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败光八个亿by幻如空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11-01
林若妍还要通过一些关系,能够见到当地相关部门和材料供应企业的话事人,尽量提前打好关系。
玻瓦国混血多,盛产美女,以前被欧美国家影响大,风气开放,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在职场圈子里不少见。我国大企业过去做项目,带着的精兵强将之中女性也不少,尤其翻译和很多管理岗都是女性,展现出了女性强大的工作能力。
因此林若妍并不会因为自己是女人就发怵,有的时候搞上层关系,太太外交,女性反而更方便。
在f国转机的时候,头等舱的林若妍能带一个人一起到贵宾室休息,那边花萌萌被陈俊哄着,陪他去见识国际大机场的繁华了,她只好带陆薇一起。
两人洗了澡又做了spa按摩,最后躺在贵宾室的双人床上,睡不着,只能聊天。
走欧洲线路从东向西,基本是当天飞,历经三十个小时,时间都被地球自转吃了,“当天”就能到玻瓦国。
这种等候转机的时间就像是“偷”来的时光,一不留神就容易过的梦幻。依着林若妍的本性,大概除了吃喝之外,还要玩乐。
陆薇却比较严肃,一切娱乐项目都不精通,也不喜欢看无聊剧,甚至不看电影。如果不是林若妍以确保自己安全为要求,她也不会陪着洗澡做按摩。
现在也是,林若妍故意要了大床房,拉着陆薇“睡觉”,就是希望她能放松一下,没想到她还是执行任务的状态。无论林若妍试图聊什么,她都是“嗯”、“好”这种语气词,惜字如金。
“你以前执行任务也这样么?”林若妍好奇,“你们那种高危任务团队中女性应该比较少见,岂不是大家都很宠着你?”
“嗯。”陆薇习惯性地把房间里外检查一遍,确定没有窃听装置和其他可疑物之后,才在林若妍指定位置躺好。
“不说话,会不会很沉闷?做你们这行的都这样严肃么?”
“也不。”陆薇的脑海中浮现起了一个人,“有人就比较健谈。”
“哦,那你们工作间隙能聊什么?”
“聊他过去不能对系统外的人说的事。”陆薇难得一下子说那么多字。
“难不成还是什么绝密行动,七八十年不能解密那种?”林若妍不知为啥突然说起了这个,大概是因为陆薇也姓陆,与原书中林梦溪的生父同姓。
“嗯,他做的任务有生之年估计都无法解密,没人讲,就只能跟我们说说,算是内部经验学习了。”陆薇想到老战友,逐渐打开了话匣子,“我们当初那个团队战损挺高的,退役后改名换姓还整容才能恢复正常生活。”
林若妍惊愕:“难道你也是整容改名的?”
陆薇点点头。
“那你怎么不整的好看一些?”林若妍没问那些不能说的,就只谈女生在意的。
陆薇笑了:“我底子就这样,以前就是假小子,骨架大个子高还为了行动方便留短发,去女澡堂经常被人打出去。现在已经眉清目秀比以前有女人味道了,难道要整成大影星那样?将来我结婚生娃,长得和我差距过大,我老公岂不是觉得我坑人?”
“哈哈,我还以为你不怎么聊天呢,没想到如此风趣幽默。”
陆薇忽然又不笑了:“其实我以前就是那么沉闷,直到遇上了那位健谈的老战友,一起做了个任务之后,才伶牙俐齿起来。”
“还有这功效?”
“不学会聊天,总被欺负啊。”陆薇感慨,“也是他让我走出了阴影,后来我有机会就退役了,本来想转岗去公安局做文职,结果唉,认识了未婚夫,然后就去他的安保公司了。”
“哦,看不出来,未婚夫?我以为你已婚了。”
“赚了你这单生意的大钱,我就能安心提前退休,结婚生娃了。”陆薇这些日子其实也看出来林若妍很好相处,以前比较沉默是觉得自己与豪门小姐没啥共通语言,直到今天聊起了她的过去,不知不觉话也多了。
“让我猜猜,你那个老战友是不是也退役了?”
“他啊,系统内的王牌,上面怎么可能放他,不到三十不太可能退下来。我退役的时候听说他又去了一个绝密任务。”
林若妍不知为啥,心中一紧,脱口而出道:“你那老战友不会本来姓陆吧?”
“林总,你怎么知道的?”陆薇没有掩饰惊愕神色。
林若妍于是不多问了,就解释道:“刚才听你讲,我就觉得那人对你影响挺大,你退役改名换姓,换成他的姓,不也是一种纪念?”
“也是。”陆薇收起了一层疑虑,心头却诞生了新的猜想。
在与陆方远一起执行任务的那半年,她知道他有个心上人,是几年前他执行卧底任务的时候认识的。那个女孩从来不知道他身份,几年后也离开了那个地方。他们就此失联,他后来任务间隙,据说是去过南方那个城市找过那个女孩,当然是一无所获。
不过那种南方小城酒吧里的陪酒女怎么可能与豪门林大小姐联系在一起呢?
所以这个猜测很快就被陆薇否定了。再说她现在也不知道陆方远去了哪个地方,换成了什么身份如何联系。除非这一次他任务完成人还活着,说不定他也能转岗,退到二线。
第206章 儿子没得选
林若妍当然不能确定陆薇认识的姓陆的老战友就是她知道的那位,于是问了问系统:“陆薇那个老战友是林梦溪的亲爹么?”
败家系统:【宿主,我是败家系统,不是咨询系统。】
林若妍诱之以利:“如果是,下次我见到那个谁的时候,是不是可以名正言顺给他花点钱?毕竟是我儿子的亲爹,我给这个男人花钱是不是特别合理?”
败家系统觉得宿主说的好有道理的样子:【那么宿主想知道他现在在哪里,缺不缺钱么?】
林若妍被噎住了,她其实只想知道是不是,却并不打算主动联系那个男人。她事业都忙不过来了,哪有空想闲杂。
原书中除了她这位真千金活着改了命,其他人基本还是按部就班发展,事业在哪里都还是做了起来,包括李一琪。人没留在国内,不过在y国一边留学一边做自己喜欢的研发,也还是开了公司的。
亲哥林如许的老婆都有了影子,按照原书情节按时登场了,就挺神奇的。
所以按照原书,林梦溪的亲爹说不定可能已经牺牲,或者正在执行危险的任务过程中。她若是联系了,或者花力气找了,没准给人家惹麻烦,甚至自己惹祸上身。不如顺其自然,若干年后,等林梦溪高考,拿个烈士子女的名分还能多加分。
败家系统已经体会到了林若妍的“花心”,儿子的亲爹大概也只是她计划中的一个花钱工具人。现在用不上就暂时先不联系,等以后……等以后她可能直接就忘了。
林若妍不理会系统,将话题拉回陆薇身上,问道:“那你将来真想提前退休或者转岗到文职?你这一身出色的武艺岂不是就白费了?”
“我这个强身健体一辈子啊,再说平时打架容易出人命,还是收敛一些吧。或许会应邀给系统内来个特训什么,别的,实在是我想尝试做回一个普通女人,只管家长里短。当然如果我婚后生了男孩子,那我就一定狠狠练他,把我一身功夫传给儿子。”
林若妍惊讶:“生女儿就不传功夫了?”
“让女儿自己选。习武很辛苦,她如果有更好的选择我一定全力支持。”陆薇说,“而男孩子,就没得选了,我总要培养出一个能一直陪我练的沙包啊。女儿舍不得,儿子就无所谓了。”
林若妍提前为陆薇的儿子默哀几秒,又忽然想道:“要不这样,我正好有个儿子都快八岁了,跟着陈俊练武有一段时间了,陈俊说他有习武天赋,你回头帮忙鉴定一下,先用他练着?他平时不太爱锻炼,要有人督促才行。”
陆薇点头答允。
远在国内的林梦溪正捧著书看的入迷,无来由打了个喷嚏,也不知道是不是亲妈想念他了,这次亲妈途径欧洲去南美,会不会给他带来什么新鲜礼物呢?
陆薇为了即将得到一个有天赋的小徒弟而高兴,林若妍这个亲妈也为了能得到一个督促儿子习武的高手而高兴,只有远在国内的儿子并不知道自己已经被亲妈许给别人当沙包了。
毕竟每次妈妈出差回来都会给林梦溪带礼物,特别是各种当地的书册,文化旅游那种也挺好看的。他当然会幻想一下。
林若妍到了f国当然也会给儿子买礼物的。别家豪门小姐逛免税店都是买化妆品和各种名牌时装、包包,林若妍先去的是各种外文书店,且随身带着一本英语字典。看到人工智能或者前沿科学那种书就买下来,就近在国际机场的邮局寄出去。
书本身就贵,邮寄又非常沉重更贵,陆薇不理解自家老板的品味,看着老板吃力地对应字典确认书的名字内容,就不太像老板自己能看懂的样子。这种死沉死贵的东西,幸好不用随身带行李里,当场就邮寄走了。
由于此前吃喝玩乐占用了太多时间,林若妍只够买书,而后就该登机了。
当天下午到达了玻瓦国首都,机场有刘老板安排的保镖来接,举着双方约定好的信号牌图案,见面先对暗号,自始至终不会提及林若妍一行人的名字。所有核对无误,林若妍才带着大家进入了那辆车子。
车子直接把他们送到了当地最好的高层酒店。刘老板在那边包了几间公寓,长期居住兼办公。
林若妍好奇:“刘老板,您为啥不租个办公楼呢?您生意越来越大,在酒店的公寓办公会不会有点简朴了?”
刘老板神秘一笑:“菜园那边有我们正经自己改的办公地,这里是首都办事处。林总,接你们的时候我们用约定的图案和暗号,不用真实姓名,你知道为什么?”
这个在路上她已经和陆薇讨论过,陆薇推测了一个答案,她觉得靠谱,就现学现卖道:“那是因为当地治安有问题。”
刘老板点头:“没错,当地侨胞都比较富裕,所以有一些坏人盯上国人,会在机场这里设埋伏,看到黑头发黄皮肤的人就上去。如果一早就做好了牌子,名姓都写上,飞机晚点了,就会被人知道隐私信息。打劫敲诈勒索的,不光是本地坏人也有一些认识中文字的。
早年间听说过,一个大企业员工单身一个来,到了机场看到有人接,写了自己名姓,对方普通话也很流利,就上了人家车。结果拉到荒郊野外抢的就剩下内裤。还好,这地方温度适宜,他本人会说几句x语,走了几个小时也能回到市中心,再去了警局报案,一顿联系后才回到了那家企业的驻地。报案效率并不高,能找回护照就算运气了。
让你们来之前换点几块小面额的m钞随身带,就是应付打劫的,以及小费。”
“哦,既然如此,是不是酒店的安保会好一些呢?”林若妍顺势问道,“将来如果我们有项目了,是不是也要租酒店办公?”
“酒店安保好一些,不过你将来若是去别的省,住首都这边就不方便了,建议是住在国企的营地内。哪怕是租他们的营房,那边一边都有当地军队和国企自己的保安保护。”刘老板很热情地介绍。
第207章 当地的习俗
刘老板做餐饮和种菜,与林若妍想做的房地项目利益冲突比较少,说不定还能互补,所以一开始认识,两人就已经达成了某种共识。既然林若妍和国企那边也聊得不错,她财力丰厚“搭船”出海,刘老板也想借机上大船。
国人爱吃菜,国内来的大企业,尤其搞基建的人多且不差钱,如果都能在刘老板这里订购食材,这生意就相当稳了。而且刘老板五十来岁,没有太大野心,就想着有年轻人张罗,他跟着做点自己的买卖,不贪恋什么企业行会那种头领名声。
林若妍与刘老板相处愉快,各取所需,也很感激这位商界的前辈愿意教她带她,以后有什么好事自然要想着刘老板。
刘老板又提醒道:“在当地开办企业,需要按照较高比例雇佣当地员工。当地虽然没有发达国家的经济实力,不过文化风气都是那边来的,到点下班,给多少钱都不加班,这一点你切记。
举个简单例子吧,也是我为啥不租写字楼的另一个原因。其实当地写字楼比较便宜,就是物业管理各种普通服务人员都是当地人,他们每天八点半上班已经算是早的,晚上五点半就下班了,周六日更是不会出现。你若是想在楼里加班,很可能出门就发现电梯锁了、楼道门甚至公共卫生间的门都锁了,人家写字楼下班不营业了。正经单位你应该朝九晚五,怎么能加班呢?”
林若妍惊愕:“真和欧洲一样呢!比国内的勤奋差远了,唉。”
刘老板也叹气:“是啊,国内哪还有这种写字楼,咱们都是24小时值班,就算锁大门,楼里肯定有上夜班的保安,电梯和厕所也不会关。这里风俗不同,到点了楼里没有一个上班的,包括保安,锁门就下班了。
另外还要提醒你们,各种便利店、包括美容美发店,也都是这样,而且周六日基本不开,平时朝九晚五,你们别想着下班后干啥。”
“啊,那我为了做头发岂不是要请假翘班?买东西用午休的时间么?”
“呵呵,大多数店铺也都有午休。”刘老板笑道,“所以我们男的来了除了刮胡刀,还要带推子。头发自己理,下班时间购物找咱们侨胞开的杂货铺。当地人的超市就还是算了,指望不上。”
现在林若妍能理解,为啥恩州那么多人来这里做生意了,当地人到点下班不营业,只有咱们的人开店铺是从早到晚,没有周末,人住店里,醒了就不歇业那种,生意能不好么?国内的懒汉到这里估计都算勤快的。
“穿戴要朴素,有财不露白,当地廉价一点的n牌手机卖的比较好,你们也换一下当地的手机和号码。”说着刘老板拿出了四部手机,“我和我助理电话都在这些手机里预存好了,你们互相看一下号码加好友,出了什么问题别慌,能用钱解决的都不是事。”
陆薇突然问道:“当地运营商是哪里的?”
“电信方面的基建是国人做得,别看全是洋文名字,实际上都是国内一家大企业的基站,放心用。”刘老板眼睛毒,一下子就看出陆薇与普通女助理气质不同,人往那里一站没有任何破绽,或许是个保镖。不过他看破不说破,林若妍提前委托雇佣的男保镖都安排好了。
有了刘老板的帮助,林若妍又去拜会了那家国企当地的代表,接下来在首都这里开展业务就方便多了。
期间,陆薇请了几小时的假,去了一趟大使馆,说她以前一个战友转岗到这边,负责安全工作,她来都来了去看看,顺便问问情报。
林若妍欣然答允。等陆薇回来后,还带来了好消息,说是大使馆那边听说了林若妍要与那家大国企合作,一起搞房建和相关产业链的事情,就邀请她明天一起来参加大使馆内的聚餐。
这一次聚餐,邀请的都是在当地已经有些项目的各家企业的代表,说是联谊,其实也是大家一起互相通气,万一有什么纷争或者大家察觉到什么问题能够及时交流。
海外做项目,钱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当地的稳定问题。大家在不同领域观察的角度不同,一旦发现有什么不好的苗头,就要早点动手早做准备。
哪怕现在玻瓦国当权者与我国态度友好,但他是政变上台,就不能排除其他不可预料的事情发生,造成再一次的动荡。北美那边看不惯后花园不听话,常规做法就是搞一些手段,自己得不到,弄得大家日子都不好过他们才安心。
林若妍这个还没有在当地开办企业的,按道理是没有机会参加这种圈层的聚会,不过既然受邀,她还是认真准备了一番。来的时候她已经带了一沓子特意制作的林氏集团的彩页介绍。包括亲哥那边做实业的体系,以及她这里地产、医疗器械、影视、网络科技等等方面的介绍。
见面除了发名片就是发介绍彩页,人家若是感兴趣,她就多聊几句。当然她的名片也不光自己的,还有国内几个大板块负责人的联系方式。
别人看她一个小姑娘,一开始还以为是谁家的助理呢,没想到她买卖这么大,京市五十五个亿销售额的豪宅项目居然是她开发的。
怪不得今天能受邀来这里和大家聚餐。袁总和刘老板与她也那么熟的样子,是很能经营啊,后生可畏。
聊了一圈,大国企为主,人家都是带着大任务来的,林若妍这样的私企老板少,其中隐隐是以刘老板为首。刘老板虽然想着早点退休,无奈他来的早,生意做的是大家必不可少的蔬菜食品供应,大使馆都从他这里买菜,威望自然也高。
林若妍参加完了这次活动,收获了一沓子名片,回去分类整理,有不太懂的就问刘老板请教。
刘老板就说:“你啊,还是尽快跟着袁总去那个b省看看,那边的项目营地已经建设起来了。”
“这么快啊?”林若妍上次和袁总聊,感觉他说还在谈大合同,并没有最终确定,没想到此前营地就都建好了。这是袁总表达与当地合作的诚心么?她将来是不是也要提前把公司和人员都安置好,才更容易得到袁总的重视呢?
第208章 大企业的套路
刘老板耐心解释道:“我们的大国企来海外,不管合同谈没谈成,一开始的投入都不会少。不舍得下本,大项目怎么可能有机会呢?
举个例子吧,袁总那边安排的前期项目经理,一开始什么项目都没有,就带了三千万经费来,还是不用发票的那种钱。光杆司令一个,他自己组班子,当地雇佣侨胞保镖兼司机,从国内招了两个小翻译兼助理。这位项目经理自己除了平时西装革履出门跑关系,私下里就是老头背心全能打杂的,买菜做饭租房修电器,样样都拿的起来才行。”
林若妍对于这样的前期项目经理很敬佩,孤身一个怀揣巨款到不熟悉的国家,从无到有一点点铺好关系,找对门路,这需要抗挫折的能力,以及极强的综合能力。另外她也好奇:“国企财务管理那么严,能有不用发票的钱?”
“做海外项目,哪能都有正规发票?当地许多小票都可以用,账目写清楚就行。反正不给拓展经费怎么做事呢?私企能容易铺开市场,就是财务管理的不严格。国企要想铺开来,有些在国内的原则就必须突破、变通,适应海外的需求。”刘老板顿了一下,语气放轻松不再提那些敏感的内容,换成了其他的,“你知道这位前期项目经理到了之后,要求第二批来送来的是什么人什么物资么?”
林若妍皱眉思索:“难道是勘探或者建设方面的专家,要不然就是什么种田大佬?让他们带着一堆国产设备来实地考察?”
刘老板摇头:“这位前期经理啊,让国内送来的第二批人,是厨子和退伍兵出身会用枪会打乒乓的保安。而货物呢,要的是十人大圆桌,好几个铜质大火锅及配套炊具,以及两个折迭乒乓球台。别问我怎么知道的,我去现场见识过。”
林若妍这是真吃惊:“为啥这样?”
“你以为来了就能开展正经业务啊?很多项目都是先铺垫半年一年的关系,才有机会。国人最大优势,餐饮和乒乓社交,人家前期经理专业就做这个拓展的。
当地人不是到点下班周六日休息么?他就专门租了大别墅,请各种朋友来他家,国内一级厨师做的各种精致菜肴,吃过一顿绝对还想来第二次。乒乓球也是,搞搞友谊联赛,周周都能聚一下,一来二去就各种熟络起来。
他从国内招的翻译小姑娘也特别给力,x语专业的,没毕业就来实习了,当地口音学的特别快,性格开朗活泼,就很受高官太太喜欢。后来那个b省的大项目能拿到,肯定是有这个小姑娘的功劳。”
“那我其实是来蹭好处呢。”林若妍若有所思,“啥也没干,就得了这么好的机会,我心里越发没底了。”
刘老板很喜欢林若妍这样谦虚的态度,不像有些做大买卖的后辈年少轻狂,他就多说两句:“袁总那边大合同只是草签框架,他愿意带你来,就是希望能借力,把大项目全拿下。你讲的理念打动了他,同样也能打动当地管理层。为民谋福利是好事,看你到时候怎么说,能让双方都更感兴趣。”
忽悠概念,林若妍最擅长了,何况原书情节里大略都提到了。
玻瓦国是个需要选票的国家,总统虽然很受爱戴,不过任期也是要按照宪法规定的来,到了年限必须再次选举。反对党那边为了上台,自然是要利用好每次大选的机会。
所以目前执政党会做一些务实的事情,让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切实得到好处。当地人缺什么呢?住房和工作岗位,这两样很刚需。而平地造新城,同样的配套基建也必须能跟上。
国内去的大企业基本上是围绕上述题材发展的。修桥铺路开荒种田,接下来就是搞房建。
林若妍这些时日在当地亲眼看了不少住宅项目,老旧小区都是发达国家给造的,大多数是商品房,给老外或者是当地有钱人住的,这样的楼也有一些烂尾情况,规模总体都不大。
其他一些国家受邀在当地建设的小区,以多层或者低层住宅为主,比如e国就去造了几个苏式花园小区。仿佛我国五六十年代常见的专家住宅款,一点没有进步。那种房子更适合寒带气候,并不太适合当地赤道雨林气候,又是以砖砌为主,建造速度慢,还略显笨重,并不太受欢迎。
所以林若妍要在当地做房建,必须多快好省,适应当地居住者真正的需求。
另一个要注意的,是当地人工成本高,效率低。
当地人的工作和生活是截然分开的,体力工作者基本上是周发薪酬,也有工会的存在,定期组织活动和企业谈判涨薪。周发薪酬的特点就是周五下午发钱的时候,人的出勤率最高,领完工资当天下午的活没干完人就基本都不见了。
所以说是一周工作五天,实际上一周也就是四天半能出勤。工作效率啥的就更不用说了,当地体力劳动者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技术能力很有限,也并没有国内农民工的刻苦钻研精神。
当地做工程项目,按照当地用工法律规定,用1个国外劳工就要对应10个本国劳动岗位。然而这10个人能干的活和效率基本约等于一两个国内工人。所以每次签订工程合同,谈判用工比例的时候是重头戏,国内大企业一般会为了多用国内劳工而努力。
林若妍要搞房建项目,工人尤其是技术工人岗位这些用工比例细节一定要提前测算好,否则项目就会很慢。
她见过当地机场旁边一栋楼,看起来结构已经封顶了,里面也有人在施工,一问才晓得,那栋看着不到六层的小型办公楼居然盖了五年都没有完工。这种规模的建筑就算内部全豪华装修,从开始挖坑到装修交钥匙,给国内工人一年左右怎么也都做完了,南方地区七八个月也是能抢出来的。
当地气候这么好,完全没有什么冬季施工烦恼,怎么能一栋小楼盖五年?不过当地工人效率就是这样,全用当地人盖楼就不能着急。
建设要快的关键点在于用工,那么好和省,当地是怎样的标准呢?
第209章 考察后的感悟
林若妍对比了一下当地气候,觉得国内南方地区那种高层住宅可能更适合当地。
国内从南到北气候差异很大。在南方湿热地区,造住宅并不在乎朝向,却很注重通风。天井大塔楼,房间内可以不是太阳光直射,却一定要能开窗后达成自然通风的效果。
那样的大塔楼设计,正是千禧年前后国内比较流行的款。北方是尽量减少外墙,做成方方正正南北通透的。南方则是造型更夸张奔放一些,注重通风和遮阳。尤其在粤省那边,有很多高层住宅是借鉴了香江和狮城的做法,小巧精致,人为关怀浓郁。
这样的楼通常一层六到八户,每家三四个卧室,有不封闭的晒台,各种自然通风。窗户是很注意遮阳防雨的,留了带排水和洗手池的大阳台。公共走廊可以不封闭不安装窗子,楼道宽阔一些,多几部个头大的电梯,这就很适合当地人的家庭居住需求。
当地经常是一个妇女带好几个孩子申请政府发放的这类免费社会住房。这些孩子们的父亲很可能都不是一位,也并不与母子住在一起。没办法,当地开放的很,未婚先孕和离婚率都居高不下,生育率比发达国家高多了,为了照顾这些多子女单亲家庭,政策会有一定的倾斜,让人口多的家庭更容易申请社会住房。
所以与国内搞一两个卧室这种小户型的格局不同,当地要考虑多卧室、大厨房,最好能放得下双洗手盆,卫生间干湿分离多人使用都可以那种。且一开始,户内的装修都要到位,绝对不能是毛坯房交付。因为当地装修水平档次和效率,简直是各种坑。
这个总结起来就是针对当地的家庭结构和社会住房的真实需求设计产品,才能真的好。
至于标准化,国内有太多经验了,批量生产大塔楼,规模有了,所有成本都能降下来。就是听说当地基本上没有特别合适的建材配套产业,国内大企业过去修桥铺路各种都是从国内船运,当地沙子石头还有,可是水泥生产跟不上,其他大型预制建材工业也停滞在几十年前,产能十分落后。
若是要造大高层,相应下游企业都要先跟过来,或者要紧密对接船运。从国内到这里船运周期四十五天左右,集装箱发货过来,空箱回运肯定不行,就还是要考虑当地有产出,或者当地产品在回去的沿途能销售掉,才不会跑空。
这其实牵扯到了当地有什么产品能出口,石油矿物都有特种船只运输,其他半成品,加工品那些有啥能用大集装箱运输的么?没有的话,是不是当地设厂更划算呢?