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书网.Top

穿越大唐,开局流放岭南by五谷丰登庆丰年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9-08

“祁县王氏的王端方!”王延年幽幽道。
窦静看向王延年,你们太原王氏相互间也有裂缝?
“别看我,我们不是一个王,晋阳王氏做不出此等下作之事!”王延年很是不屑。
“大人,你…”苏樱眼前一亮,盯着窦静。
从三品的司农寺卿,又是外戚、勋贵,难不成王端方还敢硬刚?
“阿樱,不可!”苏老三忙喝止住,“大人公务繁忙,要赶回京城奏报!”
司农寺卿管的是农桑、稼穑,可过问地方农事,无权插手地方政务,各司其职。
那王端方巡察御史出身,反手一个弹劾,窦静一年白辛苦。
再说窦静又能插手什么?只要县令还是王端方,榕县哪怕是民变,旁人也无可奈何。
难不成把王端方杀了?如今太平盛世,不是前些年战乱,杀一个地方官吏无人管。
梧州能压制王端方的是刺史、长史,刺史卢照时进京面圣。
梧州本下下州,偏远穷困,长史之职一直虚悬,无人就任。
司马乃武职,管束不了县令。
录事参军王延年按职责也只是考核,并无约束权力,且从八品的品级,王端方不放眼里。
“无妨,左不过耽误一日,明日我去会会!”窦静略一沉吟道。
自己是无权插手地方政务,但如果地方官吏不作为、拒不配合司农寺大力推广农桑、稼穑诸事,这县令也不用当了。
在劳动力低下的古代,所有地方政务中,农桑、稼穑永远第一位。
没有粮食收成,别说收税粮,地方治安都无法稳定。
总不能看着农田荒芜视而不见,窦静倒要看看这王端方有多嚣张。
一番商议,决定第二日窦静、苏老三、录事参军王延年一同前往榕县。
“贞儿!”分别许久苏老三紧紧抱住妻子。
“夫君!”韦氏依偎在丈夫怀中,仿佛新婚时的你侬我侬。
小别胜新婚,苏老三日思夜想,总算温香软玉在怀。
两人歪缠许久后,韦氏想起女儿的事,“夫君,给你的信可有收到?”
为了女儿的婚事,韦氏纠结,拿不定主意,给丈夫去了信,却迟迟不见回信。
“前些天刚收到,想着离家不远,就没回信。”苏老三搂着妻子。
“夫君觉得胡家如何?”韦氏看着丈夫。
纠结、舍不得女儿远嫁,前不久胡夫人敕命乡君,胡二郎特赐免试入国子学。
这一番变化,韦氏觉得胡二郎也不是不可以。
入国子学,未来、仕途都不会差,虽说没啥根基,不过配阿绿正好。
阿绿真不适合高门大户。
“问过阿绿吗?”苏老三问。
“还没,等你回信呢!”韦氏回道。
苏老三沉默。
“夫君?”韦氏喊了声,“你也觉得欠妥?”
“放眼梧州,胡家确实是不错的选择,若是胡家女儿配权彦,我觉得美事一桩,把阿绿留在岭南…”苏老三摇头。
“阿绿太老实,我不放心她远嫁,还是放跟前踏实。”
“为何?”韦氏不解,胡家今非昔比,在梧州独一份的荣宠,两个儿子都在长安求学。
自己都动摇了,怎么听丈夫的话压根没想过?
“当你做抉择时,或多或少有这那的,让你无法下定决心,让你犹豫,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放弃。”苏老三拍了拍妻子。
“这事儿不急,若大嫂问起,就说阿绿还小,大嫂自会明白。”
“可阿绿十三了…”韦氏担忧,好的夫婿让人挑走了。
“贞儿,该是你的姻缘跑不掉,不是你的,上赶着也得不到。
阿樱不在前头呢嘛,明年回长安,杜陵韦氏、杜氏适龄郎君应该不少。”苏老三笑道。
一家人定居长安,苏老三倾向于在韦氏、杜氏中给阿绿找夫婿。
离家近,韦氏、杜氏是长安望族,子弟入仕,外放也远不到哪里去,多半在京畿道、关内道就任。
“嗯!”韦氏放心了,原来丈夫早有打算。
“夫君,九娘、阿禾死了,你知晓吗?”
“晓得!”苏老三良久叹息一声。
秦九娘母女闹腾,让人烦不胜烦,可真的这么突兀的死掉,令人唏嘘。
“荥阳那边,九娘爹娘很是闹了一场,时彦、辰彦被算计了去,差点儿把苏家扯进去!
幸好兆彦没糊涂,化解一场闹剧,不然这会儿,我们不知该流放何处!”韦氏说起二房很是无奈。
“无妨,树大分丫,人大分家,改日跟阿娘说说,跟兄长提一下,找个时机分家吧!”
苏老三想了想道。
“分家后,日子最难过的怕是二嫂!时彦、辰彦哥俩多半会把九娘、阿禾的死归咎到二嫂头上。
十八九岁,即将弱冠之龄,面临说亲,家中又住着秦外祖,做甚都落不着好!继母难为!”
苏老三想分家,不是嫌弃二兄,而是目前三兄弟如日中天,太引人注目。
树大招风,以防不测,防患于未然,拆分开。
大房、三房欣欣向荣,唯有二房…
两个侄子气量、气度狭隘,一叶障目,难成大器不说,若不悬崖勒马,只怕祸患不断,前途波折。

杨春华侧躺在床上,抚着圆滚滚的大肚子,黑暗中睁着眼睛睡不着。
就新婚与夫君厮守了几日,便去金风寨修路。
金风寨的路尚未修完,就接到赦免,任命为工部员外郎,领岭南道道路修建,再没回过家。
虽说在苏家妯娌、婆婆、侄女都很关照自己,不曾受半点儿委屈。
怀孕这么久,即将临盆,丈夫没能回来看一眼,说不难过那是假的。
可丈夫如今凿的大庾岭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将名垂青史,仕途坦荡。
作为世家大族培养出来的女子,自然知道孰轻孰重,儿女私情统统靠后,家族荣耀、家族利益至上。
尽管知道丈夫不可能回来,心中还是很期盼。
最后期盼的丈夫没回来,倒是小叔子回来。
此时心头百般滋味,以为悲苦、潦倒一生,却能峰回路转再嫁,夫君一家赦免不说,还升迁。
不过三十出头的年龄,人生起起伏伏,山重水复疑无路时,柳暗花明又一村。
有了可依靠的丈夫,就不知肚里的孩儿是男娃还是女娃?
杨春华轻轻抚着肚子,“小淘气,咱们就要见面了!”
“哎哟!”肚皮被狠狠踢了一下,鼓起一个包,杨春华轻呼一声。
“咋啦?发动啦?”杜氏惊醒。
二弟不在家,弟妹肚子越发大,杜氏、韦氏轮流陪在杨春华屋里。
“没,孩子踢了我一脚。”杨春华柔声道,“大嫂你安心睡!”
“嗯,睡吧!要是难受吭一声。”杜氏替杨春华掖了掖被角。
“嗯,我省的,大嫂睡…”杨春华话音未落,感觉下身一股热流涌出。
“咋啦?”杜氏察觉异样,忙坐起点亮烛火。
“好像羊水破了!”杨春华挣扎着要坐起来,一动,又是一股热流涌出,这下肯定了。
“大嫂,怕是要分娩了!”杨春华搭着杜氏的手起身,腹部开始作痛。
很快苏宅忙乱起来,屋里亮起烛火,灶房烧着热水。
莫郎中搭了脉,说还早,至少还有四五个时辰才生,让杨春华趁阵痛间隙长,赶紧加餐。
刚睡着的韦氏、苏老太都起来,苏樱也被惊醒,起来查看。
阿棠睁开眼,被苏樱摁在床上,“睡觉,二婶要生了!”
阿棠不懂,也帮不了忙,只得乖乖躺下睡觉。
外面烛火通明,阿姐、阿娘、三婶、祖母、莫郎中低声说话,就是没听到二婶的声音。
现在的道路平坦宽阔,窦静等人饭后回县城住宿。
不用寄宿苏宅,一帮女眷,没有仆从,不方便打扰。
阿棠再次醒来,早已天色大明。
“阿棠、阿棠,二婶要生了!”小桃一脸兴奋,告诉阿棠好消息。
“?”阿棠惊讶,一晚上了,还没生?
“莫郎中说二婶大概巳时末、午时初生产。”小桃似懂非懂,并不太懂生产意味着什么。
姐妹俩出来,苏樱做早饭,烙的葱油饼、红枣粥。
苏老三骑马路过杨老汉家,知会了一声。
高氏丢下手里的活儿,火急火燎赶过来。
接过苏樱手中的红糖鸡蛋喂女儿。
“阿娘,我吃不下!”杨春华面色疲惫,痛了一宿,困得不行。
眼睛睁不开,刚想闭眼,阵痛又开始,折腾的不行。
“别说话,趁着不痛,多吃两口,不然没力气生。”高氏轻声道,眼中有欣喜,也有担忧。
阿棠、小桃吃过早饭,来到二婶门口。
“你们两个去别处玩,别来打扰二婶!”杜氏拦在门口。
“阿娘,二婶怎么还没生啊?”小桃伸长脖子往里面张望,门帘子挡住,什么都看不到。
“啊!”杨春华轻轻哼了一声。
“哪那么快?乖,带着阿棠去村里玩,中午回来吃红鸡蛋!”杜氏笑着将两个小丫头往外推。
阿绿端着热水过来,杜氏接了进屋,也没让阿绿进去。
小桃、阿棠见堂姐也在忙,只得去村里瞎逛。
路上杨大郎媳妇王大娘子、杨二郎媳妇裴五娘子忙活儿,也急匆匆赶来。
杨老汉在半路上转悠,担忧女儿,又不好上门。
“小桃、阿棠,来,吃甘蔗!”谢清韵刚在自家地里砍了根甘蔗。
“嗯!”俩丫头也不客气,跟着谢清韵进屋。
“咦,你俩大清早咋跑这里玩耍?”郑娘子诧异,俩姐妹很少到村里晃悠。
“阿娘让我们出来玩,二婶要生了!”小桃回了句。
“啥,这么快就要生了?”郑娘子愣了一下,“我去看看!”
原本要去粉丝厂上工也不去了,提着一篮子鸡蛋、一封红糖往苏家去。
“生孩子要很久吗?”阿棠忍不住开口。
“当然!你二婶几时发动的?”谢清韵嘎吱嘎吱嚼着甘蔗。
十四五岁的女娘,相互间会聊到这些话题,也见过村里的妇人生产,懂的稍微多一些。
“发动?”阿棠突然想到昨晚的动静,“大概是丑时初。”
“啊?”小桃诧异,“不是早上吗?”
阿棠看一眼二姐,“丑时初阿姐、阿娘她们都起来了。”
“哦!”小桃知道自己又睡死了,啥都不知道。
“要是顺利,兴许一会儿你们就当阿姐!”谢清韵笑呵呵看着两个小丫头。
“你们猜,你们二婶会生个弟弟,还是妹妹?”
“弟弟、妹妹!”阿棠想都不想道。
“到底是弟弟还是妹妹?”谢清韵问,以为阿棠在重复自己的话。
“弟弟、妹妹!”阿棠还是这话。
“你倒是贪心,既要弟弟又要妹妹!”谢清韵笑道。
“嗯!”阿棠闷头啃甘蔗。
“小桃,你呢,想要弟弟还是妹妹?”谢清韵又问小桃。
小桃看看阿棠,“都要!”
“哈哈,你们两个真好玩!”谢清韵大笑,“走,去你家看看!”
在苏宅外,杨老汉蹲在路边,没一会起身张望,走两步又停下,煎熬得很。
“村长,等信儿呢?”谢清韵跟杨老汉打招呼。
“嗯!”杨老汉心不在焉,老婆子、两个儿媳进去这么久,就没一个出来报信儿。
“哇哇…”突然苏宅传来婴儿啼哭,声音洪亮。
“生了、生了!”杨老汉听着洪亮的啼哭声,激动道,“准是男娃!”
“村长,听声音能听出来?”谢清韵问。
“当然,男娃的声音洪亮、中气足!”杨老汉得意道。
“哇哇…”又是一声婴儿啼哭,声音软绵似小猫,细小、娇软,没有刚才的洪亮。
“嘎!”杨老汉呆住,“是两个?龙凤胎?”

“生了、生了!”苏宅里人人喜气洋洋。
阿棠、小桃回来,就见苏老太太在门边欢喜的擦泪,“老天保佑、祖宗保佑!苏家添丁进口!”
杨老汉也进来了,在院子里静静听着两个婴儿的哭声,美妙无比。
苏樱、苏绿在厨房忙着煮二婶的营养餐,煮给全村的红喜蛋。
给产妇收拾干净,将两个孩子放在杨春华身边。
原本疲惫至极的杨春华睁开眼,看到两个红彤彤、皱巴巴的小婴儿,瞬间没了瞌睡,盯着两个孩子细细看看。
“没想到是两个孩子,好在准备了两个襁褓。”杜氏笑道。
两个百福红襁褓,多做的一个是备用,孩子尿湿了好换,这下正好包裹兄妹俩。
“真好看!五官长得像你!”杜氏看看婴儿又看看杨春华。
“这么小,哪里看得出?”杨春华气息有些弱。
“咋不像?孩子们随了弟妹这模样,长大了必是俊俏小郎君、娇俏小女娘!”杜氏道。
安顿好母子仨休息,众人轻手轻脚退出来。
苏老太太眼巴巴想看一眼龙凤胎小孙儿、小孙女,结果众人空手出来。
杨老汉也一样,“孩子呢?是不是一男一女?”
“嗯!”高氏脸上的笑压都压不住,女儿终于平安生产。
“真是祖宗仙灵,我苏家竟出了龙凤孪生子!”老太太腰杆子挺得直直的,喜上眉梢。
郑娘子听了捂嘴笑,杨春华生双生子,是因为高氏生过,可惜流放途中先后死了。
此刻人人欢喜,不宜提伤心事儿。
苏老太太欢天喜地,对苏樱道,“阿樱啊,快给你二叔、你阿耶去信,天大的喜讯!”
红鸡蛋煮好,王大娘子、裴五娘子帮着给全村分送。
全村都沾沾喜气,大家提着礼品上苏家道贺,纷纷送上祝福的话。
“哇,好丑!长得一模一样,哪一个是弟弟?哪一个是妹妹?”小桃看着两个婴儿点评。
“弟弟、妹妹!”阿棠凑近,嗅了嗅道。
“能闻出来?”小桃觉得好神奇,也凑上前闻嗅嗅,“没闻出来啊。”
杨春华被吵醒,睁开眼,两个小丫头趴在床前研究宝宝。
“二婶!”小桃有些囧,说弟弟、妹妹丑,二婶一定听到了。
阿娘不让进来打扰,想看小宝宝,趁人不注意,偷溜进来。
两个红彤彤、皱巴巴的小婴儿,一点儿都不好看。
“二婶,他们好丑!”阿棠直直道,满脸嫌弃,“没有阿棠好看、没有阿姐好看。”
“嗯嗯…”睡梦中的俩宝哼哼唧唧,不高兴有人说他们丑。
杨春华轻轻拍着,“我们大宝、小宝不丑、不丑!长几天长开了,可是漂亮小郎君、小女娘!”
“你俩丫头,何时溜进来的?”杜氏端着醪糟鸡蛋进来,却见两个女儿当人面蛐蛐儿。
“阿娘!我们来看弟弟、妹妹!”小桃撒娇。
“二婶刚生产完,疲惫的紧,到外面去玩,让二婶多睡会儿!”杜氏挼了挼两个小女儿。
“灶台上还有醪糟蛋,快去吃!”
“嗯!”俩丫头手牵手出去。
“饿了吧,来,吃点儿!”杜氏扶着杨春华坐起用餐。
“哼哼…”婴儿哼哼唧唧,小脑袋转动,张着小嘴找吃的。
“哟,孩子这就饿啦?”杜氏看着好笑,伸手在孩子嘴边碰一下,小嘴立马凑过来嘬。
“不会这么快通乳了吧?”杜氏问,“要不给孩子试试?”
“嗯!”吃完鸡蛋的杨春华面色微红,抱起离得近的大宝。
大宝感应到母亲的味道,哼哼唧唧的像只小猪,朝着怀里拱,很快找到,一口含住用力嘬。
杨春华开始感觉胸口一阵刺痛,婴儿面色通红,嘬了一阵,婴儿满头大汗。
“应该没通!”杨春华想将婴儿挪开,可是小家伙死死嘬住不放,用力吮吸。
突然杨春华感到胸口剧烈疼痛,接着胸前的肚胀感消失。
“嗯嗯…”大宝终于开饭,哼哼唧唧吧嗒着小嘴。
又嘬好一阵,长长叹息一声,小脑袋撇开,吃饱了!
又换小宝吃另一边,小宝力气小,费的时间长,也吃上了。
“哟,这俩孩子真聪明!这么快就找到吃的!”杜氏惊叹。
“吃得好,母乳通的快!”杨春华温柔的看着怀中的孩子。
生阿宝那会儿,没吃的,每顿一碗清粥,一直不通乳。
阿宝饿得哇哇哭,本就瘦的像只小猫,哭的有气无力,只得熬米油喂阿宝。
后来壮汉们上山打猎,打到几只野鸡、野兔,吃到荤腥,才慢慢有了点儿母乳喂孩子。
哪像这俩孩子,日子富裕,好东西没断过。
小宝都比当初的阿宝个头大。
“吧嗒、吧嗒!”小宝心满意足吧嗒着小嘴,呼呼大睡。
“真好看!”杜氏看着婴儿,喜欢的不行,“龙凤双生,得多大的运气才能生到!”
“我前面的四兄、五兄也是双生!”杨春华想到病死的双生兄长。
“难怪,原是你们杨家的福气!”杜氏笑道。
回到家的高氏欢喜过后,默默坐那儿发呆。
杨老汉看到,没说话,一个人在外面路边蹲着,明明很高兴,笑着笑着,却眼眶泛红,老泪纵横。
杨家每一代都会出双生子,自己的四郎、五郎最是可爱,调皮捣蛋。
流放岭南,长途跋涉,从小娇生惯养,从未吃过苦头的孩子,哪经得起颠簸?
半道上没了五郎,好不容易走到这里,四郎也没撑过。
俩孩子比春华大一岁,是最小的三个孩子,就连春华都差点儿没撑住。
是四郎把自己的口粮悄悄留给妹妹,春华活下来,四郎没了。
杨老汉抹一把脸,今日是大喜日,干嘛要想那些不高兴的事儿?可是眼泪怎么都抹不完。
王老汉、王老婆子提着两块肉、一封红糖过来,默默看着。
良久,王老汉道,“添丁进口的大喜事儿,一下两个孙儿,你哭个啥?”
听闻杨春华生了龙凤胎,王老汉、王老婆子心中亦是五味杂陈。
要是当初阿宝有个孪生兄弟该多好,至少现在他们还能有个孙儿!

苏老三早上出门,与窦静、王延年去榕县,戌时末了,还不见人回来。
“三婶放心,有窦大人在,谅那王县令不敢造次!”苏樱知道三婶在担忧啥。
家中多了两个婴儿,杜氏、韦氏都挤在杨春华的屋里,帮着带孩子。
“哇哇…”一个哭,另一个也跟着哭。
杜氏、韦氏一人抱一个,换尿片,然后抱给杨春华喂奶,吃饱了吧嗒一下小嘴,继续呼呼大睡。
“真稀罕人!吃饱喝足就睡,一点儿不闹人!”韦氏看着喜欢。
“是啊,一模一样的两个孩子,真叫人稀罕!”杜氏叹道。
两妯娌靠着床头半躺着,一人看顾一个婴儿,在外间临时加的床。
不是没钱找仆从,这里偏远,找不到合意的仆从,不如自己做。
“贞儿,阿绿的事儿,你和三弟如何想的?”杜氏随口问,昨日胡夫人私下里问过她。
“大嫂,阿绿还小,不如回长安再作打算!”韦氏婉转道。
杜氏看一眼韦氏,“也是,回去适配的人家广,又在跟前!改天我找机会回绝胡夫人!”
虽然遗憾,不过胡家确实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换做自己,也不乐意阿樱一人留这里,尽管阿樱很能干,不用担心被人欺负。
“嗯!”韦氏点头,这事儿落幕,不用再纠结,很好。
“大嫂,阿樱呢,你咋考虑的?”韦氏问。
“阿樱?”杜氏想了一会儿,叹口气,“先回长安再说吧!估计难!”
不想女儿远嫁,可长安人人皆知苏樱退过亲,明年十五岁,再翻年十六,就成没人要的女娘。
“阿樱如今是官身,还怕找不到好人家?”韦氏安慰。
“贞儿,咱俩还说那些虚头巴脑的话作甚?”杜氏苦笑。
“女子越能干,越不好嫁人,再能干又如何,不还是嫁人生子?
夫家挑选媳妇,选的是贤良淑德,谦恭温驯,阿樱是那性子?”
“阿樱如此奇才,世俗间有几人配得上?不该是阿樱挑旁人?怎地让旁人挑阿樱?”韦氏惋惜。
大嫂说的没错,世道如此。
想到世间难得的奇女子,竟逃不脱凡尘俗事困扰,韦氏突然觉得女子还是笨一些的好。
“砰砰砰!贞儿开门!”院门外响起拍门声。
“夫君回来了!”韦氏忙起身去开门。
“哇哇…”动作有些大,惊醒睡得正香的小宝。
“小宝不哭!小宝不哭!是你三叔回家!”杜氏忙抱起小宝哄拍。
“二嫂生了?”苏老三听到婴儿啼哭。
“嗯,龙凤双生!”韦氏笑道。
“龙凤双生?”苏老三愣住,老苏家撞了甚大运?居然一胎二宝,还是龙凤!
“快进来!夫君还未用膳吧,我去煮碗面疙瘩!”韦氏见丈夫脸色冻得有些青紫,一路骑马冷得够呛。
“嗯,辛苦了!”苏老三用力抱了一下妻子。
“夫君!”韦氏面色一红,赶紧推开,生怕被人撞见。
苏老三紧紧抱住韦氏,“娘子也给我生个龙凤双生,可好?”
“夫君!”韦氏脸上红的发烫,挣脱不开,举起粉拳轻轻捶打两下,“喝了几壶酒?回来说胡话!”
“嗤嗤嗤!”苏老三闷笑,就喜欢看妻子又羞又窘的样子。
“我说真的!贞儿,咱们再要一个孩子,可好?”苏老三两眼灼灼盯着韦氏。
“我去给你弄吃的!”韦氏推开丈夫,急急忙忙往厨房去,脚步有些凌乱。
韦氏煮面疙瘩时多煮了些,又煮了碗醪糟红糖蛋。
先送到二房,大嫂一碗菘菜面疙瘩,二嫂一碗醪糟红糖蛋。
再给夫君送去一钵面疙瘩汤,苏老三风卷残云,连汤带水吃的干干净净。
“夫君够不够,我这里还有一碗!”韦氏见丈夫意犹未尽,将自己那碗推过来。
苏老三却一把握住妻子的手,“想吃肉!”
“夫君!”韦氏知道丈夫又胡闹,“一会儿我还要去照看二嫂!”
“贞儿、贞儿!”苏老三紧紧抱住妻子,不舍得撒手,“我们再生一个,可好?”
“夫君!”韦氏用力推拒的手渐渐放软,缠上丈夫的脖颈…
这边吃完宵夜的杜氏、杨春华迟迟不见韦氏过来,都是过来人,明白啥意思。
“大嫂,小宝抱我这里吧!”杨春华道。
杜氏将小宝交给杨春华,小宝闻到母亲的味道,往怀里拱了拱,继续呼呼大睡。
大宝挨着杜氏睡,一晚上除了尿了、饿了哼唧几声,其余时候都很乖。
一点儿不闹人,杜氏也能跟着睡个囫囵觉。
“大嫂!”早上韦氏端着早餐进来,眼角含春,面若桃花。
杜氏笑笑没说话,困倦地打了个哈欠。
“大嫂去歇会儿吧!”韦氏忙道。
“无妨!”杜氏摆摆手。
“嗯嗯…”小婴儿尿了,不舒服,开始哼唧。
打来热水,一通忙活,换了尿片,抱到母亲怀中吃饱,又睡。
阿棠、小桃溜进来,“怎么还不醒?”
“他们太小,一天要睡够十个时辰!”杜氏轻声道。
“十个时辰,睡那么久?不成小猪了?”两姐妹撇撇嘴,好嫌弃。
“你小时候不也一样!”杜氏好笑。
“啊?”小桃惊讶,看着阿棠,不敢置信。
“阿娘,我呢?”阿棠问。
“你也一样!”杜氏温柔道。
“你怎晓得?”阿棠奇怪,阿娘那会儿还没见到自己
“小婴孩都要睡足十个时辰,以后大一些,睡的时辰逐渐减短。”杜氏解释道。
哦,原来如此!姐妹俩明白了。
“三叔!昨日去榕县,咋样?”苏樱见三叔又要出远门,背着包裹。
“嗯,嘴上倒是答应的快!窦大人回京,我去榕县守着,督导各县各村翻耕,家里拜托你多看顾!”
苏老三笑了笑,双腿一夹,骑马跑了。
杜氏端着一大盆小衣、尿片出来,面色困倦。
“阿娘!我来吧!你去歇会儿!”苏樱抢过母亲手中的盆。
杜氏没争,回屋补觉去了。
苏樱烧了热水,洗婴儿的小衣、尿片。
一晚上一大盆,看来家里得请两个仆从和乳娘,不然忙不开。

第389章 不能坐以待毙
“清韵、阿绿、玉真、弗如,这些时日村学交给你们负责,管好孩子们!”苏樱牵出马,去一趟县城。
明年要跟着游学去长安,女孩们辞去胡夫人那边的差事儿,回来学新算学,也帮着辅导小的孩子们的课业。
“是,先生!”谢清韵道。
阿拉伯数字以及它的运算方法、用途,谢清韵学的如痴如醉,也是几个女孩中最有主见的。
“阿姐!”阿棠好久没出去玩,见苏樱要出门,追出来。
“阿棠!”苏樱无奈,小丫头拽着缰绳轻轻一纵,翻身坐在马鞍上。
“阿姐!”小桃也跑出来。
“唉!上来吧!”苏樱伸手,把小桃拽上来。
三姐妹骑着马往县城去。
“阿姐,我要一头羊,明日宰杀了,辰时正送到荒沟村!”经过黑风乡,苏樱先去集市找到玉娇娘。
“哎哟,苏大人家中有大喜事?”玉娇娘接过苏樱扔过来的一贯钱定金。
“嗯,家中添丁进口,办三朝酒!”苏樱笑道。
“恭喜、恭喜啊!”玉娇娘将钱随手放进箩筐里。
“阿姐,越发红润富态,不会有喜了吧?”
苏樱见玉娇娘比之前圆润,肤色白皙水嫩,颇有几分杨贵妃的丰腴美。
“呀,苏大人看出来啦?咯咯!五个多月!明年四月底生!”玉娇娘脸上荡漾着幸福笑容。
“恭喜啊,阿姐福旺、运旺、人丁旺!”苏樱恭喜道,难怪改成董郎君操刀卖肉。
“承苏大人吉言!”玉娇娘欢喜的眉开眼笑,愈发富态,“郎中说是女娘!”
2023最新网址 www.fushuwang.top 请重新收藏书签

推荐福书 娇妻随军海岛  罪犯档案管理  打排球有一车  将门千金通古  大唐诡案录b  嫡媳by李尔尔  假千金归家, 

网站首页最新推荐浏览记录回顶部↑

福书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