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败光八个亿by幻如空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11-01
 可惜她如今是在书中绑定了这个败家系统。买地就是为了解决往后每个月合理合法稳定投入一个亿这个问题。
 按照方玥那种玩法,一年有望赚钱,可是头八个月还怎么花出去那么多钱?花不出去八个亿,她小命都不在,哪里还等得到后面赚钱。
 如果是类似的手法,多弄些项目呢,她又没有那么多精力管,思来想去肯定还是要集中精力在这一个项目上,把她的燃眉之急都解决掉才行。
 首先,地要拍,多贵都要拍下来。原书方玥六千万拍的地,林若妍计划八千万一个亿也要拍,拍地这种大头花销,一次性就能完成一个月的指标呢。
 接下来林若妍也不打算做刚需盘了,地价上涨提升了成本投入,总不能赔钱卖啊。结合这块地的天生资质,搞一个高端神盘,至少可以将前期投资成本无限拉高,八个月之后也能出地面了,再陆续销售,运气好,说不定她还能再多活俩月?
 什么小户型毛坯房,容积率顶着最高限盖的那些抠搜省钱手法统统不要。她不求快,只求贵,盖的差不多了再开始卖。
 总之她要与快销的刚需盘反其道而行,毕竟京市的房价会越来越贵,现在看来三万一平米的就是豪宅了,以后三万每平米连六环外上车盘都不够了。所以四环外算什么,这个项目她要做就做成大户型精装修,从咨询和设计开始,全找最贵的。
 国内的咨询公司和设计院收费低,那就找收费贵的外国知名咨询公司、设计公司做策划和方案。然后再找国内最顶尖的大设计院,签个稳妥长期合作合同做施工图。
 怎么省钱她未必比方玥知道的多,但是她见过很多花冤枉钱的反面例子,简直是信手拈来,都不用别人教。
 这样一环套一环,精心谋划未来大把花钱的初步构想,败家系统听后立刻就被打动了,赞不绝口道:【不愧是宿主,格局就是大!买地花一大笔钱,之前买四合院开公司,改造装修雇佣员工什么的,这个月差不多就能凑够一个亿了。往后项目运转,公司各种开支,花钱如流水的成就指日可待。】
 林若妍说:“那当然,后续那些咨询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也都物色好,签署合同后立刻就付30%的定金,初步算一下至少最近几个月都有合理花钱的由头。”
 林若妍得意炫耀完,又出于自己对地产的专业熟悉度,静下心来仔细盘算,往后这些成本大致要多少。这个月差不多能花够一个亿,往后成本投入也陆续就是三五个亿,毕竟她的想象力到亿这个单位就有点枯竭了。
 所以咨询公司,还有世界上知名的那种一套就卖一个亿的豪宅,还是要去多看看,人家东西敢卖那么贵,成本投入肯定不低。照猫画虎她按样子买回来,怎么也能凑够成本预期。
 项目的定位就这样:高端大户型豪宅!
 本来她雄心勃勃想着自己脑子里算算看,这样的定位是否可以覆盖她八个月的生命周期,每月一个亿的花销。不过转念一想,她为啥要自己算呢,她赶紧招人,让成本部和设计部的人给她做这个事就行。什么都不用自己干,那才是老板呢。
 她只需要将下属提供上来的数据选择一下,找出符合自己每月花钱需求的,拍板就行。
 如果一个地产公司还不够满足每月一个亿的开支,那就再搞点别的灵活机动一些。比如收购影视公司投资拍片子,那个花钱应该也挺快的。但是影视行业她真的不懂,三五个月能拍好电影么?电影上映后多久能回款,如果要做,可能需要咨询业内人士了解详情。
 再不然投资手机?吴成豪的身影将她脑子里冒出来的帅哥魏煦推开,两个工具人打架中。
 其实手机和影视一样,她都是只见皮毛,什么都不懂就下场,估计一做就亏,还真没胆量胡乱尝试。综合思量,为了撑满八个月纸醉金迷的豪门生活,她决定还是先按照自己熟悉的套路来。
第26章 如何选员工
 下周要拍的这块地,位于京市北四环外,五环之内。书中设定,未来那附近会有著名的奥运场馆,以及多条地铁线路开口。虽然说都与地块有个一两公里的距离吧,有总比没有强。
 拆迁的是老旧城中村的土地,这些拆迁户早已经安置到了回l观和更北边的经济适用房区域。拆迁已经完成,地块算是净地,七通一平都做好了。
 一直没什么人关注,是因为项目建筑体量只有十万平方米,规模有点小,又比较偏远。
 这会儿二环三环边还有很多成熟地块呢。尤其是靠近cbd那边,腾退了很多工厂,cbd往东扩建,写字楼一茬接一茬越盖越高,在这里办公的精英们对住宅需求旺盛,一般选择住在附近,形成了新贵豪宅公寓群。
 另外京市有东富西贵难贫北贱的说法。除了东边,往西各种大公园名胜景点很多,尤其西二环西三环,靠近京市知名景点,另外高校和科技企业云集的中关村,再往西还有山有水的,凸显富贵气,自古就是高端宜居片区。
 而这块cy区委员会一直发愁的地与上面那种优质地块比就有点先天不足。别的不提,光是地段就差了一环,四环外快到五环了。
 那么远,地铁没通,公交不到,医院学校没有拿得出手的配套。虽然说有个奥运场馆概念,可是那要八年后才能开奥运会了。现在一片荒凉,周围除了空地,就剩下农田,五环路还在修呢,整个就一大工地。
 大多数专业人士看到这个位置这个容积率,都首选做成小户型刚需房,走低成本低总价,快速变现的路数。像是方玥那样的京外公司,初次进入京市试水不敢投入太多,会倾向选这种小体量项目,控制成本之后快速回款。
 林若妍打定主意要在这块地上实现未来八个月的花钱大计,那肯定要抛出一个有说服力的想法。之前已经想明白,定位是大户型的真豪宅,所以买地的成本才不会拘泥于普通刚需盘那样,不设上限才配得上豪宅的格调啊。
 到时候不管别家怎么拍地,她一直举牌子就行。
 接下来她需要花些精力的就是选择地产公司的员工。这个月办公室能不能用她不管,全公司几十号人必须都招满开始发工资。
 她可不能像大多数私企那样,这月干活,次月底才发钱,她计划的是这月不管哪天入职的员工都是按整月给工资,本月工资本月发,在财务做账交社保能完成的基础上越早发越好。很多国企都这么干,叫预支工资,她也要向国企看齐。
 林如许一开始听说妹妹把卖四合院的中介硬给忽悠成了自己的助理,就有点不放心。
 后来他问王魁一打听,这个秦爽和王魁是同学,京市211大学企业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读书的时候名列前茅,还担任学生干部,能力没得说。就是因为性别不是男的,没考入国企受到挫折,才去干中介的。
 这么有能力的女生当然好啊,正好给他的妹妹当助理。于是不用林若妍开口,林如许已经让王魁与秦爽对接了一下林氏集团这边的资源。
 什么人力、财务、后勤,有什么优秀候选人的简历都给转过去,他甚至明里暗里对妹妹讲,林氏这边哪个人,只要妹妹看上的,就可以调到她的地产公司。
 亲哥那边全都是人中龙凤,林若妍哪里敢要呢?她就客气说,亲哥那边刷下来的候选人简历她挑一挑,应该就差不多能应付一阵子了。
 林氏没有地产业务,设计部工程部这些人选都不太好找,倒是先不急,其他类型的员工肯定可以安排上了。
 她这个总裁想未来自己清闲,那肯定要有一个总裁办公室才行。
 秦爽此时已经坦言英语口语不行酒量不行,那就专门找个学商务英语口语流利的助理,以及一个会说场面话酒量好的助理,还要有专业的前台两个、司机等等各司其职,千万不能混用。
 看看,光一个总裁办就能解决至少六个岗位。学历方面放宽要求,既然她自己都不求上进了,找那么高学历来给自己添堵么?
 按照老板的设想,秦爽从林氏集团那边给的简历堆里迅速挑选了一批总裁办岗位适合的候选人,每个人她都先给了推荐排序,等着老板过目之后再看是否安排面试。
 人力资源这里,虽然很多公司都是非专业人士兼任,认为不就是算一下工资,分配并统计一下大家干活的成效么?林若妍却坚决要求必须找个专门学人力资源的人领衔人力部。另外财务部也是。
 财务管理和出纳都必须配齐,这两个部门关系到她每个月合理花销的支出问题,要人聪明,且绝对服从她这个老板的意思办事的才行。
 考虑到公司初期,人力部和财务部都先塞两三个人,等未来员工数量增加,再看要不要加人。这又解决了五六个工作岗位。
 当林若妍提起后勤部时,秦爽大着胆子表达了一下自己的意见。毕竟那个高端写字楼已经配备了专门的保安和保洁,写字楼地下也有餐厅。司机放在总裁办了,那不妨先不要后勤部?
 秦爽第一次表达意见,林若妍肯定要赞同以示鼓励。反正后勤部的人员整体工资也不高,她按照行业最高来,那还不如多开设几个部门招点总监,也容易忽悠亲哥。
 另外还有个部门挺关键的,专业一点说是负责报批报建配合手续,实际要的人除了熟悉房地产流程、能看的懂图纸,还要有一定公关的能力。
 这样的人并不需要有多高的学历,关键是要有机灵劲,外向型自来熟善于来事与人交往。很多正经地产公司都是聘用以前在相关政府部门做过的人,或者是那些领导的子侄辈,人脉关系天然纽带。
 秦爽认真听完了林若妍的描述,简历里翻了半天没找到合适的,建议道:“您继续说,我将岗位需求先记录清楚,简历里暂时找不到的,就都发招聘启事。”
 林氏集团有自己的招聘管道,目前校招赶不上毕业季,就只能先社招了。秦爽有点担心,林氏地产公司刚成立,如果直接发招聘,估计投简历的人很少,该怎么办能招到真正的人才呢?
 她现在还不知道林若妍满脑子想的可不是要招人才。
 直到林若妍将总裁办的候选人简历看完,几乎是颠覆了秦爽的排序,秦爽才意识到老板的选材标准好像有点特别。
第27章 新员工入职
 就比如司机吧,林氏集团当初刷下来几个。秦爽按照林氏集团的人力给的评分,排好了顺序。
 林若妍选的却是秦爽排序里最后一个,叫展力。这人是退伍老兵,左下肢残疾,膝盖以下安装的假肢,有军残证的。虽然左下肢残疾能开自动档的车,不过,谁花钱雇司机要个残疾呢?
 偏偏林若妍最是敬重军人,现实生活中,家乡遭遇洪水,抢险救灾保护人民的就是军人。那些军人拼得自己受伤流血,也不会让群众受委屈的精神,让她打心底佩服。
 再者自己家里就有好几个司机,公司设置司机岗位,其实就当摆设养着又如何?公司万一有个事要用车,总需有个专属司机。
 另外就是英语流利、能喝酒的助理。简历里有个两样都特别优秀还一表人才的帅哥,是大专学历,专门学商务英语的。
 林若妍没看上。如果真是才俊,怎么能在她这个公司里蹉跎呢?
 何况这人预期的工资怎么这么低?一个人多才多艺干两个人的活,她给开两份工资也只能上一份社保,而且工作量太大自我认知的薪酬有问题,完全不符合自己对公司的愿景定义,千万别耽误了人家的前程。她还是看看别人吧。
 于是她挑了一个敢在特长里只写了会喝酒懂得酒桌文化的小伙子,叫冯强。这人外表普通看着比真实年龄老,学历只有中专,以前就是给某个领导拎包的,后来受不了国企那种论资排辈的做派才辞职,一直闲着,随时能到岗。
 她看重这个人,是因为这人的理想薪酬是所有差不多资历的人里要的最高的,每月固定两千五,如果出差陪酒超出了工作时间,还必须倒休。
 这很符合公司愿景啊,要的就是这种。
 至于英语流利的,林若妍则选了另一个姑娘,专业八级英语证书都考下来了,却因为只是职高毕业,应聘的岗位除了助理之外,还有前台文秘。林氏集团当时没要她,是因为面试的时候,这姑娘没化妆。人力问过她为啥没化妆,她说不会,也买不起化妆品。
 林若妍对这个姑娘的名字花萌萌有几分印象,好像是李一琪未来开公司的时候一个得力助理,原生家庭贫困才没有上高中,家里有个酗酒家暴父亲,逼着她打工赚钱。书中交代,若是李一琪没有收留花萌萌,帮她摆脱家庭阴影,这姑娘可能就会走上绝路了。
 李一琪如今一门心思准备去国外读医科,眼瞅着不会那么快开公司,所以林若妍想着要不先把花萌萌安置到自己的公司,总不能看这姑娘无路可走。
 另外两个前台,林若妍选了一男一女两个看着养眼的,户籍是京市的本地人。这两人年纪都是刚二十出头,却有过两三年前台工作经验,要的薪水比经验少的人更多一些,特长什么也没写空白一片,其他也看不出特别。
 秦爽使劲琢磨,为什么林若妍选前台不要有点特长的呢?那些会唱歌跳舞、爱写作画画或者懂摄影之类的,不是挺好的么?将来公司组织活动,不是要靠这样的同事带动气氛么?
 她哪里晓得,林若妍看到这里的时候就已经有点疲惫了,只从前台候选人里挑了自己觉得模样顺眼预期工资最高的,恰好这两个是京市本地人而已。
 林若妍交代,这些人如果肯来,直接录用。如果已经找到其他工作了,那按照她的排序再往后沟通。
 秦爽照做,电话通知上述人选。
 结果这几位居然都还没有稳定工作,要么闲在家中,要么在超市上货收银促销、饭馆端盘子打零工,他们无一例外都没有主动问薪酬。所以当秦爽说,会按照他们在职位申请上提到的薪酬签合同的时候,这些人毫无疑问基本上都立刻表示,次日就能来上班。
 秦爽算了一下办公室的装修进度,这两天还在铺设电线打隔断墙,最快后天需要进一些家具,所以想着要不然等后天自己陪着老板确定了家具,再安排员工入职的事宜,眼看就月末了,其实从下月再来人也行。
 没想到林若妍说:“这怎么行,人家表示立刻能来上班,充满了工作热情,咱们怎么能不要呢?先在隔壁五星级酒店租一间会议室,在那里给办了入职手续,等办公室装修好了再让他们来上班就行。”
 秦爽为难道:“可是,咱们还没确定人力部的负责人呢。”
 林若妍看了那么多简历,着实有一些困倦了,就说:“人力部的候选人,要不你找林氏集团的人力参详一下。确定好了告诉我一声就行。”
 秦爽不得不佩服林小姐相当聪明通透。听王魁说,大林总那边很关注林小姐的地产公司,什么资源都第一时间给支持,人力部这么重要的部门,肯定还是用林氏集团那边推荐的人才能让大林总更放心。
 等人力和总裁办的人都上岗之后,至少办公室装修和下周拍地前后一些杂务应酬的工作,就都有人能分担了。
 林小姐真的是行家!
 所以她选人的标准虽然特别,但一定是有深意的。
 秦爽去了林若妍说的隔壁那家五星级酒店,租下一间中型会议室,计划提前制作一个易拉宝的牌子,写着“林氏地产公司新员工签约入职大会”。
 她本来打算会场布置的简洁一些,就用租会议室人家酒店免费送的矿泉水、纸币等用品摆上,找王魁去林氏集团那边免费打印劳务合同,自己给带过来就行。
 没想到林若妍说,虽然入职的人不多,但是第一批员工意义重大,本来办公室就没装修好,为了让大家对公司有一个好印象,仪式感一定要强。
 会议室租这么大就行,但是要加上茶点,搞成小餐会那种。顺便门口也放个收简历的牌子和箱子,万一有人来毛遂自荐呢?
 秦爽一听有道理啊,这才明白租五星级酒店的会议室搞入职,这也是为了营销自己的地产公司,相比于场地租金,小餐会其实不贵的。舍不得孩子套不到狼,前期营造公司的好形象,后续才能有人才主动投奔。
 于是她又连夜制作了岗位招聘海报,连同入职大会等等布置材料。反正林小姐没有成本控制,提前给了她二十万的现金,也不用她自己垫资,在充分领会领导意思之后,她当然要精益求精,让所有物料都看起来极尽高端完美。
第28章 想不到的福利
 林若妍这些天没想别的,除了员工薪酬按照同类岗位市场最高价来设定,另外就是要想方设法提高员工福利。
 她特意对秦爽说了,未来公司是做高端地产的,形象上肯定也要通盘考虑。
 所以入职手续办完,还要为每位员工量身订制高档衣物,请定制服装的专人等着,给每位员工测量身体数据,到时候员工上班的时候穿的服装鞋子都由公司统一发,人均至少一万一套的置装标准。
 另外在公司附近一家高档美容美发店专门办了公司大客户卡,先存了十万块进去,公司员工拿着工作证过去,每月两次打理形象的钱都可以从公司账户扣减。
 听到这里,秦爽已经惊讶地完全不知道该怎么说好了。
 这还没完。
 按照林若妍对公司的设想,朝九晚五,中间休息一个半小时的节奏肯定要有的,周六日绝对不要来加班。公司不用打卡,迟到早退写明原因,如果为了接送小孩照顾家人等等,可以弹性工作,未必非要死卡朝九晚五的规矩。
 女生每月可以请两天生理期带薪休假,公司内还特意装修了水吧以及一长溜休闲桌椅,免费提供咖啡、饮料和小食品。冰箱微波炉也放上,以方便大家在公司内用餐。
 更衣区外边还要添置几样健身器材,午休期间以及工作不忙的时候都能来这里运动健身。
 之前秦爽还纳闷,林小姐为什么要求将水吧台与更衣区空间预留那么大,原来是要有那样的用途。
 这还是个正经上班的公司么?怎么越来越像是大型休闲中心?
 不管秦爽怎么想,林若妍是不会改变自己的想法的。其实她对公司的念想也就这些了,真没有太离谱到类似国外那种弄个植物园到总部办公楼的,境外据说有那种一进公司办公楼吃穿住行不用愁,一辈子都不想走的。她还是希望员工们八小时工作之余,能有自己正常的生活。
 到了入职手续那一天,林若妍早早就到了会场,却发现人力部的总监温尔雅来得更早。
 一聊天,林若妍才意识到,自己好像又挖了李一琪的墙角。原书李一琪开的公司最初组建时困难重重,正是这位温大姐说服了各种人才来加盟,才撑过了初创企业最困难的那段时光。
 这位人力总监以前是林氏集团的优秀员工,后来与朋友一起创业但是失败了,此时听说了林家要开地产公司,需要人力总监,她就又请托当年被她一手提拔上来的现任林氏集团人力总监帮忙运筹,应聘成功。
 论人力资源方面的从业经验,这位温总监比现任林氏集团的人力总监还厉害,即使她当初离职,与林氏集团各部门也都保持了良好的关系。后来创业失败,只能说是合伙人选择的赛道有问题,她自己已经竭尽所能。
 原书情节在温尔雅颓废彷徨的时候,是李一琪拉了她一把,让她证明了自己并不是无能,而是没有找到好的合作对象。
 林若妍此时也认为,温尔雅的状态应该被创业失败磨得少了锐气,这人毕竟以前也是林氏的功臣,如今她提供岗位让温总监过来休闲放松就好。她可不会像李一琪那样给温尔雅打鸡血。
 但是再次回到林氏的温尔雅是存了感恩的心,知道老东家对她的好。她岂能不懂得珍惜与回报?所以一扫之前的颓废,今天早了一个多小时就到了会场帮忙布置准备,立志要把公司的人才梯队建设好。
 虽然林若妍选的人她有点不理解,不过没关系,或许这就是人家林小姐的独到之处呢?否则为什么林氏蒸蒸日上,她自己的创业公司却倒闭了,那肯定还是人的问题。她这次一定要虚心学习,认真看看人家怎么做公司。
 当第一批员工抵达这家五星级酒店的时候,不免多少有一些迟疑。他们被通知办理入职手续的时候,薪酬的吸引力肯定是第一位的,至于公司是刚成立,在哪里上班这个倒并不是特别在意。
 所以当听说公司办公室还在装修,他们就需要提前入职,也不以为意。反正他们都自认为自己的岗位只是小角色,他们只想今天来问问办手续的领导,早点入职是不是能早点计算薪酬?
 结果,他们进入了五星级大酒店,走入了一个看起来富丽堂皇的高端会场,而这里是为了欢迎他们入职特意准备的场所。
 颠覆三观,说不感动那绝对是假的。他们有生以来第一次被如此重视,如此礼遇。
 以前,他们或许只能作为保洁、服务员才有可能出入这样的场所,他们也曾羡慕过那些衣着得体的男女才俊吃着茶点商讨大事,他们会觉得自己比那些人低了一等,或许一辈子够不到那么高。
 不过今天,公司的老板林若妍用事实告诉他们,以后大家都是公司的一员,岗位不代表身份,大家都是打工人,为公司付出也都值得被尊重。
 然后他们看到了印刷精良的合同书,以及上面那些匪夷所思的福利待遇,那都是远超他们想象中的优厚待遇。
 前台朝九晚五这个还能理解,总裁办的人和司机难道不是围着老板转,随叫随到的么?林若妍却说,她不会在非工作时间召唤员工,如果真的必须要加班,会按照劳动法发多倍薪酬。
 这是来上班么?这简直是来享福的,实在太不可思议了啊!
 只有人力部和财务部的负责人略有些担忧,不过看着新员工们一个个踌躇满志,人人都要为了公司鞠躬尽瘁的表情,就又觉得一切值得了。
 反正地产公司初创,地都还没买到呢,大家的工作任务不饱和,稍微轻松一些也没什么。
 签约入职手续之后,男女裁缝等在门口,为大家测量身体资料,订制工装,大家有了之前那些三观的重塑,也都逐渐适应了。
 新员工此时已经从精神层面完全认同了公司是高端地产公司的设定,身为公司的一员,他们也代表着公司的形象,必须注意言行努力提升自己,配得上这么好的公司才行。
 林若妍提前刷卡自己的卡,给每位员工都买了见面礼。女士是一套化妆品套装,男士准备了最贵的电动剃须刀,临走时让大家带走。
 这种礼物一视同仁,男女都有适合自己的,让花萌萌无比感动。她还记得当初生活窘迫没有化妆去林氏集团应聘的尴尬,这次来是特意问小姐妹借了化妆品,唯恐又被挑剔。现在林小姐见面就给大家发了礼物,她今后一定要加倍工作,才对得起公司给她的机会。
第29章 拍地那一天
 办公室还没弄好,所以今天办完了入职手续,虽然已经开始计算薪酬,但是不用到岗上班。
 秦爽提议:“要不公司软装和办公用品的采买让新员工也参与进来?”
 林若妍只关心自己那间向阳的超大办公室内怎样布置,其他方面只要花够她预设好的成本,其他都随大家心意,所以大家日常要用到的东西,让他们自己去张罗也挺好的。
 她充分放权让秦爽去操持,除了办公家具,还要买辆公司的商务车。她和秦爽都不懂车,不过没关系,公司的司机展力已经入职了,让他去买,价格不限,挑好了之后给她打电话,她直接往卖车的账户上打钱就行。
 温尔雅目前还是光杆的人力部总监,林若妍当初是让将会场租一整天的,接下来人力总监将在这里面试人力部的两个下属,以及财务部总监之外的候选人。这两块人手,林若妍还是要精兵强将,不能太稀松的那种,有温尔雅这种行家把关,她很放心。
 秦爽带着冯强、花萌萌还有一男一女两个前台去采购办公家具,这些包括但不限于常规的办公桌椅、文具设备,还要有咖啡机、冰箱、微波炉等等一堆水吧台的用物,另外还要有健身器材。
 光是列出这样的清单,就足以让总裁办其他人瞠目结舌。
 常规的办公物品和家电,那两位有经验的前台都能去操办了。而大额的比如成套办公桌椅、计算机、复印机、打印机都要去相应店面看实物货比三家。
 书中设定的时代是千禧年,还没有包邮全国的网络购物,买东西去各种实体店是常态,光是跑这些店面就够大家忙活好几天了。
 林若妍自己也没闲着,为了填充豪华办公室,她专门去了京市最高端的家具城,样式上听从专业室内设计师的建议,好不好看还在其次,一定要贵才行。
 一晃就到了拍地的那天,秦爽比林若妍还急。
 这些天正经要紧的事难道不是拍地前的调研准备和成本测算么?为什么林小姐一直没安排工作给大家?甚至连相应部门的人都没招聘。逛街买东西,该买的也买了。老板不发话,秦爽也只能是让展力开着新买的商务车,带着大家去目标地块转了转,却无从下手。
 林若妍没招人,是没发现合适的简历。太卷太拼有理想的那些专业人士她可不敢要,那种员工逼得老板都不得不卷起来实在可怕。再者这会儿拍地很简单,就是报价。她自己就凑合搞定了。
 哪里像现实世界二十年后,买地还要自带详细的含效果图和经济测算的设计方案。现在来拍地的,最多只是有个成本预估,卡一条底线高了不拍,能站出来讲清楚项目定位的负责人都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