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败光八个亿by幻如空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11-01
人家看林若妍落落大方,她儿子更是天才儿童,林如许从小品学兼优,这就肯定是一家子良好基因。
更别说林如许大学一毕业继承家业,父母意外亡故,他一个人能稳住众人重振旗鼓,还把企业做大做强,这就是本事。
男人有本事,女儿嫁过去没有公婆,这就特别理想。两家联姻强强联合绝对是好事。不过转念一想又开始担忧,怕林如许看不上他们女儿。
他们女儿虽然已经冲动地在林家隔壁买了别墅“守株待兔”,不过林如许最近忙的经常都不回别墅住了,难道是不想不愿才避开的?
林若妍就说:“大概我哥第一次被小女孩追,害羞抹不开面子,将来如果生意上能有合作,正经工作往来,先只谈公事,不谈恋爱,这就好相处了。到时候两人成为了事业上的合作伙伴,接触久了熟悉了,兴许能成。”
林若妍本身没有什么成功的恋爱经验,针对林如许这套也就是照搬书里的,潜移默化中水到渠成。任何人,只要是找林如许谈生意,他都能处,先从这方面入手,别的就都好说。
对方家长一听,赶紧给女儿电话,女儿原地晋升为盘石驻京分公司副总,专门负责对接林氏集团大小事务,重新启发了一下她往后的行动方针。不管行不行,生意先合作更紧密一些,谁也不吃亏。
林若妍在盘石这里学到了不少拓展海外项目的逻辑,还有王魁这个高材生,经常能讨论事情,对于开拓海外市场怎么做事,她的思路逐渐也清晰明了起来。
再次回到首都的时候,林若妍就开始琢磨起了自己一直想要拓展的海外市场,究竟都包含哪些内容。
第一,网页游戏这个成本不算高的事情,可以推出来试水了。
郝河山按照她当初的建议,已经着手开始开发网页游戏,而且一开始就预留了语言转换信道,以及不同的贴图替换位置。说白了将来程序内核不变,就是换皮页游。在国内一个页游的开发周期可能是两三个月,生命力一两年,国内搞两年,换皮去海外继续搞两年,成本投入和收益比就会变得非常好看。
林若妍一直坚持网页游戏,不光是书中年代计算机配置和网络速度的问题,还有就是客户端游戏的审核非常严格。不光国内,海外大多数国家也是如此。相反的,网页游戏审核就相对容易,而且游戏氪金的规则设计好了,一点不耽误赚钱,研发成本又低。
郝河山那边技术实力没话说,在石js区注册后重点研发的网页游戏,一开始就打出了国内国外两条腿走路的思路,果然受到了上级的重视,不仅给补贴了资金,还联络了几大高校,相关高级人才对口输送过来。学生得到了实习机会,未来就业全都不用担心,企业自己的人才需求也有了极大提升。
以前郝河山只是地产公司的信息部,招人全靠社招,猎头运作或者自己忽悠行业内的高手。现在不同了,他是正规地被扶植的高新科技企业,要建设起人才梯队,不光是专业的人还要有一票对外的班子。除了程序员和美工,他连阿语、岛国语、南棒语翻译都是小语种专业正规大学毕业生,不是翻译公司外聘的。一套人马很快拉扯起来,他的公司也变得十分规范。
林若妍一早就说了东北亚和阿语世界的市场,他听了,也琢磨了,觉得不错。
阿语世界尤其那些盛产石油的土豪国家,目前都与发达国家经济绑定很深,社会上层和中产全都接受西方教育,y语说得好,看到的也是发达国家那些先进的东西,计算机、网络、手机所有这些,人家大城市里也都有。
特别是沙t和a酋这样的资源型大国,本国人富得流油,听说是不计成本在沙漠里造现代化城市,欧美发达国家有的他们要有,欧美发达国家没有的,比如全球最高的建筑、最大的人工岛他们也要有。
这土豪气质如此浓烈,年轻一代,那几千个王子怎么可能不玩游戏呢?然而欧美发达国家压根只是强行倾销他们的文化产品,试图把别人全盘西化,从未想过开发符合当地文化传统的娱乐产品,这正是郝河山接下来要切入的点,一开始就做本土化融入。
第二个方向,海外地产。
海外地产也分两种,一种是海外做豪宅,一种是做普通住宅造新城。
豪宅的逻辑不用讲,海外有很多侨民,国内也有很多有钱人在海外置产,国内已经做过顶级豪宅的林氏地产拓展海外豪宅,比做普通住宅容易打开局面。
而普通住宅,可以考虑造新城这个思路,国外也同样成立。
海外很多国家的基建都落后于我国,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发迹的早,基建修的早到现在百年建筑太多,都是文物不能拆,现代化的新楼就只能往郊区或者卫星城市走。
还有一些独立后就不再有钱搞基建的被殖民国的国家,他们的城市几乎都是殖民时期修建起来的老古董了,只为了满足当时的殖民者贸易需求,从未考虑过本国劳苦大众的生存和生活。当殖民者被赶走,国家要发展城市要扩容,新建住宅或者建造新城都是需求。
非洲大陆上有很多这样的国家,大城市之外还是不毛之地,大城市内的许多建筑物也都残旧不堪了。然而他们本国的建筑技术和施工能力堪忧,大型施工设备也全都需要进口。
国内早有一大批援建非洲的人,从几十年前就陆续到了非洲大陆。不过林若妍如今的目光暂时还没有放在非洲。书中这个时间点,其实在南美有一个更好的选择。
第202章 南美的明珠
林若妍核对了原书剧情中提到的事情,前几年玻瓦国总统查w斯上台后,历经改革,将资源掌控在了国家手中,他本人也很亲近我国,试图摆脱欧美的经济控制。他执政期间,与我国交好,双方高层领导人互访频繁,两国签署了大量经贸合作协议。基建类、房建类、工业农业涉及各个方面,林氏相关企业还有李一琪成立的公司,也都参与过相关的贸易,获利颇丰。
既然书中都写了,林若妍决定亲自去看看南美的机会。不过去之前要做好各种准备。
出远门尤其海外带保镖必不可少,国内的治安是世界顶级的,而出国后面临的环境,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比国内的治安差远了,海盗、持qiang抢劫的,抢了东西还杀人害命的太多了。
再有就是申办签证,走什么途径,普通私人护照商签,还是尽量去搭上大国企的船,寻求到更高级层面的接触,这都要提前运作。在海外,私企单打独斗,不如跟上大国企的步伐更省力气。
现实世界里林若妍跟过海外的项目,也是去的南美洲一个类似玻瓦国的国家。那里是南美洲璀璨的明珠,各种值钱的矿包括石油在内都有丰富的储量。
以前那里是北美发达国家的后花园,当地的经济也发展过一波,主要的港口城市修的漂亮,气候宜人。不过被掠夺的资源国家后继乏力,富的只是买办,当地普通劳动人民寻求更合理平等的待遇,于是国家发生了变革。
书中也基本上是这个剧情,民选的总统查w斯上台之后,牢牢掌握军队励精图治,将能源、矿企和土地收归国有。这固然得罪了一大票资本家买办阶层,但是阵痛之后,国内民生得到明显的改善。
这位总统主动出访多国,寻求发展帮助,我国和许多国家也都纷纷前往投资,拉动当地经济。
书中描写的玻瓦国早在两国关系密切发展前,就有粤省恩州人祖祖辈辈去那边做生意。到了千禧年之后,当地聚居的恩州人不下二十万,这都还是我国国籍。他们年轻时飘洋过海去海外闯荡,努力奋斗十来年,赚到钱了,荣归故里盖房养老,一代代就这么过来了。
据说恩州有不少人整村整村都是这个套路,孩子九年义务教育结束,就跟着父母或者同乡去玻瓦国,尤其后来那边内部出现了稳定发展期之后,对我国非常友善,私人护照申请商务签证也很容易,国家整体经济水平不错,去那里“淘金”的人就很多。
所以当地除了官方讲x语之外,看着像国人或者侨民的大多讲恩州话或者粤语,讲普通话的少。
林若妍在粤省投资了家具厂,通过胡泉也认识了在玻瓦国有生意的刘德利刘老板,国内见了面,说是将来再去玻瓦国首都见面。
刘老板在玻瓦国最早是开餐馆的,后来发现当地农业太落后,肉类食品从南边的aa根廷进口,蔬菜类品种少的可怜,基本就是殖民时期欧洲那种黑暗料理风的植物,能用到的配菜种类一只手就能数全,与国内博大精深的餐饮业差距没有两千年,也有一千多年。
要做地道的国内餐饮,不能依赖从国内运输,空运太贵,船运最快四五十天能到,菜早就蔫了。因此刘老板被迫投资了一片农场,请了国内的农民到当地种菜,起初只为供应自己的餐馆。没想到当地土地非常肥沃,什么菜都能种活,还长得特别快特别好。
这里位于赤道附近,气候湿润,温度却不是想象中的暴晒,反而是常年二十来度。雨季每天定时下雨,旱季也并不过分干燥,境内山林水体丰富,简直是随便扔什么种子都能活。
国人最大的优势除了基建,就是种田。基建自有大国企去操心,种田这件事就好像是刻印在骨子里的天赋。哪怕是在国内种啥啥都活不了的人,去了海外,给个花盆,都能种出菜。
当地人根本没见过的各种新鲜蔬菜,配合着餐馆里一道道精美佳肴,不仅征服了当地恩州人,也让没见过真正美食的老外沉迷。
现在这位刘老板经营了好几家餐馆,玻瓦国所有大城市都有连锁,农庄也是如此,越来越大,不仅给自家餐馆供材,还给玻瓦国顶级的几大食品巨头和超市供货,甚至销售到了周边国家。毕竟周边国家的侨民也逐渐增多,饮食上肯定有需求。
这充分证明了,在国家号召走出去的大战略开始之前,民间早就有不少人成群结队去了海外谋发展。大战略是有充分民意基础的,在这些基础之上设计的内容推行起来也会更容易。
与刘老板见面后,林若妍了解到一个信息,有一家大国企近期要在玻瓦国b省兴建大农场,那个省是现任总统查w斯的家乡所在地。除了科学种田的农业项目之外,还有配套的水利工程以及新乡镇住房计划。
把分散居住的当地人集中到新乡镇,守着大农场工作,也可以搞集中的教育,以及发展食品加工等等产业。房子都是免费配给,国家买单。
过去人们都是东一个村子,西一片房子,来往交通很不方便,居住条件比大城市差远了。这也不能怪当地建筑水平低,由于当地的气候实在是好的很,冬天不冷夏天不热,全年无需被子,躺在树底下过一年,还经常被树上掉下来的开口即食的食物砸到,就没有什么住房需求。
而且他们国境之内已经将近一百年没有地震过了,随便拣点铁皮、塑料布就能搭个遮风避雨的棚子,传承几代不倒,人们也就随遇而安,没有努力的动力。
原本那些发达国家来这里就是去海边大城市旅游度假,哪里管内陆那些穷困人民的死活,自然不会花钱给他们修路盖房搞建设。现在我国要帮着他们发展内陆省的经济,建设农场,居住配套,正规的学校和医院也都要搞起来,当地自然欢迎。
说是新乡镇,其实与冀省xx新城差不多了。从无到有,一两年不止要盖出房子,还要住满了人。建设要快,质量要好,规划必须结合未来的一些产业布局。
林若妍越听越高兴,这不正是她能参与进来的项目么?搞新城的套路她熟悉,大国企搞道路基建、农业和工业,她能不能分包建设一些普通住宅?
在大家的印象中,当地穷困,让直接付货币购买上述工程服务是拿不出有价值的现金的。但是当地产石油和我国稀缺的矿产。有这些资源兑换,我国就可以自带投资过去,用各种技术服务换取资源。
第203章 设计的优势
刘老板见林若妍听得兴致勃勃,他也越说越兴起:“举个例子吧,当地石油非常便宜,便宜到什么程度呢,给一辆吉普加满一箱油,你不给现金,只给一瓶矿泉水,人家还要倒找几个硬币给你。所以当地开车的特别多,各种十几年几十年前的车型都能见到,这没有报废汽车一说。当然车大多也是发达国家报废了又当垃圾卖过来的,毕竟油比水便宜。”
林若妍听的咂舌,这么便宜的石油,据说质量还特别高,开采难度比国内小,另外还有很多矿,怪不得接下来几年那么多大国企都奔这里来了。
通过刘老板,林若妍认识了那家在玻瓦国即将大搞建设的国企负责人,表达出了想要带资参与当地建设的意图。
国企那位姓袁的项目负责人惊讶道:“你能出资多少,想要什么回报?”
林若妍这种可不是带资进组拍戏,为求成名不计成本,她是正经做生意,如果谈了一圈无利可图,她也不会贸然搭船。既然袁总开诚布公问了,她和袁总谋划清楚了,双方心中有数,往后才能合作愉快。
林若妍也不说虚的,直接唱高调道:“放眼全球,我国的基建水品一直是领先地位,道桥公路基础设施这种自不必说,住宅方面从设计到建造也有充分的积累。”
“建造方面我相信你说的,设计方面还是发达国家的设计师认同度更高吧?我国很多大城市都是请欧美设计师来做设计。”
林若妍微微一笑:“最近几年我都在做民用房建项目,与许多境外知名设计公司合作,我觉得发达国家的那些设计师做大型有创意的公建更适合,或者是有的依靠小型住宅成名。
他们来国内或者去其他经济相对落后的地方搞设计,为的是求名利,肯定不是为了扶贫甘心奉献。他们在海外设计的作品一定要有标志性,设计费却一点不少收,甚至比他们在国内做设计贵好多。如果我们花钱请这种人在玻瓦国做设计,坑的是谁的钱?”
袁总若有所思:“那你的意思呢?”
“我们工程做总包,设计也可以总包,国内的设计院是完全有这个实力的。特别是需要快速建设的标准化多高层住宅,这种我们国内做得非常多,国外反而非常少,从设计到建造都缺乏经验。”
林若妍与国内设计院合作同样也多,尤其住宅方面,国内设计院的进步速度让人刮目相看,她很有信心地说道,
“袁总在那边要搞大基建,配套的新市镇要快速建设好,安置普通家庭,我们在房建这块内容总设计施工都做总包,分包给当地设计院一些设计工作,这样不仅能让我们的设计院走出去,还可以给当地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林若妍在现实世界做海外项目,就是被大国企设计院带过去的咨询单位。通过海外的项目,她了解到,在南美做项目与去非洲搞援建完全不同,是更现代化更商业化的一种合作模式。
玻瓦国虽然是讲x语,工程设计方面却受到北美的标准影响较多,尤其是当地设计和工程人员都会y语,用的也是m制。许多建筑带有浓烈的上个世纪北美建筑风格,当地也很容易接受现代感强的设计风格。而且人家有自己的设计国标,有自己的行业认证,对应的就像是国内的各种从业资格一样,当地建造房屋必须有当地的相关专业人员签章认可才能够施工。
这就像是外国人到国内做设计,必须要结合国内设计院一样,国内画施工图,哪怕只是把老外的方案深化图纸抄一遍,也需要国内的一级建筑、一级结构、注册设备等等专业人员签章,这些图纸才能够用来施工建造。
所以到玻瓦国做设计总包,就是国内设计人员做所有的方案设计,做到深化甚至是施工图深度,而后由当地相关有证的从业人员审核签章,通过当地的报批报建流程,而后建造施工。
“以前,他们都会聘请西方的设计师过来,就像我们请欧美设计师一样,不惜巨资让他们做方案,我们自己承接施工图设计。”袁总以前也有过房建项目的经验,听到林若妍说起了设计总包并不陌生,“我们的赢利点也是施工方面,设计方面利润并不高。”
“利润不高也有利润,而且我们的设计在快速建设普通住宅方面有绝对优势。”林若妍解释道,“举个简单例子,我们国企设计大院里的结构工程师,不用特有名的,就是毕业两三年的那种一级结构注册证都没考下来的人,他们大概中级职称,经手绘制过的结构方案,至少几十万平米建筑面积,这样的一抓一大把。”
袁总想了一下,确实如此。
这几年我国大力发展城市化建设,虽然商品房还不算多,可是普通职工住房建造项目太多了。国企自己造房子,就会找国企大院,那边做房建从来不缺活,设计师也跟着被锻炼,评职称都是要做过几十万建筑面积的设计元素才能达到硬性指标。
“而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他们哪里有那么大规模的住宅项目要建?他们的设计师一辈子能干几十个小住宅,累计面积十万平米那都是劳模。更多的人一辈子做的规模最大的设计只能是公建,博物馆、酒店之类的。更多的人,从没有设计过几万平米的大高层。
而快速建设一座新市镇,房子还是免费发给当地的居民安置的,当地能投入多少钱?那样的社会住房更像我们的职工住房,集中化、标准化、模块化,利于快速建设才行。
我们的设计师经过这些年的锻炼,随便一个人都画惯了这样的图,而且从中摸索出了大量的经验。我们的工人按照我们的图纸来建设,岂不是更流畅?
我们的图纸上选用的各种建材,难道不该是我们自己生产的么?远途不方便从国内运输的,那就当地设厂现场制作。设计总包解决的不只是图面的问题,还能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全面进入。材料、设备每一样,都能给我们带来收益。”
袁总在修桥铺路方面已经见识过相关行业的带动作用,房建方面一开始利润薄,当地又是有设计院的,本来是打算分包给当地,现在一想,还是从设计源头都拿捏在手里更好。
袁总算是认同了林若妍说的,进而又问:“如果你要房建这一块,设计总包找国企合作,那么你一个地产公司,想从中获得的又是什么?”
第204章 从欧洲路过
“我有家具厂、也可以在玻瓦国b省当地设厂,供应门窗、五金、开关面板等原材料,还能组织国内相关房建的配套企业出海,比如灯具、空调和其他家电等等。这些建材和设备一旦造进了房子内,未来的维修和替换、当地市场的开发都大有可为。我要的是民营企业的话语权。”林若妍直言不讳。
有了某种权限,才能换来更大的利益。她可以把权限包装成某种行业协会,某个总包合同,或者是投资团体的话事人。叫什么名字大家接受、当地能认可都可以,本质则是让她有权决定谁能入伙。
袁总笑了:“林总野心很大啊,玻瓦国市场大头肯定要国企占着,其他行业倒是可以让民营企业冲在前面,适当本地化。既然你有这个冲劲,也有相关的思想觉悟,我们倒是可以先从手头这个项目合作试试。”
袁总也是老江湖,话不说死,给了机会,试用一下。如果双方合作愉快,真能达到各自目的,往后再谈更深层次的合作,利益绑定那就容易多了。
林若妍算是第一个嗅到机会,最早找来的房间类民企,而且一开始切入点就不是自家企业那点小利润,她说的是带动更多民企去海外,她组织协调,是要担责任干事情的。这是要利润也同时不忘国家大战略,有大格局的人。
袁总将这件事情拿到更高层面去讨论,也得到了高层的认可,毕竟大国企肩负的是国家责任,从大战略角度就是希望能够带动国内的过剩产能释放到海外,带着国内的技术和投资过去,换回我们缺乏的能源和矿产。
越多的门类能过去,可以扎根开拓,可以真的改善当地民生,那绝对比只搞基建和种田更利于两国之间的多方位合作。
不要看民企做的事情小,很多都关乎民生,是当地民众离不开的,就会日积月累,让大家产生了某种信任和依赖。
就比如简单的门窗和灯具。当地生产的窗子都是那种橱柜移门的类型,密封性特别差还基本都没有纱窗。门更是一脚就能踹碎,防盗门这种概念不存在于民宅,结合当地治安状况,其实就不太合理。灯具也是如此,海外发达国家那些灯华而不实,国内的节能灯省电漂亮还廉价。
另外当地常用的家电也都是依赖进口。欧美的巨贵,还能耗大。我国这时候家电技术和品牌已经逐渐崛起了,国产电视、空调能耗低,质量好,后期服务维修能跟上,那是绝对不会输给海外品牌的。
举个简单例子,海外大品牌的空调,在经济欠发达的地方卖了产品之后,安装维修都要等,能一周内给你安装,每次坏了能在三天内去维修且修好的概率都极低,往往是要花费巨资安装,每次坏了是否能修好那就是听天由命。
而这些大品牌不敢在我国国内这么干。当天买来次日免费安装,坏了当天就有人修,保修期内都免费。他们如果不是入乡随俗提高效率,早就被国内品牌挤垮了。国内品牌到海外,也坚持国内的服务效率和速度,一下子就可以占领市场。东西便宜好用,服务到位高效,国企走出去想不挣钱都难。
自从开始谋划海外,林若妍就将国内的大小项目逐渐交托给了相关的人。
她2002年注册了地产公司,那时候招的第一批员工逐渐成长起来,总裁办这几位秦爽、花萌萌、冯强都能独当一面。花萌萌在酒店这个系列中已经摸到门了,冯强在影视公司风生水起,秦爽虽然兼任宜城项目总,不过她更多的是林若妍不在时推动公司各层面运作,是真正的公司副总。
吕干成了区域负责人“封疆”一方。郝河山的科技公司也都建立起来了。医疗设备这块业务有李一琪。
其他一些行业,比如围棋学校、国际教育、家具厂、体检中心等等都是林若妍与人合股,自己坐等收钱的。便是xx新城系列、崇l县的雪场和酒店,都有王民积极操持,她是真能省心的。
若不是账上的钱足够支撑林若妍再蹦跶几年,她其实也没有心气搞别的,早就开始“提前退休”那种享乐了。
现在她去探海外市场的路,对自己要求并不高。她在书中世界目前还能续上三四年的命,如果海外能走出去,企业的未来肯定是更光明的。倘若局势变化快,她后面的项目进展不顺,续命无望,那她也不会后悔了。
现实世界里的遗憾,在书中世界都尽力去弥补,努力过,就不亏。
去南美洲,目前有两趟航线,一是横跨大平洋,在北美转机南下到达玻瓦国首都k拉加斯;另一条路是飞欧洲,在欧洲的f国或者d国转机,一口气跨大西洋到达玻瓦国。
两条航线时间都差不多,不过北美m国那边对于去往玻瓦国的乘客,尤其是从我国过去的那些还是很“关照”的,其实已经意识到我国的意图,不想自家后花园脱离掌控。
所以我国大国企去玻瓦国常规都是走欧洲线路。整个航程三十几个小时,中间在欧洲四到八小时的转机等待时间。
d国的国际机场内,没有签证无法出境,也没啥好逛的,等待时间超过四小时除了睡觉真没别的事情干。而f国的机场超级巨大,免税店都逛不完,欧洲时尚中心,转机等候还是有很多娱乐项目的。
林若妍第一次飞南美,选择在f国转机,而且她是头等舱,全程票价好几万,走哪里都是贵宾休息厅,不仅吃喝玩乐标准高,还能洗澡睡觉桑拿按摩,睡不着还能去逛那些商店,实在是惬意。
这次她请了一位女保镖,名叫陆薇,将来住宿有女保镖贴身保障安全。男保镖则是委托刘老板那边在玻瓦国招募的,负责外围安全保障。
这位女保镖是国内特种兵退役,据说以前还执行过海外任务,本人精通x语,于是林若妍给了她双份工资,保镖兼翻译。
对外,这位就是翻译,看起来并不显眼,更像是女老板的女助理。实际上战力极高,一人能打十个普通男人那种。
林若妍还让她与陈俊比试身手,陈俊当年可是拿过省级武术冠军的,少林寺练武十年,要不是有这种真功夫底子,可能在陆薇手下撑不了半小时。
第205章 她的老战友
事后,陈俊私下里对林若妍说:“陆薇的招式并不花俏,更没有观赏性,就是杀人用的格斗术。她以前执行任务,一定是手下有过亡魂的,那种生死关头才能锻炼出的心态和素质是我比不了的。把您交给她保护,我放心。”
除了保镖,林若妍这次还带上了花萌萌和陈俊两个。对外说考察一下玻瓦国的酒店业,看看能否在那边也开分号,其实就是给他们两个人制造一下机会。
陈俊说:“早知道您带我去,咱省了保镖钱。”
林若妍怼他:“你这个陆薇的手下败将,还是乖乖做萌萌的副手吧。”
一提起花萌萌,陈俊的眼中都是憧憬爱慕之色,点头道:“对,花总那边可是正事,我要跟着好好学好好看。”
“你还要保护好她的安全。当地驾驶习惯和我们一样,到了之后你去买辆车,兼任司机。”林若妍虽然这样说,不过早就在玻瓦国首都那边安排好了,到地方兵分两路,花萌萌和陈俊考察的不止是酒店,还有房企上下游的一些现有产业状况,而林若妍则带着陆薇重点要拜访当地的上层,以及当地已经驻扎的我国大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