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败光八个亿by幻如空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11-01
而国内若是能做大,近视治疗仪的市场容量远比东南亚还要大。
郑老爷子一生都在南洋,对于东北亚这一块并不熟悉。林若妍若想推广医疗器械这块业务还要另外选择合作或者自己开拓市场。
第242章 寒假的旅行
南棒和岛国虽然都被欧美文化思潮影响,实际上很多骨子里的情节与国人很类似,就比如买房和高考。南棒高考的内卷是全世界之最,很多孩子不止是从高中,而是小学开始下课后就上各种补习班到深夜,只为了若干年后通过上大学改变命运。
另一方面美容也是这两国女性非常重视的点。南棒国在整容方面走在前列了,而高端美容这一块也被一些财阀把控,并不是外来者能轻易进去的。
围棋网站、网页游戏这种轻资产,主要依靠网络运营的容易进去,但是牵扯到实体商品还依赖经营场所的设备仪器类型,如果不与当地财阀一起做,就会举步维艰。
尤其那些民族自尊心很强的地方,本土化才能得到认可。
林若妍将这个事情安排给了营销部,让他们先去调研,暂时不会操之过急。从营收额度来看,目前海外数字娱乐和国内地产行业是来钱最快的,就要抓住这种风口多赚点才行。其他的都是算是顺带的。
等待十几年后地产行业没落了,她新能源那边以及医疗器械这一块逐渐成熟起来,求稳就行。
等等,好像还忘了什么,玻瓦国的项目两年内也能见到回款的,这一块如果做的好,又是二十个亿利润,而账面上要走四十个亿来回,就又能给她续命很多年。
林若妍没想到自己在年底居然开始畅想十年后的事情了。实在是这一年营收以及未来几年的收益预期给她带来了足够大的活下去的信心。
然而高兴了几天后,林若妍就收到了一个坏消息。
南棒国这边有人做仿款美容仪。本来营销部是想找南棒国代理商的,没想到一下子查到了这个情况。原来这家做仿款的最初是在欧洲的高档美容院见识了设备,用了不光彩手段买了一台二手的,然后拆解了一下换了壳子就摇身一变想要做成本土品牌。
可笑的是本土没有便宜的加工厂,这人居然想到在大陆找廉价的小厂子给生产,然后贴牌。摇身一变成为南棒国高端产品,再是试图出口回到大陆,赚好几倍高价。
林若妍早就知道南棒人的尿性靠不住的,当初犹豫不决要不要做这种市场就是这方面顾虑,没想到他们这次偷的如此快,内核不换全都照搬,还这样恬不知耻要高价赚国人的钱,可算是把她惹到了。
“去告,用注册在欧洲的公司起诉,另外我们当初是全球注册了技术专利的,包括南棒国,应该也能查到,这是侵权。花钱雇佣最好的律师,把这个小偷告到倾家荡产,杀鸡儆猴。”
原本这种美容仪器被仿制是早晚的事情,国内人做仿品,内核都好歹有点创新的,另外仿品都搞的价格低一些才好推广。南棒那种做法当国人是傻子忽悠,那只能以牙还牙了。
林若妍想,以后就算打开了南棒国的市场,正规产品也要卖三倍以上高价,卖的比欧洲更贵才解气。反正南棒资本家唯利是图,才不在乎剥削南棒的国民呢,欧洲的商标品牌,在那些崇洋媚外的南棒人眼里,一定是很有市场。
林若妍在04年这个寒假,带着儿子去了狮城度假。
在s岛的项目已经开始动工了。她一来是做样子也要慰问项目组,二来是冬天来这座城市的海滨,气候非常好,下水玩都是没问题的。
穿着羽绒服进入到机舱,等下飞机的时候直接是短裤短袖,遮阳帽和墨镜,抬头阳光灿烂,环视周围一片绿意盎然,心情也变得明快起来。
特别是凌思达没有再出现,这次接待的已经换成了林氏地产在狮城专案上的那套班子的人了。
项目总是一位做工程出身的四十来岁的胖子,当时没有第一时间面试他,就是人力部先优选年轻一些的,以及周全这种学历更高的。
现在这位项目总本科学历,土木工程出身,y语说的并不是很流利,不过多配一个翻译给他就行。要的是他别的能力,未必逼着他非要掌握y语的口语。
设计和营销方面的负责人更年轻,都是不到三十岁,俊男美女精神奕奕,他们来了这里之后积极开展相关业务,平时也都是忙的脚不沾地。
这次林若妍本来只是私人带娃度假,顺带慰问项目公司。项目公司却不敢不重视,只当大老板来视察那样接待,核心层忙里偷闲都来机场迎接,众星捧月一样的态势,就让林若妍有点愧疚。毕竟她可真没有为项目做什么贡献,除了最初拿地那会儿,也还是郑老爷子主动找她谈的。
这个在s岛的项目主打的就是豪宅,所有套路都是在国内玩过的,以及增加了欧洲那种贵族圈层提升阶级属性的特殊做法,更适合狮城这样被欧洲文化影响较多的地方。其他包括产品定位、设计方方面面已经不是林若妍亲自过问,她就听听最终定稿汇报而已。
究其原因,还是团队成熟了,尤其做豪宅这一块,地产公司上下都有了深刻的理解,怎么能赚更多的钱,怎么能体现尊贵,怎么把握时尚主流,用相对便宜的成本造出更贵的感受,已经有了自己一套理论。
林若妍甚至无心去听项目进展汇报了,就是和大家一起吃了一顿饭,然后带着娃和陆薇回到了酒店内。
上一次也是陆薇陪着,这次多了个安静看书的小男生而已。
另外陆薇结婚了,她没有真的成为家庭主妇,竟然开始构想在老公开的保镖公司之下创办一个女子保镖业务板块,招募好身手的女保镖,进行提升培训,主打对接各种豪门女性的贴身保镖服务。
以前保镖公司内的女保镖非常少,也并不是重点培养的对象,现在她要坚持搞培训,设计更适合女保镖的相关课程,其实很忙。如果不是林若妍请陆薇,别的主顾已经请不动陆薇亲自出马贴身保护了。
“那个谁去非洲了。”陆薇也不知怎么忽然提了一嘴。
“嗯。”林若妍说,“你特意告诉我这个消息是什么意思?”
“非洲风景不错,林总什么时候去那边度假?狮城还是太小了,非洲也有气候宜人的地方呢。”
林若妍当然知道。不过国内去非洲除了签证的事情之外,还要注射各种疫苗,一般起步就要准备一个多月,因为很多疫苗都是要连续服药或者注射多次才能生效。完成所有疫苗注射后,能获得一个疫苗小黄本,带着这个才能通行非洲的一些国家。如果没有这些疫苗保护贸然就去非洲,那纯粹是对自己生命的不负责。
成年人注射疫苗无所谓了,很多疫苗却并不适合孩童。所以林若妍没想着这几年就儿子去非洲玩,要等他再长大一些才行。
第243章 海外要做大么
陆薇见林若妍那神色就不太像是要谈感情,于是换成了谈公事的态度:“我听陈俊提,非洲可能有项目标机会。”
陈俊现在人在玻瓦国盯着那边的项目,同时也交往了不少有过海外项目经验的人。工程方面的、机械设备方面的,船运和跑外贸的等等,形形色色,消息很灵通。他看起来是想将海外项目做大。
玻瓦国若是只有一两个项目,或者忙个三五年,那么未来海外板块重点会转移到什么地方呢?
林若妍以前没有和他们说那么多,一来是不太肯定自己能活那么久,二来是海外业务也不过先试水。现在陈俊既然如此上心海外的事,那关于国家未来要走大陆贸易,一带一路发展经济这些理念就需要提前灌输了。这么一分析,非洲或者是z东这些国家,其实是大有可为的。
“陈俊怎么没和我说呢?”林若妍好奇,其实也知道陈俊算是比较沉稳谋定而后动的,暂时没有和她提,一定是这项目还有各种未定的情况,怕是提前说了又没搞成,空欢喜。
陆薇说:“我听陈俊讲林总酒店业务有一个拖鞋品牌供货商叫崔轩是吧,那人在非洲有工厂也有很多门店,陈俊到了玻瓦国,就帮着推广了一下拖鞋产品,销路还不错。毕竟当地气候,也挺适合穿拖鞋的。
后来崔轩也给陈俊提了一些项目信息。比如非洲有个刚平定了战乱的国家,他们想要建造商贸城和东南亚做生意,崔轩就接触到那个项目,以及承建商贸城的企业南外建非洲公司。恰好知道陈俊这边与南外建合作,打听了一下南外建怎么样。那边还聊起了要在非洲做其他房建项目,想找投资商。
通过陈俊这样一聊原来横跨半个地球,两边的施工企业还真的就是一家子,都是当初玻瓦国刘总给带出来的队伍。”
那位刘总啊,林若妍想起来了,当初南外建愿意接玻瓦国的房建项目还给了特别多优惠,就是刘总有所图。刘总是想六十岁退休回国,在林氏地产挂职,再赚几年钱的。
林若妍知道刘总早年间在非洲也做过几个项目,那边队伍拉扯出铁杆嫡系就不奇怪了。
“陈俊其实想从我这里打听的是林总做海外项目挑不挑地方。玻瓦国以前发达过,狮城更是东南亚经济金融的高地。而非洲,大多数人一听就觉得不太有机会。”陆薇说的很委婉。
林若妍却知道陆薇的经历和眼界与普通人不同,反问道:“那你觉得非洲怎么样,有机会么?”
陆薇执行任务也去过非洲,想了想回答道:“沿海一些国家如果没有战乱,和玻瓦国差不多。尤其那些有资源的国家,他们以前是被奴役的殖民地,独立后争取自己的利益发展经济,也有一批有钱人。只不过做地产,似乎还是凑不够规模吧?”
林若妍知道非洲一直是我国海外发展的一个重要部分,不过考虑到非洲的项目规模问题,她还是中肯说道:“我觉得陈俊可能会模拟玻瓦国的项目,找非洲合适的地方复制新城的概念。的确,只有上了规模才能有大利润,太小的项目利润薄。
但是非洲的稳定和繁荣受到各方面影响,不可控的风险点太多。
那里本土有钱人大多移民去欧美了,剩下的中产或者我国去那边做生意的人,虽然也有住房和办公需求,能否支撑足够大的市场和利润,这都要进一步调研。”
一提起项目的事林若妍暂时就没有困意了。陆薇在国际关系和时局上的认知比普通人高,不过说起做生意赚钱,就不是她擅长的了。林若妍只能是自己努力找资料,印证自己的想法。
她哄着儿子睡着之后,自己用笔记本电脑接入了酒店的网络。不得不说狮城s岛这里的网络比目前国内的快了许多,而且不用翻墙,能接入到外网,可以用y语搜到各种信息。
比如陈俊提起来的那几个刚刚安定下来的非洲国家国家,是不是有安全隐患,这个从一些欧美网站上能查看到国内查不到的信息。
另外,等林若妍查个大概,有了方向之后,就可以让败家系统有的放矢地进一步辅助判断。比如她想去哪里花钱,给哪个男人花钱,是不是靠谱之类的,败家系统有的时候还是能给点有参考意义的见解。
毕竟林若妍确实是花钱投资了不少男人,他们都对林总心怀感激等等不一样的感情。
林若妍查信息的间歇,习惯看一下工作邮箱。集团公司内部是通过oa系统来传递信息,而这种企业邮箱里收到的都是合作单位的一些文件。
尤其近期与她合作的一些外部单位,经常会发一些档,她就算出差在外,也还是每天早晚都看一遍邮箱。
这次一看,居然有张寰宇的邮件,这可是比较少见了。
一般情况张寰宇只和花萌萌那个层级联系沟通,逢年过节会礼节性写一些邮件,向林总汇报自己的学业和实习进展。现在是快到春节了,可是邮件来的似乎有点早。
打开邮件,林若妍看到的居然是关于非洲某个项目的消息。原来张寰宇因着在某国际咨询机构实习的时候表现优异,被破格允许参与该公司欧洲本部的一个项目。
那个项目是在非洲一个刚结束战乱的国家,是当地要招标开发铜矿山。当地希望不只是建设一家铜矿,最好能解决当地各种就业问题,用铜矿这种资源换经济发展。
当地管理者这一次高价聘请国际知名的咨询公司来给个意见,制定招标任务书。
张寰宇觉得这个项目不只是对西方发达国家有吸引力,或许国内的建设公司搞大基建也有机会的。毕竟那个矿山在当地比较偏远的地方,是该国独立后才勘探出来的铜矿。该国没有技术自己开采,甚至修一条路过去都比较困难。
因此这个项目其实不光是铜矿,还伴随着各种基础设施的建设,甚至是围绕矿山建设一座新城,产业也不光是工业那么一种,要有可持续发展的建设思路。
张寰宇不管在哪里实习,心中早已把自己当成了林氏集团的一份子,他时刻关注着林氏集团的项目情况,自然也知道林总开辟了海外项目市场。
那么非洲的项目机会,肯定要告诉林总。这个机会稍纵即逝,他才特意不在年节,就写了邮件。若是林总一直没看邮件,他可能还会打电话叨扰。
林若妍本来犹豫不定是不是要做非洲的项目,但是收到了张寰宇的消息后,她下定了决心,打算参与一下这个非洲的项目。
第244章 非洲新城计划
国内一向很关注各种资源信息,在非洲我国有很多合作项目,除了常见的大基建修桥铺路修筑水坝之类的,还有就是合作开采冶金加工。
盘石集团在这方面的储备积累很多,林若妍因此联系了准嫂子,侧面了解一下情况。
嫂子杜芃芃虽然调来京市了,不过盘石内部的一些消息肯定是知道的。林若妍没打扰亲哥,主要是亲哥关注点也不是矿产。
一聊之下,杜芃芃果然知道情况。盘石虽然不是国企,却在国外有很多矿产开发的项目经验,这一次盘石果然也计划参与投标。
盘石那边除了想与该国合作开发铜矿,还打算帮助他们改善整体民生,进行产业方面的引入,不能只把该国当成资源提供方。
此前在东南亚盘石已经搞了相对成功的案例摆在那里,在当地开矿办厂,解决了上万就业岗位,而且矿石开采后就是当地冶炼加工,再卖给其他国家,属于当地纳税大户。这样的模式很受资源拥有国的认可。
现在听说林氏地产已经在南美开始做房建项目,与大国企合作了,所以也正想试探林若妍的意思,是不是要去其他洲走出去看看机会。
林若妍在冀省xx新城已经取得成功,南美玻瓦国的b省新城项目整体建设工程她也参与其中。那个项目就并非单纯房建或者农场建设,其实已经是牵扯到了提升民生的一揽子工程。
盘石以前在海外的项目大多与国企合作,不过国企的合作模式比较不灵活,林若妍听到这里的时候也懂了杜芃芃深层次不能说的意思。
私企面对国企合作的时候,还是有很多地方放不开手脚,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非洲有些国家被西方文化思潮忽悠着,总觉得我们的大国企来到这里目的不纯,怕被资源垄断受到控制,影响了国家的独立性,所以他们宁愿选择一些国家背景模糊,资本化国际化的大公司。尤其在矿业开采经营运营方面,西方的确有一定技术优势。
杜芃芃说:“我们盘石这一次虽然是全力以赴要去试试,不过大概率可能还是要陪跑国企的。而且我们自己的业务领域对于造新城这方面还是不成熟,与你们联合的话,万一没中标,大概会连累你们。”
林若妍说:“你的意思是让我选,是跟着你们联合,还是等大国企来找我们帮衬?”
杜芃芃承认道:“的确,这种肯定要联合投标了,大国企的话实力雄厚,贷款也容易拿到,甚至国内也给政策支持。”
“那你们这次往前冲是为什么?是还有别的管道听到了什么风声对吧?”林若妍进一步试探道,“再说大国企也不差我们这种地产公司。之前我们去南美,也只是与袁总认识的一线机缘。现在的非洲,我国企业特别多,我们没有任何根基和优势。大国企能选的人也很多的,我们主动去找都未必找的到门路,哪里谈得上等别人来找呢。”
杜芃芃没想到林若妍看的这么清楚,也没有沉迷在以往的那些业绩光环中。既然林若妍也想合作,她就从中运作一下,至少两家以前合作愉快,这一次连手也有一定信任的基础了。
次日,林若妍回归到了度假状态,毫无压力地带着儿子到各种游乐园和海滨沙滩放松,连带着陆薇都觉得自己好像已经提前放春节了。
他们去了狮城的几个景点,另外还假装客户,调研了一些高端竞品项目。林若妍本身就是豪门大小姐,她和孩子一身名牌,走哪里都是包的豪车,那些需要验资才能看的项目她也轻松就能打款,带上几个真调研的员工当随从,去哪里都得畅通无阻。
有了林总亲自出马,以前看不了的项目,如今也都看成了,对于s岛豪宅项目公司而言,这种收益绝对比别人来慰问效果更好。他们也更加由衷感谢林总的关照。
他们哪里知道,林若妍逛豪宅项目就是为了自己的兴趣,也同时为了让林梦溪不要沉迷看书看计算机,多看看赏心悦目的房子对是视力好,也能提高审美。
反正当地项目公司很满足,林若妍也亲眼看了以前现实世界里看不到的豪宅过眼瘾。只有林梦溪每天被迫陪着母亲逛,回到酒店还要陪着陆薇练格斗,每天都被榨干了全身力气,苦不堪言。
他暗暗发誓,以后再不和妈妈一起度假了。
林若妍大撒把,是因为公司有秦爽盯着,配合盘石做非洲项目调研的事情秦爽已经做了安排。
陈俊从施工企业那边打听消息,同时也打探非洲能合作的施工企业的虚实。
另外海外这一块,有语言优势有开拓之心的花萌萌更适合做前期项目开发,秦爽找花萌萌一谈,她就主动接手了。
铜矿的事情暂时还只是当地对全球公开发放招标邀请,具体的投标要求和开标日期都没有定。
各种有兴趣的企业侧重点不同,对于西方发达国家,看中的就是资源。他们也只矿业资本参与的更多。
而我国的企业秉承东方思想与西方世界的思维模式不同,讲究的是以和为贵互惠共赢。
西方世界一般都更倾向于资源掠夺,非此即彼,他们自古生活在贫瘠的欧洲大陆,茹毛饮血文化荒漠。没有的就去抢,抢到了就是自己的,抢不到毁掉了也不能留给土著,唯恐别人强大了去抢他们的。
至于殖民后“驯化”当地人,摧毁他们原本的文化习俗,没有全盘西化的就直接用肉体毁灭,资源也是挖光了用完了就扔,如蝗虫掠过一样留下更加贫瘠的土地。殖民者所作所为就很让觉醒后的非洲国家恼火。
因此,就算邀请了西方世界的大公司来参与投标,当地人也不会傻到再一次沦为被掠夺的对象。
他们已经想清楚了招标的目的,计划在招标档中做足文章,提前堵上那些窟窿。
但是书中的西方世界,在这个时代仍然带着有色眼光看非洲。被资本和利益左右的公司,就算其中有善良清醒的人,也无法抗衡主流文化的思维模式。以这样的指导思想去做的开发方案,留给当地人的利益是怎样的,就不言而喻了。
他们甚至都不屑于遮掩他们的真实目的,在投标前就开始用传统的贿赂手法,试图买通评委会或者当地管理者,将这些人看作新买办,为了小钱就可以出卖国家资源的那种。
这其实已经引发了当管理者的信任危机。
第245章 度假也不耽误
张寰宇所在的咨询公司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在给当地管理者制定任务书的时候提出了两种模式。
第一种是把当地人的需求分别拆列成若干项目任务,招标的时候可分可合,这样各方面有技术优势的企业都能进来,也能各展所长。比如适合开矿的就只经营矿产,适合修桥铺路的就只做大基建这一块。不过这种做法的弊端是需要当地有更高层面统筹全局的人,他们要有强大的管理能力,能用法律或者其他手段把这些企业都管住了,不互相妨碍。
第二种是找到一家可以信任的大的企业一揽子把所有事都承接了,由这个大企业再找分包企业。不过为了控制分包的质量,当地管理者有权利过问,审核,随时检查,并提出替换等等。这样对当地管理者的要求降低,对大企业的综合能力大幅提升,而且大企业的一揽子方案也一定要能明显对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益才行。
总之,那家欧洲咨询公司的立场还算比较正,是真的帮助当地管理者出谋划策。
张寰宇跟这个项目已经两个多月,把这两种模式都琢磨透了,并且也比较了解当地的管理水平,光是靠上层官员有眼光有学识不行,当地其他基层人员的素质水平堪忧,就很可能好心办坏事。最终若干大企业进来后,互相争抢资源,一个项目协调好几个月都未必达成共识,那么整体项目的进度就会被拖垮。
当地传统本来就不是那么讲效率的,人为管理因素拉垮下来,更是不可控的。拖越久,成本越高,项目也越容易烂尾。
张寰宇后续给林若妍发消息,说根据目前当地政府回馈,是希望能够选择第二种模式,他们出矿山,之后见到的成果是围绕矿山的一座新城镇,里面还要包括相关产业运营。将来也要有转型和产业提升的方案,帮助当地不止开采矿山的资源,还要培养起后续一系列的升级产业已经技术工人。
这越说越像是产业新城的格局了。只不过国内产业新城都是科技类的产业为主,非洲这个国家还是围绕矿山和冶金方面的一系列产业。
这种题材在国内并不罕见。当年我国大力发展西部,许多重工业都往西部往内陆转移,围绕着一些矿产资源地,就地建厂造城,相关的居住、教育和服务业就都一并造好了。
那时候叫某一个编号的大厂,并不只是工厂厂房那么简单,往往是山沟里的一座城。厂里有居住区、从幼儿园开始到职业教育完成的各类学校,若干礼堂影院,各种商场百货。自己耕种收获,做轻工业和农副业自给自足。厂里工人以及家属可以一辈子都在厂子里生活,不去山外边。
这样的模式其实挺适合非洲的。当地交通很不方便,大量人口分布在沿海的港口城市,内陆地区不是环境恶劣,就是荒无人烟的原始丛林。那里面偶尔有一些原始部落出没也是完全无法沟通交流的。
所以在那样的地方搞矿山开发,配套设施一定都要齐备,各种产业都引入进来,尽量自给自足,造一座新城镇更容易让人口扎下根来,可持续发展下去。
按照这样的思路,林氏地产这边准备了相关的材料,盘石那边主要是采矿和冶金方面各种产业的引入论述。再加上张寰宇那边提供的一些当地人关注的重点问题为依托,非洲项目的前期筹备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了。
不过非洲当地的效率比较低,初步估计这项目正式发出标书也要等到04年五六月份,林若妍倒也不急了。
她带着儿子在狮城玩了两周,赶在春节前返回了国内。
春节对于国人而言是特殊的节日,有亲戚的大多会聚在一起,感受节日团聚的氛围。林如许这一年也经常不在京市,紧赶慢赶在春节前忙完所有工作,来到四合院这边陪着妹妹和外甥一起过春节。
嫂子杜芃芃没有来,说是等春节过后在京市举办订婚宴,林如许这边会邀请世交家的长辈见证。盘石杜家那边是大家族,嫁女儿要讲究古礼,订婚之后,还要等一段时间,筹备新房嫁妆之类的。
cy区豪宅早已经交付了,那边林若妍给亲哥留了房子,足够大,婚礼都可以在小区会所来办,丝毫不比五星级大酒店差。
这事林如许和杜芃芃都是同意的。他们两人平时忙工作都没空管自己的订婚宴西或者婚礼的事情,偏偏女方家长要求必须隆重,要考虑亲戚来观礼的排场,方方面面都不能有疏漏。他们决定就将婚礼筹备的事情委托给豪宅那边的物业管家,这也需要时间酝酿,因此订婚宴在正月,而正式的婚礼大概最早要等五一黄金周的时候了。
至于老的别墅区那边,杜芃芃的母亲过去坐镇了,那边算是娘家,出嫁车队从那边开出来,再去cy区的豪宅新房,这排场才能摆的出来。否则隔壁别墅就是林家,在别墅小区里绕一圈又回去了,仪式感就差了一些。
林如许对林若妍讲这些的时候,眉眼间都是幸福的表情,末了感慨:“妹妹,哥哥今年就把终身大事办了,你呢?有了哥哥这样的表率在,你打算什么时候解决你的问题?”
“我有什么问题,你只是刚结婚有老婆。我儿子都这么大了,你和我的段位差远了。”林若妍理直气壮怼了一句。
林如许不甘示弱道:“我听说梦溪的亲爹今年就三十了,可以转岗到二线,想留在京市的大机关也不难的。到时候他就是朝九晚五看看报纸呵呵茶水,你不考虑考虑这样的,还能帮你看娃呢?我将来结婚了,就不太方便总是帮你看娃了。”
“我儿子已经长大了不用别人看了。”林若妍一本正经解释,“至于那个男人,我当时大概是贪图他年轻帅气身体好。现在他人老珠黄,这些年估计也都各种受伤,哪里比得上我影视公司里的那些小鲜肉?再者我若是嫁人了,还怎名正言顺交往各种男友?”
败家系统如果长手了一定是使劲暗中鼓掌:【宿主厉害啊,就是这个道理。嫁人是为了合法生娃,现在你儿子都有了,随自己的姓氏,有房有户口的,要老公干啥?还是博爱一些,喜欢谁就和谁谈恋爱,腻歪了就分手,不怕给那些男人花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