰面有点厚,他和祁放两个人拿着铁签子一起凿,刘春彩还上手试了试,又没奈何地放开,半晌才凿出来一个不大的窟窿。
刘卫国把自制的鱼竿挂上饵料,刚放下去没多久,就勾上来一条尺余长的鳌花鱼。
“这得有一斤了吧?”严雪估算了下。
这种鱼她知道,鸭绿江鱼的一种,属食肉鱼类,因其肉质鲜美,一直挺贵的,常见的也就六七两重的样子。
刘卫国却道:“也就一斤沉吧,要论大还得是鲤鱼。鸭绿江每年都能钓上来二三十斤的,鱼身有腰粗,鱼鳞跟小镜子那么大,只能切了块卖,还不一定能卖完,最后都供给单位了,咱们林场以前就买过。”
说着鳌花往冰面上一甩,继续挂饵,鱼竿直接递给了严雪,“你也试试。”
“你怎么不叫我试试?”刘春彩不满。
刘卫国头也没抬,“你能有那个耐心烦?每次钓一会儿就把鱼钩拿起来看看,有鱼也跑了。”
刘春彩一听更不高兴,还欲再争辩几句,想到什么又不吱声了,只怂恿严雪,“严雪姐你快试试。”
严雪也不扭捏,蹲下/身接过了鱼竿,问刘卫国:“怎么弄?”
为了拿得稳,她甚至摘了手套,白皙纤细的手指就缩在袖子里,一动不动握着钓竿,仿佛感觉不到冷似的。
也因为这种专注,鱼竿一动就被她感知到了,适时甩上来一条一拿多长的鱼儿。
刘春彩辨认了一下,“是鲫鱼!”那声音,比她哥刚才钓到鳌花时还激动。
就是太激动了,不免传得远了些,立马有变声期的公鸭嗓在岸边响起,“鲫鱼有啥好高兴的?没见过世面。”
是几个和刘春彩差不多大的男孩子,刘春彩当时便瞪了回去,“我乐意!你管得着吗?”
几人一阵笑,明明看到刘卫国和祁放就在场,也不打怵,还笑着拎了拎手里的冰鞋,“钓鱼有啥好玩儿的?还不如跟我们去滑冰。”
“滑冰才没意思,我就喜欢钓鱼!”刘春彩又瞪了对方一眼,转过身拿背对着他们。
后面几个人再怎么说,她也不肯转头,更不肯接话。等人走远了,才抬起脑袋朝那边望了一眼。
严雪离得近,分明从她眼神中看到了羡慕,还有丝难以隐藏的黯然。
来林场这些天,好像的确没见她去河上滑过冰,刘家其他孩子也不去,明明用木头和八号铁丝就能做出最简单的冰鞋。
冰窟窿边一时有些安静,刘卫国正要岔开话题,“看这回我给你们钓个大的。”一直没怎么做声的祁放也开口了,“过两天能不能再钓一回?”
“咋了?你要吃?”刘卫国有些意外,祁放可从来不是那好吃的人。
然后他就听祁放轻描淡写说:“过两天我和严雪结婚,缺菜。”
“啪!”
刘卫国手上的鱼竿掉了。
“鱼竿鱼竿!”刘春彩下意识提醒,喊完才后知后觉,“啥?你跟严雪姐结婚?”
兵荒马乱,简直是兵荒马乱。
鱼竿虽然被刘卫国眼明手快抢了回来,装饵料的小盒却被带翻,全撒进水里便宜了那些傻鱼。
于是这鱼也不用钓了,滑不滑冰的更是再没人在意,刘卫国把东西一收,直接将祁放拉去一边拷问。
刘春彩打击更大,看好的嫂子人选就这么被抢了,回到家还一直在念叨:“不是亲戚家妹妹吗?咋又要结婚?”
刘大牛媳妇倒是早看出来了,“亲妹妹也没有大老远跑哥哥这来,一住好多天的,除非想在这找对象。可真要好到能奔着他来这边找对象,小祁以前怎么也该提过,你见他提过吗?”
“那他咋不早说?”刘春彩扁着嘴,显然还很不高兴。
刘卫国从河边回来后,也摊平四肢躺在了家里温暖的抗上,“对啊,我问他妹子有没有对象,他还跟我说没有。”
“八字还没一撇呢,就到处嚷嚷,万一没成咋办?”
刘大牛媳妇就坐在旁边缠线,闻言白了儿子一眼,“再说人家的确没对象,成了直接结婚,不成回家。”
“那小子可不是这么说的,他说未婚夫不算对象。”
刘卫国哼哼,立马又被亲妈白了眼,“你整这一死出,咋啦?看上人家小严了?”
“我那不是以为真是他妹子吗?”
刘卫国才说完,就被刚收拾完鱼进来的自家老爸踢了脚,“瞧你那点出息,见着个好看姑娘就惦记。”
“你不惦记?你不惦记给我姥家挑了两年水……”
“臭小子胆子肥了!”
一听刘大牛声音都变了,刘卫国爬起来就跑。
“才下山就闹腾,也不嫌乎类。”刘大牛媳妇把缠好的线丢进针线筐,大线轴塞进柜子里,抬头看了眼墙上的阳历牌,“年前就这几天,年后初八上班,怎么偏选在这个时候?时间太紧了。”
严雪拿着本子坐在写字桌前,也觉得这时间有点紧。
招待所实在不方便说话,祁放回去看过人都差不多回家过年了,便把严雪带到了宿舍。
这边条件要比山上好不少,不仅有炕,还有写字桌和板凳,桌上恭恭敬敬放了本领导人语录,供大家学习。
严雪是个行动力强,又做事有条理的,进来摘了围巾手套,就开始盘算,“就这十三四天时间,过年肯定不行,剩下的你觉得哪天合适?”
“如果能租到房子,就腊月二十八。”祁放弯身在柜子里找着东西。
严雪看了眼日历,“二月十四号啊。”
“不好?”
倒不是不好,而是这个日期太凑巧,大名鼎鼎的情人节。
不过这年代应该没人知道,更没人会过,严雪在本子上写下来,“就是觉得有点赶,只剩不到五天时间。”
她这么说,祁放也没再问,拿出个一尺见方的木头箱子放到炕上打开,“房子我去找。”
“那我就不管了。”严雪划掉这一项,“家具现打肯定来不及,也先放着,重要的是把行李和衣服做出来。”
话刚落,手边就落下一沓纸票,“布票。”
又几张,“棉花票。”
接着还有工业票,最后是一小摞钱,粗略一看竟然得有三四百。
严雪惊讶了,“你这几年一分没花吗?”
年轻单身男性通常不怎么会过日子,他是怎么攒下这么些的?平时连件衣服都不做的么?
祁放没说话,锁上箱子又放回了柜子里。
严雪也便没再问:“那明天就去趟镇上,先把要用的东西买了。”
“明天恐怕不行。”
“你不是放假了?”严雪诧异抬头。
窗外光线渐暗,男人背对着光,乍一看去也不知道是否被问得沉默了下,“林场安排我上山看机库,我得让他们另安排人,明天不一定能安排好。”
所以他这是对自己多没自信,下意识便觉得她来看过后会悔婚?
严雪疑惑地打量他片刻,见他始终垂眸,自己也收回视线,“那我自己去,你要是还有时间就去找找房子。”
估计要买的东西不少,她还特地去刘家借了个爬犁。
不是那个大的,是半米来宽的小的,刚好能坐下一个人,拖东西也不过一两百斤。
去的时候没见到刘春彩,倒是刘卫国看起来一切如常,还帮着刘大牛媳妇把她那两袋松子搬了出来。
估计刘大牛媳妇也不知道祁放要去看机库,还以为是两个人一起。不然听说严雪要去镇上,搞不好会提出陪着去。
去一趟镇上既费时间又费钱,两人实在不想麻烦对方,也就没解释,由祁放先将东西拖回去,第二天早上再送上小火车。
“搬不动就找乘务员帮忙。”男人将东西放好,还低声嘱咐了句。
严雪还记得自己当初是怎么被小火车强行带走的,朝他摆手,“我知道了,你快下去吧,别一会儿下不去了。”
这是真不在意有没有人陪着?
祁放看她一眼,转身下车了。
严雪还记得这年代车上小偷不少,除了买票的四毛钱,剩下的都塞进了缝在衣服内里的口袋,只留意着爬犁和松子。
车子刚开始晃动,最后一个人也上来了,将背筐放在她对面的座位。
严雪本是随意一瞟,没想到对方刚好也朝她望来,两人四目相对,严雪的眼睛当时就眯了起来。
哟呵,老熟人!
或许更该说是……老仇人……
对这位连小孩子都欺负的王爷爷,严雪过后可是听说了不少。
他家住得离刘家不远,有时候刘老爷子打的猎物较多,还会分给他们家一些,所以刘大牛媳妇才会找了他帮忙。
但这位显然不只是光吃东西不办事,关键时刻还反坑你一把,也是比较少见了。
而且刘大牛媳妇听了事情的经过,虽然生气,也不好真上门和一个长辈计较。没想到长辈却先和她计较上了,一回去就大骂刘春彩和严雪不是人,盯着抢他的生意,真实上演什么叫恶人先告状。
事情传到刘家人耳朵里,差点没把刘大牛媳妇气死,后来在外面碰上王家人,都没个好脸色。
此刻两人在小火车上碰到,对方这显然是又去镇上卖东西,严雪保持着脸上的微笑不动声色。
王老头也认出了严雪,冷哼一声,坐下来将背筐放到脚边的时候,差点没给地上砸出个坑。
结果刚放完,乘务员就来了,“年底人多,东西能放架子上放架子上,能放座底下放座底下。”一眼就看到了老头儿的背筐。
王老头只能将背筐拿起来放到了架子上,乘务员又指地上的麻袋,“这俩是谁的?也收一下。”
这么重的东西可没法往上放,严雪直接将麻袋放倒,塞进了座位底下。
乘务员没再说什么,提醒着注意个人财物走了,王老头的目光却落在了那两个麻袋上,“你这是松子?”
严雪只是笑,“您放心,不抢您的生意。”
“你也得有那本事。”老头儿一哼,臭着脸不吱声了。
年底果然人多,小火车才行过两站,就连过道里都站满了人,车厢里不时传来家禽的叽喳,堪比一个迷你小市场。
严雪下车的时候,费了不少劲才把两个麻袋搬到爬犁上,拖着到了车门口,向下搬又成了问题。
乘务员见状,赶紧帮她提了一个。
严雪道过谢,刚要回头拿第二个,王老头已经跟个年轻人一起,将东西拎了下来,“能不能快点儿?这都等着下车呢,你堵这别人咋走?”
语气很不好,下来将麻袋摔上爬犁,就背着背筐走了。
这么一来,倒弄得那年轻人有点尴尬,严雪朝对方笑笑,“多谢。”等人一走就把爬犁拖到角落,仔细检查了一遍。
她可不信王老头会有那么好心,就算嫌她太慢耽误时间,以那位的风格也未必会伸手,站在车上大声催促骂骂咧咧才更像他的风格。
果然被她查出问题来了,王老头和年轻人拎下来那个麻袋,有一个角破了道口子。
口子大概一寸长,破口处整齐,像是被什么割出来的。这要是她没检查,就这么拖着走,里面的松子肯定会撒出来,因为口子不大撒得不快,一时半会儿还很难发现。
这还当她真是什么都不懂的小姑娘,想怎么收拾就怎么收拾了?
严雪差点被气笑。
上辈子她混市场的时候,那才真是什么不入流的手段都见过,将麻袋破了口子那一角打上结,如常去了收购站。
收购站门前便有牌子,写了收什么,都多少钱收。严雪看了下,发现最值钱的是各种皮货,和人参、鹿茸、熊胆、天麻这类药材。
松子便宜很多,每斤三毛五。但凡是都架不住个多,两袋子卖下来,她还是净赚四十几块。
这都赶上祁放一个月工资了,还只是她一人的份儿,难怪李树武为了搞副业那么赶工,最终害了郭长安。
严雪将钱收好,又将倒空的麻袋折好绑在爬犁上,转身去了供销社。
这回她果断给自己买了双棉乌拉,然后才是做衣服和行李要用的布和棉花。
像毛巾、脸盆、暖瓶这类林场商店就能买到的,她直接跳过,剩下的算了算,还是狠狠心花二百五十块买了两块手表。
现在流行的“三转一响”,缝纫机她不会用,自行车林场用不着,收音机白天没有电。看时间的话小座钟倒是便宜,几十块就够了,但她和“祁放”要是都出去工作,在家的时间有限,还是手表更实用。
手表贴身收着,其他东西装进麻袋绑在爬犁上,严雪又朝小市场走去,看有没有什么能买来办酒席的。
刚进去,她便和王老头碰上了。只不过老头儿这回卖的不是冻蘑,而是黑木耳。
对方摊位前站着个男青年,二十出头的年纪,中等个子,身上也穿着林场肥肥大大的蓝灰色制服。长得还不错,就是眼睛有点小,还是个肿眼泡,严重拉低了颜值,看着也有些憨。
男青年蹲在那研究了半天,也没研究出个名堂,竟然问王老头送人买这个行不行。
这一看就是林场新招没几年的,什么都不懂,老油子还用出来买木耳,自己就能想办法弄到。
老头儿立马热情地拿起秤,“送人买这个就对了,我这都是最好的春耳,肉厚实,泡了还出数。不像那些伏耳秋耳,一大把也泡不出来多少,自己吃都不合适。”
不等对方说到底要不要买便称了半秤,“你看这些够不够?一斤六两。”
那男青年显然不是个善言辞的,竟然没想过还能拒绝,纠结半天也只说出一句:“一斤就行。”
“一斤哪够?送人买太少了也不好看不是。”
王老头根本没听,拿了报纸就要给他包,刚准备倒,一只素白的小手伸过来,在倾斜的秤口抓了一把。
顺着对方的动作,入眼的是一个熟悉的娇小身影。
严雪拨着手里的木耳,笑盈盈地问:“你说这是春耳?”表情揶揄,像是在说我看你挺会编啊。
王老头心里当即一沉,想想又觉得完全没有必要。
那小伙子一个林场职工都不会挑木耳,她一个外地来的小丫头能懂啥?还不是发现麻袋破了,故意来找他茬?
这他可不怕,她又没有证据,能空口白牙说是他弄的,他也能说是她诬赖。
老头儿斜眼睨过去,“这不是春耳,难道是秋耳?”
说着把秤往严雪手下一送,让严雪放回来,“要买就等会儿,不买拉倒。这别人称好的,你伸手就抓。”
“我没事儿,你可以先给这位女同志称。”那男青年脾气好得很,一点没发现两人间的暗涌。
严雪也就没把手里那把木耳放回去,而是似模似样打量起来,“我怎么看着就不像春耳呢?”
“你来找茬的是吧?”王老头一把将秤摔回了袋子里。
老头儿这一声不小,附近立马有人看了过来。因为他是老人家,怀疑的视线更是纷纷落在了两个年轻人身上。
那男青年显然不习惯这种注视,压低声音打圆场,“有话好好说,好好说。”
“是我不好好说吗?是她搁这儿找茬!”一有人打圆场,王老头声音更大了,“咋了?看我老头子好欺负是吧?”
“可能这位女同志不太懂……”
男青年还试图帮严雪解释,严雪脸上却似笑非笑,“我不过是问一嘴,你急什么?难不成我说对了?”
“少他妈放屁!”老头儿开始飙脏话了。
严雪也不打断,任由他口沫横飞发泄完,才笑容一敛,“春耳是入伏前生长的木耳,朵大,肉厚,色泽灰黑,吸水膨胀率大。不像伏耳肉薄,秋耳朵小,吸水膨胀率低,我没说错吧?”
王老头没想到她还真懂,一下子被噎住,半晌才强撑着道:“那又怎么样?”
“那您应该也知道,三种木耳里面春耳质量最好,都是采大留小,让未成熟的耳芽继续生长,只有伏耳和秋耳会大耳小耳一起采。”
别的严雪不一定知道,但她上辈子又要赚钱又要照看她爸,时间有限只能开了个网店,卖的就是蜂蜜、木耳、人参这些山货。
因为更熟悉,她才找了姑姥姥帮她找对象,才不远千里跑到这寒冷的关外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