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书网.Top

簪缨by林叙然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9-14

两人合力将周缨装进麻袋,杨固把麻袋扛在肩头,正要出去,徐氏忽然叫住他:“等等。”
“怎么?”
餐桌上的碗筷尚未收拾,徐氏观察了片刻,纳闷儿道:“他们家不可能吃得起这么好的东西,难道这死丫头没骗我,她当真有钱?”
杨固嘁道:“这丫头是勤快,但毕竟就她一个劳力,能攒出多少银子来?”
徐氏听到这话倒不乐意了,指挥他将麻袋放下,将人再搜一遍。
被翻来倒去地折腾得厉害,周缨痛苦地低哼出声,杨固埋着头不敢与她直视,边在她身上摸索,边劝道:“丫头,别怪大伯父,有钱人家看得上你,是你的福气,你要知足。”
徐氏到周缨卧室里翻箱倒柜一阵,寻出那只旧荷包,倒了个底儿朝天,也只翻出来二两碎银,徐氏气不过,抬脚就使劲儿踹了麻袋一脚:“这小贱人,果然又骗我,我当她除了卖身,还有什么法子能挣够十两呢,还好没被她糊弄。”说着便将荷包往旁一扔,碎银则塞进怀里,眼角得意地挑了挑。
杨固将人重新装回麻袋,先一步扛着出去,徐氏在后头熄灭灯火,临走时没忘往奄奄一息的黑豆身上也踹了一脚:“混账东西,叫你咬我,活该!”
光线晦暗,杨固出门时没留意,踩中方才自个儿设下的竹管,脚下一滑,人往前扑去,肩上的麻袋也重重摔出去,落在雪地里,惊起“砰”的一声响。
杨固心下发慌,徐氏稳住他:“没事,她娘一直睡得早,再说就算醒了也没事,她能认出我们是谁,在干什么?”
听她如此说,杨固放下心来,将麻袋重新捡起扛回肩上,催促徐氏快点走。
徐氏迈大步子往外跑,边疾走边不忘埋怨:“关键时候都抠门儿,买烟都不知道买好点的。”
“杳杳,杳杳……”
主屋门在此刻忽地被打开,杜氏赤脚蹒跚地走出来,和行事诡异的二人撞了个正着,却只停留了片刻,便径直奔往厨房,口中仍在喊着周缨的乳名。
徐氏慌张道:“快点,别理那疯子。”
杜氏去厨房没寻到周缨,又去卧房找了一圈,一无所获,忽然意识到什么,看向逃至院门口的两个生人,喊道:“杳杳呢?”
“没看到,快回去睡觉,天亮她就回来了。”徐氏头也不回地糊弄道。
杜氏沉默片刻,似是信了她的鬼话,正要转身回房,黑豆忽然颤颤巍巍地跟了出来,在厨房门口蓄力了须臾,随即用尽全力冲向徐氏,在她腿上狠狠咬下。
徐氏躲闪不及,痛得撕心裂肺地喊叫,原地转了几圈儿,又踢又打,黑豆始终不肯松口,只死死咬住她的裤管。
杨固见状,赶紧将肩上的麻袋往旁一扔,捡来一块石头,冲着黑豆脑袋再次猛砸了几下。
黑豆喉间发出一声怪响,嘴上终于卸了力,缓缓瘫倒在雪地里,嘴上还死死咬着一大块鲜血淋漓的生肉。
巨痛难捱,徐氏在雪地里又哭又嚎,指使已经看怔的杨固:“还愣着干什么,把人先藏起来,再来背我回去,晚些再拿这小蹄子去换钱。”
杨固猛地点了一下头,扛起周缨就往外跑,刚冲到院门,就听徐氏凄惶大喊:“救我!”
他一返身,就瞧见杜氏已从檐下走进院中,此刻距离徐氏不过一步之遥,手中还拿着方才他用来砸黑豆的那块石头,上头沾染的血正汨汨往下流,坠入雪地,须臾间便消了踪迹。
疯疯癫癫的女人,拿着一块刚取了一条畜生性命还滴着血的石头,赤脚走在雪地里。
这场景实在诡异得骇人,杨固仿佛被定在原地,徐氏也不敢再出声,怕将这疯子激得彻底失了智,只敢哆哆嗦嗦地拖着伤腿往外爬,一身滚满了黑豆的血迹。
黏腻的、腥臭的鲜血糊在她身上脸上,令她不住地干呕起来。
杜氏赤脚往前,手中的石块准确无误地砸在徐氏后脑勺上。
徐氏发出一声痛苦的闷哼,旋即没了动静。
杨固心中大骇,连连往外疾退,杜氏大步紧追而去:“杳杳呢?我听见她的声音了,是不是你们要害她?”
“弟妹。”杨固连连唤她,试图唤起她的神智。
杜氏不为所动,紧跟着往前追,丝毫不觉脚下冰冻之寒。
麻袋里逸出一丝轻微的呻|吟声。
“杳杳。”杜氏声音急切,眼神定在轻微起伏的麻袋上。
杨固恍然回神,反手将麻袋往前一扔,冲杜氏喊道:“拿去,你女儿。”
杜氏将石块一扔,半跪在雪地里,颤着手去解封口的绳子。
药效未过,兼被反复抛扔重击了几次,周缨头还晕得厉害,又受了伤,力气尚未恢复,此时看到杜氏,想冲她露出一个安慰的笑。杜氏手忙脚乱地扯下她嘴里的布团,周缨柔柔地唤她一声:“阿娘,我没事,对不住,吓到你了。”
杜氏点点头,呓语似地道:“没事就好,没事就好。谁敢伤你,我都不会放过他,当年我能杀了那混账——”
“竟然是你!”杨固原本趁机混去院中查看徐氏的状况,见人早已咽了气,正准备悄悄遁走去报官,谁知忽然听到她这么一句,顿时爆喝一声,“我那弟弟竟然真是你杀的!你个毒妇,蛇蝎心肠,当年竟将官府也蒙骗了去,我今日必叫官府将你们娘俩儿抓了去,判一个死刑,好给我弟弟和老婆子陪葬。”
周缨转头看他,见他眼尾猩红,知他人已到了失去理智的边缘,心道不好。
杜氏缓缓站起身来,重新捡起院中的石块,向杨固走去。
杨固慌不择路,往院中退去,试图用言语恐吓这疯子:“你别乱来,我警告你,你要乱来,我必让你女儿偿命。”
这话反倒激得杜氏眼睛一红,举起石块便往他身上猛砸,杨固被这中邪的疯妇砸得满身是血,满院奔逃,被徐氏的尸身绊了个大马趴,险些一头栽在墙角堆放着的钉耙上。
周缨慌张大喊:“阿娘,快让开!”
然而却已来不及了,杨固抓住钉耙借力起身,反手往杜氏头上一砸,登时血流如注。
“不!”周缨痛苦呼号出声。
“你这毒妇,欠我杨家两条人命!”杨固使劲吃奶力气将钉耙往前推,杜氏被迫急退,口中咿呀乱语,一口鲜血沤喷出一尺开外。
“噗”的一声,鲜血四溅,钉耙将杜氏捅了个穿,生生钉死在院墙上。
周缨心中大恸,却仿佛被人掐住了咽喉,一丝声音也发不出来。
杜氏身体微微悬空,赤脚散发,鲜血断断续续滴下,染红一大片积雪。
杨固见状,心中惶惶,喃喃道:“我没想,我没想……”
重复了十来遍后,忽然长啸一声,转身奔向院门,逃命而去。

◎且给她三日,看她如何自处。◎
四周忽然清静下来,周缨仿佛神魂抽离,塑像一般被冻在原地,丁点动静都无。
半刻过后,风扬碎雪,劈头盖脸地砸了一身,才令她终于清醒过来,挣扎着往篱笆栏挪去。
四肢被缚,行动迟缓,身下积雪逐渐融化,满地泥泞蹭到身上,脏污满身,她却浑然不觉,眼中再无他物,只挣扎着向杜氏爬去。
不远的距离,她耗费了足足一刻有余,才终于抵达。
杜氏心口的血尚还是温热的,点点滴滴坠下,溅到她脸上,迷了双眼。
“阿娘。”她彷徨而无助地呼唤,声音渐低。
直至身子都要被冻僵时,院外传来一阵混乱的脚步声。
杨成夫妇扭着方才逃跑的杨固过来,一见这副景象,心中惊骇不已,半晌才回过神来。
杨成一拳将人撂倒在地:“我就说你这杂碎鬼鬼祟祟的,准没好事,是你干的?”
“不是我,不是我!”杨固抱头鼠窜。
杨成转头看向瑟缩作一团的周缨,连唤了几声“阿缨”。见她已意识模糊,不曾出声回应,遂一把揪住罪魁祸首的衣领,拳头狠狠砸了下去,拳拳到肉,揍得杨固嗷嗷直叫,面目全非,直像滩烂泥似的瘫软在地,奄奄一息,怒气才稍稍平息了一点。
林氏将已经冻晕的周缨拥入怀中,解开绳子抱进室内,提来一壶还未冷尽的温水倒至盆中,替她擦洗身子,好助她尽快恢复体温。
外头吵吵闹闹人声鼎沸,原是杨固奔逃过程中路过五里坪,恰巧撞上出来放炮迎新的杨成,二人寒暄了几句。见他满身带血神色慌张,又是从周缨家这个方向过来的,因素知他们两家人不对付,杨成便留了个心眼,多问了几句。谁知杨固心中有鬼,二话不说便与他扭打起来,不期惊动了附近乡邻。
于是村民纷纷披衣穿靴跟过来,此时见着院中的惨状,纷纷闹嚷起来,有扬声逼问被揍了个半死的杨固真相的,有要没见着影儿的周缨出去解释的,吵吵嚷嚷没个消停。
林氏忍无可忍,“砰”地推开厨房门,站至檐下,叉腰一吼:“吵什么吵,大过年的,出了命案愿意去报官的就去报官,不想帮忙的就赶紧回家过年,存心在这儿碎嘴子看什么热闹,欺负人家只剩下个孤女是不是?”
“林婶儿,话也不是这么说。”不知哪个后生小声嘀咕了一句,被素有威信的长辈扬声喝住,只好收了腔。
其余人等陆续住了声,族老站出来主持事宜,安排几个稳重的中年人连夜结伴去报官,另安排剩余人手将院中圈围起来,轮流值守,不让人畜靠近分毫。
周缨睁眼时,天际已露出青白色的一线。
帐幔洗得发白,天光与雪光透过薄薄的苎麻布料洒进来,落在她身上。
窗外大雪折枝,簌簌洒落一院白。
她抱膝坐在这张年岁与她相近的架子床上,心里忽然就空了一块。
院中静谧,偶尔传进来一串杂乱的脚步声,间杂着几句含糊不清的人声。
枯坐了片刻,她起身往外走去。
林氏恰从外间拿着一篓子炭进来,见她起了身,惊喜道:“老五家媳妇儿说你冻得厉害,恐怕还要好些时辰才能醒过来,我才说再给你添些炭,果然她这半吊子郎中不靠谱。”
“多谢林婶儿,劳烦了。”周缨礼貌客套地冲她说完这话,甚至还抿出了一个淡淡的笑。
林氏心中暗惊,直觉不妙,一时犹疑着顿在原地不敢上前,直到周缨从跟前走过,才猛地将手中竹篓放至一侧柜上,从后抱住了她,恳求道:“阿缨,别去。”
“婶儿,那是我娘。”周缨试图推开她。
林氏悲从中来,带了哭腔:“那是个苦命人儿,官府的人刚到,仵作……仵作正准备验尸呢,你不要去,太惨了,不要看。”
“没事。”周缨将她扣在自个儿臂上的手指一一掰开,淡声说,“让我去送送。”
林氏让开道,注视着她虚乏无力的背影,终于忍不住落了泪。
院中已被官差接手,年夜里出了这样一起耸人听闻的大命案,被从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美梦中拉出来,前往这穷乡僻壤查案,各个心里都憋着一股怨气,行事说话全无客气,冷硬地遣散村民,只留下了相关人等听候差遣。
檐下简单搭了一张草席,杜氏就孤零零地躺在上头,盖着一张麻布,仵作伏在她身上验看伤势。
周缨在卧房门口远远看着,目光悲戚地落在她身上。
林氏站在后方,担忧地看着周缨的背影。
小半炷香后,仵作勘验完致命伤,暂作歇息。
周缨走上前,停在草席面前,紧抿双唇,探手将杜氏未曾瞑目的双眼阖上。
一个壮实身躯蓦地停在跟前,遮住了视线。周缨抬头看去,是先前曾来过的那名唤作老金的衙役,冷静地唤了声:“官爷。”
“没吓傻?”老金上下打量了她一眼,“命案发生时,只你母女二人和杨固夫妇在场?”
周缨点头。
“行。”老金招手唤手下过来,“看好了,一会儿一并收押,再行问话。”
林氏听得此言,忙制止道:“官爷,咱们阿缨身上又没背人命,大过年的,哪有将人直接收监的道理?再说,她娘这样,她是独女,得替亡人安葬送行。”
老金眼神犀利地盯她一眼:“你也知道是大过年的,官府不受理词讼,若非是命案,我们兄弟才刚返程回县里几日,谁愿意又来受这趟罪。再说杨固一口咬定这命案她也有份,她有没有嫌疑还不好说,只能先行羁押,等开衙再审。结案之前,尸体亦不得下葬,需存放在义庄。”
林氏还要再辩,老金又道:“你别急着替她开脱,据村民的供词,是你们夫妇二人最先发现这起命案,一样跑不掉,等会儿一同回去等着问话。”
缄默已久的周缨出了声:“与他们无关,官爷大可去向杨固求证,当时的确只有我们四人在场,没有旁人。”
“官府办案,岂容你一介小民插嘴。”老金喝住她,吩咐将她和林氏分开押去耳房和卧房。
晌午过后,现场勘验完毕,周缨等人被带往平山县衙,分监关押。
值此除夕夜,崔述一行将将赶到沧州,稍作休整,便着手处理此行要务。
初十当晚,事情尚无太大进展,崔述仍吩咐束关尽早返程回平山县,束关不肯,崔述只说:“万一她急着动身,你此时回去正好赶上。”
束关坚持:“就算十六开衙,至快也要十七才能动身,快马回去只需三日,我多留几日,多少能帮着分担一些。”
“无妨。”崔述视线落在手中收集来的密信上,思绪却已如碎云游走,“你先回去候着,若官府那头有所迁延,伺机助助。”
知他素来令出不改的秉性,束关只得领命返程,一路快马,十三那日上午回到周缨住所,却见官府封戒,此间主人已无踪迹,只留两名衙役看守,只得四下打听,而后简短修书传往沧州,并暗中安置下来,一边窥探事情始末,一边等待回信。
崔述于十九入夜之时赶至平山县,细问缘由进展,束关回禀道:“虽只两人丧命,但因两家人的亲缘关系,影响恶劣,也算是平山县难得一遇的大命案。不过知县却还稳得住,遵循年末不理刑名的旧例,生生拖到十六才开衙,简单问了几句当日情况录了口供,就退了堂说择日再审,现下人已在牢里关了快二十日了。”
“为何仓促停审?”
“我瞧这知县虽昏庸,但手底下有几位刑名师爷和捕快倒还算精明,现场查出不少蛛丝马迹,和她大伯父杨固在堂上所攀咬的出入甚大,故暂时停止问案退了堂。”
“如何攀咬?”
“他妻子丧了命,据那姑娘的证词,他自个儿身上也背着条人命,想是狗急跳墙,非要将他妻子的死说成是那姑娘所为。郎君也知地方断案,时常断的就是糊涂案,反正当日就他们四人在场,另两人已没了命,若这厮继续胡乱攀咬,还真可能牵连到周缨姑娘。”
“周缨?”
“郎君不知此女名姓?”束关微怔。
那日押解路上曾听差役交谈间说起崖下便是杨家坪,何况她伯父也是此姓,他自然以为她亦姓杨,老实道:“确实不知。”
束关至此方知,虽郎君特地派他前来护送此女,但这二人是真不算熟悉,只好详说:“这姑娘是甲辰年正月生人,现今才将将满十五岁,一介孤弱,逢此家变,却还算冷静,公堂之上将那晚的情形说得一清二楚,不曾露怯。”
“正月?”
“对,堂审录信息时所供,确是前几日生辰。”
崔述迟疑片刻,问:“她如今情形如何?”
“我设法去探过两次,先入狱时病得厉害,狱卒怕出人命,开了些药吊着一口气,好在撑过来了。”
“情绪如何?方寸乱否?”
“瞧着倒还好,分开收的监,无人与之交谈,就一直盯着屋顶,不哭闹,也不吵嚷,就一个人闷闷地坐着,安静极了。”
崔述沉默不语。
束关观他神色,试探问道:“可要帮忙料理?事涉官府,咱们如今身份尴尬,我不敢私拿主意,只得等您回信再作决断,不想您亲自过来了。”
“既心神未溃,想必不会坐以待毙。”崔述思量片刻,道,“且给她三日,看她如何自处。”
“可沧州事急,您不便在此久留,还请您拿定主意早些返程,我留下照办即可。”
崔述抬手,阻了他的话,他只得缄口,自去安排一应住宿安置事宜。
“等等。”崔述负手站在原处良久,到底放心不下,终是道,“我还是去探探她罢。”

◎我想真正赢一回。◎
平山县衙的牢狱占地不大,牢室划分得逼仄,空气流通不畅,潮湿、腥臭的气息四下弥散,间杂着诡异的沙沙声。踏足其间,战栗感如潮一般漫上每寸肌肤,险些令人作呕。
在前引路的狱卒频频回头观察乔作中年商户的崔述,问他是否还要坚持进去探视。
先前被关押在刑部大牢月余,条件虽比这好些,但也大差不差,崔述自然不至于因此萌生退意。
二人继续往里走,半盏茶功夫后,狱卒抬手指向角落里的一间牢室:“就在那儿了。”
崔述站在幽暗的过道里,隔着晦暗的光线,注视着监室里的人。
时辰还早,天际方起了一线淡淡的青白色,她不知是一夜未眠还是起得早,此刻抱膝坐在墙角,定定地注视着屋顶,不知在思量什么。
狱卒催促道:“要去快去,里边这几间关的都是重犯,按规矩不能探监,要是等其他犯人都醒了,准要闹起来。”
崔述没有动作。
周缨却听见了这边的轻微响动,转头往这里看来。
崔述立即往后隐了一步,周缨未曾察觉到他的存在,目之所及,只瞧见狱卒的衣物一角,出声唤道:“这位大哥,劳您过来一下。”
狱卒狐疑地看她一眼,崔述适时将一锭碎银塞给他,比了个噤声的手势。
拿人手短,狱卒将银锭塞进袖中,往里走去。
监室内灯油供应有限,此刻未曾掌灯,只气窗里透出些许薄薄的天色,狱卒看不清周缨的神情,无从揣测她的意图,只好凑近栏杆,压低声音问:“何事?”
下一刻,手中便被塞进了一张触感微韧的纸。
狱卒疑惑地举起,借着朦胧的天色辨了半天,方认出是一张十两面值的宝钞,又喜又惊:“进来时已搜过身,你从哪里得来的银票?莫不是涉案的赃款?”
周缨不答,只平静地看着他。
四目相对,狱卒竟被这一双不起波澜的眸子震住,住了声,迟疑半晌,将银票叠好塞进怀中,一侧嘴角轻抽了下,半扭着头观察四周的动静,喉咙里似含了痰,含糊不清地道:“说吧,什么事?”
“今日应当不会过堂?”
“是。”狱卒答完,瞥她一眼,“你如何知道?”
“上回提审的时候,听其他官爷说五日后才会复审。”周缨淡声道,“既不问案,便不会提审任何犯人对不对?”
“你这话什么意思?想出去?”狱卒打断她,“你是重案犯,没门儿。何况这案子闹得人尽皆知,你要逃了,我脱不了责。”
“不是,十两不值得您冒这样的险。”周缨道,“是想着明日要复审,想劳您替我请位靠谱的讼师进来,请他开价,酬劳我来付。”
狱卒闻言,将她上下审视一遍,见她还算懂事,冷着脸问:“可有中意的?”
“您是行家,劳您帮我挑位水准高的。”
这吹捧令狱卒颇为受用,他衔了根干草在嘴里,做了个成交的手势,假模假样地在狱中巡视一圈,退到过道里,吩咐崔述:“耽误了会儿,天已经快要亮了,犯人都快醒了,你先出去避避,等我布置好再叫你进来。”
崔述依言退出门外相候,片刻过后,狱卒出来,同他仔细交代:“我得先去请个讼师,大约两刻钟后来叫你。你放心,收了你的银子,管保叫你见到人。”
“讼师?”方才隔得远,听不清他二人的交谈,乍闻这话,崔述疑道,“她要的?”
“是。”
从狱卒方才的举动和此刻的态度可知,周缨定然付出了不菲的代价才换得如此通融,崔述略想了想,说:“你带我去吧。”
“你会写字?”狱卒不屑道,“就算会写字,你曾碰过刑名,写过诉状?我干这行十多年了,怎么从未听过县里有你这号人物?”
“你不必管。”
“不行。我瞧那姑娘不像恶徒,定然是想洗冤出狱。这稍不注意就会让人掉脑袋的事,那姑娘又年纪轻轻的,我既答应了她,自然要将事办好,等会儿你自去探望你的,讼师我另外去请。”狱卒抬手别开崔述,“你让开。”
话音甫落,手心便被塞入一锭银子,他不用低头去瞧,光掂掂重量便知自个儿今日备受财神爷青睐,定然又天降大笔横财了。
他重新端量崔述一眼,普通中年商户打扮,只说是从青水镇上来的,与那姑娘有些渊源,见孤女涉案于心不忍,前来探视。
对于一个常年居于县城不熟乡情的狱卒来说,这番说辞倒是听不出什么破绽来,况此人看着还算文弱并无危险,出手又阔绰,狱卒正自动摇间,崔述又提醒他道:“她让你帮忙请讼师,自然还另有一份给讼师的酬劳。”
狱卒思忖片刻,将银子塞入怀中,警惕地环视四周一圈,清嗓道:“你既如此诚心,想必有几分真本事,先等着,我将里头料理干净,再出来叫你。”
一刻钟后,狱卒果然如约来领崔述进去,边走边劝:“你这种时刻赶来探望,想来同她有些不一般的关系,不会坑害她,我姑且信你一回。只是得提醒你,咱们知县对断案并不上心,一应卷宗能应付复审即可,可诸县上呈州府的卷宗繁多,如何能令上官留意到,诉状自也是关键一环,需要下些功夫,你若没这本事,还是趁早另请他人的好。”两边吃回扣,狱卒这趟大丰收,嘴角翘得压不住,善意地多了两句嘴。
崔述应下:“多谢赐教。”
见他油盐不进,狱卒眉峰一挑,指着最靠近门口的一间牢室说:“我把人提出来了,普牢允许探视,但隔墙有耳,说话仔细些。”
崔述弯腰迈入这间窄小的监室,等身后落锁声响起,脚步声远去,抱膝坐在书案前的女子才坐正身子,抬头往这边看来。
灯盏文房先已备好,烛火跳跃,在斑驳的土墙上映出她比先前初识时还要瘦上三分的身形。
崔述掀袍在她对面盘坐下来,落入眼底的,是一张颧骨微突、下颌轻微凹陷的脸。
他一时无言,半晌方说:“姑娘所涉之案影响颇大,我先前已有所耳闻,姑娘今日之举,是想要录一份完整的供词呈交知县,以防当堂口述有所错漏?”
眼前的中年男人衣着打扮还算光鲜,看得出略有薄资,想来能凭此业立足,当有些真本事。此时境况,周缨只能选择相信他,沉默片刻后,如实相告:“不是。我请先生来,是要先生代写一份正儿八经的诉状,状告杨固夫妇强卖人口、杀害弟媳。”
崔述没有应声。
“先生为何不说话?”
“姑娘对律法可有过了解?”
“这话什么意思?”
“便是故杀之罪,尊长谋杀卑幼,也当处流刑或徒刑,倘定性为过失杀人,甚可罚银或免刑。”
周缨不解:“我只知杀人偿命。”
“亲属相犯,量刑不同。尊长犯案,当减其罪,定律如此。”
周缨神色微变。
“强卖人口在律法上称之为略卖,但依我所闻,姑娘指的是杨固夫妇欲将你强嫁之事?”
得到肯定回答,崔述早有所料似的,接道:“同样,略卖良人本当处斩刑,但尊长对卑幼犯案,律法对其有所宽宥,减罪一等。何况姑娘心里应当有数,虽说杨固夫妇确实收取了对方的好处,但这是卖金还是给私媒的居间酬劳尚需论断,此事到底能否定性为略卖还难说,恐至多杖刑。”
“律法不公。”周缨静了片刻,说,“我不服。”
“律法有律法的考量,公与不公暂且不论,但普天之下皆受此律管制。”
垂在身侧的手无意识地抠住身下泛潮的枯草垫子,指甲缝中混入草屑,扎入皮肉,带起一丝刺痛,令周缨眉头紧蹙。
“而且,方才我所说的这些,是以案件证据确凿、堂官秉公办案为基础的。”
“真相如此,我未曾撒谎。”
“你请我来,我自然站在你的立场,暂且就当胥吏从现场勘验出的证据的确能够佐证你的说辞,那后一条呢?”
周缨脸色微变,闭口不答。
“自来官府办案,多以拖字为要,这等重大刑案,拖到三月审结期限再作判决不在话下。”崔述看向她眼下的青黑,点破她心中所想,“收监至今已逾廿日,只草草提审过一回,知县的态度,你想必已经猜出几分来了,否则也不会贸然行今日之举。既然如此,平心而论,你觉得你有几成胜算?”
周缨仍旧缄默。
“姑娘心里已经有答案了。”
“请先生指点。”
“清官廉吏难遇,利字开道,或可事半功倍。”
“收买?”周缨眉眼间皆是不屑之色,“小民遇事,不可能不考虑这条路,但依我的家境,恐怕填不饱这官府上下数十张狮子口。”
“杨固之子也填不饱,你只要比他强些就有胜算。”
周缨目光落在他左颊一道轻微凸起的瘢痕上,语带嘲意:“讼师都是靠这样的手段赢官司的?”
“怎么?姑娘瞧不上?”
“也不是瞧不上,有捷径谁不想走。”周缨注视着他,目光如水一般沉静,“但我想真正赢一回。”
“那将当日之事情仔细说来。”崔述同她对视一眼,不再相劝,垂首整理好纸张,执笔蘸墨,揽袖落笔。
周缨冷静地讲述着当晚的经历,崔述写到末尾,忽地停了笔,抬头看向她,最后确认:“姑娘想要的是洗清冤屈重获自由,还是替亡人讨个公道?”
2023最新网址 www.fushuwang.top 请重新收藏书签

推荐福书 危险妻子by洛  华夏先祖来助  天然黑养成手  年代文大佬的  戴珍珠耳环的  团扇家族使命  在荒岛开了家 

网站首页最新推荐浏览记录回顶部↑

福书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