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奁尘满by挑灯看文章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9-10
霍芷一来,所有的事情都不一样了。
他不是个轻易被说服的人,一首诗算什么,当初他要杀贵妃的兄长,父亲说许多人曾去东宫求情,却都不了了之。
可今天,他就为了霍芷的一首诗,轻易将她准备的荷灯换下,亲手将他与霍芷的心意放入昆明池,替万民祈福。
霍芷只需要一首诗。
当初她要将这盏灯送到他手上,要先斩后奏,托了容安之手后,事后被他知晓,还要去东宫请罪,半耍赖着才让他答应下来。
“薛姐姐,你说我这首诗怎么样?”霍芷含笑看着她。
薛明英感到无地自容,脸一阵阵发烧。
不是因为霍芷,是因为他。
她与霍芷本无高下区别,可因为一个费心费力才得到他的些许优待,一个轻而易举就得到他的纵容,她变成了在瓦子里供人谑笑的玩意。
她变得很可笑。
第5章 徒劳。
薛明英站在那儿,已听见了几声低低的嗤笑,但她并不像往常那般生气,只是被一种绵延的酸涩裹着,无暇再去顾及旁人。
只是她无法对霍芷的笑视而不见,很刺眼,刺眼到她几乎想夺身离开这里。
可她什么时候落荒而逃过?
这不是她。
于是她扬起了笑,注视着霍芷道:“诗我没听,所以不知道好坏。但,前些日子失手冒犯了霍娘子,抱歉。”
最后两个字说得很轻,稍不留意就要从耳边溜走,说完后不等答复,一转身连下了三层楼船,等船靠岸。
秦妈妈和云合跟在她身后,赶着说“小姐小心些”,她充耳未闻,只想着一件事:歉她已经道了,他替心上人撑了腰,总该满意了罢?
船才靠岸,薛明英步子一跨,裙袂翻飞间已是朝了池畔灯火最通明处走去。
她越走越快,最后几乎是跑了起来,差点要撞上储君身边的金吾卫。
年轻的储君在清亮灯火下更显肃然,身旁围的是东宫詹事,他接过詹事递来的文书,越看脸色越凝峻。
可他方才在池畔放荷灯时,有那么一瞬,真的好似触手可及的邻家郎君。
是因为放的是霍芷送的荷灯吗?
“殿下,我有话和你说……”薛明英手攥得发疼,嗓子发涩。
她受不了了。
总要问个清楚。
如果他真的一心只有霍芷,她这些年的坚持算什么?为什么不早和她说?她在他身上倾注的六年,就那么不值一提?
储君漫不经心瞥了她一眼,对她的话不过随耳一听,还未听清,身边的詹事便道:“殿下,两浙出了事……”他毫不犹豫便将注意力转到了正事上。
两浙是粮税重地,关系国本民生,任何人在储君的位子上都不可能忽视。
薛明英眼睁睁看着他远去,觉得自己好像路边不起眼的野草,他只是经过,却从未停下脚步。
一瞬间,她眼里噙满了泪,忽然觉得也许六年的时间,在他眼中确实什么都不是,只是她一厢情愿地以为,只要陪在他身边,便终有一日能靠近他,真正到他的心里去。
可是真的到得了吗?
如果坚持就有用的话,在他心里,霍芷的分量应当远不及她。
可已经发生的两件事都告诉她,不是。
霍芷在他心中,远远比她在他心中,更重要。
她羡慕娘与父亲的感情,偶尔听娘说起过,当初娘和父亲从相识到相许,不过走了三年。
六年有两个三年,可她望着这位殿下,还是常常感到迷惘与无措。
她猜不准他的心思,探不到他的喜怒,偶尔在他愿意让她知道时,欣喜若狂,仿佛离他更近了一点。
可之后,又是老样子。
她仍旧猜不准他的心思。
这样的反复,常常让她怀疑自己是不是太过愚笨,才总是这般茫然。
她不知道怎么办,只是一腔孤勇地往前走,一面走,一面安慰自己,再走一会儿就到了,再走一会儿就能知道殿下在想什么了,再走一会儿就能到自己想要的地方了。
可如果根本就是徒劳呢?
那她该怎么办?
如果有人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她苦苦追求的东西了,她又该怎么办?
薛明英追了上去,“殿下!”
秦妈妈吓得拦住她,“小姐使不得,金吾卫还在旁边……”
满身甲胄的金吾卫果然再度隔开了她想要追逐的人,她跑了几步后停下来,满心空洞地望着那个人。
暗暗道:回头罢,殿下,请你为我回一次头罢。
她在没有尽头的黑暗里行走了太久,头一次感觉到筋疲力尽。
出乎意料地,她在心中的乞求竟然叫人听见了般,前面的储君停了下来,遥遥地向她看了一眼。
薛明英心中的阴霾一扫而空。
“殿下,我有话和你说!”她向他奔去,脚步雀跃。
“容安!”李珣却不过将头轻轻一侧,吩咐道,“你留下来处理,不要闹出乱子。”
薛明英听见了,满身的血液凝住了般,顿在了原地。
他觉得她会闹出乱子?
薛明英不再追了,望着他离去的背影,眼眶生涩。
“薛娘子,夜里池风寒冽,不如我安排车马送您回国公府罢?”
容安见她这般,心中暗叹了口气,这位娘子行事大胆热烈,在殿下面前不掩纯真本色,本来是好的,但殿下身份特殊,太子妃总还是沉稳大方的为好。
“……我的荷灯呢?”薛明英收回目光,脸上表情麻木。
“娘子的荷灯奴婢叫人收着了。”
“还给我。”薛明英伸出手。
“娘子的荷灯选得精巧,想来颇费了番心思,不如由奴婢找空给殿下看一眼,若殿下不留,再还给娘子也不迟可好?”
“还给我!”薛明英加重了语气。
容安听了一惊,细看这薛娘子眉眼间竟然多了股和主子如出一辙的气势,不敢耽搁,忙叫人提来,送到了她手上。
薛明英一人到了昆明池畔,一处不显眼的角落,荷灯放在了她脚步。
第一盏荷灯早已出了昆明池,而她的荷灯还没放。
她试着将身边这盏白玉荷灯放到池水里,想要放手时,想到他亲手放下的那盏普通荷灯,一下子将白玉灯扯了回来,用力地砸碎在石头上。
她才不要跟在他与霍芷的荷灯之后。
可是以后要怎么办?
薛明英在池畔坐了下来,手抱着膝,愣愣地想。
夜深了,秦妈妈见她孤身一人坐在那里,一动不动,还不让人靠近,心疼道:“小姐骂我我也要说,天都快亮了,咱们家去罢。”
说了两次,薛明英才回到岸上。
秦妈妈一把拉过她的手,捂着道:“吹着了罢?小姐心里不痛快我知道,可也不能这样伤自己的身子呀。”
“秦妈妈,你有听见霍芷的那首诗吗?”薛明英打断她,小声地问。
秦妈妈想了想,“我一直站在楼梯口子那里,听了一两句,但没大听清楚。”
“也许那真的是很好的诗,才会……”薛明英没说出后半句话。
才会打动殿下的心,让他改了主意。
东宫内,居玄堂的烛火亮了一夜,容安虽回到了主子身边伺候,总未来得及插空回话。
直到天大亮了,宫人来换下烧了一夜的蜡烛,东宫僚属们也陆陆续续走出了居玄堂,主子洗手之际,容安才终于寻到了机会道:“主子,薛娘子昨夜已回国公府了。”
李珣闭了眼,展开手臂在宫女服侍下更衣,闻言迟迟地嗯了声,随口问道:“她是否闹事?”
临时换下她的荷灯,按照她的性子,只怕要大发作一场。
“没有,薛娘子在池边坐了会儿,便回去了。”
“没有?”李珣显得有些诧异。
他以为还要再磨一磨,她的性子才会变。
“是,薛娘子不曾使性置气。”
“是吗?”李珣唇角一抿,想到她那双好像时常在喷火的琉璃眼,未置可否。
不过,很快他就无暇顾及这些,宣政殿已经派来了人,请他前往议政。
容安也未再提起薛娘子将荷灯砸碎的事。
每天发生在储君身边的事不计其数,上至赋税田粮,下至城防屯兵,关于民生战事,荷灯这种小事,放在这些事当中甚至不如海中一涓滴,渺小得不能再渺小。
更何况,所有人都知道,薛娘子对殿下,用情至笃。
自从那天晚上回来后,整整大半个月,薛明英没再去东宫。
霍家的那位娘子却常出入禁宫之中,到皇后娘娘在的长阁殿说说笑笑,阖宫上下都对她交口称道,偶尔还碰见她送些点心吃食到东宫。
薛明英听秦妈妈又在说霍芷的事,况且还有东宫,撂下手里的九连环,眼一抬道:“她爱去哪里就去哪里,谁稀罕?妈妈不许再提她了!”
秦妈妈笑呵呵地道好,又给她斟了杯茶送过去,“小姐说了这么多口渴了罢?喝点金骏眉,春天才送上来的,尝尝清不清香。”
“你这性子越发霸道了”,薛玉柔忍不住指了指她,“秦妈妈难道不是好意?不然她青天白日的,叫人去打听别人家的事。还不是看你每天闷在家里,拉着个脸,心疼你!”
“我才不要这个心疼!”说着,薛明英却使劲灌了口茶,“妈妈,这个茶好喝,你送些到我那里去。”
薛玉柔见她这个嘴硬的样子,打趣道:“你忘了,早给你尝过的,你说只有上年纪了才爱这个香味,又打发人给我送回来了,还说是孝敬我。”
“娘,你今日怎么老是拆我的台?”薛明英不满。
“你忘了这几天你怎么对人的?谁和你说话都跟没听见一样,懒懒散散的。说要学作诗罢,拿了本集子看了两三天,我才要教你入门,你又说不喜欢了。每天来了我这里,雷打不动地吃三餐饭,丢了魂似的坐在窗边,叫人如何是好?知道我拆你的台就好,该拆!”
“不喜欢诗集不行吗?又不是人人都要考状元。”薛明英嘀咕了句,自己理亏,也不愿再多说,只继续拨弄着手上的九连环。
薛玉柔与秦妈妈相视一笑,将她一招手叫了过去道:“秦妈妈,你们家小姐这是生气了?去,替我问问她,镇日在家闲着无聊的话,去不去别院走走。”
“不去!”薛明英摆了摆手。
薛玉柔笑道:“秦妈妈,你家小姐是不是说了不去?你再替我问问她,自己去不愿,陪我去她愿不愿意。”
秦妈妈哎了声,刚要走过去,薛明英扭过身来,气冲冲道:“娘!我就在这里,你干嘛要秦妈妈传来传去的!我又不是听不见!”
话音刚落,门外侍女递声,道“国公爷回来了”。
齐国公陆原进来便问:“怎么了?阿英嚷得这般大声。”
薛玉柔从美人榻上起身,引他入着里间,一边走一边笑骂道:“都怪你宠坏了这孩子,如今脾气大得很了。累不累?今日烦心的事多吗……”
两人从里间出来时,陆原已换了身松快的家常衣衫,他虽是武将,在家中却十分体贴,会为妻子布置碗筷、羹汤。
他见薛明英闷头吃着饭,笑道:“阿英,慢点吃,别噎着。”
薛明英无精打采地看了他一眼,“是,父亲。”
薛玉柔推了推陆原,陆原咳了声道:“听你母亲说,她觉得上京里头太热了,想去别院消消暑,偏我公务繁忙,抽不出空来,想问问你的意思,要不要陪你母亲去别院住几天?”
见她没答应,陆原又道:“只当你替我陪你母亲了,可好?你要什么谢礼,我派人给你找去。”
“哎,不许再给她寻些乱七八糟的玩意了,就是你上回找的那个荷灯,让她在昆明池边吹了半宿的风,回来我亲自服侍了她睡下,幸好没发烧!”
薛明英看了眼薛玉柔,想起那天她守了自己一夜,一直坐在床头,早上喂她吃了热粥才回去。现在也是这样,说着陪她去别院,也是为了让自己散心。
忽然很想扑到她怀里,向她说自己的委屈。可她知道,就算说了,娘也没法子,天底下没人能让太子殿下将谁放在心上,即便是陛下也做不到。
“不用了,我没有想要的东西……”薛明英闷着声道。
陆原忙打起圆场道:“好,阿英不去也行,夫人,二姨不是也来上京了吗?你若去别院,邀她作伴也很好。”
薛玉柔只淡淡看了他一眼,“郎君要添饭不要?”
她要不是看家里女娘每日颓丧,怎么会想起去别院的事,闲得慌么。
陆原一下子噤声了,默默将吃了半碗的饭递给秦妈妈,要她添些。
这时,薛明英干巴巴道,“我……我又没说不去!”
“真的?”
得到肯定答复,两个长辈一齐露出了笑,秦妈妈也笑道,“这时节去别院正好呢!春草青青,荷塘满满,我再给娘子做酥山吃!”
到别院安顿下来,秦妈妈果然做了荔枝酥山,还变着法子地做了酪浆和牛乳茶,薛明英每天吃着不重样的冰食,又远居别院,仿佛观莲节那一天已经过去了很久,她所感受到的心痛也不再那么强烈了。
“娘”,薛明英开始有兴致挨到薛玉柔身边坐着,缠着她问道,“二姨怎么从家里搬出去了?不是说要住到走吗?”
“你才醒过来?”薛玉柔轻轻摁了摁她眉心,“你二姨走那天还和你说话了呢,叫你有空便去她那里逛逛。其实她在家里住着没什么,就是你哥哥说不方便,他回来述职的人,住在国公府里算怎么回事?还是搬到自家宅子里好,免得叫人说闲话。”
“能说什么闲话?父亲在上京,姨夫在岭南,两个人就算想互通有无,隔着十万八千里,传个信也要个把月呢。”
“谁知道你哥哥怎么想的,兴许他有自己的打算,我不方便细问,也就不好留你二姨了。”
“说起来这位哥哥还真是心思深沉。”薛明英悄悄嘀咕了句。
薛玉柔听见了,笑道:“我听你二姨说了。她也是才回来,还不了解这里的事,胡乱牵线,叫你哥哥也吓到了。你这一说,你哥哥搬出去还确实有几分道理……”
“夫人,门外来了个妇人,说是底下庄子的,听说夫人来了,特来拜见夫人。崔郎君也来了,说是岭南送荔枝的来了,给夫人小姐都带了一份。”
等门上的侍女说完,薛玉柔命人将崔郎君请进来,又吩咐封一个红封给拜见的妇人,但她要见客,就不接见了。
侍女出去领了崔延昭进来,薛明英瞧了眼他送来的荔枝,枝嫩皮红的,看着就丰盈饱满,好像还怪好吃的。
“是家里送来的,母亲说礼轻情意重,派我给姨母送来。”
崔延昭见了薛玉柔之后,一副彬彬有礼的做派,连薛明英都对他多看了几眼。
“表妹可要尝尝?”
“好……”薛明英狐疑地应了一声,秦妈妈给她剥了一颗,那荔枝肉厚得似要从薄薄一层皮绽出来,咬下一口,满嘴清甜汁水,比前些日子酥山顶上点缀的几颗荔枝好吃多了。
薛玉柔笑道:“你这孩子,吃了人家东西,也不知道谢谢你哥哥。他从上京过来,少说也要大半个时辰。”
崔延昭忙道:“我是骑马过来,才走了不到半个时辰。”
“多谢表哥。”薛明英吃人家嘴短,再说荔枝也确实好吃,憋出了一句。
可看着这个诡计多端的表哥,再想到他一身蛮力,此番却在娘面前温温润润地笑着,薛明英不知他又在盘算什么,心里直是打鼓。
一鼓作气地,连吃了七八颗荔枝。
嗯,不管他盘算什么,总之荔枝是好吃的。
吃多了,难免手上沾了些,秦妈妈见了,去外头给她打水去了。没多久,水来了,秦妈妈又对薛玉柔道:“夫人,那妇人不肯走,非说要见一见夫人。她说前两年冬天要不是夫人免租加放粮,她一家七口人就要饿死了。今日听说夫人来了,特意找上门来拜谢,求夫人见一见她。”
薛明英洗着手道:“哪有这样强要别人见她的?秦妈妈,你打发她走,就说娘睡下了。”
薛玉柔却道:“庄户人家,质朴情深,不好寒了她的心。阿英,你送一送你哥哥出去,我见见她。”
薛明英也没把这件事放心上,哦了声,送崔延昭出去。
到了门外,果然看见老榆树底下拴了匹马,毛色油亮,马身刚健俊瘦。她忍不住走过去,摸了摸马头上的鬃毛,“真是匹好马。”
“表妹也会骑马?”
“学过几日。”薛明英没多说别的。
其中她的马术不差,自己也很喜欢,但有一次骑过马后,满身被汗水浸湿,却撞见了那位殿下,在她每根头发丝都在淌水,最最狼狈的时候。
更何况,她还跌到了他怀里,即便马上跳开,也看到他身上玄服被汗水浸染了一大块,抬头一看,果然他的眉头蹙紧了。
薛明英在马场上飞扬的心情顿时冷却下来,身上像裹了层冰。直到现在,她都不愿再回忆当时发生了什么。
崔延昭看出她不想多说,没再逼问,只道:“可要坐上去骑一骑?”
“不要了。”薛明英摇摇头。
可她恋恋不舍地摸着鬃毛,脸上很是怀念。
“要不,表妹再送我一程?”崔延昭把缰绳捞过来给她,“也替我牵一段路。”
薛明英想这倒是可以,便牵住了缰绳,仔细打量着马的神情,见它只是倨傲地打了个响鼻,却不曾排斥她,反而跟着迈起了步子,她不由对崔延昭笑道:“表哥,你这马好像很喜欢我呢!”
崔延昭一愣,见她说了这句话后并未放在心上,只是兴致勃勃地牵着马,时不时摸一摸它的鬃毛,整个人明媚鲜妍……
他看着,眉眼也漾出一抹笑意。
此时官道之上,一辆不起眼的马车疾驰而过。快要到翠微山时,车窗唰的一声打开来,精干的眼神在周遭扫过。
“主子,还有十来里路程便到了。”
东宫亲卫程昱回禀道。
李珣将手上的书翻过一页,淡淡嗯了声。
程昱正要将车窗关上,看见了什么,片刻迟疑之后,禀道:“臣好像看见了薛娘子和……”
他没有说出后面的话。
李珣抬眸,向外看去,心里第一时间升起的是怀疑,她竟能打探他到这里的行踪?
可看见她和另外一个郎子的身影之后,他握着书卷的长指悄然一紧。
怀疑消散了,莫名的烦躁浮上心头。
她兴冲冲牵着马,身上洋溢着快活,有个郎子背手跟在她身后,慢悠悠地走,眼神从头到尾都没有从她身上离开过。
那日之后,她是准备破罐破摔了?
这点挫折都经受不起……
李珣以为是失望的情绪攀上了他的心头。
“合窗,不必理会。”他收回视线,神色冷淡。
到了翠微山一处私宅,他见了被派去两浙赈灾的太子少师江越山,问了两浙如何。
江越山沉思半晌道:“臣去了之后,发现灾情不如折子上写得那般严重,甚至两浙洪涝多发,百姓们多有预备,完全没有到十室九空的地步。”
李珣不见惊讶,只道:“夸大之人,是为了谋利,还是……谋权?”
“殿下知道是谁人所为?”江越山脸上有一丝诧异,这些都是他在两浙秘密探访才得知的,殿下远在上京,怎会知晓?
“近日,孤王得知,晋王府上有两浙之人往来……眼下事情还不甚明朗,先生先在此处住下,过五六日再回京中。”
“是。”江越山不曾因当过他的开蒙先生便对他少一份恭谨,他这位弟子,聪敏果决,运筹帷幄之中,少有人能胜过。
李珣回到东宫后,命程昱继续对晋王府施以监视,并要他将来往那里的两浙之人查清底细。
程昱领命。
正要告退之际,听见主子道:“顺便查清楚,今日所见,是否岭南都督崔宜之子。”
程昱心里一惊,悄悄打量了一眼主子的神色。
“还有事?”李珣漫不经心道,脸上看不出喜怒。
程昱不敢再追问。
第7章 好像也没用。
薛明英牵着马,全副身心都在马儿身上,到了官道还不舍得松开缰绳,趁着最后又摸了把马儿的鬃毛,拍了拍马背道:“瘦家伙,你若是个郎君,定会是战场上的常胜将军呢!”
崔延昭一样摸了摸鬃毛,见她这般喜欢,问道:“要不我再送你回去?”
“不用了”,薛明英将缰绳还给他,最后看了眼那马儿,想起为了不再骑马,被自己亲手送出去的小红马,不知为何,很是惋惜起来。
早知不骑马也改变不了什么,也许当初她该留下那匹马的。
免得现在一遍遍想,却也再也没办法回去那时候了。
“表哥快走罢,再不走回去要晚了。”她仰头,朝崔延昭淡淡一笑。
不过,说这些好像也没用。当初她一腔孤勇,谁劝了都不听,有时想起来竟觉得心惊,不知到底是什么力量在支撑她向他靠近,屡次碰壁也不罢休。
崔延昭骑上了马,看了眼她,想到上京里的流言,关于那日荷花诞宴的,都说她奢靡成风、不知廉耻,将盏白玉做的荷灯献给太子,还自以为是在讨好。
没想到储君清正,不屑与她周旋,特意选了霍家娘子的普通荷灯,明眼人都能看出是在表明对她的厌恶。
她因了此事恼羞成怒,不知天高地厚跑到太子殿下面前,意图冲撞,要不是金吾卫拦着,只怕要如市井泼妇一般撒泼纠缠。
太子不予理会,她一怒之下,当面摔碎了那盏荷灯。
流言中,她是张扬跋扈的国公之女,垂涎太子妃之位,贪婪亦蠢笨,哪怕被嫌恶也不懂得收敛。
眼前的她,一身简素清丽的打扮,笑容淡淡,和流言中的那人全然两样。
只是那笑容中,好像藏了不少失意。
“阿英……”崔延昭差点要失言问出她果真有那么想要当太子妃吗,终究还是咽了下去,只道,“等有空了,我再来拜访姨母。”
“那下次表哥再多带些荔枝来。”
薛明英朝他挥挥手,目送他往上京的方向回去。
上京,那个她这几日刻意忽略的地方,一旦想到,本来压抑的情绪又开始冒头了。
她低下头,难以抑制地想到他叫人看着她,不要让她闹出乱子的那一刻,心尖好像生生分成了几瓣,艰涩地疼。
这才是她最在意的。
他有意中之人,给了那人他母亲的遗物,她认了。东宫不会只有她一个人,她早早就知道。
因为一首诗,换下了她的荷灯,她也认了。他要做与民同乐的太子殿下,她不该小题大做。
可没把她放在心上、不信她,却没法自欺欺人,安慰自己说没事。
一路回望,她终于不得不承认,其实她一厢情愿地陪在他的身边,他并未给过她靠近的机会。
也许他从未想让她当太子妃。
“小姐,你怎么了?”云合看着她边走,眼眶边红了,担心地问了一句。
“云合,你走得慢一些。”薛明英向前快步走了几步,仰起头,看着天边的云,一遍遍告诉自己,不要想了,不要再想了,就算她学不会作诗、读不懂他的心思,当不了太子妃了,又如何呢?
她有娘、有父亲,有疼她的秦妈妈,还有云合。
她并非真的就那么贪恋太子妃之位。
回到别院,就好像什么事都没发生过,薛明英在门前深吸了一口气,将声音抬得高高道:“娘!我回来了!”
一时没有人回她,院子里静悄悄的,连本该在门前站着的侍女也不见了。
薛明英心里一惊,冲上了台阶,刚要掀开竹帘,便看见秦妈妈领了个妇人走出来。
那妇人低着个头,委屈巴巴地跟在秦妈妈身边,刚要抬头看薛明英,被秦妈妈发觉了,怒喝了声,“看什么呢?还不快走!”
但薛明英发现那妇人走出院子前,还是悄悄回头看了她一眼,眼中写满了好奇。
她也看清了那妇人的长相,柔柔弱弱的,粉腻年轻模样,鬓间簪了朵茉莉花,极为小家碧玉。
“这是谁?”薛明英问了云合,也不知道。
疑惑地进了里间,她发现薛玉柔坐在扶手椅上,两手紧紧地握住了扶手,脸色黯淡。
“娘……”薛明英赶忙过去,在她身边蹲下了身子,“你哪里不舒服吗?”
薛玉柔打了个颤,身上阴冷黏腻的感觉一散,轻轻摸了摸她的脑袋,柔声道:“阿英回来了。娘没事,就是刚才冷的吃多了,寒气上来,受不住了。”
薛明英握住她的手试了试温度,果真在寒窖里冻了几天几夜一样,吓得不行,“那我以后再也不吃了,都是我引着娘才吃的。我叫人去请大夫!”
“娘缓一缓就好了”,薛玉柔无力地靠在椅背,没有力气地推了推她,“阿英,你坐到榻上去,蹲着难受……”
薛明英见她没力气再说话的样子,道了声好,站了起来,但没离开她,一直握着她的手,一面悄悄给云合打了个眼色,让她找大夫去。
秦妈妈回来时便看见夫人靠在小姐身上,脸色惨白如纸,她心中不由又酸又疼,想到了过去那段日子。
小姐人虽小,也是这样陪着夫人,捱过一日又一日,哪怕夫人赶小姐走,小姐也不肯走。
没想到,以为当初的苦日子熬过来了,终于要苦尽甘来,可才过了六年,又有了变数。
薛玉柔这一靠,再回过神来时,发觉自己已经被人挪到了榻上,屋子里暗得不像话,榻沿趴着个人在睡。
她没叫人来点灯,只是坐起来,将整个人浸在暗色里头,静静地坐了一会儿。之后,看着薛明英熟睡的轮廓,除了想自己,还想到今后这个孩子的前程人生,终于忍耐不住,一阵酸楚从眼眶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