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书网.Top

农家女的山村日常by夏天吃瓜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9-25

“说出来也不怕你笑话,正是因为上回那件事,我娘怕我左了心性,再偷跑出去受人蛊惑,跪着求了我五叔一场,我五叔这才同意的。只是他又嫌我说话做事不够圆滑,撑不起场面,就让我留在家里了,平日里有人找上门,就替他料理一二。”刘季春咧嘴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挺好的,不用日晒雨淋,还能挣银子,多少人求都求不来呢。”徐泽说。
刘季春嘿嘿一笑,抓着后脑勺说:“我娘也这么说……”
一盏茶喝完,几人也聊得差不多了,见他们要走,刘季春也起身恭敬的把他们送出门去。
“徐二哥,你要不要上我家坐一会儿,吃顿晌午饭再回去,事发突然,可巧又让我们碰上了,不请你吃一顿饭我心里实在过意不去……”
“吃饭就不必了,你好好和你五叔把这事儿讲清楚就行,不然,我可饶不了你!”徐泽跳上牛车,恶狠狠的说。
“这是自然!徐二哥你就放心等着吧!”
“我们走了,你别送了。”徐泽朝他挥了挥手,就向牛背上甩了一鞭子。
几人回到家,正好该做晌午饭了。
陶枝提议,劝二堂嫂他们先别回去了,就在一起吃。
二堂嫂倒没拒绝,麻利地跟她进了灶房,又帮忙择菜做饭。
她坐灶膛前烧火时心里头不禁琢磨,如今这个局面,妹夫和那个小子倒比他们和他五叔更加熟识,事情万一能成,只担心会把他们夫妻俩撂开。她又转念一想,他们也不是出尔反尔的人,因此,又把心放在了肚子里。
饭桌上,几个人心里都高兴得很,就着几道小菜,还喝了两碗。吃完饭,二堂嫂帮着把灶房里收拾干净,又和二堂哥往后头鸭棚里去了。
有了刘季春从中斡旋,徐泽只觉得这事儿指定能成,下半晌,他抱着钱匣子赶着车带着陶枝往镇上买盐去。
两袋子盐运回家,钱匣子里的银子又少了一半。
家里存放东西的地方不多,腌鸭蛋的大瓮和刚买的盐,还有攒下来的百来个新鲜鸭蛋,都被他搬进了西边的卧房。
徐泽搂着陶枝的肩膀,乐呵呵的说:“这回你可不用愁了!”

一场秋雨后,聒噪了一整个夏天的蝉鸣,也失了踪迹。
连绵不断的山林,也被雨水冲刷成了极重的墨绿色。夕阳下,漫天云霞化作山岚,低伏在横贯数十里的山脊间随风涌动,如绢帛游曳,似帷幔重重,忽有一点飞鸟穿云而过,转瞬又坠入山下的村落之中。
西山脚下,成片的水塘如一枚银亮的铜镜,映得远山入画,水色天光自成秋色。
已近日暮,鸟雀归窠,岸边有人拿着竹竿,一面大声吆喝,一面击打着水面将鸭群赶出水塘。
鸭棚前头的一方小院里,才将将升起炊烟。
灶房里,徐泽挽着袖子站在案前,正“笃笃”的切着莲藕。
陶枝找来一个大海碗放在灶台上,又摞了一个筲箕放在上面。她拿起汤瓢连米带汤的舀进筲箕里,等米汤沥干净后,再把筲箕里面半生不熟的白米倒回锅里,取来预先炒好豆角和肉丁,拌上一勺荤油,用锅铲翻匀,才又盖上锅盖。
徐泽把切好的藕片泡在钵子里,还拿了一片递给陶枝尝,递到她嘴边,“喏,你尝尝,我刚才吃了一块生的,又脆又甜,溜点醋放点姜蒜炒来吃刚刚好。”
陶枝就着他的手低头咬了一口,一嚼果然清爽脆甜,她咽下去了才说:“那就等饭焖好了你来炒。”
“行。”
徐泽把剩下半片藕喂完,便站直了身子往灶房外头走,边活动筋骨边抬头看着天边的晚霞。
他一手叉着腰,一手按着脖子根,像猫儿似的伸展着身子。
陶枝看过去,只觉他的身量愈发修长了,肩宽,腰细,小腿笔直,好似一竿柔韧的青竹,正要抖去积雪。
“外头真凉快,你也出来透透气嘛。”徐泽转过身来,眉眼带笑的向她招手。
陶枝把灶膛里多余的柴火抽出来,这才钻出灶房,一抬头,就被这漫天的火烧云惊住了。
她看着霞光,颊边含笑,叹道:“下完这场雨总算是凉下来了。”
徐泽低头一瞥,见她脸上蹭了灶灰,一抬手就把人拉了过来。
“别动。”
他捧着陶枝的脸,用拇指轻轻擦拭,又看她眼眸如星,娇憨动人,没忍住亲了一口。
一息之后,陶枝抿着濡湿微红的唇,仰头瞪了他一眼,嗔道:“就知道你叫我出来没好事……”
“这怎么叫没好事,我亲你,你不喜欢?”徐泽挑着眉,显然不太认同。
到底是相处了这么些时日,陶枝此时倒也不觉得羞,反而蹙眉点评了起来:“这一次,一般,一般。”
“你……”徐泽算是气了个倒仰,不甘心的非要亲服她不可。
陶枝别过脸去,掐了一下他腰间的痒肉,趁他躲闪时退开,笑着说:“不和你闹了,我的焖饭都要糊了……”
“哪有那么快,你别耍赖!”徐泽气得牙痒痒。
陶枝不与他纠缠,快步跑进来灶房,又冲外头的人喊,“徐二,快来炒菜!”
一大碗米汤,一锅焖饭,一碟清炒藕片,还有酱黄瓜和酱豆腐。
等两人吃完了晚饭,又洗完了澡,徐泽憋着坏,趁她解衣裳上榻时,把人一把搂住压倒在身下,气势汹汹地亲了下去。
耳鬓厮磨数月,两人的身体也愈发契合,待到她情潮暗涌时,他隐而不发,非要听她亲口说好,说喜欢,才肯放过她。
一夜缠绵,陶枝睡过去之前,脑中只有一个念头,下回再不敢在这事儿上挑衅他了。
这数十日来,两人也是都没闲着。
徐泽忙着进山打猎,陶枝除了每日要去鸭棚捡蛋,还把菜地里的豆角茄子拔了,黄瓜架子也拆了。
她前些日子育的秋菜长势不错,菜秧已有一拃长了,趁着天气晴好,她又忙着把空出来的菜地翻耕、移栽、浇水。看着一畦畦绿油油的菜苗,和一筐筐腌好的鸭蛋,陶枝心里只觉得无比的踏实。
这日,林里正突然登了门。
陶枝正在菜地里忙活,没听到前头的敲门声,林里正只当院子里没人,又绕路往水塘边的鸭棚里去。
二堂嫂忙过来喊人,“妹妹,林里正没找到你们夫妻俩,找到鸭棚里来了,你快过来瞧瞧。”
“林里正可说了为着什么事来的?”陶枝倚着锄头杆子问。
“好像说是租地,他给你们寻到人了。”二堂嫂说。
陶枝愣了一下,才从犄角旮旯里想起这事儿来,说:“好,我去收拾一下,你让二哥引他到前头院子里来说话。”
二堂嫂应了一声就走了,陶枝提着锄头到后院井边打水洗手洗脸,又找了块干净的汗巾把裤腿上沾的土擦了擦。
等林里正过来,陶枝已经在堂屋把茶都倒好了。
“您先坐着喝口茶,我方才在后头菜地里忙,一时没听见。”陶枝笑着解释。
“我就说怎么敲门都没人应。”林里正叹一句,坐了下去。
二堂哥立在门槛边神色尴尬,坐也不是,走也不是,陶枝见了就让他先回去了。
“林里正,我夫君不在家,有什么事您和我说也一样。”陶枝也落了座。
“啊,就是你们那二十亩地,有人租了,说起来你们成亲时还他当过傧相,叫做李三贵的,你可记得?”林里正对村里男婚女嫁这些事,也是一清二楚。
陶枝面上一窘,“女子成亲时都盖着红盖头,我哪里晓得傧相是谁……”
林里正拍了下脑门,惭愧道:“还真是,莫怪,莫怪,是我老糊涂了……你回头问问你男人,他们应当是熟识的。”
陶枝“嗯”了一声。
林里正接着又说:“租佃田地有两种法子,第一种是直接收地租,按田亩大小来算,不论收成,每年年尾结清;第二种也是分种租,每季田里收获的粮食,你们两家谈好如何分成,如今大多是四六分,也有五五、三七的,这事儿你们可以再谈。
“你们那二十亩地,虽然都是下田,但一年下来光收租子,也值五两。但这五两银子也不是人人都能拿得出来的,我问了一大圈,有的是有银子没劳力,有的是银子和劳力都没有,这事儿才耽搁了这么久。后来李三贵找上我,说他们李家男丁多,银子挤一挤也能凑出来,但他们的意思,还是想按四六分种来租,实在不行粮食可以再让一成。”
陶枝深想了一会儿,家里的粮食都是他们去镇上买的,有精米白面粟子高粱,还有鸡鸭吃的豆粕,鸭棚垫的草料倒是在村里收的。若是冬日外头没了青草,也还要提前给牛储备一些饲料。
若是收了银子,再出去买,岂不是在粮铺又要倒上一手,平白浪费了出去。
她思定后说:“那便还是按分种租来办,我们只要四成,余下的,问他们能否将每季收下来的秸秆、稻草都送过来。若他们都肯,明日我让徐泽也别出门了,您直接领他们过来写文书按手印就行。”
林里正瞧着这事儿陶枝能拿主意,便点了头,起身告辞。
陶枝留了他一步,进房拣了十个鸭蛋用草兜装好,笑着递了过去,“辛苦您专程为我们的事儿跑了这么多天,我们家没什么好的,这些鸭蛋您拿过去吃。”
林里正倒没推辞,乐呵呵的接下了。
到了下半晌,徐泽倒是早早回来了,只道今日运气不佳,好不容易碰上一只林麝,射了两箭都未射中,他急得一路追了好远,后头就再没遇上什么好的了。
徐泽略有些颓丧的坐在廊下的躺椅上,大毛闻声跑了过来,将前爪搭在他的膝盖上,冲他直叫唤。
大毛一直比较黏他,平日里一见到他就直摇尾巴,还朝他身上舔。
徐泽把大毛抱起来,挠它的颈窝,笑着说:“你这么懂事,还知道安慰我,不如明日带你进山,留二毛在鸭棚看鸭子好了。”
“正要和你说呢,明日你别进山了。”陶枝从灶房出来,端着一盆刚掐的葵菜坐在门槛上择菜。
两人隔得甚远,陶枝喊他过来说话。
徐泽把大毛抱下去,笑嘻嘻的凑到她跟前去,“怎么了?半日不见,想我了?明日想让我在家陪你?”
陶枝失笑,“不是我,是林里正想你了。”
“他一个臭老头想我做什么……”徐泽撇嘴。
陶枝这才林里正过来时说的话,都尽数讲给他听。
“李三哥?若是他要租我们地,怎么不直接来找我,一年未见,和我生分了不是……”
徐泽摇着头啧啧两声,唏嘘道:“想当年,大仁哥,李三哥,还有我,我们仨可是十里八乡都闻风丧胆的人物啊……可惜他一娶了妻,就跟失踪似的,再也不出来和我们鬼混了。”
“你那些年,名声比茅坑里的石头还臭,你还好意思说……”陶枝白了他一眼。
“那怎么了?谁没有个年少轻狂呢?还是我命好,娶了你,有了枕边人知冷知热不说,还跟着你改邪归正了。”徐泽站起来摊开手臂,咧嘴一笑,“你瞧瞧,我现在是不是变样了?”
陶枝抬头看着站在阳光下肆意大笑的少年,往事一幕幕在脑海中浮现,无数个身影重叠,只有眉眼间那一抹朝气始终没变。
他还是他,却也成了更好的他。
陶枝点了点头,笑意从嘴角蔓延到了眼中,也将眼前的他记在了心底。
次日一早,素不相识的两拨人在他们的小院前碰了头。
这三人,是林里正带着李三贵和他爹,另外赶着牛车过来的四人,是刘季春和他三叔,还有他两个族兄。
徐泽开了院门,将他们都迎了进来。

第90章
几个人高马大的人在院子里一站,显得院子都小了几分,但听人声嘈杂,有人忙着和徐泽搭腔,有人自在的在院子里踱步打量,也有人呆愣着杵在原地……
徐泽与众人打完招呼,又喊了刘季春和李三贵这两个相熟的兄弟,请他们帮着把桌椅板凳都抬了出来。
这么多人,堂屋里也坐不开。
陶枝等人都落了座,又忙着给众人倒茶水,一人一个黑陶碗,里头沏的是徐泽特意留着自己喝的毛尖绿茶。
她又拣了几样果子点心出来,用白瓷碟子装好,端端正正的摆在了桌子上。
徐泽见她总算有了空闲,忙把她拉到人后说话,“依我的意思,这两件事得一件件来办,我先在前头应付着,你去叫二哥二嫂他们来帮忙。”
“行。”陶枝应了一声,抬腿就往后院走。
都是事关自家钱财生意的大事,有外人在场,都不大好开口,因此一时只闲坐着喝茶吃点心聊点无关紧要的事。
徐泽这个做主人的,自是要陪着说话的,一个个应付下来,他只觉得自己脸都笑僵了,好歹是等到陶枝带着二堂嫂夫妇赶过来了。
徐泽起身向刘季春他五叔拱了拱手,笑道:“刘老板,多谢您今日登门,可巧我这边田地里还有一些事务要处理。不如先让我二哥领你们到水塘边转一转,也看一看我们养的鸭子,待此间事毕,我们摆上饭再边吃边商量,如何?”
“也好。”刘老五抖了下袖子,起了身,手往外一抬,笑眯眯地说:“潘老弟,劳烦你带个路。”
等二堂哥把他们一行四人带出去了,徐泽才招手喊陶枝过来。
陶枝应了一声,手头还忙活着把鸭肉焯水,二堂嫂接过她手里的笊篱,连声地将她往外推,“哎呀,锅里有我给你看着呢,你有正事赶紧过去,别叫他们等急了。”
“二嫂,那就麻烦你了。” 陶枝把腰间的围裳扯下来,擦干净手往外走。
院子里五人坐定,林里正便先起了头,说道:“昨日陶丫头的话我给你们带到了,他们李家没有意见,现在就看你们两家是直接按手印,还是再谈谈?”
“先不忙按手印,我再和他们小两口确认一下。”李老汉咳了一嗓子,继续说:“西山脚下二十亩旱田,一年两季的收成,咱们按我六你四来分成。再将我自家地里每茬收的秸秆、稻草给你们送来,佃头钱则按半年之数二两半交付给你们作押,租子就先签五年的,旁的就再没有什么了?”
陶枝和徐泽都点了头,李老汉把手一搓,急切道:“成,那林里正你写文书吧。”
陶枝起身去屋内取笔墨纸砚,徐泽看李三贵在他爹旁边像个鹌鹑一样,屁都不敢放一个,不免有些想笑。
两人对视,李三贵皮笑肉不笑的扯了下嘴角,又朝他挤了下眼睛。徐泽会意,把椅子提过去,两人背着人嘀嘀咕咕的说了好一会儿话。
陶枝把纸张铺好,添水磨墨,请林里正捉笔,又站在一边看他写字。
多亏了这半年她时时将那几本蒙学的书拿出翻看,简单常用的字已经认得了不少了,如今看租契这等文书已是无碍。
徐泽回头看了一眼林里正还没写完,继续压低声音和李三贵说话。
两人已经互骂过一轮了,这会儿徐泽正怂恿他没事就出来和他们兄弟几个喝点。他又低声劝道:“我把大仁哥、张卫叫上,也不去香满楼,就到我家,我亲手下厨给你们做一桌,怎么样?”
李三贵简直大跌眼镜,“你什么时候都会炒菜做饭了?”
徐泽嘿嘿一笑,“我媳妇儿爱吃我做的菜,这不是炒着炒着就会了。”
李三贵啧啧两声,“还说我呢,你徐二成了亲还不是照样被你媳妇儿拿捏得死死的,就你这不值钱的样儿,怕是平日里没少鞍前马后吧?都不用猜,定是弟妹让你往东,你就不敢往西,可对?”
徐泽轻哼一声,挑眉道:“我和你可不一样,你是被嫂子管束得没法子,我那是心甘情愿。”
“嘁!得了吧!”李三贵显然不信。
“你不信算了,我也懒得和你掰扯,什么时候能来给个准话,我也好喊人……”
李三贵有些为难的挠了挠头,说:“我也说不准,马上我们田里的高粱就要收了,收完不是还要给你送高粱杆子过来,到时候提前给你递个口信。”
“行行行,喊你出来喝顿酒还真是麻烦。”徐泽嫌弃道。
这边三份文书写完,林里正从怀里掏出一盒印泥,喊徐泽过来按手印。
李老汉等他按完手印,心疼地从怀里摸出二两银子,又提了五串钱,交到陶枝手上。
徐泽把文书收好,又把他们三人送出门去。
事情办妥了,徐泽回来把桌子上的茶碗收一收,又和陶枝说:“咱们先把晌午饭做上,等菜炒得差不多了再喊他们过来。”
“行,我去拿几个咸鸭蛋过来煮上,一来添个菜,二来让他看看咱们腌的鸭蛋品相怎么样。”陶枝兴奋的说。
徐泽笑着点头,“听你的。”
炊烟随风直上,晴空万里,唯有几片闲云悠然自在。
一桌农家宴,有鱼有肉,有鸡有鸭,三四样小菜,一盘切开的咸鸭蛋,一钵冬瓜素汤,两坛子烧酒,已是上好的席面了。
刘老五心下十分满意,光看这一大桌子菜,就知道他们是个诚心的。
说到底他一个腌货贩子,在外头走南闯北,请客吃饭也是常有的事,酒楼饭馆去过不少,什么菜色他没见过。难得的是,他们给足了他面子,奉他坐在上席,端茶倒水,酒菜俱全,有道是人心里舒坦了,谈生意也好谈了。
“您尝尝这咸鸭蛋,是我们今年下的第一批蛋腌的。”徐泽把碟子端过去让他们夹。
刘老五随意夹了一块,先托在手里瞧了一番。蛋白洁白如玉,蛋黄橙红透油,青色的蛋壳,虽切成了一半,仍能看出来个头不小。
他用筷子戳了些蛋黄放进嘴里,一尝便知鸭蛋是腌透了的,蛋黄都起了沙,口感细腻,丰腴油润,自带咸香。
“不错。”刘老五点了点头,“若你腌的鸭蛋都是这般品相,我可以按六文一枚来收。”
听到这话,陶枝心里也是乐开了花。
徐泽心下知道这事已是十拿九稳,忙给他倒酒,笑着说:“先吃饭,吃完我把腌好的鸭蛋都搬出来,您过了目咱们再谈。”
刘老五很是受用,招呼大家都动筷子夹菜,一桌酒宴,吃得是宾主尽欢。
吃完饭,陶枝和二堂嫂把碗筷收进去,徐泽和二堂哥去屋里搬咸鸭蛋,有一口大瓮,和好几个竹筐。
刘老五从腰上解下来一个算盘,让刘季春和他两个族兄点好数报上来。
“这口瓮和这两个竹筐里的鸭蛋是先腌的,已经熟好了,后头这一筐是才腌了没多久的,您看这一筐是不是等些时日了再来取?”陶枝从灶房过来补充道。
刘老五摆了摆手,说:“不碍事,来都来了,带回去放一阵子也一样。你们以后尽量把鸭蛋攒起来一起腌,月头腌上,月末我叫人上门来取,两头都方便。”
“这样也好。”陶枝说。
徐泽接话:“既如此,那咱们是不是也要签个契?”
“那是自然。以后每回过来收货,也要给你们写个收单,不能坏了规矩不是。”刘老五笑着说。
他们点咸鸭蛋着实点了好一会儿,各自数完后又报给刘老五合计。
刘老五打了一会儿算盘,说:“一千二百三十八枚鸭蛋,合该付你七两又四百二十八文钱。”
“咱们也是长期往来的,零头就算了,付七两四百文就行了。”徐泽说。
刘老五心夸了一句上道,爽快的把钱付了,又问:“你这儿可有纸笔?我把收单和契书一并写了。”
“有有有,我去取来。”徐泽大步往屋里去了。
契书和收单都是一式两份,等墨迹干了,两人都折好收了起来。徐泽和二堂哥帮着把鸭蛋抬上牛车,又取了一捆稻草来,好垫在底下。
“徐老弟,潘老弟,我们这就走了,你们留步。”刘老五略一拱手,也坐上了牛车。
“徐二哥,这是我娘让我给你提的两刀熏肉,差点忘了给你,你千万别嫌弃。”刘季春从牛车上翻出来两刀肉塞到徐泽怀里。
“坐稳了。”
他族兄吆喝一声,鞭子一甩,老牛就拉着车慢悠悠的往村道上去了。
徐泽哭笑不得的把肉拿给陶枝,嫌弃道:“哪有人送礼,临走了才送的,这小子……”
“这不是先办正事要紧,人家有这个心,已经顶好的了。”陶枝把熏肉提进去,挂在堂屋的房梁上。
二堂嫂和二堂哥还在外头帮着收拾,陶枝把银子都放进钱匣子里,又数了七百四十个铜板出来,喊来二堂嫂把钱给她。
“这,真是给我们的?”二堂嫂心口一热,泪珠子就淌了下来。
“你不要,那我可收回去了?”陶枝促狭道。
“要,怎么会不要呢。”二堂嫂转泣为笑,欢天喜地的把铜板接过去,抱在怀里。
“头一回卖咸鸭蛋分的利就直接给你了,往后就和月钱一起给你们。”陶枝笑着解释。
二堂嫂连说了两个“好”,还朝她鞠了个躬。
陶枝忙去扶她,脸上也挂着笑,“这么客气做什么,二嫂你只管把鸭子看好,以后分的利钱只会越来越多。”
“你说的是,我一定尽心!”
等二堂嫂他们也回了后头,忙活了一天的两人又钻进屋子数钱,徐泽摇了摇头,打趣道:“有人钻进钱眼里了。”
陶枝由他去说,只喜滋滋的把银子和铜板分类放好,钱匣子合上,抱在怀里沉甸甸的,她心满意足的说:“如今我们也快成狗大户啦!”
两人对视一眼,笑得泪都出来了。

到了八月初,田间地头正是一派繁忙的景象。
水田里,连成一片的稻子到了灌浆结实的关键时期,家家户户都忙着灌水养根;旱田里,则多是收高粱、收黍子的,收割完地也不能闲着,趁着天气还没彻底冷下来,还要连忙整地抢种秋花生、秋大豆。
刘家的十几亩高粱收完了,刘三贵特地挑了一大早赶着牛车来送高粱杆,徐泽引他卸到后头的牛棚旁边。
两人拿着木杈站在架子车上,把高粱杆往下掀,卸完一车,正巧乌仁和张卫也到了。
李三贵擦了下脑门上的汗,喘着粗气说:“你们再等等,还要再跑两趟呢,”
徐泽抬手就给了张卫一拳,咬着牙道:“你们俩是会赶巧的,刚卸完就到,等会还有两车可不能装没看到,都来给我干活。”
乌仁嗤笑一声,“看来你这顿酒也没准备让我们白喝。”
“就是,为了你徐二哥这顿酒,我把自家田里的活儿都抛下了,来了你这儿怎么还要干活啊?”张卫龇牙咧嘴的揉着被徐泽打中的胸口。
徐泽啐了一口,骂道:“三两下的事,能费你们多少力气,一个两个的,都和我作对啊?这酒你们还想不想喝了?”
张卫变脸极快,当下就笑嘻嘻的勾着徐泽的脖子说:“喝,喝,今日嫂子给咱们准备了什么好菜?”
“有鱼有肉,一早还宰了一只三斤重的鸭子,还有我昨天夜里挖的鳝鱼。对了,李三哥,我媳妇儿说让你把你媳妇儿也叫上,她们女人也摆一桌。”
“她?她怕是不愿意吧……”李三贵脸上有些为难。
“你家里抢收高粱也累了这么天,你家里人多,也不缺她一个扬场的,我媳妇儿的意思是,让她也松快松快。你好好和她说,她愿意就来,不愿意就算了。”徐泽把陶枝交待给他的事情和李三贵讲清楚。
“行。”李三贵跳上牛车,招呼了一声:“那我先过去了。”
见人赶着车走了,三人又围着水塘转了一圈,正碰上二堂哥划着一尾小船在水塘里捞菱角叶。
几人抓偷鸭贼那日是见过的,张卫这个自来熟,只记得他二哥姓潘,于是一口一个“潘大哥”喊得极顺口。
他叉着腰站在塘岸边问:“潘大哥,你捞这些做什么?这时候可还有菱角?”
二堂哥把竹篙插进水底,手上使劲将船身往前一送,待船停稳了,他又蹲下从脚边翻出几个还长着菱角的丢上岸去。
“这菱角叶鸭子爱吃,我捞回去煮熟了拌在饲料里。菱角这时节都老得落到水底了,我捞了这些也没见几个还结的。”二堂哥解释。
“原来如此。”张卫揪下来一个菱角,用后槽牙猛地一咬,“哎哟,我的牙……怎么这么硬啊!”
“都说了老了。”乌仁叹了一口气,像看傻子一样看了他一眼,迈开腿往前走了。
徐泽乐得不行,挤兑道:“不是说了给你杀了鸭子吃肉了,这会儿还和我的鸭子抢食做什么?显得我没给你准备什么好菜似的……”
张卫懊恼,“谁要和你的鸭子抢食了?我就尝尝!”
“你把这些摘了,带回去煮熟了再用刀砍开来吃,老虽老些,倒比嫩的更粉更糯,扎实得能顶一顿饭了。”徐泽说。
“那我还是摘下来带走吧。”张卫好久没吃这东西了,今日还真有些馋了。
“二哥,摘一片大些的荷叶给我。”徐泽探着身子接过来,又丢给张卫,“这玩意儿扎手,你用荷叶兜着。”
“你们俩磨叽什么呢?”乌仁见人久没跟上来,在前头停下。
“就来了!”张卫加快手上的动作。
“二哥,记得等会喊二嫂一起去前头喝酒。”徐泽朝小船上的人喊了一声,就搭着张卫的肩往前跑了。
这回卸高粱杆,徐泽手都没动,张卫拉下脸当即就不干了。
“这不是木杈就这么三个嘛,下回,下回换你歇还不行吗?”徐泽笑的狡诈。
“怎么,会哭的娃有奶吃?就让他歇?”乌仁冷着脸开玩笑。
徐泽打了个哈哈,苦笑道“大仁哥你也歇,我和李三哥干。”

第三回 ,李三贵倒是赶着车带着她媳妇儿来了。
众人一齐把高粱秆卸完,把牛牵到水塘边吃草,就一起穿过菜地往前头去了。
陶枝从灶房出来见人都过来了,又忙着要给他们倒茶。
2023最新网址 www.fushuwang.top 请重新收藏书签

推荐福书 快穿:沙雕宿  开局继承快穿  重生追妻的病  当一个女明星  男友是美妆博  快穿:万人迷  快穿:满级大 

网站首页最新推荐浏览记录回顶部↑

福书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