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书网.Top

开局败光八个亿by幻如空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11-01


第158章 专案制胜关键
“哇,林总太厉害了,这都能联想到一起。这下y国那边的厂子关停后就不发愁了。”
林若妍这都是现实世界十几年后看到的别人做的案例,她拿来别人的成功经验显摆,就有点心虚道:“其实吧,这个宜城是我国最早几个工业基地啦,那时候欧洲列强也从他们本国带来了一些原装的机械,国人买办学着欧洲的模式建厂搞工业,主要是为了赚钱,无意间还是带动了整个地区经济的。
这些历史留存的痕迹,若是能保留,让后世亲眼看看,也是比图片更有说服力的。再者,这边和y国那里都是老厂房,能利用还是要利用,结合不同时代需求。你说的互联网是个好的门类,特色精品酒店也可以考虑装进来的。”
秦爽很开心,自己的判断是对的,针对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项目解题思路,林总还指出了工作的方向,就让她对此事更清晰明了:“那我开始着手筹备竞拍老城区的事。”
“嗯,时间充裕的话,设计单位也要精挑细选。这是带方案拍地,与我们当初光靠嘴忽悠拿豪宅用地的方式不同了。方案要有创新,另外汇报方案的册子也要结合引入产业带来经济增长这个点说事,不能只讲住宅。”林若妍叮嘱了一句。
接下来的几天,林若妍和秦爽分两路对项目展开了各方面考察。项目位置很好找,企业那边秦爽对接。林若妍则通过魏煦搭线,找到了管招拍挂的相关部门负责人,问了问如何参加竞拍。
人家一看林总是京市的地产商,一问那些豪宅啊、生物医药基地、国际学校甚至还有xx新城,这么多项目的大公司,想来宜城投资搞城市更新,这绝对是好消息。为此还特别感谢从中牵线的魏煦。魏煦不仅自身名声不错,还能引荐来这样的大开发商,那一定要给面子,人家想来参与什么项目都开绿灯。
不过人家欢迎归欢迎,要求先注册本地公司,才能参与竞拍。注册资金还要一个亿以上,越高越有优势。这个所谓注册资金,就是验资的时候账上有那笔钱,或者有相当于那笔钱的其他保证抵押物都行。
林若妍那边豪宅项目五十多个亿的货值已经竣工,有预售证了,而且那边没有借贷抵押,都是她自有资金做的,所以这个注册相当容易就验资通过了。
办理公司注册那些手续秦爽已经门清了,有当地部门协助,秦爽特意还带上了陈俊一起跑了一遍,让他有个概念。未来若是他独自支撑一摊业务,少不了要做这样的流程。
陈俊重点看的还是酒店,不过一想到自己光明的未来,就满满的干劲,学的很用心,不懂就问。秦爽也倾囊相授。
不过陈俊在地产方面的知识还是欠缺的,了解到林总要参与在这里拍地,还不是盖豪宅,要做什么城市综合体,不免有点担忧,私下里问秦爽:“秦姐,你说的这种综合性的城市更新项目,听起来的理念果然很高大上。但要涉及到各种物业类型,还要解决拆迁回迁,旧的厂房要择优保护,新的楼还要建设,一番蒸腾下来,我们真的有利可图么?据我了解,拆迁这种事很难搞的。”
秦爽反问:“那你想做什么呢?”
“二百亩地,除了盖点商业和酒店,剩下的还是盖豪宅。皖地古时出商人,隐藏的有钱人其实不少。他们落叶归根,在这里买豪宅退休不是也很好么?”
陈俊的思路比较简单,他说的那种客群的确存在,只不过现在不是古代了,很多有钱人置业除了在家乡,也会在他们认为更有前途的大城市。这就是为什么几个直辖市总是源源不断虹吸周边的人口,也必须是人口不断增加的城市才能支撑居住诉求不断更新换代。
秦爽觉得自己无法说服陈俊,就带着他一起问林若妍,他们为什么要做城市综合体。
林若妍知道他们已经更深入地思考这个问题了,答疑解惑道:“这个区域并不能支撑我们在cy区豪宅项目那种终极高端客群,也不会有那样的高售价。那么我们只能做减配,减配的版本与我们刚推出的顶配项目同时存在,会拉低我们的高端形象。
所以我要另辟蹊径。并且,要做就脱离开纯住宅这个框子。这里其他几家开发商大概看到了主城区住宅好卖,二百多亩地无论要求的商业和住宅配比是什么,他们都按照住宅的用途去盖,快销一锤子买卖,他们挣了钱就走好脱身。
这对于当地的经济发展帮助不大。”
陈俊不解道:“我看了指标要求,林总,既然人家都要求商业占比百分之四十,那怎么能都盖住宅?”
“有很多公寓,也可以用来办公,就像很多小公司租酒店办公一个意思。他们可以盖公寓、商住两用甚至酒店,把酒店也变成了某种可以销售的小公寓。这样开发商能快速销售回款。”林若妍解释了一句,而后继续说,
“我们就不需要快速回款。先不要想后面的获利,而是想想怎么能拿到项目。既然我们预判别的开发商的心态和方案的可能导向,那么我们就要做差异化,才能标新立异博得相关部门的关注。
当地卖土地要搞竞拍,差的不仅仅是钱。还要求拍地的同时,提供方案,这就是考验大家买了地要干什么用。
他们最终会将项目给谁,肯定还有别的不能明说的评判规则。卖地竞价,价高者得,这些钱都是上交的又不能私人用。那些主管部门的责任人或许更喜欢的是用这个项目博名声,要出政绩的。
我们的方案就要表达出能让他们出政绩的那种可能。漂亮的住宅不如欣欣向荣的百业齐放。”
原来是这样,秦爽听得频频点头。
林若妍看他们已经明白了深层逻辑,又说:“城市更新是老工业城市转型的必经之路,谁能先做出经典的项目,完美解决地方上那些发愁的问题肯定受欢迎。我们开发项目赚点小钱,不要求太多,这肯定不如做豪宅赚钱。
当地捂着一直没有动这些旧厂区腾退出来的地,就是为此发愁。都拆了变成住宅,城市活力就少了。这个可能还要你们再去找相应的部门摸一摸路子,以验证我的想法。
以上推测都得以验证之后,就说明他们已经不满足于只是拆了旧厂房盖点新住宅卖掉那一票收益了。那种不能给当地带来持续稳定的税收。
从老城区迁到新区的工厂,带走的不仅是人,还有税收。留下老城区的一堆住宅,税收这个坑,不是卖地一次能填平的,也不是市里出面就能把两个区的税收摆平的。”

第159章 一分钱一分货
听完林若妍的讲解,秦爽和陈俊都如醍醐灌顶,看问题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和深度。
秦爽本来觉得自己这段日子学习专业知识已经进步很大了,实际上与林总一比,她仍然差了一大截。
虽然对这里这一个项目做出了正确的判断,不过怎么能拿下项目,就不光是比拼专业技术了,还要懂得揣摩当地相关部门的真实诉求。那些诉求包括各个方面,不仅要解决了普通人的生活居住需求,还要为当地带来更多的利益才可以。
陈俊听的更是连连点头,没有专业条框束缚的他思考问题的模式也不会局限在固定的什么专业领域。
他来自农村,深切地知道做成一件事不光要自己努力这个道理。上面管控的各种部门都有各自追求的东西,自己做的事恰好是能给他们带来更大利益的,因势利导顺势而为才能成功。如果只顾着自己赚钱,那就很难得到更多的认同和支援了。
他懂得林总要做的就是一个大家都能得利的事。盖综合体或许回款慢,没有住宅好卖,但是能往里面装的东西,能给地方上带来的收益充满了想象空间,都是纯居住小区没法比的。
秦爽说:“我懂了!单纯做住宅没出路,我们是不是还要加大商业比例,盘活商业和办公,将整个地块当作一个新的经济驱动核心来打造?住宅只是其中一小块,我们的方案要着重渲染烘托的都是建设好了新项目,招商引资,加入互联网这样的新兴产业,创造新的就业,持续不断给区域造血,对吧?”
“对,你这套词用的好。别家开发商还在争论这里怎么弄成居住区,是不是要建豪宅,各种户型配比多少合适,外立面用涂料还是贴瓷砖,整体风格抄哪个外国的风格,将商业只当成住宅的配套来考虑,连办公楼商业都恨不得变相搞成住宅卖,格局就天然比我们低了。
我们这个立意一出来,肯定能打动相关部门。秦爽,将来这个项目拍地的相关事情就你负责了。”林若妍赶紧把自己的责任甩给了秦爽,还不忘安抚道,
“别有太多负担,你用这个练手,拍不到地也没啥,这说明这里的负责人还有局限性,也不适合我们。能做成一个项目,天时地利人和都要看,他们不接受我们这套,我们就换个城市慢慢再找合适的。”
林若妍毫无负担大言不惭,反正这里搞不成,她再压榨系统,去看看书里提过的其他城市。就算实在都不行,那个什么盖国际学校,弄弄xx新城,应该也还是可以凑出她的续命费用的。
这还能随便换的?上亿的项目,就丢给她了?秦爽的心跳再度加速了。好在此前刚入职就被迫拟定八千万买地的合同,她的心脏和能力都已经锻炼出来了。不就是来拍地么,这里再贵,也比京市的地便宜多了。
就是前期成本投入还是要有的,她需要问清楚控制在多少钱。别到时候花了高额成本请人做了详细的方案,没拍成地,给公司造成了损失。
另外商业配比也不是胡乱提的。经过了之前那些项目,秦爽对地产各种类型物业的成本已经了然于胸。商业和办公的建造成本肯定比普通住宅高。万一卖不掉,或者卖不过成本投入,那不是亏了?所以别家都尽量多做住宅,压缩真正的商业规模,顶多是弄一些底商,能搞一个规模大一点的商场就不错了。
然而秦爽和陈俊不知道的是,林若妍搞城市综合体这种明显比住宅投入大的项目,就是为了有一个稳定花钱的管道。
现在她比较靠谱的项目,比如学校和xx新城的建设成本投资都不会太高,而且xx新城目前就一百亩地,顶多花销一两个亿的成本,那才能顶两个月啊。这边若是能拿下项目,搞城市综合体,怎么也能花出去三四个亿。多个项目一起开工,细水长流每个月花钱的管道就多了。
所以这个城市综合体她算盘打的响,不计成本,要做就做最好的,从找设计单位开始。
林若妍说:“小秦,你联系设计部,和他们说明这个思路。让他们找一流的设计公司赶紧来实地踏勘。就按照做城市更新的大格局,不限额,不要用卖房子快销的思路束缚设计师的头脑。”
“但地还没拍下来,就让设计公司大范围介入是不是太早了?哪怕只是做到方案深度,一流的设计公司的设计费起码也要二三百万吧?万一……要不还是让设计部先自己研究一下,我听说别的开发商地还没到手的项目都是设计部自己弄,然后找外边画效果图。咱们设计部人手不够还能再招点实习生,他们总体水平肯定是不比设计院差的。”
林若妍摇头:“不能让设计部变成设计院,他们要思考的问题和管理的项目更多,不能都耗费心力在这一个还没拍下来的地块上。我给他们开那么高的工资,可不是让他们来画图的。既然是带方案来拍地,大家都要付出这种成本,不舍得找正规设计院的,他们做出来的东西就会显得单薄。”
话虽这样说,林若妍却很清楚,现实世界里许多开发商忽悠着设计公司一起来拍地,地没有拿到的话,那设计费是不会给的,顶多承诺支付一个拿地研究的费用,几万块连设计院人力成本都不够。
还有一种稍微仁义一点的开发商,能付月费,几万左右吧,专门养着某一个设计院的某一个设计小组,只做拿地。这也不是白给钱的,就是每月都要丢给设计院十几块地做强排,不论地块大小,反正相当于出一个强排方案才一万来块钱吧。
这种情况虽然看似节省了开发商的前期设计成本,却也大大降低了设计人员的主观创造性。一分钱一分货,几万块的拿地方案,做多了都是套路活,谁会给你用心做?效果图恨不得都是一套模型,随便摆放几个楼,背景人物都不换的,修一修又是一个“新”方案,一两个熟手一直搞这个,以降低设计公司自己投入的成本。
林若妍在现实世界做地产那么久,这种行内潜规则理解很深刻。

第160章 正式开盘了
另外做这种带方案的拍地,设计创新固然重要,成本测算更是影响决策的一个关键点。
许多项目的方案做的花里胡哨效果图特漂亮,相关部门听得意动,可最终因为地价过高成本投入太大而放弃,或者勉强做了外观样子,内里各种减配的情况比比皆是。
每次开发商拿不到地,就说设计公司方案做的不行,其实还不如反思一下是不是自己公司钱不够,底气不足?总让设计公司背锅,设计公司只能呵呵。
“我听说别家规模较大的地产公司,都是与设计公司签个协议,专门让他们做拿地方案,按件计费,或者是每月给几万块。当公司有拿地目标之后就让设计公司配合。我们是不是也可以选择擅长这个的设计公司,签署这样的协议,在拍地前让他们介入,将来就算没拿到地,成本上也有所控制。”秦爽开口询问。
她知道公司在选xx新城研发院墅产品的合作方时,与三家国内设计院签了概念方案合同,他们都拿出了不错的设计,又优选了最合适的。另外两家其实也不错,各有所长,其中一家在业绩介绍的时候,还说经常配合开发商进行设计强排。
所谓强排,就是拿地前按照开发商想做的物业类型、地块本身规划条件,当地的各种规范一起综合考虑做几个方案,用以更准确估算成本,也用技术验证避免了开发商不靠谱的坚持。
林若妍却说:“我们也不会那么高频的拿地,支付月费就算了。将来估计也是不同类型的项目,不一定是住宅。针对内容不同选择合适的设计单位无需固定一家。在设计时间省成本,未来很可能在工程实施的时候就浪费了更多的成本。”
秦爽终于明白了,林总的格局更高。
的确相对于施工环节的成本,设计成本非常低。在设计时间抠那点钱不是做大事的态度。将来这里的地如果能拿到,她要奔着经典项目来做,赚钱肯定要赚,还要树立标杆,实现真正的城市更新,让百姓改善居住环境和当地经济都受益。
事情都安排给别人操心,新的项目总直接让秦爽担任,把她和陈俊留在宜城再多看两天,林若妍则轻松回了京市。
豪宅项目正式开盘了,她当然激动又期待,却不能表现出来,就窝在自己的四合院里,时不时看看oa系统内的日报,幻想一下自己又能续命多久。
营销部专门为豪宅项目搞了个销售日报,其他的所有在售产品回款情况都在周报那边。
因着提前炒房号预热了两个月,真正的有钱人圈子里已经知道了豪宅的事情。但凡去了售楼处看过样板间的,难免会心动。
到这个月,主体结构都出地面正负零了,那个位于小区大花园中心的下沉会所的室内装修,硬装部分已经完工,就差软装配饰。那些都是高档定制的物品,比如什么欧洲大师纯手工的桌椅,纯手工玻璃的灯,大师刺绣的桌布,手工编织的羊毛地毯诸如此类吧,但是并不影响实景空间的展示了。
所以开盘仪式过后,吕干在售楼处大屏幕上为宾客们播放的就是会所的实景拍摄视频。视频中将会所的装修风格、真材实料产自哪里,市价几何都进行了详细介绍。并且逐一说明了,同样档次的硬装材料以及精雕细琢的施工工艺将会应用到住宅楼的公共区域和户内。
目前户内装修风格选择很多,许多部位都有多种方案可以替换,以确保业主的家有独立个性,也接受特殊定制的区域。
比如说户内常见的黑房间,房屋售价中只有硬装的钱,若是业主选择了酒窖,还可以付费购买他们喜欢的品牌酒柜。由开发商这边专业人士接洽,设计最符合这个房间的相应酒柜,价格会比个人去买便宜一些,也更适合整体装修风格。
另外在售楼处和样板间中展示的各种家具都是有售价的,其中中式仿古家具由林氏投资的家具工厂生产,材料和工艺考究,与中式装修风格更加贴合。已经购买了豪宅的业主买家具一律八八折优惠。
以前大家只是看样板间,看宣传册上那些美丽的效果图,如今受邀前来的宾客们看到的是项目现场实拍。那些精雕细琢的室内装修成品,以及室外井然有序的施工现场,无疑增强了对项目的信心。未来如果想去现场看,可以提前预约,现场那边会安排专门看房通道,直达实楼样板间。
没错,林若妍打算把自己选好的五套房子先装修出来,当作实楼样板间。除了自己和儿子一起要住的保持私密,其余的都可以开放出来。
她自己住的选了顶层最大的户型,一栋楼一层有两户,到了顶层是合并为一户的,360度采光,还偷了法式坡屋顶阁楼一整层,以及双层大露台。她给亲哥在隔壁楼也留了一套同样的顶豪。那栋楼次顶层的两套,一套写了儿子的名字,儿子隔壁那套是给鱼家二老预留的。
等将来她离世,儿子其实可以住她这套顶豪,另外一套想卖就卖了。
她甚至给李一琪留了一套,暂时没写她的名字,是以公司名义买的,放在另一栋楼的首层了。首层有地下室,还有上下两层的花园,不比顶豪差。
毕竟李一琪的亲生父母将当初南方县城里那栋楼那块地皮留给了她这个养女继承。那个县城的地皮房子虽然不值钱,一直被她放着荒着,却也是人家父母一片心意。
看原书的时候,总有读者觉得那对父母故意养废了她,其实人家没有那种坏心思。纯粹是没文化没见识,将自己认为最好的给了这个有所亏欠的养女,试图让真千金哪怕离开了豪门也能过的相对舒适。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打不骂,他们二老舍不得吃穿,但真千金想要什么,他们都咬牙给买。
他们也不知道,教育很重要,舍不得逼迫真千金好好读书上学。最后除了愧疚和他们那点财产,什么都没有留下。
林若妍到时候会给李一琪选择,问她要南方县城的亲生父母遗产,还是要京市这套价值两千万的豪宅。不同的选择,有不同的结果。
李一琪的父母犯的错误,不能让无辜的孩子背负。这位假千金最初的退让,并未沉迷豪门生活,而是努力学习丰富自己的学识,选择远赴国外避免争端,这都让林若妍增加了好感。
双方目前这样的合作就挺好,平时基本不用见面。未来李一琪如果真的将医疗器械的业务撑了起来,对林氏集团整体肯定是利益更大的。

第161章 点钞机都坏了
按照施工计划,扣除隆冬和春节前后无法施工的时间,豪宅精装修预计能赶在明年的中秋之前交房。
看起来似乎等待的时间有点长了,但交的不是毛坯房,而是户内精装,且散了一段时间的味道的。到时候户外景观园林也都养护完成,鸟语花香郁郁葱葱。公区和户内都是精细考究的装修,立刻就能入住的状态。
业主可以直接带着家具和行李来,而非目前市面上那些毛坯交付,那样对开发商是快了,不过距离业主自己装修完成住的舒心还差老远呢。
毛坯交付的楼,会陆续有半年到一年甚至两三年,家家户户在装修的情况,小区内来来往往都是装修车辆,装修垃圾、噪音污染此起彼伏。
这就是为什么林若妍坚持自己的豪宅项目一定要精装交付,就是为了避免这样的场面影响了小区整体的居住质量。
为此宁肯延长工期,推迟交楼的日期,也不是单独一栋一栋楼交付,就是整个楼盘二百多套房子一起交付。这样让客户能够像入住宾馆酒店一样,不必再被别人家装修打扰。
光是这一条体贴的理念就已经感动了到场的客户。他们目前的第一居所一般都是郊区大别墅,偶尔也有在城里住的,三天两头被邻居家里装修的事情烦恼。另外他们看上这个项目,物业管理费收的高也是一个理由。
这就让很多普通人不能理解了。
一般收入水平中等或以下的家庭,是真的会在乎物业费的事情,因为他们总觉得吃亏。有的物业除了安排收垃圾、看大门,花草树木恨不得都不打理,树死了种草,草死了黄土一片的花园几年就成了垃圾场,业主很难感受到他们的服务和存在,就认为交钱不值得,低到几毛也不值得。
相反,真正有钱人很需要高端的物业管理。这个豪宅项目聘请了境外的物业管理团队,是真老外当管家,服务的内容项目罗列清晰。还有那个大会所,只有业主能使用,不对外开放。业主等于多了一个一万多平米的大会客厅。
会所内有私厨宴会厅、茶室、25米恒温游泳池、雪茄室、图书馆、健身房、儿童活动中心,所有这一切的基础服务对业主都是免费的,只需要提前预约,额外的比如婚庆聚会活动策划、大型宴饮所需食材、名厨再根据需求定制付费,只要业主能支付相应账单,能提出要求,物业就会做到。
所以,那么贵的物业费也是值得的。房子住的舒心,不止是因为建筑质量高,装修档次高,家具家电贵,而是在于服务。推开那厚重的宅门,家里有亲人有帮佣,其乐融融。
而家外,整个小区每一位物业人员都兢兢业业在工作。豪华精装的公区一尘不染,四季名贵花木有人认真养护,比住在大郊区的别墅里要自己打理花园省心也气派多了。
另外就是项目所在的区位,奥运板块五年后将会成为世界的焦点,这几年国家也加大了投资力度,道路贯通,商业和办公楼也拔地而起,还有几公顷的大森林公园,十万平米大型会展中心、文化科技展馆……未来这里将是富贵繁华所在。
他们大隐隐于市的梦想不难实现。
林若妍看到开盘当天全款买房的客户居然有十位,平均每套房两千万,两个亿轻松入账。从第二天开始,每天都有三五个人来交钱,全款的居多。
他们生怕来晚了,好户型就被挑走了。付款占比越高的,选择权越大。全款买了的房子就不怕别人惦记着了。
开盘一周,回款八个亿,这还不包括银行没有放的房款。有些人还是习惯贷款买东西,因为他们买了不止一套,一看房子这么好,原本只预定了一套的,就改成两套三套,自家住,也要考虑亲家父母,或者给自己的孩子也来一套。
所以呢,据说营销部那边的点钞机都坏了好几台了,打印合同的打印机也是,弄了四台过去都不够现场打印合同档的。
因为每一份购房合同都是针对房内不同的装修风格,特殊定制,都一条条记录下来,用计算机录入,绝对不是那种手写敷衍潦草的卖法。从装订精美有封面的合同书开始,就让每一位客户都感受到了被专业人士认真服务的那种态度。
这点小钱花出去,认真的态度摆出来,已经打败了市面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房产项目。
销售人员也格外卖力,从早到晚加班恨不得连轴转都不觉得苦。毕竟收回了全款的房子,佣金就能在本月底之前拿到手了。
林氏地产发本月的工资是月初,相当于提前预付了工资,而本月的绩效奖金是月末就发。一套房子的佣金就是十万左右呢,虽然不会是一个人独享这么多佣金,是一个销售小组共享,不过这月能卖掉的房子恐怕不止十套二十套,大家的月入预期每天都会刷新上限。
忙这么一个月,赚十万二十万,相当于别人干两三年的收入,他们当然乐意。
汪小浩此时也已经转为了试用销售,兼任销售部专门的豪车司机,还能代客泊车。
他与那些有销售经验的同事比起来并没有太多优势。个子不算太高,形象不太帅,普通话说的也不是很标准。不过他肯下苦功夫,不仅掌握了销售说辞还能灵活应用,对不同的人强调不同的重点。而且他以前没干过销售,也不会像一些有经验的卖过奢侈品的人那样势利眼。
比如有的销售觉得来访客户穿着朴素,皮鞋上还沾着泥,一张嘴外地口音,啥也不懂土老帽,态度就不是很热情。
汪小浩却能认真接待这样的客户,并且与他们敞开心扉了解他们的诉求。就算最终他们并没有买房子,他也会留下联系方式,保持人脉关系。人家能进来看房子的,尤其有资格看样板间的肯定还是有钱人。
别的销售都觉得汪小浩还是没有经验,不该浪费那样的时间陪着无效客户。他自己却不以为然,多一两个和客人对谈的机会,正可以让他多练练销售说辞呢。
然而出乎意料,开盘当天,销售冠军居然是汪小浩,那个用坏了两台点钞机的也是他。

第162章 用麻袋装钱
有一位客户,只来了售楼处一次。虽然人家也是验资三百万能看样板间的,不过这人上了年纪,穿的特别土,头发花白没什么发型,就像是西北那种老农民,说话也都是带着浓重的口音,不仔细听听不太明白。
虽然销售组也是按照正规流程给介绍了一遍,不过这位老大爷似乎什么都没看明白,问这问那的,就特别烦。好不容易带看完毕,下一组客户时间已经到了,大家就呼啦一下子忙着去接待别的客户。
2023最新网址 www.fushuwang.top 请重新收藏书签

推荐福书 是的,我失忆  他的夏天遥不  纨绔世女她躺  被清冷帝王缠  清歌寄月by云  如何强取豪夺  认输by手电 

网站首页最新推荐浏览记录回顶部↑

福书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